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在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下,香港中小学道德教育目标采取了相对主义的价值取向,道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儒家伦理、宗教伦理和西方现代伦理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包括多元文化的认知、多元价值澄清法、多元文化体验法及多元文化实践活动法。  相似文献   

2.
多元文化日益冲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形成越来越多的文化碰撞和文化冲突,对道德及道德教育也造成一定的冲击扣影响,引发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文化困惑。面对当前多元文化的冲击与挑战,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依然存在着工具化、边缘化、科学化等诸多问题,削弱了其固有的文化特性。在多元文化时代,青少年道德教育应当自觉承担起自己的使命。  相似文献   

3.
文化与德育息息相关。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发展势必对我国的道德教育产生巨大冲击,道德选择就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凸显的新理念。当前,加强青少年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应对多元文化冲击的有效措施,也是呼应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时代要求,是完善学校道德教育、提高实效性的必由之路,更是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4.
韩国是一个以儒家伦理为主要道德理念的国家,历来重视道德教育。“二战”以后,韩国的道德教育走过了独特的发展历程。回眸这段历史,考察、分析韩国道德教育的成功经验以及目前韩国实施的道德教育改革,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道德教育工作,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民俗文化是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的统称。它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心理、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审美追求。对于山西民俗文化来说,其道德教育价值具体表现为爱国主义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家庭美德教育、文明礼貌教育、生态环境伦理教育。  相似文献   

6.
生态危机是人类共同面临并亟待解决的难题,生态伦理建设乃至生态文明建设是解决生态危机的重要举措。生态伦理建设不是狭隘意义上的自然保护主义,而是生态经济的理论基础,它不是简单地强调自然的某种权利,而是更紧密地与人联系起来,其伦理实质正是寻求各方利益(自然、人类、社会、经济)的交叉和平衡。生态伦理建设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意义重大,其中生态道德教育是其基础工作。如何将生态道德教育贯穿在整个国民教育系统和普及在全民的终身教育过程中,如何提高全民的生态文化教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导向,改变人们的生存和发展观念,使现代化建设具有可持续的自然机制与合理的人文支持,这是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基于社会变迁所带来的道德失范、价值取向多样化所引起的价值选择的失据、市场经济对德性伦理的消解的事实,我们需要通过整合来规整我国的道德教育。可以通过法律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整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理性教育与情感教育的整合以及相关道德教育资源的整合达到提升个体道德能力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立足于"价值多元"和"价值共生"的全球化时代背景来看,共生理念的缺失是现实学校道德教育面临的最突出的根本性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秉承"人类中心主义",忽视人与自然的共生教育;德育泛政治化,忽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教育;奉行道德灌输,无视价值多元与个性差异;忽视群体的道德教化,道德教育遭遇将个体的无私转化为群体自私的尴尬。缺乏全球视野和国际理解意识的"非共生"道德教育,无法正确教化他人,完成"成人"的特殊使命。鉴于此,走向共生便是学校道德教育的紧迫选择,共生道德教育便是未来学校德育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9.
世纪之交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文化正发生巨大变化。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文化已形成传统与现代并存、多元文化同步发展、中西文化日益融合、文化观念动态发展的新格局。就其实质而论,文化的转型即价值体系的转型,新文化格局的奠定对青年的价值产生了极大影响。目前,多数人对传统价值观仍持认同态度,与此同时,对现代价值观也较具亲和倾向。文化的多元导致了青年生活观的多元,中西文化的交融又使其伦理现念发生变化,文化的动态发展还将导致青年价值的不断更新,从而进一步影响青年的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10.
非政府组织的实践具有典型的伦理特征.基于志愿精神的行动肩负着组织发展、社群德性建构和文化创造的三重价值负载使非政府组织的实践呈现出多元伦理面向和多层面道德内涵.在现代社会专业化和市场化的工具理性支配下,管理思维过度侵入非政府组织理念,形式化道德准则扦格日常道德生活,文化适应的困难导致本土融入受限,构成了非政府组织实践中...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未成年人的道德失范和道德危机日益显现,主要表现在对传统文化的反叛、心理健康水平低下、公共伦理素质不够理想和青少年犯罪率大幅增长;其根源在于现代性带来传统与现代的分离、成人社会道德涵化效应和未成年人道德教育工作中存在着薄弱环节;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弘扬、创新中国传统文化,找寻未成年人道德思想的文化维度,从德育目的、内容、手段和过程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道德教育体制,发挥道德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2.
真正的教育永远是精神的寻求。重拯"精神乾坤",道德教育必须走出宏大主题的精神遮蔽、多元文化的精神流沙、社会转型的精神困扰;必须明确传播精神价值,积极褒扬精神成就,以广阔的精神图景激励大学生的精神志向与精神理想;必须循着真善美的精神路向,对大学生应有的基本精神与核心精神予以凝练与揭示,并由此型塑民族优秀的精神品格,实现道德教育精神塑造的发展性使命。  相似文献   

13.
公益广告是以传媒方式进行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一个新途径。公益广告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文化环境,极大地影响着青少年道德认识的提高、伦理规范的选择和道德品质的发展。在青少年道德教育的视域中,公益广告德育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多方互动、激励认识;自觉导向、凝聚思想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执政八十余年的历程,是一个中国共产党逐步由意识形态主导,到领袖魅力主导,到执政绩效主导来建设政党伦理,确保其政治地位合法性的过程。当前人类正处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历史时期,来自社会阶层分化、利益格局变动、价值取向多元、政党自身建设不足、执政伦理文化转型滞后等各方压力对中国共产党执政提出了新挑战,也对转型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伦理重构提出了新期待。我们需重塑中国共产党执政伦理理念、完善中国共产党执政制度伦理、培育中国共产党执政主体道德,以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伦理由管制型转向服务型。  相似文献   

15.
新加坡注重培育国民"新加坡人"的国家意识,弘扬民族精神;大力推行儒家伦理教育;注意多重德育方法的运用,法德结合,以法律促道德;构建了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在道德教育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国可以借鉴新加坡成功的道德教育经验,并在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等方面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从发展维度考察,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是息息相通的.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理论渊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超越.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传统格局为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提供了价值传统;仁爱太和的大同构想丰富了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价值追求体系;爱国如家的传统伦理要求增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凝聚力;刚健日新的创新思想为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提供了内在支撑;传统知耻伦理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提供了行为规范标准.  相似文献   

17.
中日两国都是受东方传统文化影响深刻的国家,目前两国的青少年道德教育也都还保留着传统的道德价值理念.虽然在二战以后日本传统文化价值受到美国的强烈冲击,但日本青少年道德教育却保留了十分浓厚的传统伦理道德.通过比较分析中日两国青少年传统道德教育,我们可以摒弃日本青少年传统道德教育负面因素,吸收借鉴日本青少年传统道德教育的有益经验与方法,从而提高中国青少年传统道德教育水平,全面加强和提升中国青少年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8.
公益广告是以传媒方式进行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一个新途径。公益广告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文化环境,极大地形响着青少年道德认识的提高、伦理规范的选择和道德品质的发展。在青少年道德教育的视城中,公益广告德育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多方互动、激励认识;自觉导向、凝聚思想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关键期和转折期,各种思想道德观念和文明价值之间相互碰撞、冲突、融合,传统的道德教育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教育的要求,不能很好的解决大学生的价值和思想道德困境。价值澄清理论是西方著名的德育理论流派,致力于在价值多元和混乱的社会中,教给学生评价和选择的能力,力求解决价值困扰的问题,对改进我国的道德教育工作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警察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教育和制度伦理建设是警察道德建设的两条基本途径。但由于两者都存在着非完善性或缺陷性 ,因而在加强和改善道德教育、完善制度伦理建设的同时 ,必须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