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建设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大规模流动,外来人口成为城镇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推动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力量。据预测,未来30年,我国城市人口比例将达到70%,城市人口将从目前的6亿人上升到10亿人,将有约3亿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定居。  相似文献   

2.
尊重和保障农民工文化权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社会转型与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已成为现阶段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30多年来,我国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总数已经超过2.4亿。减少农村人口,让更多人融入城市,符合我国社会转型和城市化的客观需要;希望融入城市,也是打工者、特别是新生代打工者的主观愿望。  相似文献   

3.
人是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全面开发世界最丰富的人力资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紧迫任务。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我国将在今后20年经历规模最大的从农业到工业、服务业的劳动力大转移,从农村人口到城市人口的大转移。我国现有农村劳动力近5亿人,其中富余劳动力1.5亿。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将成为我国在推动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任务,这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关注和重视这一最庞大劳动群体的人力资源开发问题,是国家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果我们忽视了农…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城市贫困人群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野 《理论导刊》2007,(2):24-26
城市贫困人群问题是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之一。我国的城市贫困人群主要表现为城市相对贫困人群和绝对贫困人群两种类型。其产生的原因是国有和集体企业职工大量下岗失业、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劳动力配置市场化程度不高、分配制度改革存在缺陷等等。解决城市贫困人群问题的对策,主要是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非正规就业、转变政府公共服务职能、防止贫困的代际传递及有序引导农村富余劳动人口进城务工等。  相似文献   

5.
陈柳钦 《民主》2009,(3):15-17
城市是人类的聚居地,是区域发展的核心.城市化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潮流。目前,全球人口城市化已逾半数.我国城市人口超过5亿。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在使人们受益的同时,也给人类健康带来威胁:交通事故死亡和伤害事件增多.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持续攀升,精神性疾患明显增加,传染病传播加快,还有暴力、意外伤害、食品安全事件等等,所有这些,正逐渐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健康的影响因素已从单纯生物因素转向社会、环境综合因素。  相似文献   

6.
曹艳霞 《理论导刊》2007,(11):25-27
城市社区体育是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产物,是现代城市文明的标志。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社区体育不仅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且也不断提升了自身的地位,使其成为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主要组成部分。针对目前面临的困难,加快现行体育政策的改革和制度创新,充分利用政府力量引导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并关注城市中农民工的体育活动,就成为发展城市社区体育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是指由于工业化、现代化而引起的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是经济发展各种要素空间集聚与重新分布的过程。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剩余劳力向城市转移,大大加快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但是还有许多因素阻碍着这一进程的发展。因此,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政策来消除这些阻碍因素,推动城市化进程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进程中的劳动力流动不仅导致了一些中国农村社区的人口结构上的"空心化",也导致了一些农村社区发展处于停滞,农村社区"失范"现象非常普遍。如何提高村民对社区的认同和信任成为当前农村社区发展中的核心问题。通过将宗教作为一种社会资本来在理论上分析了农村居民宗教信仰行为与农村社区发展之间的关系,为在我国宗教密集的一些农村地区推进农村社区重建以及我国宗教事务的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从现在到2020年,中国城市化需要将近三亿农民迁往城市居住和工作,因此城市就业问题成为城市化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在中国城市就业中涉及到城市居民、新城市居民和准城市居民的就业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必须通过立法和执法手段,启动城市和农村就业循环体系才能完成。  相似文献   

10.
《求知》2007,(2):46-46
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说,中国房地产市场要健康发展,需要政府多方调控。过去20年我国解决了大多数人有房子的问题,在城市人口从1.9亿增长到05.62亿左右的情况下,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超过了20平方米。但这一问题解决得并不充分,目前仍有20%至25%的城镇居民需要改善住房条件,他们相当于两个法国人口的数量。而今后还有一个问题亟待解决,就是所有人有房子的问题,因为在今后15年至20年内,会有大批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相似文献   

11.
李嘉燕 《学理论》2010,(17):65-66
城市化是指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集中,城市的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历史过程,城市化是个动态的过程,不仅是经济的过程,也是文化等社会性过程。所指的城市化进程主要是指少数民族群众主要的聚居区的城市化以及在他们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杨倩 《学理论》2012,(10):86-87
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的比例已经超过了农村居民,越来越多的农业户籍的人入住到城市,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摆脱了传统的职业收益,开始投入到城市的基本建设中来。但是还要看到农村城市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需要在尊重城市化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循序渐进,要理性地对待城市化。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到2025年将会有接近10亿人居住在城市,大量流动人口的出现将是前所未有的.我们必须对这即将出现的新情况进行分析,以对,未来社会政策进行调整,使得城市新移民能够完全参与到城市化进程中并且充分享受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同时,完备和系统的社会政策对成熟经济产业政策的形成、未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的发展以及缓解目前经济增长方式对环境、资源的压力也将会起到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个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发展中国家.13亿多人口中,9亿在农村.近些年来, 在国民经济高度发展的大背景下,城乡二元结构的弊端也同时日益显现.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成为严重制约中华民族再次复兴的"阿喀琉斯之踵".  相似文献   

15.
李慧 《学理论》2012,(13):33-34
社会转型期我国城市化具有特殊性,即政府主导型城市化。我国在取得巨大经济建设成就的同时,城市化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依然存在着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譬如城市化水平有待提高、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某些"城市病"、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利益需要得到更充分的保障、"土地城市化"大于"人口城市化"等。我国城市化过程当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对我国政府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应该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政府应该努力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必须坚持对城市化的进程、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区域布局、城市规模扩大等方面实施必要的宏观调控;政府要切实充分保障农民权益。  相似文献   

16.
近代以来.随着市场化、工业化的推进,现代城市开始兴起并成为社会结构变迁的主导力量。在城市化扩张和乡村城镇化过程中,社区概念经历了滕氏理想社区、传统村落社区、现代农村社区三次重大演变,农村传统意义上的"社区"因被引入城市经受城市文明的洗礼而具有了农业工业化、村落城镇化、农民市民化、自治社区化等一系列现代特征.从而构成了当前新农村社区建设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已经摆上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本文从多角度客观认识与评价了城市流动人口对城市发展的双重影响,特别指出由于对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滞后,造成城市流动人口盲目、无序地流动,大中城市的流动人口违法犯罪的数量已经等同甚至超越了常住人口的违法犯罪数量,成为影响城市社会治安秩序的重中之重.在分析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大中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战略性和战术性对策.  相似文献   

18.
米思豫 《学理论》2012,(17):77-79
目前,我国城市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利益格局调整的影响导致以社区为单位的城市纠纷呈现出频发、复杂、冲突性强等特点.各种隐性纠纷也逐渐显现,多发性增加,主体由个体向群体扩散,如果不及时将纠纷予以化解,局部问题就有可能引发社会全局问题,严重影响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立足实践,从研究国内已有的多种探索性化解机制入手,探讨如何根据我国城市社区现状,最大限度地利用我国现有纠纷解决资源,达到纠纷解决的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大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人口空间结构问题凸显.本文在京津冀城市群的视角下验证了区域经济重心与人口重心之间的相关性及人口重心转移的滞后性,并运用洛伦茨曲线对北京市人口空间均衡度和集中度进行测量,探讨了其全局和局部的人口空间关联模式,即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性加剧,流动人口强聚集圈层、弱聚集圈层、中间过渡圈层的分布特征明显.最后,结合东京都市圈和多伦多大都市区人口空间模式的历史演变,提出不同发展阶段下城市人口空间结构由线性到非线性、由"倒U型"向"M型"双峰曲线转变的特点,明确了30公里圈对大城市人口分布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深圳的发展历程,也是深圳农村城市化的过程。在农村城市化过程中,作为基础单元的社区,也从农村社区变化成为城市社区。研究城市化过程中的社区变迁,对规划城市社区发展、制定社区政策和探索谋划社区治理新路,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拟从深圳农村社区组织形式、治理制度和经济形式发展变化的角度,回顾和总结深圳30年的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