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苟卫锋 《学理论》2010,(21):90-91
自近代以来,功利主义观在西方理论界占支配性地位,罗尔斯认为,功利主义正义观存在三大理论缺陷,他提出了两个正义原则对抗功利主义的“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原则,以他的“正义优先于善”的思想反对功利主义的“善优先于正义”的思想,突出了“正义优先于善”的正义观,实现了对功利主义的超越。  相似文献   

2.
作为19世纪英国功利主义的重要思想家之一,密尔在西方自由主义发展史上居于重要地位.密尔从功利原则出发,借鉴和吸收古典自由主义和前期功利主义的理论成果,在综合考虑和深刻把握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整套诸如多数暴虐、思想言论自由、个性发展自由等既具自身特色又切中时代脉络的自由理论,实现了对于古典自由主义的一个超越.  相似文献   

3.
刘娟 《理论探索》2008,(3):31-33
在罗尔斯之前很长一段时期,社会契约论已经走向低迷,罗尔斯在<正义论>中重新启用这一方法以挑战功利广义原则,并产生了重大影响.契约论的典型特征是把个人权利作为逻辑原点,而功利主义则是在着眼于总体福利的同时忽略了个人权利.罗尔斯重新采用契约论正是为了更好地捍卫个人权利,使个人权利不会被总的功利效用所抵消.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3,(33)
罗尔斯关于平等与正义的理论多出自《正义论》,其逻辑起点是原初状态,原初状态最突出的特点为"无知之幕"。"无知之幕"下的原初状态作为一种可能性状态,其出发点引发了许多关于创造正义和检验正义的争论";无知之幕"的正义观有两个基本原则:基本自由原则,罗尔斯也论证了功利主义原则的不可行性;差异原则,涉及程序性正义和补偿性正义的哲学原理。  相似文献   

5.
罗尔斯对功利主义的批判是为了建立一种正义理论,以期代替居于统治地位的功利主义,他对功利主义的批评,涉及到功利主义的三个错误:即功利主义没有认真考虑在一个社会里如何分配利益和福利;功利主义没有认真地考虑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功利主义没有考虑欲望满足方面的特性.而这三个错误在罗尔斯看来是目的论和道义论之间的差异、是善与正义之间的差异、是效率原则与平等原则之间的差别.在<政治自由主义>中,他又联系社会多元论的事实,对功利主义的综合性学说进行批评,使他对功利主义的批判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罗尔斯对功利主义的批判给我们两点启示:如何正确处理效率原则和平等原则关系问题以及如何正确处理一元与多元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罗尔斯在《正义论》中主张"义务论"伦理学的方法,坚决反对西方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功利主义和目的论的伦理原则。他认为,正义是不受偶然的社会和自然因素影响的自律的理性人的一致同意,是作为理性的人的自我构建。这与康德的义务论伦理是完全相契合的,康德的义务论伦理就成他批判反对功利主义和目的论的最有力的武器。罗尔斯从康德的自律道德原则出发,设计论证了他的《正义论》理论原点"原初状态"理论。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70年代,罗尔斯<正义论>的发表掀起了西方政治哲学的再次繁荣,影响至今犹在.罗尔斯的理论旨趣区别于所有前辈,他把正义诉诸于社会制度而不是个人德性,两个正义原则即平等的自由权原则、公平的机会平等原则和差别原则可以直接应用于社会基本结构.这两个正义原则是程序正义和实质正义的结合,是实质而非形式的,具有可欲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王涛 《学理论》2011,(31):39-42
罗尔斯对公平正义两个原则的推导是《正义论》理论部分证明的核心,也是理解他的整个思想体系的基础。罗尔斯通过两条路线来推导正义原则:其一是对正义原则的概括,其二是从原初状态引出的论证,后者构成了正式的证明。  相似文献   

9.
学术界对密尔著作中的自由原则和功利原则的认识颇有分歧,以致出现了"两个密尔"的误读.密尔不仅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也是一个功利主义者,而且是将其哲学基础一以贯之奠基在功利原则之上的自由主义者,他的自由原则与功利原则是相互涵摄的.  相似文献   

10.
试析罗尔斯和诺齐克关于差别原则的不同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差别原则”是罗尔斯《正义论》中的一个基本范畴,在正义学说史上以其个性特征塑造了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形象。分析罗尔斯和诺齐克关于差别原则的不同认识,是理解二者关于正义问题争鸣的一个重要内容。作者根据罗尔斯的《正义论》和诺齐克的《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主要阐述了罗尔斯与诺齐克关于差别原则的立论依据、论证的逻辑特征以及二者关于自由与平等关系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了一些理论与现实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政治观念和方法,被罗尔斯在其《政治自由主义》中称之为"政治建构主义",用作解释他的正义理论。而柯亨则在《拯救正义与平等》中,集中批判了这种社会正义的建构主义。社会正义的建构主义试图在原初状态下建构出正义原则,柯亨认为无论是建构的方法还是关于正义原则的解释,都存在着许多问题。柯亨对罗尔斯为代表的社会正义的建构主义的批判主要从正义的特殊性、首要性以及受环境的影响等几个层面展开。这种批判实际上也是规范与道德之间的权衡和论战。  相似文献   

12.
程继旭  刘丽苹 《学理论》2013,(12):37-38
中西传统功利主义思想的相同之处是利益,是道德的基础,把追求整个社会的幸福作为道德的最高理想,肯定了个体追求功利的合理性,对人性积极地思考;它们的理论差异是前者主张人我两利、集体功利主义,强调志功合一、义利双行的功利主义思想;后者主张合理利己主义、个人功利主义,强调效果论、重利轻义的功利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3.
王晓曦 《学理论》2011,(20):33-34
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的政治家罗尔斯在其出版的《正义论》一书中,以"公平正义"作为核心概念,提出了正义的三个原则即最大自由平等原则、差别原则和机会平等原则,并探讨了社会制度和行为规范等问题。而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罗尔斯的正义观出发,对胡锦涛的公平正义观进行探讨,结合我国实际,发掘罗尔斯正义观对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1971年,美国哈佛大学哲学系教授罗尔斯发表了其传世之作<正义论>.在<正义论>中,罗尔斯认为家庭属于正义原则的范围,并肯定了家庭在培养正义道德中的作用,但是,当将正义原则运用于具体制度时,罗尔斯认为家庭不应该属于正义的领域,女性主义认为,这是政治理论传统中割裂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结果,只有克服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对立,才能实现社会的正义.  相似文献   

15.
《科学社会主义》2021,(2):43-51
所有权、自由、平等、功利是自由主义正义观的四个关键词,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从所有权与正义、自由与正义、平等与正义、功利与正义这四重向度对自由主义正义观的"权利悖论"进行了立体化分析,深刻揭示了自由主义正义和资本逻辑既相互耦合又相互否定的辩证关系,指认了自由主义正义观不过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交换主体双方意志自由、契约自由的观念体现,他们服务于且遮蔽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真实本质。与自由主义正义观不同,马克思从超越资产阶级市民社会的人类社会这一全新的理论视阈和价值基点来重新思考自由、平等、正义的真实实现,从而实现了对自由主义正义观的超越。  相似文献   

16.
李凯歌 《学理论》2013,(20):24-25
美国著名政治哲学家、伦理学家约翰.罗尔斯的《正义论》从问世后就对西方国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和轰动,各国学者也纷纷开始研读这本经典著作。罗尔斯正义原则对我国具有现实意义:推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保护弱势群体的权利和利益。  相似文献   

17.
在罗尔斯整个公平正义理论体系中,核心是他提出的两个正义原则及其优先性,但沃尔泽在其《正义诸领域》中,对此进行了批判,他通过与自由主义不同的方式,对正义的分配做了平等主义的、广泛的与多元主义的阐述。沃尔泽提出的多元分配正义理论是为了消除局部领域的简单平等,来达到整个领域的复合平等。他与罗尔斯正义论分歧的实质是社群主义和自由主义之争,但沃尔泽的多元正义理论却带有浓厚的相对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8.
试图阐述罗尔斯《正义论》中的基本观念.《正义论》的目的有二,其一在于表达民主传统的共同核心之精髓——公平的正义,其二在于给功利主义以替代物.自19世纪以来,功利主义一直主导着政治思想中的盎格鲁·撒克逊传统.  相似文献   

19.
在法学上,无论就其学术价值还是就实际影响来说,功利主义均是一极为重要的学派.边沁作为功利主义法学的创始人,对立法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他的立法思想对十九世纪英国法律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先从其理论发展入手,然后阐述了边沁功利主义的立法原则和基本方法,最后在对功利主义立法观进行客观评价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立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20.
三种经典公平正义理论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西方有两种典型的正义理论,一种是以罗尔斯为代表的以平等为取向的公平的分配正义理论,他要求分配的不平等必须是机会公平平等的结果,又要受差别原则的补偿,使社会较少受惠者获得最大利益.诺齐克是一个以权利为取向的自由主义者,坚决反对罗尔斯具有平等倾向的差别原则及主张扩大国家功能于分配领域的观点,强调在社会经济领域彻底贯彻自由原则,反对推行人为的分配平等,并提出持有正义三原则.马克思的分配正义理论主张分配作为一种权利,直接来源于对生产要素、生产条件、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分配是一种现实的经济权利与经济关系,而不是一种抽象的道德权利.马克思的分配正义理论优越并超越于罗尔斯和诺齐克的公平正义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