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情寄中秋月     
岁岁中秋,今又中秋。眼前是皎洁的银盘,耳边是凉爽的金风,"今月曾经照古人,今人亦见古时月",一轮中秋月,牵扯出我绵绵无尽的情思和遐想。  相似文献   

2.
王振德 《当代思潮》2012,(11):94-96
古人云:“察今知古,察己知人;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诗仙李白亦曾在《把酒问月》诗中浩叹:“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确,无论是古人今人,不过是白驹过隙,其生活无非是柴米油盐、吃喝拉撒和婚丧嫁娶,其追求无非是衣食住行、功名利禄和诗书琴棋。近日,  相似文献   

3.
正1998年,我在贵州省图书馆读到陈敏豪的《生态文化与文明前景》一书。该书对中国乃至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深邃见解与精准表达,给予我诸多教益和启迪,对我后来的学术生涯有着极大影响。我对陈敏豪十分佩服和崇敬,虽然没有与先生谋面,但是,正如古人云,读其书"而知其忧患",通过读他的书,  相似文献   

4.
<正>武汉,武汉!易中天先生曾这样形容武汉:一线贯通,两江交汇,三镇雄峙,四海呼应,五方杂处,六路齐观,七星高照,八面玲珑,九省通衢,十指连心。从古至今,无论地理风貌、历史建制、社会生态,抑或文化气候,武汉都是一座极具魅力和特殊意义的城市,而这座城市更是在2020年伊始牵动了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心。武汉从来都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击退新型冠状肺炎的肆虐,又一次走出逆境与挑战的武汉,回来了!随着它的复苏,我们不妨翻开《武汉老风情》,一起走入这座城市。《武汉老风情》分为历史建筑、近代建筑、乡土建筑、民俗风情、陵墓遗址五部分,共收录约110幅精美素描画作,描绘出武汉的特有风貌。  相似文献   

5.
武汉城市地位的飚升莫过于近代。1908年日本驻汉领事水野幸吉在其所著《汉口》一书中说:“汉口者,贸易年额1.3亿两,夙超天津,近凌广东,今也位于清国要港之第二,将进而摩上海之垒,使视察者艳称为东洋之芝加哥”,为什么穿过了漫长的时间隧道的武汉,会在近代实现它的崛起,并在城市的近代化中成为广陵绝响?她的未来应该怎样发展?这也许正是皮明庥先生研究武汉近代城市化的重要动机。皮明庥先生的新著  相似文献   

6.
情寄中秋月     
展华 《两岸关系》2005,(10):58-59
岁岁中秋,今又中秋。眼前是皎洁的银盘,耳边是凉爽的金风,“今月曾经照古人,今人亦见古时月”,一轮中秋月,牵扯出我绵绵无尽的情思和遐想。记得自我懂事起,祖母似乎深怕我有哪一天会亵渎了月亮,老人家千叮万嘱我不能用手指着月亮,要亲亲热热地称呼月亮为“月娘妈”。从祖母的神情和语言,我看出她流露出  相似文献   

7.
正2021年春节前夕,在台北市广州街二百六十五巷三号,一座金碧辉煌的百年老宅前,四位长者每人手持一本书,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这张合影见证了一段由两岸合写一个家族传奇的动人故事。故事要从由台湾已故知名企业家黄河明先生撰写的一本家族史说起,这本家族史名叫《种德传芳——黄东发先生与吴鸾女士百龄纪念书》,主要讲述了他的父母长辈的生平事迹。黄氏兄弟的故事上世纪初,台湾还处于日据时期。在今天台北市万华区附近,曾经叫做艋舺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正>梁治平先生《法治十年观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是一本考量和反思中国法治进程的书,书中所收录的随笔曾经零零星星读过,但是,汇集在一起,从整体上可以显现出十年来中国的法治进程与社会变迁。  相似文献   

9.
话题/热点     
, 《创造》2012,(10):12-12
关键词:名楼“申遗” 国庆节后,一则文化信息令人关注:南昌滕王阁、武汉黄鹤楼等十座中国历史文化名楼将于11月在长沙共同申报世界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0.
王云涛 《友声》2005,(5):31-33
今年5月17日,是日本著名音乐家、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团伊玖磨先生忌辰四周年。四年前,应对外友协邀请,团先生率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代表团访问苏州时,突发心脏病逝世。团先生生前曾多次应对外友协邀请访华。我曾两次陪同他率领的文化访华团,聆听过他的谈话。1990年我随对外友协代表团访日,在团先生家做客时,应邀与团先生一起过生日(我和团先生同一天生日)。对外友协出版《朋友遍天下》一书时,其中介绍团先生的文章是由我执笔的。在团先生忌辰四周年之际,写此小文以示纪念。“意在高山,志在流水”,对外友协曾经请董寿平老先生挥毫为团先生写了这款…  相似文献   

11.
环境与人     
每当我们翻开古书,欣赏古代那些文学大家的美文和诗篇的时候,神思便不由自主地跟着进入了古人所生活过的场景,随着跃入眼帘的,是他们所描绘的美妙景观。亭台楼阁,花前月下,牵动了我们的情思,拨动了我们的心弦。“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共同的景物使令人与古人贴近,我们似乎能够捕捉到前人的思想感情和缕缕幽丝。文学大家的诗词文章之所以百世流芳,就在于他们以自己独特的视觉,独特的文字,再现了天下芙景和他们当时的思绪,而维系今古相通的纽带,就是人所共有的思想情感和志趣。《滕王阁序》、《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爱莲说》……无不是长诵不衰的千古文章。 文人有文人的雅致,文人的情趣,这雅致和情趣体  相似文献   

12.
正《群书治要》被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之精华",于唐太宗时汇编而成,该书"博而要",撷取了中国唐朝以前经、史、子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精华。习仲勋先生曾为该书题字"古镜今鉴",习近平总书记也熟读此书。英国著名历史哲学家阿诺德·汤恩比博士认为,"能够真正解决二十一世纪社会问题的,唯有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这一点上,《群书治要》为我们提供了解决当今世界各种争端的良方。"天人合一"与可持续发展。《群书治要·周易》认为,万事万物都在一个通往平衡与和谐的过程中互相联系,人  相似文献   

13.
正一座城市有着独属于它自己的文化记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里,那些曾经发生过的史实,蕴藏在一件件器物中,或沉淀在泛黄的史籍里。有人说,民俗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早在《汉书·王吉传》一书中,就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记载。而对于一座城市,最容易让人们记住的也是属于它最自己、最为独特的民俗。当我们翻开一个城市  相似文献   

14.
《世纪行》2020,(6)
正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来势汹汹。武汉是中国最早投入抗击疫情的地区,是全国疫情防控斗争的主战场。在这艰难的几个月里,武汉人民在疫情防控中显现出独特精神品格与坚强意志,生动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这一重要论断。顾全大局,不怕牺牲。1月23日,武汉这座千万人口级别的特大城市关闭城门。得知消息之初,许多武汉人民是惊愕  相似文献   

15.
北京的博物馆事业已有80余年的历史了。北京最早筹建的博物馆当首推国立历史博物馆。1912年,由北洋政府教育总长、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倡议,鲁迅先生热心筹划,在北京国子监旧址(今首都图书馆),成立了中国第一座国立历史傅物馆筹备处(今中国历史博物馆前身),经过14年的筹备,1925年10月于故宫午门城楼上对社会开放。继此,1924年冯玉祥将军把末代皇帝溥仪赶出紫禁城后,于1925年10月10日成立了故宫博物院,成为中国建立的第一座大型博物馆,把过去专供皇帝享用的宫殿建筑和文物古玩等向民众开放、展  相似文献   

16.
《世纪行》2017,(9)
<正>武汉,又称江城,一座因江得名,依江而兴的城市。长江,见证了武汉曾经的岁月,武汉未来的故事更要从这一条江说起。7月25日,在武汉市政协,一场"智慧盛宴"正在进行:市政协召开常委会议,市政协常委们与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围绕"高标准推进长江新城规划建设"开展协商讨论。点亮复兴梦想如果把长江经济带比作中国经济版图上一条正在腾飞的巨龙,那么作为"龙腰"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则"肩挑"长江经济带两端。  相似文献   

17.
兰亭遐想     
在绍兴市西南约 1 2公里处 ,有一座依山傍水、竹木掩映的普通园林 ,这就是驰名遐迩的文化胜地“兰亭”。相传此地古时曾是皇家的凉亭站 ,越王勾践在此种过兰花 ,所以得名“兰亭”。“山不在高 ,有仙则灵”。兰亭因我国古代书圣王羲之在此精书《兰亭集序》而名扬四海 ,《兰亭集序》犹如中国文化艺术花园中一株奇葩 ,千古流芳 ,经世不衰 ,兰亭和王羲之一道齐名天下。王羲之 ,东晋琅琊沂 (今山东临沂 )人 ,曾在绍兴任会稽内史、右军将军 ,人称王右军。他出身书法世家 ,从小得到前辈指教 ,勤学苦练、书艺精进。传说他年轻时常在夫人郄氏背上用手…  相似文献   

18.
姜西  姜涛 《群众》1994,(12)
盈盈一水隔阂深,赠书展画多赖君。沟通两岸金瓯好,文化渊源一脉承。这是一位诗人吟赠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书业巨子石景宜先生的一首诗。石景宜先生近10多年来斥资1亿多港元,买台湾版图书捐赠大陆,买大陆版图书捐赠台湾,又在海峡两岸巡回展出“中国当代书画展”,被人们称之为“文化书使”,“以书报国的古稀仁者”,“开启海  相似文献   

19.
自1986年至2000年,钱学森先生与我的通信,现在保存完整的共有56封。信的内容包括山水城市、建筑科学、建筑哲学与建筑文化等。1992年我将《奔向21世纪的中国城市─—城市科学纵横谈》一书寄给钱学森先生,同年10月,钱老复信中提出“山水城市”这一“中外文化的有机结合,城市园林与城市森林结合”的“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城市构筑的模型”。据资料记载,钱学森山水城市构想的提出与深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虽说“山水城市”这个概念最早见诸文字是出现在1990年7月给吴良镛教授的信,可是孕育钱老这一构想的渊源…  相似文献   

20.
<正>一场滂沱大雨,检验了一座城市的地下世界。大城市光鲜表面下隐藏的危险与忧患,是对于城市良心的一次次重大考验,也是对于一座城市文明与发达的硬性衡量。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城市变得不堪一击:那个曾经可以躲避众多自然灾害侵袭的"安全地带",如今危机重重。济南、武汉、北京、广州……一座座现代化城市在大雨中相继沦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