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疆是中国西北跨国民族最多的省区。由跨国民族所引发的民族问题,是一个敏感而又复杂的社会现实问题,跨国民族问题的解决,最主要是跨国民族发展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2.
回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之一。回族文化是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所有民族的文化一样,回族文化也是通过它的载体回族历史、文学、艺术等来承载,反映的是回族民族精神和民族  相似文献   

3.
民族问题对于多民族国家,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国际交往更加频繁,民族杂居更经常发生,使许多国家和地区民族成分日趋复杂化。当今世界多数国家已不再是单一的民族国家,不少民族开始由一国聚居而走向世界多国定居,成为跨国而居的民族。中国新疆作为中亚国家的近邻,中亚地区的稳定与发展,直接影响到新疆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支部生活》2009,(6):46-47
云南是一个集边疆、民族、山区为一体的欠发达省份,有25个少数民族,是全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130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3.98%,有8个民族自治州、29个民族自治县、150个民族乡,民族地区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0.2%。去年12月,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对云南丽江市结合民族文化创新基层党建工作作出重要批示,  相似文献   

5.
政府文化职能转变是实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有其必要性和特殊性.本文在界定政府文化职能的基础上,从文化行政体制改革、财政支出力度和发展文化事业等内容着手,总结四川省民族地区政府文化职能转变的积极探索,并就民族地区政府文化职能转变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四川省在“十一五”规划中把建设“和谐四川”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笔者主持和参与了四川省民工委“十一五”的两个前瞻性课题“四川民族地区地方病综合防治对策研究”和“四川民族地区行政村文化室建设可行性研究”,下面结合课题成果和四川民族地区的实际状况,就如何建设和谐四川,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彭林 《理论导报》2012,(9):17-19
人类文明是多元文明。不同的民族在各自的环境中,创造了各自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存亡之本,是民族凝聚和发展的深层动力。正确认识和充分利用民族文化,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国有56个民族已经广为人知。但在1953年,新中国开展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全国登记的民族名称多达400余种。为何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有三。一是历史上无数次的民族迁徙与融合,使各民族既相对聚居又交错杂居,民族成分和称谓纷繁多样。二是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发展不平衡,各民族的不同自称和他称交织在一起。三是新中国废除了民族压迫制度,许多原来不敢公开民族成分的少数民族纷纷上报自己的族称。  相似文献   

9.
涂彦君 《奋斗》2010,(11):37-38
<正>鄂伦春族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是大兴安岭地区唯一世居民族。地区辖有塔河县十八站和呼玛县白银纳两个鄂伦春民族乡。全区现有鄂伦春族人口1044人,占全国鄂伦春人口八分之一。塔河县十八站鄂伦春族乡辖有一个鄂伦春族聚居村,该村是全国鄂伦春族人口最多的鄂伦春族聚居村,现有鄂伦春族农户182户、468人,劳动力270人,耕地面积3300亩,人均耕地面积7亩。2007年以来,地委、行署和塔河县委、县政府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云南这个祖国边陲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民族政策的角度回顾和考察云南民族地区的社会变迁,可以窥见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地区的革命性进步,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民族政策,强化实施,继续促进云南民族地区的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解放战争时期是毛泽东民族理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审时度势,有效、科学地处理和应对国内民族问题,并完善发展了毛泽东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这些理论和政策丰富了马克思民族理论宝库,也实现了马克思民族理论的中国化。本文以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民族理论与实践为切入点,运用文献研究法,对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民族理论政策进行分析归纳,并对这一时期民族理论的规律性和有效性进行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在继承和坚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民族理论与政策思想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新情况,特别是民族工作的新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积极地探索,提出了一系列新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新要求,从而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进程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开辟了党的民族工作理论与政策的新里程碑。  相似文献   

13.
《共产党人》2009,(15):50-51
“世维会”等“疆独”势力一再造谣,说什么“中国对新疆进行殖民统治”,在新疆居住的汉族等民族是“外来民族”,在“7&#183;5”暴力犯罪事件后这种攻击更是变本加厉。事实上,新疆有47个民族成分,其中13个是世居民族,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各民族共同的家园。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已在新疆繁衍生息了两千年以上。  相似文献   

14.
何银玲 《共产党人》2005,(13):52-53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发展历程中,培育并表现出来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是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基本、最稳定、最精华的内容,是民族文化的灵魂、核心,因而对民族文化的各方面内容起到支配、协调、整合的作用,并通过民族文化各方面的内容表现出来。回族是中华民族的56个民族之一,在回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宝贵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5.
张晖 《支部生活》2011,(4):52-53
新中国成立不久,随着民族地区大部分相继获得解放,为了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传达中央对少数民族的深切关怀,进一步疏通民族关系,1950年6月,党中央率先派出第一个民族访问团即中央西南民族访问团到西南民族地区开展慰问活动,这是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首创。访问团由120余人组成,团长是中央民委副主任刘格平,副团长是费孝通和夏康农。下设3个分团,其中第二分团赴云南,由夏康农兼任分团长,王连芳任副分团长。  相似文献   

16.
杨梅 《支部生活》2008,(9):46-46
云南民族众多,各民族的服饰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即使是同一个民族,不同地区和不同支系的服饰也有明显的区别。如果从自然地理和气候的角度,对云南各民族多彩多姿的服饰加以区分,尽管异彩纷呈,但大体仍可分为三种不同类型。  相似文献   

17.
《实践》2009,(9):24-24
民族交往发生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以一定的社区为环境,所以,结合社区的建设发展,加强社区的民族关系调控工作,尤其是建立健全社区民族关系协商调控机制是关键。  相似文献   

18.
卢贵子 《世纪桥》2008,(7):118-119
民族理论是一门综合性和交叉性的学科,要教好它,教师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这是对民族理论工作者的素质要求,也是能否提升其学科地位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阿明 《共产党人》2004,(2):52-52
在四川省盐源县泸沽湖边的大嘴村,纳西族人每年春节期间都要连续举行9个晚上的歌舞晚会,这是最基层、最民族的乡村春节联欢晚会。他们的歌舞有高原的高亢,有沪沽湖的温柔,有“女儿国”的多情,有浓厚的民族色彩,有庆丰收的喜悦,有吉祥如意的析愿……在这女神山这下,泸沽湖之滨,这淳朴的歌和动情的舞,散发着泥土的芬芳,让人如沐春风,就像当地的苏里玛洒一样让人心醉!  相似文献   

20.
王久辛近期创作的《致大海》和《大地夯歌》两首长诗,前者体现了诗人在现实社会中救赎民族精神的勇气和理性,以期重铸民族信仰,后者则是诗人在历史的体认中对民族理想和信仰的认同和传承,显示出他对诗歌人文精神的张扬和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