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课题,只有不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在理论与实践的矛盾运动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化。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重点抓好三项基本工作:(一)切实加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理论支撑;(二)准确把握大众需要致力于维护与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认同基础;(三)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社会制度创新相结合,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营造良好的社会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问题是当今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从宣传机制和传播渠道两个角度可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分为学校宣传教育、宣传部门宣教、社会舆论宣传,并从人际传播、文本传播、影视传播、网络传播四个方面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所采用的手段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现状存在着现实的理论困境,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一项战略性任务,即“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此,理论界主要围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础要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与经验原则以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与方法等几个方面展开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极为复杂的背景下展开,这些背景的综合作用构成了这段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基础。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学习、教育、宣传等方面,为我们呈现了多维的实现路径,展示了丰富的内容。同时也留下了值得总结的经验与启示:理论创新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前提,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鲜明的民族特色、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发挥教育引导的主渠道作用,积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强化媒体的主阵地作用,引导、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加强队伍建设与制度建设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保证。T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含义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意义,并从内容、对象及宣传、教育、传播手段方面对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途径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大众化传播。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可以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和指导作用,增强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因此要认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性,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途径的研究,最终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不断升温,出现了众多的研究成果,有力地推动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开展和深化。但是,目前的研究主要是聚焦于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问题,少有涉及党史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研究。其实,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中共就开始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实践,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尤其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取得了巨大成效,中央苏区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开篇。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七大提出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为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取得了丰硕成果.梳理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推进对该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必须要全面把握和准确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了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面临的问题。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积极探索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主要有三条:一是强调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宣传群众、武装群众,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二是注重群众实践鲜活经验的马克思主义化,推进理论创新,不断丰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三是必须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群众实践鲜活经验马克思主义化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概念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要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大众化的基本内涵。科学认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正确解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前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应该是特指和泛指辩证统一的"复合论"。深刻认识当代中国"大众"的现实形态和发展趋势,是事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能否有效实现的重要前提,唯此,才能使理论更加亲近主体,可以有效避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狭隘化、庸俗化和空洞化的错误倾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要求我们详尽探讨其"化"之过程。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条件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征,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一项重要任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彻底的、定位科学的、中国化的且灌输方式得当的理论.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宣传和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几年来,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涵、历史经验、主要路径的研究成果较多,但大多是在宏观整体上的认识,针对大众化的不同对象群体进行分类研究的不多,针对农民群体的研究更少。农民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点对象,如果没有广大的农民群众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就淡不上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农民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不仅关系到国家现代化的实现,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在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解决好的两个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相互衔接,互相促进,各有侧重,既不能等同,也不能相互取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大众化的前提,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渠道。积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高校的重要政治任务,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高校要立足国情、校情,积极探索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课题.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实践本质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需要.作为一个动态过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理论上有其确切的内涵,在实践上也包含了不断深化的多个维度.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和实践自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起就已然展开。马克思曾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包含了让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大众化并掌握群众的深刻思想及丰富内涵。但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大众化”一同联系起来作为专有名词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是第一次提出,即“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因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是一项内容庞杂、涵盖范围广泛、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此基础上,十七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要任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上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进程中,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长期以来,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作了艰辛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就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他一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教学和宣传,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中国化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大众化研究成为热点。邓小平理论语言始终以人民为立场,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生动活泼,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具有鲜明的大众化特点。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该善于学习邓小平理论语言艺术,善于运用群众语言,为群众说实话。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不仅是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纲领性文献,也是新的历史起点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指南。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先决条件是创新发展两个交互作用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其价值要义在于共筑实现中国梦的共同思想根基,并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意义;其基本原则在于系统化、中国化、时代化与大众化相统一,理论斗争和人民利益实现相统一,同一性、差异性相统一;其基本路向是加强理论和实践研究,依托有效介体,重视学生群体。这些论述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对更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