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6年"八一"建军节前夕,在缅怀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张爱萍上将逝世三年的日子里,江苏省海安县退伍军人赵保群心情沉重地翻阅老将军生前的一封封来信、一张张照片、一幅幅书法作品,他触景生情,止不住泪水涟涟.近日,他接受了记者的独家采访.  相似文献   

2.
张卉真 《共产党人》2004,(10):46-47
2003年金秋,书法家陈源龙的左笔书法作品在锻川成功展出,许多观看展览的人都说.这里展出的不仅是一幅幅书法作品.更是作者顽强拼搏的坚韧毅力和不懈奋斗的精神写照。数十年对书法艺术难以割舍的情结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为了潜心艺术.在领导岗位上工作多年且年过半百的他作出了一个让人不可思议又令人瞠目结舌的选择——彝商从艺。  相似文献   

3.
鞠九江  李颖 《共产党人》2005,(21):49-51
2005年“八一”建军节前夕,在缅怀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张爱萍上将逝世两周年的日子里,江苏省海安县退伍军人赵保群心情沉重地翻阅老将军生前的一封封来信、一张张照片、一幅幅书法作品,他触景生情,止不住泪水涟涟。岁月沧桑,往事如烟,而赵保群与将军那段生死情结像过电影一样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4.
正在我珍藏的为数不多的字画中,有一幅书法作品是我非常喜爱的,那就是陆定一同志亲笔书赠的《橘颂》。陆老是一位卓越的革命家、政治家,他多才多艺,在文学、书法等方面也造诣很深。能够得到他的墨宝,可谓弥足珍贵。1987年11月29日,当时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的陆定一同志了解到,经江西省及多方努力,他失散五十三年的  相似文献   

5.
“宁同清贫常为伍,偏与贪腐作对头”、“清做官万民颂,以廉治国百业兴”、“一身正气敢碰硬,两袖清风不染尘”……一幅幅苍劲有力的书法作品、一幅幅寓意深刻的绘画作品,整整齐齐地摆满了武强年画博物馆的东大厅。清正廉洁的时代主旋律,让人一进大厅便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一一缕缕清风扑面来。  相似文献   

6.
美与丑     
徐化民书法义卖促发展渭源县文联主席《渭源县志》主编徐化民退而不休,热心关注当地文化旅游事业。近期他在渭源县霸陵公园举办个人书法展览, 并将86幅价值两万多元的书法作品义卖,所卖款全部捐献给县文化旅游局, 用于发展文化旅游事业。这种不求回报的高尚情操,广  相似文献   

7.
翻开《西中文书法艺术》一书,油墨的余香沁人心脾,那映入眼帘的一幅幅书法艺术作品,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令观者领略了书法艺术的率真之韵与和谐之美。全书共收录40幅书法作品,其中小楷书法就占25%。西中文笔下的小楷,无论是方斗、横幅、中堂,还是圆形、扇面,均布局合理,章法有度,结构巧妙,熠熠生气贯其间。  相似文献   

8.
我叫赵保群,今年60岁,是江苏省南通市海安角斜工商所的一名工作人员。2008年国庆期间,在缅怀我国高级将领张爱萍上将时,我心情沉重地翻阅老将军生前的一封封来信、一张张照片、一幅幅书法作品,触景生情,不禁泪水涟涟。我与将军那绵绵31年的真情故事像过电影一样展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9.
《当代贵州》2011,(23):27-27
"贵州"新标识在创意中,将贵州的酒、贵州的山、贵州的民族风情、贵州的名胜古迹都以大写意的手法融进"贵州"这两个汉字当中,让"贵州"的标识在成为一幅书法作品的同时,  相似文献   

10.
在军委空军大院西区一个宁静的小院里,住着一位89岁高龄的老人,他就是西路军中身经百战、九死一生的传奇将军王定烈。王定烈1933年参加革命,1936年入党。长征时任红五军团第43团文书。建国后任空军参谋长、副司令员,1961年晋升为少将。面前的王老将军鹤发童颜,身板硬朗,脚蹬草鞋,步履稳健。在王老简易的客厅里,两件东西特别引人注目,一件是王老的书法作品:“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另一件是一幅长达铺、岷县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11.
提拔有因     
<正>我是一家机关办公室文字秘书,平时爱好书法,是市书法家协会的会员。前些日子,我们局调来一位新局长,姓谭。谭局长上任不久,我在填他履历表时得知他就要过生日了。于是,我把消息透露给了局里不错的同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局里所有的人都知道了这个消息,但大家摸不透谭局长的脾气,谁也不敢贸然送礼。大家让我这个办公室资深秘书探探风声。思忖再三,我决定亲自书写一幅书法作品,给谭局长送去。  相似文献   

12.
金荣  高峰 《共产党人》2004,(16):U004-U004,F003
瞧,这幅热闹的《社火》场景是在麻袋片上绣出的;这国色天香的《富贵牡丹》出自一名退休干部之手;这一幅幅书法作品个性张扬,不乏功底给人以美的享受。你可能不会知道,这些作品居然出自拿贯了算盘之手的审计人员。7月29日,宁夏审计系统书画摄影比赛作品展开展。  相似文献   

13.
那一天。西宁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多功能大厅的门口比平日热闹,进进出出的人们络绎不绝。原来,全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省书法家协会理事、西宁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王义忱的个人书法作品展览在此举行。省内一些书法界的名流驻足在一幅幅精品力作前细细品味欣赏。颇为赞誉王老的功底;不少初学书法的人看了展览后说,王老的书法让他们大开眼界。钦佩之余。学好书法的愿望和动力更强了。当时已经75岁的王老面色红润。一头银发纹丝不乱.神采奕奕中透着儒雅气质。他在热情地接待前来参观的人们,相互切磋着书法艺术和技巧。那是2003年的往事。  相似文献   

14.
文化资讯     
《共产党人》2012,(23):13
宁夏举办庆祝党的十八大书画展11月16日,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和自治区民政厅、文化厅、社科联、宁夏书画艺术发展促进会共同主办的庆祝党的十八大全区书画大赛展览在宁夏文化馆开展。展览共展出书画篆刻作品265幅。其中,书法作品120幅,美术作品95幅,祝贺作品50幅。这些作品以多元的风格,丰富的内容,表现了宁夏书画工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中国共产党丰功伟绩的歌颂。宁夏岩画艺术特展赴土耳其展出作为土耳其"中国文化年"系列  相似文献   

15.
一代伟人周恩来书法功底很厚,他5岁入塾馆读书后,即遵周家祖训,习颜体,练写毛笔字;10岁后到表舅龚荫荪家寄读时,龚家塾馆周先生又让他加练魏碑,终于形成后来周恩来那颜体加魏碑的书法风格。但周恩来一生谦虚谨慎,加之他工作繁忙,很少题书写字。有几幅书法作品,竟被社会上误传。笔者由于工作关系,对这几幅字书进行了大量考证,终于弄清史实真相,还了“庐山真面目”。“王冠筱戴”缘何起?在20世纪70年代到1992年,在上海、江苏的几家报纸上,都曾出现过关于周恩来在1964年全国政协会议期间为上海人民淮剧团著名演员筱文艳题词“努力学习,精益求精…  相似文献   

16.
李景 《党的建设》2014,(9):63-63
在开国领袖毛泽东逝世38周年之际,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一件往事:2013年10月10日,毛泽东的大儿媳刘思齐从北京来电,让我用毛体仿写一幅毛泽东所书《枯树赋》的手迹寄给她,我非常高兴地答应了。(本文作者李景,系定西人,专攻毛体书法,其书法作品被北京毛主席纪念堂,韶山、遵义、井冈山、延安等革命纪念馆,以及宋庆龄基金会和天安门国旗护卫队永久收藏。本刊注)  相似文献   

17.
周居霞 《实践》2008,(8):42-42
2008年6月26日至6月30日,内蒙古美术馆展出的"惟精惟一"——马继武、李清波、康庄、康新民、高延青书法联展,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参观。走进美术馆,225幅装帧精美的书法作品挂得满满当当,置身其中,细细品读,犹如清新香润的艺术之风吹拂着心灵,人们为内蒙古书坛这5位领军人物的书法精品发出由衷的赞美。他们5位,或是国家一级美术师,或是中国书法协会的理事、会员,他们的书法作品早已蜚声区内  相似文献   

18.
将军忆烽火     
北京。绿树掩映的一座红色小楼.这便是张廷发将军居住的寓所。客厅很大,除了悬挂着三代人的画像外.还有一幅将军得意的书法作品——大大的“竹”字。将军看上去气色很好,谈起烽火抗战岁月,将军时而伤感,时而兴奋,时而激动,时而感慨……  相似文献   

19.
空白效应"空白"是关于艺术作品审美欣赏的概念。它指的是作品留给读者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读者可以凭借自身的文化素养,展开思维羽翼去思考,从而获得对作品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在书法作品中,一幅画如能适当地留下不着色彩的空白,会收到  相似文献   

20.
《学习导报》2012,(8):38-38
空白效应"空白"是关于艺术作品审美欣赏的概念。它指的是作品留给读者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读者可以凭借自身的文化素养,展开思维羽翼去思考,从而获得对作品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在书法作品中,一幅画如能适当地留下不着色彩的空白,会收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