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良军 《党课》2020,(3):76-77
今年年初,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谈到时至今日仍有部分党员干部不愿担当、不敢担当、不会担当时,习近平总书记有一句形象的比喻引发广泛共鸣——视担当为“洗碗”、以出事为“摔碗”,少数党员干部顾虑“洗碗越多,摔碗越多”。  相似文献   

2.
一位在基层工作的朋友告诉我,他们那里有一种自创的理论由洗碗而起,名为“碗论”。说白了就是洗碗的次数越多,摔破碗的可能性就越大;要想不摔破碗,最好的办法就是少洗碗或不洗碗。“碗论”本身并不深奥,创立这一理论的初衷,也不是针对洗碗,无非是借洗碗以喻工作。一个人生存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吃饭,但既要生存总得要吃饭。就多数情况而言,现时用于吃饭的饭碗大多为陶瓷质量,真正的铁质饭碗并不常见。餐后洗碗以备再用,则是生活的常识和卫生的要求。洗碗难免会失手摔破碗,洗得越多,摔破碗的概率越大。经常洗碗而确保绝对不摔破…  相似文献   

3.
政坛好声音     
正"对于想干事又怕出错的干部来说,应当懂得,鞠躬尽瘁干事业、争着抢着拼奉献、敢闯敢试去开拓是为官者的尊严和价值所在。干部不干事,做官不担当,和做泥菩萨有何区别?"——经常洗碗的人难免偶尔失手将碗打破,自责之余,旁边不干活的人也不依不饶:"怎么这么不小心?"干了半天活,却因为小失误落埋怨、受责备,有人把它归结为"洗碗效应"。当前,"洗碗效应"成为一些想干事又怕出错的干部内心的真实写照。对此,《人民日报》发文指出,要干事创业、攻坚克难,就要坦然面对毁誉得失。  相似文献   

4.
姬建民 《党建》2010,(4):50-50
有位朋友在闲聊时说,现在干部任用上存在一种“洗碗效应”,好比大家一起吃饭,有的人吃完一抹嘴就走了,有的人等着洗碗。长期洗碗的人,打破碗的几率势必高些,就会经常受到斥责,不洗碗的人反倒没有错误。  相似文献   

5.
姬建民 《党课》2010,(9):128-128
现在干部任用上存在一种“洗碗效应”,好比大家一起吃饭,有的人吃完—抹嘴就走了,有的人等着冼碗。长期洗碗的人,打破碗的几率势必高些,就会经常受到斥责,不洗碗的人反倒没有错误。某地有位干部,作风扎实,一身正气,对集体决策执行坚决,尤其是不怕“刺头”,敢于碰硬,结果在工作中得罪了不少人,还使一些企图出租权力的“同僚”对他“有看法”。  相似文献   

6.
有位朋友闲聊说.现在干部任用上存在一种“洗碗效应”。好比大家一起吃饭.有的人吃完一抹嘴就走了。有的人总等着洗碗。长期洗碗的人.打破碗的几率势必高些,就会经常受到斥责,不洗碗的人反倒没有错误。平时干工作,干得多的人可能出错.还得罪人,提拔、投票什么的就没你。所以长期下来,人们就觉得做得多还不如做得少或干脆不做。  相似文献   

7.
《江淮》2010,(8)
<正>近日读报看到一篇文章,说现在干部任用上存在一种"洗碗效应",好比大家一起吃饭,有的人吃完嘴一抹就走了,有的人则等大家都吃完了再把碗洗干净。碗总  相似文献   

8.
敢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和价值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员干部要有实干担当意识","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进入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敢于担当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担当精神,不断增强在实践工作中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的思想意识,以实干实效践行职责使命。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说:"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但是,在新常态下,由于不同的心态,致使一些党员干部出现了不同的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一、党员干部不担当不作为问题和表现(一)新常态下的求稳怕乱、不知所措的迷茫心态。对于新常态,  相似文献   

10.
正"党员领导干部的作风和能力至关重要,要增强忠诚、担当、大局、责任、团结、廉洁‘六种意识’。"践行"两学一做",必须强化责任担当意识、彰显责任担当精神。只有增强勇于担当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才能做到以学促做、以做促学,使"两学一做"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党员干部要有担当意识古人有云:"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怀。""担当"体现了一个人的魄力与责任,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敢于担当是一种政治责任,是一种行为操守,是一种思想境界。党员姓"党",干部要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我们做人一世,为官一任,要有肝胆,要有担当精神。"对于担负着一方职责的各级党员干部来说,勇于担当,勤政务实,是最基本的要求,是义不容辞的天职。作为卫生系统的党员干部,要着力解决担当精神弱化问题,撸起袖子、甩开膀子,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全力助推振兴发展。务实担当就要恪守初心。面对多元化思潮、形形色色诱惑、日新月异环境,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始终不忘初心,保持"本色"不改。要补足精神之"钙",在  相似文献   

12.
"为官避事平生耻。"尽管中央反复强调党员干部必须忠诚干净担当,却仍然有不少党员干部置若罔闻、无动于衷。其中尤为引人注意的一点,就是一些党员干部在担当作为方面踌躇不前,陷入"不想作为"的迷思。对此,治疗党员干部的这种特殊"心病",务必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从心理层面引导、劝勉与化解,更要以手段、制度、体制机制的创新,让当事党员干部彻底摒弃"不想作为"的错误思想,切实迈入担当作为的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相似文献   

13.
在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下,一些党员干部表现出积极性不高,不作为不担当、懒政怠政庸政等消极现象,对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带来严重影响。在基层调研基础上,论述了一些党员干部积极性不高的主要表现、主要原因和主要危害,提出一些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14.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有一支好的干部队伍。"忠诚干净担当"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员干部的谆谆教导,指明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忠诚反映党性的政治要求,是为政之魂;干净体现党性的作风要求,是立身之本;担当彰显党性的职责要求,是成事之要。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干部,要想成为党和人民的好干部,就必须从这三个维度上着力,真正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努力成为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好干部。  相似文献   

15.
德国是个水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但是在对待水的态度上,却显得极“抠门儿”。许多初来德国的人都说.他们认识德国就是从认识德国人用水开始的。几年前,一位中国的博士到德国汉诺威进修,刚开始时住在德国人家里,为感谢房东对她的热情关照,饭后总抢着去洗碗,没想到房东却很不高兴。原来,中国人洗碗的时候喜欢用长流水冲碗。这在许多德国人眼中是不能容忍的事:“这样洗碗,全汉诺威的水都被你一人用光了!”接着房东又亲自示范,结果用她教的方法确实节省水。  相似文献   

16.
<正>衡量纪检监察党员干部是否做到"忠字当头、实字为先、严字强基、廉字正己",关键看是不是践行"忠诚干净担当",是不是做到"忠诚干净担当",是不是弘扬"忠诚干净担当"。"忠诚干净担当"是"严"和"实"的着力点,实现了"三严"的内在要求和"三实"行为取向的有机统一;衡量纪检监察党员干部是否做到"忠字当头、实字为先、严字强基、廉字正己",关键看是不是践行了"忠诚干净担当",是不是做到了"忠诚干净担当",是不是弘扬了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职、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担当精神,是党员干部一种高尚的政治品格,一种必备的履职能力,一种过硬的工作作风,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具有勇于担当的觉悟、善于担当的水平和敢于担当的能力。"勇于担当"是一种境界,它来自党  相似文献   

18.
"要有使命担当",这是对每一位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然而,基层党员干部应该如何担当起自己的使命,又如何体现自己的担当精神呢?"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字:干!"一位基层党委书记说得直白,"如果只在嘴上唱高调,天天喊要担当,而当真正需要为群众解决一些急难事时,又畏缩不前,怕担责任,这样的党员干部,就谈不上真正有使命担当。"这位书记讲了他刚刚经历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19.
《新长征》2013,(5):51-51
<正>为促使全市党员干部提振精神、真抓实干、勇于担当、创先争优,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锐气、敢为人先的勇气、朝气蓬勃的士气,公主岭市通过开展"四问四治"专项活动,改进机关和党员干部工作作风。治庸提能力,组织开展党员干部"问勤"活动。整治工作中存在的工作标准不高、推进不力,安于现状、墨守成规,得过且过、碌碌无为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党员干部是否敢于担当,既与自身敢于担当的意识和能力有关,也与党组织对敢于担当的党员干部的支持有关。各级党组织要为敢于担当的党员干部撑腰鼓劲,要把敢于担当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导向,要营造敢于担当可贵、敢于担当光荣的良好社会氛围,以促进党员干部增强敢于担当的意识,提高敢于担当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