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36年6月,美国著名新闻记者埃德加·斯诺作为第一个西方记者,冒着生命危险,冲破重重封锁由北平出发,经西安,进入红色区域——陕甘宁边区,进行了为期4个多月的新闻采访.他不仅采访了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等红军高级将领,同时也采访了许许多多的红军战士、农民、工人和知识分子.一年后,斯诺把在红区的采访通讯编著成《红星照耀中国》一书.1938年,该书中译本用了《西行漫记》这个书名.《西行漫记》的封面是一位英姿勃发的红军号兵正迎着朝阳,吹奏前进的号角.从此,《西行漫记》流传到哪里,红军战士的军号就“吹”到哪里,《西行漫记》经久不衰,红军战士  相似文献   

2.
当年对红军苏区报道有过三本书:《西行漫记》、《续西行漫记》和《新西行漫记》.成书过程都是作者有幸会晤毛泽东的结果.斯诺来到保安城1936年下半年,斯诺带“一些未获解答的问题”来到当时毛泽东所在的保安城(现志丹县).他是这样记叙和毛泽东的第一次见面的:“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毛泽东,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象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  相似文献   

3.
《西行漫记》是美国记者埃德加·帕克斯·斯诺的力作。美国著名记者自修德曾评价说:“《西行漫记》是经典性报告文学的样本,斯诺对中国共产党的发现和描述。与哥伦布对新大陆的发现一样,是震撼世界的成就。”《西行漫记》一书的封面,是一位英姿焕发的红军小号手.迎着朝阳,吹奏着前进的号角。他是谁?为什么斯诺偏偏选中了他?图片发生在什么时间、地点?他与《西行漫记》一书又有着怎样的关系?……这些谜团一直到60年后才被解开。  相似文献   

4.
《西行漫记》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力作,书中发表了大批珍贵的照片。读过此书的人一定还记得《西行漫记》的封面是一位英姿勃发的红军号手,他迎着朝阳,吹响着前进的号角!红军号手的威武形象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新中国建立后,不少曾被斯诺摄入镜头的老红军先后著文讲述被拍摄的经过。但唯独红军号手的照片仍然静静地保持着沉默……  相似文献   

5.
读过斯诺《西行漫记》的人,一定会记得那个机灵可爱的小红军“山西娃娃”的照片,还有那段描写——“他是个圆滚滚的胖孩子,长着一张娃娃脸,只有十二岁,但他已经能够自己照顾自己了……我向他问为什么当红军,他回答说‘红军为穷人打仗,是抗日的,谁不想当一名红军战士’!”光阴荏苒,“山西娃娃”已成故人,但他走过的峥嵘岁月却令我们铭记。  相似文献   

6.
说到向全世界客观公正报道红军长征的外国人,人们大都会想到美国的埃德加·斯诺和他的《西行漫记》。而实际上,在斯诺之前,已经有一位外国人率先向世界介绍了红军的长征,不仅如此,他还跟随红军长征达1年半之久,亲身体验了红军的战斗生活。  相似文献   

7.
第一个向世界报道红军长征的人──斯诺与他的《西行漫记》阎丽娟埃德加·斯诺──美国著名的作家、新闻记者。本世纪20年代末40年代初,他在中国度过了13个年头,1942年至1943年之间又来过中国。新中国成立后,他于1960年、1964年至1965年和1...  相似文献   

8.
人们一直以为埃德加·斯诺所著《西行漫记》是第一本向世界介绍红军长征的书,殊不知,早在1936年底,伦敦出版的《神灵之手》就已介绍了红军长征,作者是一名瑞士籍英国传教士。  相似文献   

9.
1936年6月,美国著名新闻记者埃德加·斯诺作为第一个西方记者,冒着生命危险,冲破重重封锁,由北京途经西安进入红色区域陕甘宁边区,进行了为期四个多月的新闻采访。他不仅采访了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等红军高级将领,同时也采访了许许多多的红军战士、农民、工人和知识分子。一年后,斯诺把在红区的采访通讯编著成(红星照耀中国)一书。1938年,该书中文译本用了(西行漫记)这个书名。(西行漫记)的封面,印着一位英姿勃发的红军号兵,正迎着朝阳吹奏前进的号角。从此,(西行漫记)流传到哪里,红军战士的军号就“吹”到哪里。(…  相似文献   

10.
李安葆 《党史纵横》2008,(12):61-61
人们都知道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写的《西行漫记》是外国人记述红军长征的最早专著,但人们对英国传教士勃沙特写的长征专著《神灵之手》却知之甚少。其实,1936年出版的《神灵之手》要比《西行漫记》还早出版一年。  相似文献   

11.
正1936年,美国记者斯诺辗转万里来到陕北。他以个人经历为线索,用具体丰富的事实材料,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斗争、中国红军及其英勇奋战的业绩、中国红色根据地的存在和发展、中国领袖人物及其各自的经历作了全面综合报道,写成了《西行漫记》一书。自1937年英文本问世、1938年中译本出版至今,在全世界产生了深刻影响。《西行漫记》刻画了  相似文献   

12.
1937年10月,第一个向全世界报道中国工农红军英勇长征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出版了那部震憾世界的《西行漫记》,让世界了解中国,让全世界人民都知道中国拥有一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充满着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慨的红军队伍。《西行漫记》一书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许多国家的畅销书。斯诺的成功与他所具备的优良品质是息息相关的,应该说是他的超凡的职业修养成就了他,是我们新闻记者学习的楷模。1928年,斯诺远渡重洋来到中国,受聘于国外新闻机构驻中国的采访编辑部门。为了采集新闻,他游历了中国的东北和西北,遍…  相似文献   

13.
张淇 《党史博采》2013,(6):15-17
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向世界宣传了红军正面和积极的形象,虽然《西行漫记》中引用的采访材料大多是赞扬性的材料,加上斯诺的亲身经历有着中共刻意"表演"的痕迹,但其还是较为符合当时历史事实的。《西行漫记》的价值在于以一个国共之外的第三者的身份叙述了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所经历的一次深刻的转变,这种转变对对刚结束长征各方面尚处于困难时期的中国共产党重塑形象,摆脱劣势,获得国内外舆论同情和支持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的名字写在这封信上是意味深长的”20世纪30年代初,24岁的海伦·福斯特·斯诺怀着要当一个作家的梦想,周游世界,横渡太平洋来到中国。在上海,她同另一位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埃德加·斯诺一见如故,志同道合,结为伉俪。1937年,海伦奔赴延安访问了近四个月,采访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革命领袖,还见到了斯诺1936年在保安访问时未见到的第二、四方面军的许多红军将领,写出了《续西行漫记》和《中国共产党人》等书,向世界人民介绍了中国革命和红军的真相。  相似文献   

15.
前几天整理藏书时,偶然翻出了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原名《红星照耀中国》),我漫不经心地翻了起来。这本书我原来是读过的,但十几年的工夫,竟然全部淡忘了。我为《西行漫记》遭到冷落而遗憾,更为斯诺所颂扬的红军传统的丢失而气愤。我特意在笔记本上抄录下这么两段:  相似文献   

16.
正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是第一个向世界介绍红军长征的西方人,殊不知早在1936年底,一部名叫《神灵之手》的书就已经在伦敦出版发行,比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早了整整一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该书的作者勃沙特是当年被红军作为"西方间谍"扣留并押上长征路的英国传教士之一。对此,勃沙特不但没有怨恨,反倒饱含热情地赞扬红军。  相似文献   

17.
美国作家爱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记述了这样一段毛泽东自述的少年经历:“……我开始想到长沙去,听说那是个大城市……我很想到长沙一个专门为湘乡人设立的中学。在那一年冬天,我请求一个高等小学教员介绍我到那里去,他允许了……”当时的斯诺先生和后来的中国人并不清楚毛泽东所说的这个“他”是谁?其实,既不是徐特立,也不是杨昌济,而是鲜为人知的张有晋。遗憾的是,张老先生已于40年前驾鹤西归。今天我们只能找到他的侄儿———洛阳师专张人表副教授代言,请他讲述张老先生和毛泽东的师生之情以及他们长达半个世纪的友好往…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国内不少报刊曾披露过英国人勃沙特在中国的传奇经历。早在1934年10月至1936年4月,勃沙特曾随中国工农红军一起长征。离开红军后,他根据自己在红军中的亲身经历,写出了一部传奇纪实作品———《红军长征秘闻录》(原名《神灵之手》)。1936年11月,这部作品在英国伦敦出版发行,比埃德加·斯诺写的《红星照耀中国》(通译《西行漫记》)还早一年。勃沙特作为红军长征的见证人,中国人民一直没有忘记他。寻找勃沙特1984年,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为写《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专门来中国采访和搜集史料。在采…  相似文献   

19.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一文中曾用大量的笔墨介绍了刘志丹这个民族英雄献身革命的事迹。在文中,有这样一段介绍:“在保安(今陕西志丹县)我遇到了他的遗孀和孩子,一个漂亮的6岁小孩。红军为她特制了一套军装;她扎着军官皮带,帽子上戴着红星,那里人人喜欢她,她像个小元帅,深为自己有个‘土匪’父亲而骄傲。”。这段话中“土匪”父亲就是指刘志丹,而这个“小元帅”就是本文的主人公———  相似文献   

20.
1939年,著名作家阿英意外地通过肖华得到了25幅画于红军长征途中的速写作品。他逐一看过之后,认为它们很有艺术与史料价值,于是就通过上海风雨书屋将其结集出版,并仿照《西行漫记》的书名,给画册取名为《西行漫画》。当时,阿英误以为提供画稿的肖华是作者。直到1961年有关编辑才从外交部副部长黄镇同志那里了解到,这25幅速写其实是他在长征途中所画的部分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