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之遥 《党建》1998,(12)
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是件深受农民欢迎的好事,但在一些地方因为搞花架子,却变了味、走了调,结果成了农民的一种负担。最近,一位在基层工作的同学向我抱怨,他们那里一些“三下乡”活动既没有针对性,也没有具体的服务内容,十几个无关的人员,带上几捆没有多少实用...  相似文献   

2.
现在许多地方都在想方设法帮助农民增收,但是他们大都忽视了一个极为有效的增收方法,即通过落实政策帮助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3.
贺雪峰在8月2日的《社会科学报》上撰文指出:取消农业税后,乡村组织因为不再向农民收取税费,不再有介入农村公共事务的积极性,农村公共品供给成了个体农户的私事。一些地方甚至将大中型水利设施都拍卖、承包给了农户经营。地方政府越来越倾向于认为,农户经营层面的事情,包括基本的公共品供给,是与地方政府无关的事情。2003年提出“以钱养事”的乡镇事业单位改革方向后。地方政府变成了“我不再向农民收税,农民也别再找地方政府的麻烦”。而一旦离开地方政府的强制力。  相似文献   

4.
王运义 《奋斗》2001,(4):36-37
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农业和农村社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但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人,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主要是由于一些干部农村工作的方式方法不适应,感到农村工作难做,一些地方干群关系日趋疏远;广大农民迫切需要党员干部帮助他们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增收。这就为广大党员干部做好农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广安县花桥镇狮子沟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为民办实事,在村建设100亩梨园。为确保该项目成功见效益,村领导决定停薪三年,作为项目“保险金”交给农民。如项目失败,给农民造成经济损失,则将其保险金转为投资金赔偿给农民。此则事例,着实让人感慨万千。 近年来,各地在为民办实事、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工作中,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确实花费了不少心血,立项目、筹资金、选产业,为农民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些农民也因此而脱了贫,甚至富起来了。然而,一些地方在立项选项时,不注重科学论证、不分析市场情况与主观条件,盲目上项  相似文献   

6.
王文珍  高青 《湘潮》2023,(10):24-27
<正>下去调研,要去一些困难多的地方、问题多的地方,调研不是光看好的。当地干部有时有些顾虑,怕我们看了那些不好的东西会产生负面印象。这里面有一个政绩观的问题。工作什么时候也会有好的、差的,先进的、落后的。看了困难多、问题多的地方,才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也有利于我们正确决策。去了就不要兴师动众,做到既能轻车简从,又能深入一些地方。如果能解决这些问题,我真心想看一些最偏僻、最困难的地方。到边远地方去,同群众聚一聚,见见面,聊聊天,有什么不好?有些地方待上一天也可以,把情况摸透了,心中更有数。搞得深一些,比浮光掠影、走马观花走好几个点效果要好。关键是不要弄虚作假。  相似文献   

7.
《正气》2000,(6)
中共阳高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冀连成撰文认为,近来,一些农民给纪检部门的来信中,反映村级组织不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问题为数不少。究其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思想认识上有偏差。一些村干部错误地认为“土地下了户,各走各的路”。在工作上,把帮助农民致富这项义不容辞的责任抛到脑后,悠然自得地当起了“甩手掌柜”。二是缺乏大局观念。只顾自己富,忘了大多数。三是缺乏事业心。一些村干部对兴办公益事业不热心,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不作处理,对农民科技方面的需求和种植方面的指导也不管不理。四是生产责任制后,有些…  相似文献   

8.
近一段时间,从中央到地方,从机关到基层,许多领导干部纷纷深入基层.特别是深入到困难的工矿企业,深入到贫困的乡村和偏远的山区,走进困难职工或贫困农户的家里,问寒问暖,千方百计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还有的基层干部进村入户,与农民实行“五同”,真心实意地帮助贫困农民寻找脱贫致富之路,表达了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心.送上了一片“爱民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各种各样的检查评比、升级达标活动使得一些乡镇不堪重负,群众也怨声不断。广大农村干部群众迫切希望上级部门和领导干部到农村多搞调查研究,少搞一些形式主义的检查评比。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特别是领导方式从行政指挥型向服务引导型的转变,群众需要什么服务,怎样为群众服务,如何提高服务效益和服务质量,都需要深入到农民群众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去认真研究,仔细分析,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各级政府在引导、带领和帮助群众发展市场经济方面的积极作用,更好、更快地帮助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农民群众需要的是上级领导深入实际…  相似文献   

10.
韩旭 《党课》2011,(13):22-23
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组长李源潮同志,对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一些地方选派机关干部到非公有制企业挂职锻炼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要求进行跟踪、总结和推广。选派机关干部下到地方去挂职锻炼,包括到农村去帮助工作,并不是新鲜事,但到非公有制企业去挂职锻炼,则不多见。这是一种创新之举。新就新在它是一种新生事物,新就新在我们的各级党委和政府越来越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这一领域,并把它当成体制内的单位一样看待,一样地给予关心、帮助和支持。  相似文献   

11.
《理论与当代》2010,(7):59-59
曹红涛在5月19日的《人民日报》上撰文指出:对于农民,征地是一把双刃剑:带来财富,却也面临“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的风险。非理性的消费行为,实际上是透支了远期收入,寅吃卯粮,就很可能在失地后再陷入“破产”境地。富起来后怎么办?答案不仅雇农民。一些地方的政府部门只管发放补偿款,对正确消费的适当引导、对用好财富的政策扶持,全都付之阙如。把农民的短期富裕变成长期收益,也是政府责无旁贷的义务。这就需要做好引导工作,让农民真正用好手中的钱。  相似文献   

12.
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额信用贷款是一种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手段,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这种贷款形式在我国农村的许多地方都无法顺利开展起来。本文用两个简单的博弈模型,讨论了该贷款形式无法开展的原因,并提出对策,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基本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党的农村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村生产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农民生活改善。农村的变化与广大农村干部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正是有了一大批正确贯彻执行党的政策的农村基层干部,我国农村才有今天的变化。群众对基层干部是拥护的,干部与群众关系总体上是融洽的。但是,在农村一些地方,干部与群众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干群冲突的事在农村一些地方时有发生。   农村干群冲突的表现:部分干部太凶,农民负担太重,少数群众义务意识不强。   当前在农村一些地方…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 20多年来,党的农村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村生产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农村的变化与广大农村干部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正是有了一大批正确贯彻执行党的政策的农村基层干部,我国农村才有今天的变化。群众对基层干部是拥护的,干部与群众关系总体上是融洽的。但是,在农村一些地方,干部与群众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干群关系冲突的事在农村一些地方时有发生。农民对干部简单粗暴的工作作风有看法,气愤地说干部“不像话”;而干部则因农民不服从管理,委屈地说农民“不听话”。“不像话”与“不听话”形…  相似文献   

15.
在农村一些地方,农民对干部简单粗暴的工作作风有看法,气忿地说干部“不像话”;而干部则对农民不服从管理,拖欠税费不满,委屈地说农民“不听话”。“不像话”与“不听话”形象地反映了当前农村一些地区干部与群众之间的矛盾状况。  相似文献   

16.
党中央、国务院三令五 申,反复强调要减轻农民负担,不断加大减负工作的力度.各地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是一些地方农民负担仍然久减不轻,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 原因之一,部门利益驱动。一些部门、单位的利益同农民负担密切相关,从农民那里收得多,部门的油水就多,日子就好过。因此,一些部门往往从本单位的狭隘利益出发,不顾农民的心理和经济承受能力,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随意加重农民负担,结果部门实惠不少,农民承受不了。 原因之二,财政困难所致。近年来,相当一部分乡(镇)财政比较困难,特别是一些贫困乡(…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真正实现目标并非轻而易举。令人担心的是,中央精神才出来,全国各地“新农村建设”运动已经如火如荼。一夜之间,“新农村”之花仿佛已经开遍大江南北。一些地方热衷于“村容整洁”;还有些地方政府部门已经开始向农民散发修盖小别墅的范本,似乎只要农村的旧房子都变成两层小楼,新农村建设也就大功告成了。这明显是对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建议精神的一种曲解,实质是将农村和农业经济的深层次改造当成了一场简单化的运动来对待。  相似文献   

18.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长期以来,一些地方的部分村班子陷入“瘫了治,治了瘫”怪圈的原因,主要是缺少一套发现问题苗头的预警机制、出了问题县、乡组织快速介入的应急机制、调动政府各部门力量帮助农民的综合处理机制。山东省菏泽市建立村级班子“防瘫动态管理”机制,本着“预防为本,未瘫先治”的原则,以促进村级组织良性循环为目标,建立科学有效地防治村班子瘫痪,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方法体系,就是在固本强基上作出的一种探索。  相似文献   

19.
才京 《求贤》2011,(2):16-16
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大旗下.2010年各地城镇化明显加快.新农村建设令人欣喜。但一些地方也出现了违背政策要求、侵犯农民权益的现象,亟待关注。  相似文献   

20.
近一时期,我省撤并乡镇工作已全面进入实质性阶段,有些地方已经结束。因此,切实抓好新建乡镇的党风廉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乡镇规模进行过多次调整。 1983年改革人民公社体制、恢复乡镇建制以来,一些地方已对乡镇规划进行过较大幅度的调整。但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一些地方乡镇规模偏小的问题仍很突出。主要表现是:乡镇数量多、管理人员多、财政支出多,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严重,既加重了国家和地方财政及农民的负担,也造成了新的许多不适应。由于当今交通通讯条件的大为改善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与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