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中共二十大报告从头到尾几乎处处都包含或涉及“三农”问题,对未来若干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全面部署。本文系统梳理解读中共二十大报告中的涉农论述,并对学习贯彻报告的涉农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过去五年、新时代十年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取得的最重要政治成果是“两个确立”,中共二十大最重要的政治成果和最鲜明的特点是进一步完成了“两个确立”。习近平治国理政的鲜明特色和逻辑起点是关心关爱农民。他青年时代在陕北农村亲身感受农民群众生活艰难,“经常几个月吃不上一顿肉”,由此作出了从政的人生抉择,并将最初的从政目标设定为让乡亲们“经常吃上肉”。也正是因此,他在担任总书记之后不久,作出了以“两不愁三保障”为目标的脱贫攻坚战略决策,使完成脱贫攻坚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如果说“两个确立”不仅是政治决策,也是一个历史过程的话,那么完成脱贫攻坚就是“两个确立”的重要体现和关键因素。习近平在中共二十届一中全会上再次当选总书记之后,再次宣示他将领导人民完成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预示中共二十大之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将取得更大进展。  相似文献   

2.
周洁 《新民周刊》2022,(33):56-59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多年来,上海对云南全方位、多层次协作帮扶,助推云南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全过程。8月的独龙江畔,大山依偎着大山,白云追逐着白云,苍翠森林中掩映着一栋栋悬挂五星红旗的居民楼,75岁的独龙族“文面”奶奶李文仕坐在自家小院前的沙发上,和被评为“最美生态护林员”的女儿李玉花一起,热情地接待从上海远道而来的客人。  相似文献   

3.
《人民之友》2024,(1):70-71
<正>2023年,湖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保民生,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下简称“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取得新进步。2023年前三季度,湖南脱贫地区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8.8%,高于全省2.1个百分点。坚决扛牢有效衔接工作政治责任。省委、省政府严格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强化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工作机制,压紧压实各级有效衔接工作责任,坚决克服“翻篇”思想。坚持对标对表。多次召开省委常委会、  相似文献   

4.
各民主党派中央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座谈会18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疫情防控要抓紧、脱贫攻坚不放松,围绕支持打好贫困乡村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总体战开展民主监督,坚决克服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历史性任务。  相似文献   

5.
杨维格 《新民周刊》2022,(26):30-31
“十四五”期间,上海将以建设“生态之城”为目标,努力营造“推窗见绿、出门见园”的生态环境。5年后,上海的公园数量要跃升至1000座以上。郊区将推进镇级公园建设,实现“一镇一园”;利用现有林地资源改造建设乡村公园,基本实现“一村一园”。因地制宜地建造乡村公园,除了要结合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在五年内建成200座左右乡村小微公园,还要改建50座左右开放休闲林地公园。目前,已有一大批建好的乡村公园等待大家去探索发现。  相似文献   

6.
脱贫攻坚是"硬骨头",如期脱贫是"硬任务"。脱贫攻坚也是锤炼和检验干部作风的一场硬仗。只有作风过硬,才能啃下"硬骨头"、完成"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讲话中指出,要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减轻基层负担,做好工作、生活、安全等各方面保障,让基层扶贫干部心无旁骛投入到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中去。这些重要论述对于高质量打赢脱贫攻战,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  相似文献   

7.
<正>农办科〔2022〕3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畜牧兽医、农垦、渔业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为引导涉农职业院校面向乡村振兴需求培养人才,及时宣传推介在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工作中涌现出的名课名师典范,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了首届涉农职业院校服务乡村振兴“名课名师”资助项目工作,按程序确定徐迪娟《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与装备》等100组为首届涉农职业院校服务乡村振兴“名课名师”资助项目,现予公布。  相似文献   

8.
<正>周凌锋有担当有作为,积极履职,提交涉及乡村振兴方面的建议20多件,推动一批问题得到解决。在乡村振兴大道上,他一路高歌,砥砺前行。他放弃优渥生活,毅然回乡当村委会主任,带领村民致富;他流转万亩山林种植油茶、散养山鸡,助力群众致富,不遗余力推进乡村振兴建设;他立足“三农”、关注民生,积极为群众鼓与呼。  相似文献   

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各有关单位:促进乡村产业振兴,需要集聚更多的资源要素。近年来,各地紧扣乡村产业振兴目标,大力推进农村创新创业,涌现出一大批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建设了一批农村创新创业园区和孵化实训基地,为乡村产业振兴注人了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0.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这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基础上对“三农”工作提出的更高目标。习近平坚持用大历史观看待“三农”问题,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国情农情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相结合,走中国特色乡村振兴道路,不断推进“三农”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这种将历史、理论、实践融会贯通的治理逻辑贯穿于新时代“三农”工作全过程,使我国乡村建设迎来大有作为的新时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它也必将指引我国加快农业强国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1.
曹娜 《人民之友》2020,(4):18-18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复工复产、存耕备耕、脱贫攻坚战各项工作迫在眉睫。嘉禾县人大常委会迅速调整工作状态、转变工作方式,坚持“战疫”和“战贫”双线作战,坚决夺取疫情防控阻击战、脱贫攻坚收官战双胜利。“既要充分认清当前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进一步抓细抓实疫情防控,又要加快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春拼生产、脱贫攻坚等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全力保障经济平稳运行、社会和谐稳定。”窈禾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邓泽佳在联系的省级贫困村—行廊镇五禾村调研时如是说。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在“十三五”收官和“十四五”开局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亲临湖南考察调研,给湖南锚定新定位。  相似文献   

13.
临湘市云湖街道、龙山县华塘街道人大工委及临武县香花镇人大主席团积极推动和保障人大代表履职,助力脱贫攻坚。云湖街道:为贫困户办实事、解难题2020年,临湘市云湖街道人大工委积极探索“人大代表+选民代表”的工作模式,较好地激发了人大代表的履职活力,发挥代表服务选民作用,为贫困群众排忧解难。  相似文献   

14.
<正>农产发〔2023〕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精神,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我部组织开展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认定和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监测工作。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部门遴选推荐、专家审核和网上公示,  相似文献   

15.
株洲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开展工作评议、专题询问、专题调研等方式,推动全市脱贫攻坚工作,株洲市提前三年实现了整体脱贫,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相似文献   

16.
李阳 《人民之友》2020,(1):64-65
湖南古村落是孕育湖湘文化的摇篮。湘西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是典型的武陵山区传统村落。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十八洞村,弓次提出“精准扶贫”。“精准扶贫”在十八洞启航,古老的苗寨面貌焕然一新。十八洞村人均纯收入从2013年的1668元提高到2017年的10180元。“精准扶贫,感动中国”。2016年十八洞村率先在湖南脱贫出列,其精准扶贫经验正在向全弓推广。2016年,十八洞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7年,获评第五届全国文明村;2018年,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019年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  相似文献   

17.
据报载:最近,新宁县委、县政府,“为了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树立农村良好社会风尚,助力脱贫攻坚,促逬广大农民发家致富”,决定在全县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组织千名干部自带被褥到农村开展为期100天的与农民群众“同吃住、同劳动、同清扫、同关爱、同创建”活动。  相似文献   

18.
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和必然选择。本文旨在以乡村振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系统分析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困境困难和实施路径。数据正成为新型生产要素,并与农业农村生产深度融合,实现了农业生产过程智慧化,催生了全新的农业生产业态,助力农民收入提高收入水平和“新农民”回流入村。数字化乡村政务服务使得资源的城乡分布更加均衡和普惠。数字赋能还提高了乡村生态监管效用,为农村人居环境科学治理提供创新解决方案。当前,数字环境城乡间发展不平衡和不均等的问题依然突出,农村网络基础设施性能和网络全村覆盖率尚待提高。数字化乡村发展仍然存在技术短板、数据孤岛化、城乡数字鸿沟、农村数字化人才匮乏和资金供给不足等问题。未来,要从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平衡发展、促进数字技术与乡村精准匹配、加强农村数字化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发力,才能真正实现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9.
日前召开的脱贫攻坚约谈会议上,中央约谈了中西部11个省区24位县委书记,充分体现了对脱贫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坚定意志。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全国还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个贫困村未出列,这些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相似文献   

20.
从党的十九大到党的二十大,中央针对新时代“三农”工作,先后提出了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业强国三大政策范式。从政策逻辑上讲,农业强国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国家表现,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全球表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表征。现阶段,农业强国的政策范式并未超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本范畴。建设农业强国的底层逻辑在于处理好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的相对性关系,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均衡协调发展;建设农业强国的底盘支撑在于深化农政改革,尽快拿出市场建制、城乡布局、治理体制等方面的“最小一揽子”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