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5 毫秒
1.
诚信教育是各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的德育教育内容,但通过对北京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诚信、生活诚信、经济诚信、就业诚信四个方面。研究探索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意义、诚信教育培养的方法与路径,对于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现象谈诚信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对诚信重要性的认同度高,但在严峻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就业中的诚信问题十分突出。诚信观念的树立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教育、引导大学生尤其是即将离校的毕业生树立诚信观念,需要学校、家长、学生本人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里有愈演愈烈之势,以学业诚信、经济诚信、生活诚信和就业择业诚信方面的缺失为表征。大学生诚信缺失有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的原因,内在原因是个人价值观和道德修养的偏失,外在原因是诚信制度建设不健全。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需要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不但要扎根于我国传统文化还要借鉴国外诚信建设经验,注重诚信理念教育,加强法制建设,健全考核、奖惩、监督机制,采用信息化建档方法,完善考核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4.
诚信是中国传统伦理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以及诸多因素的影响,诚信这一中国传统伦理观的重要内容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和威胁,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诚信伦理观缺失的现象日益严重。因此,大力加强大学生的诚信就业伦理观建设已经成为摆在教育者和全社会面前的亟待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就业难在我国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其自身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职业定位与求职观念不合理、就业能力与就业岗位有一定差距、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和诚信缺失四方面.大学生应对就业难应做到:更新就业观念,降低就业期望值;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加强诚信教育,强化诚信意识;等等.  相似文献   

6.
试论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在考试作弊、助学贷款、就业择业等方面诚信缺失的分析,提出构建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的基本内容,并阐述了如何加强以诚实信用为重点的大学生道德建设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朱慧卿 《工会论坛》2010,16(1):115-116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大学生诚信缺失事件不断发生,在学习、经济活动、求职就业、人际交往等诸方面都有所表现。这实际上是社会诚信缺失的反映、学校诚信教育的弱化、家庭诚信教育的忽视和个人诚信修养的不足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此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以及大学生个人的共同努力、相互合作,才能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诚信水平。  相似文献   

8.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面临的重大课题。受社会风气诚信缺失的影响,高校大学生在诚信缺失方面的现实表现也使人堪忧,对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问题,越来越引起许多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本文从“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实表现、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对大学生诚信教育问题的思考”三个方面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诚信品德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社会诚信问题突出,已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关注。诚信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也有明显的反映。大学生群体的社会角色和以后承担的社会职责决定了其诚信品德塑造的重要性。高校应积极营造有助于大学生诚信品德培养的校园文化环境,建立并形成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诚信是现代新文明和新风尚的试金石,是人与人在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也是一个人取得事业成功必不可少的宝贵品质。然而作为国之栋梁的大学生在就业、考试、人际、生活方面出现了诚信缺失,通过从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四个角度的分析与探索,找到了提高大学生诚信意识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非诚信现象的辐射下,大学校园受到了信用危机的冲击。在由传统的熟人社会向陌生社会转变中,传统诚信观念在逐渐缺失;不完善的市场经济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诱发了大学生的不诚信行为;高校道德教育的政治化倾向弱化了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大学生的诚信道德水平缺乏合理的量化标准;社会信用体系的薄弱客观上助长了不讲信用的风气。通过建立高校诚信道德规范机制,培养大学生诚信意识,构建信用时代的大学生诚信道德。  相似文献   

12.
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意识水平较强,但是就业准备不够充分,就业动机主体意识较强,就业信心不足,就业评价不够全面。因此,提高大学生就业意识和推动高校就业工作,要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应注重培养大学生的集体和社会责任感,准确定位自己,提高自身能力,增加就业信心,引导艺术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诚信缺失及诚信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笑伟 《工会论坛》2007,13(5):116-117
当前,"诚信教育"被提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加强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自觉、自律和责任意识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职责。本文对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14.
道德诚信是为人之本、社会之本,而法律诚信是立法之本、执法之本。在大学生诚信人格培养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道德诚信与法律诚信相结合。目前,有的大学生在人格诚信方面还是存在如缴费、助学信贷、遵纪守法、提供个人信息等方面的一些问题,这既有学生的主观原因也有社会的客观原因。因此,培养大学生人格诚信必须明确诚信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教育主体,与时俱进地增加教育内容,注重知行结合的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15.
儒家诚信观是对我国当代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重要支柱,诚信一直被儒家视为立身处世的根本、交友的根本准则、成就事业的基础和执政的重要之所在。探讨儒家诚信观,目的在于从儒家诚信观中得到借鉴,这不但有助于改进我国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方法和手段、还能够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而且对于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道德诚信是为人之本、社会之本,而法律诚信是立法之本、执法之本。在大学生诚信人格培养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道德诚信与法律诚信相结合。目前,有的大学生在人格诚信方面还是存在如缴费、助学信贷、遵纪守法、提供个人信息等方面的一些问题,这既有学生的主观原因也有社会的客观原因。因此,培养大学生人格诚信必须明确诚信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教育主体,与时俱进地增加教育内容,并注重知行结合的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障碍及排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人们忽视信誉,对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造成一定的冲击。在高校德育教育中,必须以诚信教育为重点,帮助大学生加强道德修养,使之牢固树立“诚信者荣,失信者耻”的诚信是非观,使学生懂得,争做诚信青年、成就道德公民也是时代赋予大学生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非诚信现象的辐射下,大学校园受到了信用危机的冲击。在由传统的熟人社会向陌生社会转变中,传统诚信观念在逐渐缺失;不完善的市场经济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诱发了大学生的不诚信行为;高校道德教育的政治化倾向弱化了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大学生的诚信道德水平缺乏合理的量化标准;社会信用体系的薄弱客观上助长了不讲信用的风气。通过建立高校诚信道德规范机制,培养大学生诚信意识,构建信用时代的大学生诚信道德。  相似文献   

19.
论诚信品质与和谐校园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既是一个道德范畴,又是一个法律范畴,诚信建设是大学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方面.当前,大学生在学习行为、经济行为和就业行为方面,存在较严重的诚信缺失现象,已成为和谐校园建设一个重大的障碍.为提升大学生诚信品质,促进大学和谐校园建设,需要从三方面着力:一是要全面理解诚信的真正涵义,强化诚信在道德范畴与法律范畴的和谐统一;二是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坚持诚信认知与诚信行为的和谐统一;三是要大力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实现言传与身教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0.
时代呼唤诚信。大学生存在的诚信问题。培养学生诚信是学校的职责。诚信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