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债危机持续发酵引发人们对欧元区及欧盟发展前景的普遍担忧。本文从主权债务危机及其对欧洲政治社会演变和一体化的影响等三方面入手,分析欧盟当前形势及其发展前景。文章认为,解决欧债危机没有"速效药方",欧盟经济、政治和社会困境具有长期性,但欧元区走向解体的可能性很小。在危机倒逼效应下,欧元区一体化将小步前行,双速欧洲或不可避免。中国应冷静看待欧盟的实力和地位,积极应对欧债危机所产生的影响,保持中欧全面合作势头。  相似文献   

2.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正在不断扩散,希腊、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国相继陷入其中,整个欧盟都被债务危机所困扰。欧债危机的持续蔓延不仅引起了股市和汇市的过度动荡,而且开始冲击到金融业,并对欧元区和欧洲一体化进程构成了严峻挑战,市场对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担忧加剧。对于中国来说,目前不仅要密切关注欧债危机的进一步发展,而且还需对美国的债务问题以及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保持警觉。  相似文献   

3.
杨力  任嘉 《国际观察》2013,(1):73-79
欧元区在启动之时即非最优货币区,但是最优货币区的"内生性假定"认为经济趋同会是单一货币区经济运行的实际结果。本文对欧元区成立后成员国的经济趋同进行了实证检验。无论是对欧元区名义趋同还是实际趋同的检验,均无法支持单一货币区有助于加强成员国经济趋同的论点。欧元区始终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最优货币区,是欧债危机产生的重要原因。在统一货币政策下,成员国之间的经济趋异持续放大,经济失衡日益加重。目前,各种紧急纾困措施只能解决短期的流动性问题。欧元区要继续生存发展下去,需要实现成员国间的基础性趋同。  相似文献   

4.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发展态势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正在不断扩散,希腊、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国相继陷入其中,整个欧盟都被债务危机所困扰。欧债危机的持续蔓延不仅引起了股市和汇市的过度动荡,而且开始冲击到金融业,并对欧元区和欧洲一体化进程构成了严峻挑战,市场对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担忧加剧。对于中国来说,目前不仅要密切关注欧债危机的进一步发展,而且还需对美国的债务问题以及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保持警觉。  相似文献   

5.
贺之杲 《拉丁美洲研究》2023,(2):70-92+155-156
欧债危机的缘起、治理和影响是全球舞台上备受关注的政治经济议题之一。从其特征来看,欧债危机是一种复合型危机,即债务危机、金融危机、银行危机交织在一起,并掺杂着政治与社会危机。从其内涵来看,欧债危机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政治议题,不仅关系到欧洲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竞争力,还影响到欧洲一体化的进展和凝聚力。从治理结构来看,欧盟通过政府间结构和超国家结构的调整,保证欧盟治理的韧性和有效性。从治理进程来看,欧盟通过危机管理和深化改革措施解决欧债危机乃至多重危机叠加的问题。从其影响来看,欧债危机及其治理提供了一个思考欧洲一体化及区域治理的特别场域,进一步审视了货币一体化但尚未财政一体化的区域经济货币联盟的治理结构和进程。欧债危机暴露了欧元区乃至欧盟制度的缺陷和脆弱性,为欧盟内部调整提供了改革机遇。欧债危机治理丰富了债务治理和区域治理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6.
欧洲债务危机至今仍在发酵。在一体化和制度转型背景下,主权债务国从过去的发展 中国家转向欧元区国家,并以“海啸效应”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负面影响。欧债危机的因素极其复 杂,主权债务形式不同,各国政府缓解危机的办法有限,更突出的是信心崩溃促成危机扩散同时导 致国际关系倒退。可以从三个角度理解危机性质:实体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是决定一国是否存在“问 题”的基础,欧洲社会经济发展和制度一体化模式的弊端,全球应对欧债危机做法内含的矛盾—— 利率上的博弈。危机前景取决于如何完善危机修复的条件,政府采取什么措施提高私人投资者的 信心,危机将导致贸易摩擦加剧,欧盟将采取政治与财政集权手段避免欧元区解体  相似文献   

7.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是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欧元区的制度缺陷是危机发生和久拖不决的重要根源。欧债危机爆发以来,欧盟以加强财政纪律为目的,在现行框架内进行了制度改革。欧元区并无退路,通过继续深化地区一体化实现更紧密的财政联盟是从源头上解决危机的关键。然而,在欧洲货币联盟内在的政治经济逻辑支配下,欧元区的制度缺陷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纠正。  相似文献   

8.
在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期间,各经济体采取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反危机措施虽然阻止了经济“自由落体式”的下滑,但使发达经济体和一些新兴经济体的公共债务大为膨胀。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只是“冰山一角”。欧洲的主权信用风险和危机正在蔓延和扩散,削弱了欧盟、欧元区的凝聚力及欧元的吸引力,并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复苏。亚洲新兴经济体应从希腊主权债务危机中汲取教训和警示,在经济复苏、增长与实施反周期措施之间,寻找“两难选择”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9.
郑联盛 《拉丁美洲研究》2012,34(2):10-14,79
2011年以来,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不断深化,其未来发展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新兴经济体受到明显冲击,其经济增长速度明显下滑。随着欧债危机的深化,拉美经济的宏观稳定和金融稳定风险不断累积。拉美经济体面临着政策持续与政策退出、政策刺激与衍生风险、经济增长与金融稳定等目标之间的两难抉择。债务问题还将持续冲击金融市场,拉美经济体的主要金融市场中短期内将保持震荡甚至是下行格局,国际资本流动更加紊乱。未来欧债危机对拉美经济体的影响将体现为:全球经济可能二次探底,部分拉美经济体可能硬着陆,需警惕滞胀风险;全球总需求仍不足,拉美经济体出口将进一步放缓;国际资本流动可能逆转,拉美经济体金融风险需谨慎。  相似文献   

10.
编者的话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在复苏的道路上依然一波三折。美债危机和欧债危机尽管其成因不同,但均对全球经济、国际金融市场尤其是新兴经济体造成了实质性影响。历史上,拉美地区饱受各种经济危机的冲击,而当前拉美国家比10年前具有了更好地应对经济不确定性的能力。面对美欧债务危机的冲击,拉美国家的政策制定者们应对  相似文献   

11.
杨芳 《现代国际关系》2015,(2):32-38,63
英国经济在2008~2012年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与"欧债"危机而陷入衰退与低迷,于2013年逐步迈上脆弱复苏之路。2014年,英国经济增速明显,在发达经济体中,可谓"一枝独秀"。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英国内部看,卡梅伦政府以"有选择"紧缩、促增长为核心的经济政策与灵活的财政政策相得益彰是主因。未来一段时间,受英国大选、欧元区经济低迷与欧洲地缘政治变化等因素影响,英国经济增长势头将有所减弱,但仍将是欧盟的"优等生"。  相似文献   

12.
丁原洪 《和平与发展》2012,(1):42-45,69
一年多来,欧洲债务危机一直是国际上谈论的焦点之一。美国出于转移世人对美国经济低迷、债务沉重的关注和原本对欧元影响美元霸主地位的不满,也在竭力指摘欧债危机拖累美国经济。欧债危机原本是二战后欧洲国家长期实行“高工资、高福利”政策导致经济发展迟滞的结果,当前不可能有“立竿见影”的解决办法。然而,当今的欧盟,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虽经受金融危机的冲击,经济实力并未大为削弱,只要从实际出发,开源节流,着眼长远,欧元区就不会解体,欧洲一体化必将会以“多速欧洲”推进。  相似文献   

13.
欧债危机与当前欧洲一体化面临的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乐宪 《和平与发展》2012,(1):46-50,69,70
欧债危机暴露了欧盟经济治理体系的内在缺陷,使得欧洲一体化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伴随欧债危机的社会经济动荡和欧盟内部纷争将是近期欧洲政治生态的主色调。同时,欧债危机也促使欧盟内部、特别是欧元区必须加快财政经济政策一体化的步伐。完善和强化经济治理体系,意味着欧盟需要进行必要的条约修改,展现更强有力的政治意志,并需要推动政治联盟建设的配套措施。因此,欧债危机也可能成为深化欧洲一体化建设的催化剂和契机。  相似文献   

14.
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希腊四个南欧国家尽管富裕程度和发达程度不尽相同,但在经济、社会和政治体制上却存在着较为相似的问题,因而先后沦为欧债危机重灾国,共同面临债务违约甚至脱离欧元区的风险.为应对危机,避免被迫退出欧元区,南欧四国近两年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实施了多项重大改革,试图消除本国经济、社会和政治体制中的各种积弊.尽管目前南欧国家仍未走出困境,但各国改革的持续深入以及欧元区机制建设的逐步到位,增大了它们摆脱危机并继续留在欧元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欧债危机暴露了欧盟经济治理体系的内在缺陷,使得欧洲一体化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伴随欧债危机的社会经济动荡和欧盟内部纷争将是近期欧洲政治生态的主色调。同时,欧债危机也促使欧盟内部、特别是欧元区必须加快财政经济政策一体化的步伐。完善和强化经济治理体系,意味着欧盟需要进行必要的条约修改,展现更强有力的政治意志,并需要推动政治联盟建设的配套措施。因此,欧债危机也可能成为深化欧洲一体化建设的催化剂和契机。  相似文献   

16.
刘明礼 《和平与发展》2013,(1):63-71,112-132
欧债危机本质上是欧元区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使用共同货币引发的“货币危机”,未来危机走势关键取决于欧元区的发展走势。在可预见的未来,欧元区不会解体,内部各国竞争力差距有望缩小,在财政联盟、银行联盟等机制建设方面将不断推进,但节奏将是小幅、缓慢的。在这一趋势下,债务问题可能继续发酵但不至于失控,欧元区经济可能呈现“北强南弱、总体低迷”的态势并拖累全球增长,但欧元的第二大国际货币的地位不会动摇。  相似文献   

17.
欧洲主权债危机和欧元的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11月希腊爆发的国家主权债危机引发欧洲货币市场流动性短缺加剧,继而使西班牙、爱尔兰、葡萄牙和意大利等国也遭受信用危机,一时间,欧洲主权债危机风声鹤唳。欧洲央行及欧元区国家出台一系列应对措施及救助计划,终于使危机加剧势头得以遏止。当前欧洲主权债危机虽尚未结束,但通过对危机的处置,欧洲一体化程度将会进一步加强。强大的欧洲经济和强大的欧元符合中国的利益,应对全球性债务危机(尤其是美国的巨额债务)将是世界经济面临的最严重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2012年是欧元进入流通领域10周年,然而欧债危机的持续发酵极大地拖累了欧盟经济的复苏.并引发欧元危机。欧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欧元区债务问题的严重性和作为主权国家联合体的“特性”使欧盟的应对很艰难,但成员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决定了欧盟势必全力应对危机,捍卫欧元。作为欧洲一体化深入发展的结果和标志,欧元诞生的意义重大而深远,已远超过经济范畴,其承栽的重要“政治使命”是欧洲持久的和平、团结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柳明 《拉丁美洲研究》2012,34(2):3-9,14,79
在当前经济制度背景下,欧债危机主要通过贸易、投资和金融等机制影响拉美经济:欧盟需求不足可能使拉美国家的出口收益减少;欧盟信贷额度下降、股市波动、资本流动性减少,会减少对拉美国家的投资,导致拉美国家投资不足和金融市场不稳,对拉美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也会产生消极影响。面对危机,拉美国家的应对策略并非临时的或短期的政策,而是从长期应对危机的历史中汲取了经验和教训。拉美国家实行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和灵活的浮动汇率政策,通胀处于可控水平,银行监管适当,整体债务水平较低,加上较为充足的外汇储备和经济运行状况总体良好等因素,为拉美国家抵御欧债危机的冲击发挥了相当大的减缓作用。但是,欧债危机对拉美经济可能会存在长期效应。中国与拉美的贸易为拉美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但中拉关系中还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未来中拉之间的战略依存度将越来越高,经贸往来也将更加密切。  相似文献   

20.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两年来,欧盟及欧元区的危机管理呈现如下特色:一方面是紧缩财政,并试图用更严厉的法律条文规范成员国的预算政策;另一方面,在救助"问题国家"方面,采取了"走一步看一步"、被动应对的方式。这些做法有其合理性,但它目前显现的负面效应亦很严重,不仅抑制了欧盟经济增长,使欧元区陷入生存危机,而且冲击了欧盟"民主原则",弱化了欧盟民主的合法性;与此同时,欧盟超国家机构地位下降,而由大国主导的政府间合作成为新的趋势;疑欧主义、民族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未来,尽管欧盟前进阻力增大,但欧洲国家不大可能放弃一体化成果而走回头路,欧盟特别是欧元区内部在经济和财政政策上的协调力度已经开始并将继续加大,欧洲一体化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