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通过研究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指出维护国家利益是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其中,中国 最根本的国家利益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主权是国家利益的最根本内容;揭示了邓小平对当代世界主题的科 学判断,即和平与发展;阐明了在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的情况下,遵循邓小平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策略的 重要性,同时,中国应保持积极而清醒的态度面对时代主题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教育发展战略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马列主义教育学说和毛泽东教育思想在现代的运用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中国教育发展的战略方向,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各级政府和领导要以战略眼光抓教育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农业战略思想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对新中国农业发展的探索,并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新的社会任务,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农业思想,不断推向前进,并赋之以新的内容,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形成,是国际形势的发展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时代产物.其形成的现实依据可以集中概括为一是20世纪70年代末国际形势发展的基本趋势,二是要把意识形态的争端限制在特定的范围内,三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四是根据我国国力的现状量力而行.  相似文献   

5.
张英 《党史文苑》2004,(2):10-12
毛泽东、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相关问题的思考,在理论上既表现出连续性和继承性,又呈现了阶段性与发展性。虽然,他们的相关思想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但置二者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宏现背景及其历史进程中,不难看出,两大战略思想体系具有同一的指导思想、一贯的基本内容、基本一致的出发点和目标以及相似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是一个科学的体系 ,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是其重要特征。这包括捍卫国家主权的坚定性与和平解决主权争端灵活性的统一 ,坚决反霸的原则立场与建立正常国家关系的灵活策略相统一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性与“韬光养晦”策略灵活性相统一。  相似文献   

7.
国防是一个国家为捍卫主权、保卫自己的领土完整、防备外来的军事侵略和颠覆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设施。国防是一个国家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稳定和安全的基石。国防的强大与否,是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民族的生死存亡的大事。国防战略的变化和发展始终与国家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二者是不可分割的。邓小平国防战略思想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战略思想。它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既符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又遵循客观规律。无论在战争时期还是在和平时期,无论在现在还是未来,…  相似文献   

8.
郭振宁 《世纪桥》2013,(15):66-67
邓小平同志的科学理论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既包括治党治军、发展经济的高瞻远瞩,也有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论述。其文化战略思想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有着重要贡献,为我国新时期"文化强国战略"提供了理论指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确立了科学的文化价值体系。认真研究邓小平文化战略思想,对新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对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实施过程中正确经 验和成果加以继承和发展的结果,也是对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在实施过程中失误和教训加以纠正与借鉴的结果。邓 小平科学分析国际形势和时代特征,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科学论断;继承和发展了独立自主的原 则;主张以和平共处的原则推动和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积极推进世界多极化进程;积极推进全方位的对外开 放;提出"一国两制"这一解决国际争端的伟大构想。从毛泽东到邓小平,无论是从实践看还是从理论看,其国际 战略思想都既表现为历史上的继承,又表现为逻辑中的发展,是密切联系的统一过程。就对中国的国际战略而言, 可以这样说,始于毛泽东,成于邓小平。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冷战的结束和中印两国的崛起,中印关系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双边关系。中印关系的持续健康发展将对中国外交的战略全局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邓小平非常重视改善和发展两国关系,对中印关系的恢复和发展提出了一系列主张,这些战略思想对进一步推动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实现互利双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在考虑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时,充分考虑到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可持续发展思想。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为了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必须把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结合起来全盘考虑、统筹安排;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搞好环境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合理利用生产资源是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科技创新与人力资源开发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论邓小平的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 ,也是邓小平发展观的形成、展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实现了从传统发展观向新的发展观的转型。具体来说 ,邓小平从发展的思想、理论、战略、实质、体制、目标、方式、动力、标准、保障等十个方面实现了发展观的创新和转型 ,从而推进了中国 2 0世纪末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3.
非均衡发展战略是邓小平经济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总结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依据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而设计和制定的,其主要内涵有:先富后富的指导思想、先沿海后内陆的战略部署以及“三步走”的战略目标。非均衡发展战略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的哲学思想 ,一方面坚持和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一方面同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丰富和发展。邓小平哲学思想属于行动哲学和实践哲学的范畴。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新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哲学思想中的某些理论观点进一步具体化 ;提出了一些前所未有的哲学观点 ,做出了一些新的哲学概括 ;邓小平的哲学思想贯穿在他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论述中。新时期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邓小平实践哲学的结晶。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一贯提倡创新精神,在他看来,创新就是开拓,就是革新,就是走前人所没有走过的路。邓小平同志的一生是创新的一生,他把创新作为行动的动力,把创新精神贯彻到革命行动和建设事业中,并在创新实践中不断升华着自己的创新思想。一、邓小平创新思想产生的基础1.马克思主义是邓小平创新思想产生的理论基础。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内在要求,创新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马克思指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  相似文献   

16.
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伟大实践的一个历史性课题。邓小平把解放思想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前提,既强调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前提下解放思想,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把改革开放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既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又找到了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途径;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价值目标,既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又找到了共同富裕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7.
江传彬 《探索》2003,(2):4-5
邓小平的人格精神包括: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博大的胸怀、无私的情感,坚韧的意志、乐观的态度,磊落的作风、谦逊的品质,杰出的才华、超凡的勇气,果敢的性格、过人的胆略等方面,是邓小平高尚人格的真实写照,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王永宽 《学习论坛》2004,20(10):5-9
邓小平理论是我国当代意识形态领域产生的重要文化成果 ,它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根据价值哲学的观点 ,邓小平理论是价值的客体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是价值的主体。研究邓小平理论的文化价值 ,最终目的是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实现其价值 ,使它由自在价值转化为自为价值。深入考察邓小平理论的文化价值具有现实意义。当代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是认识、评价邓小平理论的价值尺度 ;当代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认识、评价邓小平理论文化价值真理性的标准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是邓小平理论文化价值实现的广阔天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