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图书馆里订有《人民论坛》杂志,因为翻看的人多,她的封面比其他的期刊更旧些。我喜欢《人民论坛》,主要是因为她比一般的期刊更有深度,看后能让人有所收获;另一方面就是我今年就要毕业了,准备参加公务员考试,听考上公务员的师兄说看《人民论坛》这样的党刊对考试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2.
最感谢人民论坛因为2006年毕业想考国家公务员,看到了人民日报上刊登的《人民论坛》双周刊每期文章的目录,觉得很有深度,便拜读了几期杂志。没想11月B版的特别策划《”圈地冲动”考验土地新政》与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关于土地问题的主题正好类似,因为仔细看了这期杂志,平时最不擅长写作的我下笔如有神,这次公务员考试笔试得高分,我最感谢人民论坛!北京读者阮明山我的良师益友与《人民论坛》杂志结缘是在2006,很巧的是我第一次看到的杂志就是杂志改版为双周刊的第一期。这对《人民论坛》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而那一刻我的生活也从此和它发生了…  相似文献   

3.
编辑部的同志约我谈谈对《前进论坛》的认识。我想说,这是一份很有品位的刊物。《前进论坛》自创刊至今,出刊已达三百期。特别是改版以来,所刊文章的重要性、指导性、参考性都是有目共睹的;装帧、总体设计,都是十分考究的,甚至使人一看封面,就知道是《前进论坛》。读者感到一册在手,受益匪浅。《前进论坛》在全国农工党组织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社会上也赢得了良好的声誉。我是《前进论坛》的一个忠实而不够勤奋的读者。“忠实”是说我喜欢这份刊物。记得第一次参加全国性会议,是1987年初农工党中央召开的全国党刊工作座谈会…  相似文献   

4.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能够和大家参加人民论坛创刊20周年庆典,分享《人民论坛》发展壮大的欢乐,我感到非常荣幸和高兴。对诞生于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特殊背景下的《人民论坛》,我和多数同志  相似文献   

5.
高原的风,大起来可以叫“吼”,我就在长年吼风的乡派出所上班。业余爱好不多,就两样:听秦腔、看书和杂志。其实,说爱看书有些夸张,乡里能有多少书看呢?逮着什么看什么,一本《二刻拍案惊奇》让我翻得卷了毛,快背下来了。还看过没有头尾的《简·爱》、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等。刮风下雨的日子,书成了我的寄托。杂志就更少了,两份,一份是所里公费订的《人民公安》半月刊,一份是我自费订的《读者》。乡里前两年才通了油路,但也不能保证杂志按时到来。杂志到日子没来,我就天天骂邮电局人浮于事,又骂那黑脸邮递员没心没肺。等到送信的摩托…  相似文献   

6.
谭峰 《人民论坛》2015,(10):34-35
人民论坛: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中指出,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您认为文艺创作和市场间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哪些?郭敬明:任何一个时期,只要是优秀的文艺作品,只要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一定是受到大众欢迎的。包括我们从小到大看的图书、看的电影,其实都取得了广泛的影响力,比如我小时候看的经典著作《战争与和平》、《老人与海》等都有很大的销量。  相似文献   

7.
《人民论坛》是份难得的精神财富。它不仅是现实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而且给读者带来学习上的便利。收藏《人民论坛》,积累资料,就是贮  相似文献   

8.
在中央党校学员宿舍——说实话我没有想到这样级别的学员住这样的陈设简单的宿舍——我们见到了王小青市长。看了我的名片,他问:“怎么没有e-mail网址?”他的,显然有。他说他经常在网上看《人民论坛》的市长访谈栏目。  相似文献   

9.
读者来信     
《今日中国论坛》编辑部:我是山西的一名普通读者,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开始阅读《今日中国论坛》,到现在已经有近两年时间了。在我的影响下,我儿子也喜欢上了咱们杂志,妻子却反对我们看杂志,意见不小,说儿子马上就要高考了,不好好复习老看杂志怎么行。儿子说看这本杂志对学习有益,不仅能开阔视野,说不定对政治考试有一定的帮助。妻子半信半疑。后来,儿子  相似文献   

10.
《人民公安》编辑部: 时光茬苒,川流不息,转眼就在公安机 关度过了五个春秋。自从1998年参加公安工 作后,我就认识了《人民公安》。之所以对《人 民公安》情有独钟,是因为《人民公安》是 周恩来总理亲批创刊的全国惟一一份面向广 大公安民警的杂志,也是一份指引公安民警 工作导向、关心公安民警疾苦的刊物,她内  相似文献   

11.
钟志南 《前进论坛》2011,(12):38-38
在未接触《前进论坛》以前,我是一个对政治不大关心的普通医生,我以为一个医生为自己的事业前途而努力研读医学书籍,提升医学知识已经足够了,对与医学知识无关的书刊几乎不屑一顾,至于《前进论坛》这类党干U我也错误地认为和自己没什么关系,做领导、搞政治的人才看。偶然一个机会,我有幸加入了中国农工民主党,渐渐地认识到救死扶伤是我的本职工作,为人民服务还有多种渠道,而参政建言可以更多更好地为社会、为大众工作。从此,我开始翻阅了《前进论坛》杂志。  相似文献   

12.
何崇元 《人民论坛》2012,(12):16-17
首先祝贺人民论坛二十周年生日快乐!人在二十岁时就算得上是成年。经历了二十年风雨征程,如今的人民论坛也拥有了成年人一般的稳重与踏实,特别是《学术前沿》成功创刊,这两项成果对于人民论坛而言都是来之不易的。我对人民论坛的艰难发展是深有体会的。人民论坛的二十年,既有艰苦、有  相似文献   

13.
<正>最近,我注意到了两则新闻:一是新一期《人民论坛》杂志关注了中国官场晋升的"天花板"现象。调查显示,在党政机关中,大约有四五十万的县处级干部,作为一个庞大的中层干部群体,他们中只有大概10%——15%能够在仕途上继续升迁,剩下的就形成了所谓的"天花板官员"群体。《人民论坛》的调查  相似文献   

14.
张家仁我是农工党天津市塘沽区工委的专职干部,是《前进论坛》伴随我学习、生活,指导我工作。看了《前进论坛》今年第8期李汉秋的《我家的光明日报情结》,觉得我们家对党刊也有类似的情结,因此母女写了二人谈。我把《前进论坛》带回家,女儿李佳都要争着看。我就说:“那好,我做饭,你念给我听。”于是,我一边做饭一边听,听到精彩或重要处,还要她重念一下。她爸爸回来,有时也一起听。有好几次,我饭做好了,而她读得正酣,硬是要等读完才肯来吃饭。她读我们党刊的兴趣与年龄俱增,从中学读起,现在都已经大学三年级了,农工党的许多人物和事情她都熟…  相似文献   

15.
<正>2009年11月,华文出版社出版了《人民论坛》组织编写的系列丛书:有《第一言论》、《官场生态》、《大国"赶考"》和《大国的烦恼》四部。丛书选编的文章都是在《人民论坛》杂志上发表过的,作者都是来自中共中央党校、  相似文献   

16.
夏学銮 《人民论坛》2010,(2):124-125
<正>2009年11月,华文出版社出版了《人民论坛》组织编写的系列丛书:有《第一言论》、《官场生态》、《大国"赶考"》和《大国的烦恼》四部。丛书选编的文章都是在《人民论坛》杂志上发表过的,作者都是来自中共中央党校、  相似文献   

17.
发行动态     
从一九九二年订阅《人民论坛》到今天,最初不过随便翻翻,没料到一翻便不能释卷,每看完一期,都如同看到编辑交给读者的一份优秀答卷。“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一本好的杂志要有这样的价值,必须具有思想教育功能、道德教化功能、传播知识功能、传递信息功能、积累文化功能和消遣娱乐功能。然而,《人民论坛》从内  相似文献   

18.
《同舟共进》是广东省政协主管、主办的一份杂志。去年下半年我的好朋友南昌县人民银行行长胡仁本同志拿了贵刊给我看。原来宜春市一位银行领导向他推荐贵刊。他看过后觉得贵刊办得很好,就推荐给我。我们经常在一起对贵刊一些好文章进行议论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大众俱乐部     
亲爱的读者:现在您已经走进了97年的《人民论坛》大众俱乐部,这里是所有《人民论坛》读者朋友的家。不仅有美味佳肴,更可养生益智、陶冶情操。带给您轻松和快乐的时光。  相似文献   

20.
读《人民论坛》,仿佛使我看到了它向所有为国效力的各界各阶层人士伸出了热情的双手。她确是大家发表言论、交流思想最好的园地,更是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读后真有相见恨晚、爱不释手之感。 从今年起我一定要坚持订到2013年退休以后,直到丧失阅读能力的晚年,平时不断地给《人民论坛》写稿,更要力促《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