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各国大多数经济专家认为,经济全球化正在销蚀国家经济主权。具体来说,的确存在着一系列因素影响到国家经济主权。首先,国家之间的竞争使民族国家推行本国政策的能力受到削弱。在各国国民经济之间,围绕投资机会和现代化机会进行着竞争。这种竞争自然削弱了一个民族国家推行其经济政策、社会福利政策或就业政策的所有能力。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给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带来深刻影响和重大冲击。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影响的政策是:强化主权意识,积极发展本国的民族企业,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职能,通过多元化方式应对经济全球化,进一步维护国家经济主权。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时代国家经济主权认识与维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新超 《学习论坛》2006,22(12):34-35
国家经济主权主要体现在自然资源维护权、经济发展权、经济安全权等方面。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家的经济主权受到了国际经济组织、跨国公司的挑战。国家必须从经济安全、化解外资风险、加强国际合作的角度维护经济主权。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两面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世纪之交兴起的经济全球化 ,是由科技革命、市场经济、和平环境推动的 ,生产力得以加快发展 ,为各国提供了发展机遇。这次新一轮全球化 ,会自发地扩大贫富差距 ,凸现了不平等、不公正 ,加剧了社会矛盾 ,引起了反全球化政治运动以及冲突的多样化。全球化的两面性是对各国政府的挑战 ,各国政府都面临两难选择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正在把人们引进一个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其标志是,由西方国家主导的资本主义经济管理的全球化空间与其政治与社会管理的民族国家空间之间的分裂。在这些条件下,居统治地位的资本利益的逻辑会要求赋予全球化的经济管理以优先权,其代价是削弱民族国家的功能。这种逻辑体现在占统治地位的媒体竭力号召取消国家的社会干预,进行大规模的私有化以及采取全面的反国家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6.
行对外开放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科学总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顺应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尤其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提出了一系列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对外开放政策和构想。本文主要从经济全球化角度,论述邓小平对外开放观与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7.
吴曼丽 《学习论坛》2004,20(2):24-26
全球化已成为世界发展的主要潮流 ,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融入这个潮流中。由经济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化既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新的机遇 ,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产生了重大影响。发展中国家应采取积极的措施 ,捍卫国家的经济主权 ,加快自身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化进程中,世界各国国家主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侵蚀与削弱,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形势尤为严峻。为此,广大欠发达国家采取必要手段对社会各层面进行改革并进行制度和结构创新,强化国家主权,以提高自身参与能力并在全球化进程中谋求最大限度的国家利益,这将是发展中国家决策中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拉美地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近年来,拉美地区政局相对稳定,经济适度增长,多元外交活跃,国际社会日益重视拉美地区的地位,中国与拉美国家的关系也迅速发展。一、中拉关系迅速发展的经济动因近年来,中国与拉美大多数国家的关系得到了全面、健康、持续发展。中拉高层互访频繁,最近十年,拉美地区先后有近80位国家元首、议长和政府首  相似文献   

10.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正确的把握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提出了“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的科学论断。这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朱邦宁 《新视野》2004,(1):28-30
近20余年来经济全球化作为世界经济最重要的趋势之一在新的条件下迅猛发展,中国的对外开放实质上是一个逐渐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过程,中国经济的发展或崛起是与这一过程不可或缺地联系在一起的。一方面,中国经济的发展极大地受益于经济全球化;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开放和快速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13.
全球化背景下的开放与生产力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放才能发展 ,封闭只能导致落后 ,对此人们早已达成了共识。中国改革开放 20年来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已深刻地证明了这一点。 20世纪 60年代以来兴起于西方的全球化浪潮,将人类开放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呈现出不同以往的崭新的特点。电子商务的出现,网络经济的形成,这一切标志着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的来临,也从更深意义上证明了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开放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全球化背景下开放的特点   在系统论中,开放意味着系统有可能从外部环境输入负熵流,从而打破一个封闭系统自发形成的向熵增加方向演化的趋势,促…  相似文献   

14.
经济进步的核心是提高经济质量水平,大到宏观经济结构,小到一件件具体产品。在所有这些方面,我们所取得的成就是相当卓著的。  相似文献   

15.
开放是一个历史范畴,是标示生产力发展基础上人类交往活动进行的深度、广度和频率的指标,是较高生产力发展基础上人类交往活动普遍化的反映,开放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由之路。全球化的形成是基于资本运动的本性,使整个世界在经济上日益联为一个整体。本文从交往和开放行为的普遍化造成的全球各国、各民族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依赖,从而形成了一个全球互动体系的角度来探讨全球化背景下开放的特点与陷阱。  相似文献   

16.
一、世界经济全球化中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主要因素全球化,是自80年代末以来在国内外被普遍接受和广泛采用的一个概念。全面分析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可以看出,世界经济全球化以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为前提,以生产要素和资本流动为主要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经济在生产、分配、消费各环节的一体化趋势。国家经济安全,是指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能够有效消除和化解潜在风险,抗拒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经济全球化具有生产结构全球化、分配结构全球化等特征,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我国要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趋利避害,谋求发展。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与21世纪的中国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的经济在生产分配、消费各个领域所发生的一体化趋势,其进程正在加速进行。经济全球化与加入WTO将对21世纪的中国经济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符合我国改革的目标和长远利益,为我们在平等互惠的基础上与世界各国进行资金、技术、人才的交流创造了条件,为经济创新带来了强大的压力与动力。与此同时,在经济实力、市场、人才、金融市场方面对我国经济提出了严峻挑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需要实行工业化与信息化并进的方针,加速经济结构的调整,提高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尤其要坚决完成国有企业改革和金融、投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实施引进、吸收、创新战略,加强外资引进的导向能力;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大批优秀企业家和从事国际经贸的专家;一些产业部门应为加入WTO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下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特别是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将发生历史性的转变。一是中国经济发展框架从二元经济向三元经济的转变。三元经济发展模型和框架的构建,包括劳动力的流动机制、资本的流动机制、市场的实现机制和制度基础四个方面。二是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从“全面追赶”战略向“优势兴国”战略转变。三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需求拉动和供给推动经济发展来看,必须转向整合两个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和两个资源(国内资源和国际资源)。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特别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个平行市场理论破产之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趋势。从本质上说,经济全球化反映的是,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在全球范围的展开和延伸。在经济全球化大潮的冲击下,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不复存在,中国作为惟一的社会主义大国,必然也会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各种冲击和挑战。参与经济全球化历史潮流,把握机遇,迎接挑战,趋利避害,打造自我,是开创21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必然选择。一、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安全传统意义上的国家安全主要是指领土安全、国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