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日理万机,昼夜为国事操劳,可是他依旧牵挂着故乡那些为革命献身的烈士遗属,总是想方设法关心和爱护他们,竭尽所能地去帮助他们。一陈昌,长沙浏阳人,是中共成立初期的党员之一。早年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与毛泽东同学。后加入湖南新民学会,成为骨干成员。陈昌和毛泽东之间,常有书信来往。1920年7月,毛泽东、陈昌等人在长沙创办了文化书社,利用进步书刊宣传新文化和马列主义。这年  相似文献   

2.
草地风云     
十二、坚持南下 张国焘密电陈昌浩 张国焘花了三天时间,从噶曲河畔返回到刷金寺后,等着徐向前、陈昌浩南返的消息,不料等着的是毛泽东等七人促他北上的电报。他撇下电报,颇为生气地对参谋长黄超说:“毛泽东和这些留俄派真是顽固,一天就是讲北上!北上!也不看看当前的环境与条件,我这个总政委的话,没有谁听,还是毛泽东一人说了算,毛泽东就喜欢独裁,喜欢独断专行,发号施令。不行!马  相似文献   

3.
正百丈,南下的拐点分手时,毛泽东与张国焘把话都说得决绝。张国焘预言:红一、红三军团单独北上,"将成无止境的逃跑","不拖死也会饿死"。毛泽东断言:"南下是绝路!"当时,多数人不相信毛泽东的话,特别是红四方面军南下的指战员。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傅钟为两军合而后分感到担忧,私下问陈昌浩:"究竟出了什么事,为什么到了这种地步?"  相似文献   

4.
少华 《党史文苑》2014,(10):12-17
毛泽东拒绝彭德怀“抓扣”建议 张国焘违反中央决议,直接下令右路军南下,令陈昌浩大吃一惊。他找徐向前商量。  相似文献   

5.
张国焘花了三天时间,从噶曲河畔返回到刷金寺后,等着徐向前、陈昌浩南返的消息,不料等着的是毛泽东等7人促他北上的电报。他撇下电报,颇为生气地对参谋长黄超说:“毛泽东和这些留俄派真是顽固,一天就是讲北上!北上!也不看看当前的环境与条件,我这个总政委的话,没有谁听,还是毛泽东一人说了算。不行!马上给他  相似文献   

6.
(97)最重要的是工作1935年5月初的一个夜晚,红军和党中央机关到了金沙江边。江边是光秃秃的石山,没有房屋,只有四五个不象样的洞子。洞里潮湿得很,没有木板,周围追稻草也找不到,陈昌车只好在湿地上铺块油市,放上毯子,算是给毛泽东搭好了铺。他想到毛泽东累了一夜,回来一口水喝不上怎么行呢?于是,没把办公用具摆开就找地方烧水去了。天亮以后,毛泽东回来了,派人去找陈昌奉。陈昌奉一进洞口,见毛泽东站在洞子里沉思,便指着地上的铺对毛泽东说:“这地方连木板也没有,铺也只好搭在地上了。您先休息一会儿,水马上就开了。”…  相似文献   

7.
1935年9月9日,张国焘给右路军政治委员陈昌浩发去密电,令其裹挟党中央南下,如毛泽东和中央红军不从,则以武力解决。值此危急关头,叶剑英将电报偷送给毛泽东,毛泽东当机立断,连夜率中央机关先行北上脱离险区。在这场拯救党和红军的惊险斗争中,叶剑英功莫大焉。但还有一位红军悍将,以对革命的无比忠贞,采取了一系列断然措施,护卫了...  相似文献   

8.
正毛泽东拒绝彭德怀"抓扣"建议张国焘违反中央决议,直接下令右路军南下,令陈昌浩大吃一惊。他找徐向前商量。徐向前看过电报,长久不语。他注意到电报中没有提及转呈中央,觉得不妥,说:"这样重大的事情,不向中央报告不行,你还是跑一趟吧!"前敌总指挥部设在潘州(明置  相似文献   

9.
漂泊异国十二载由于过度劳累,陈昌浩终于病倒了。首先是胃病复发,久治不愈。当时延安缺医少药,无法根本医治。1939年7月10日,周恩来骑马时造成右臂粉碎性骨折,中共中央于8月20日作出决定,送周恩来去苏联医治。同时毛泽东也批准陈昌浩可以携陈祖涛一同去苏联治病。8月27日,周恩来在邓颖超的陪同下,在延安机场登上飞机。同行的还有陈昌浩、李德以及周恩来养女孙维世、陈昌浩次子陈祖涛、高岗之子高毅与陈伯达之子陈小达。张琴秋也到机场为陈昌浩送行,两人依依惜别。飞机于当天飞抵兰州。一周后飞抵新疆首府迪化。在这里…  相似文献   

10.
周如冰 《湘潮》2014,(4):31-33
19l3年春,毛泽东考入五年制的湖南省立第四师范。1914年春,第四师范并入到第一师范,毛泽东被编入第八班。在当时的湖南,一师堪称培养新青年的摇篮。1912年夏入学的浏阳热血青年陈昌(1894-1930,字章甫),与毛泽东一接触,即被他的政治见解和社会活动经验所折服,与他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  相似文献   

11.
肖青柳 《党史纵览》2004,(10):40-44
1935年9月9日,张国焘给右路军政治委员陈昌浩发去密电,令其裹挟党中央南下,如毛泽东和中央红军不从,则以武力解决.值此危急关头,叶剑英将电报偷送给毛泽东,毛泽东当机立断,连夜率中央机关先行北上脱离险区.在这场拯救党和红军的惊险斗争中,叶剑英功莫大焉.但还有一位红军悍将,以对革命的无比忠贞,采取了一系列断然措施,护卫了党中央和毛泽东,而且这些史实世人知之不多.这位忠心救难的良将,就是"彭大将军"--彭德怀.  相似文献   

12.
搞阴谋,张国焘野心膨胀解危难,毛泽东力挽狂澜陈昌浩见徐向前拒绝派兵去追毛泽东等人,在无可奈何中,他就派右路军总指挥部副参谋长李特(留苏学生)带着他的信,率一队骑兵去追赶“劝说”中央和三军团,并特别叮嘱,一定要把红军大学追过来。红军大学是得到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的命令,动身出发的。  相似文献   

13.
包座之战     
《党史天地》2007,(8):65-66
毛泽东批准徐向前、陈昌浩的作战计划 李先念、程世才率30军打包座获胜 红军右路军越过茫茫草地,到达班佑后,李先念的红30军88师师长程世才,消灭了胡宗南部第二支队和千余若尔盖士兵,第二支队长张莱孝急电胡宗南派兵增援。  相似文献   

14.
徐向前元帅在自己的回忆录《历史的回顾》中,对1935年9月9日深夜,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率领下,秘密脱离张国焘控制的红四方面军北上后.红军前敌指挥部得知此事时是这样描述的:“……那天上午,前敌指挥部开了锅,人来人往,乱哄哄的。我心情极坏,躺在床板上,蒙起头来,不想说一句话,陈昌浩十分激动,说了些难听的话。中央派人送来指令,要我们率队北进:陈昌浩写了复信,还给张国焘写了报告。”  相似文献   

15.
正1927年8月1日,20岁的陈昌参加了举世闻名的南昌起义,担任贺龙手枪队队长。1927年12月3日,陈昌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取党内代号时,为回归本家陈姓和纪念南昌起义,他起名"陈昌"。从此,"陈昌"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内绝密代号之一。在近期热播的谍战剧《风筝》中,多次出现郑耀先和陆汉卿等革命同志在生命备受摧残、面对死亡以及含冤受屈的最艰难时刻,背诵《为人民  相似文献   

16.
《党史天地》2007,(8):71-72
毛泽东和陈昌浩、徐向前商量:派一个团带马匹、粮食去接济 陈昌浩问:如果左路军北上不成,大家是否可以考虑南下 包座一战后,徐向前、陈昌浩、叶剑英的右路军各部散布于上、下包座附近地区,一边休整,一边等张国焘、朱德、刘伯承的左路军向班佑地区集中,然而左等右等,未见左路军动静。已是8月底了,毛泽东非常着急,与徐向前、陈昌浩商量后研究如何使张国焘带军北上。兵贵神速,继续耽误,敌以险设防,则会大大增加北上难度。  相似文献   

17.
以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和逝世20周年为契机,借助日益丰富的研究资料,特别是《毛泽东早期文稿》的出版,1990年以来国内早期毛泽东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据不完全统计,12年来共出版相关专著30余部,发表论文600余篇,远远超过前12年。不仅量上大幅度提高,而且研究的广度、深度、角度及方法也有了一个大的飞跃。本文拟就1990年以来国内早期毛泽东研究作一简要概述。一、早期毛泽东的时间界定与相关专著毛泽东的一生可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早期即早年,主要是指其青少年时期。与对毛泽东晚期的上限有争议一样,学术界对其早期的下限也存有一定…  相似文献   

18.
1918年早春,三湘大地,仍裹在寒冷之中。正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就读的毛润之(毛泽东)正准备实施他的一个计划,利用寒假期间,到好友陈昌(章甫)、陈绍休(赞周)、罗章龙(敖阶)的家乡浏阳去游学考察,结交更多的朋友,了解更多的社会民情。毛泽东从相关志书和典籍上,从友人的言谈中,得知浏阳是个历史悠久、山川秀美、物产丰富、人杰地灵的湘东大县。这里的人民,英勇强悍,敢为人先,具有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大无畏精神。曾举行过多次武装暴动,涌现了不少斗士豪杰和革命先驱。毛泽东所推崇的维新变法志士谭嗣同、唐才常、船山学社创办人刘人煦等也都是…  相似文献   

19.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工农红军志政部主任、红四方面军总政治委员、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壬席陈昌浩,系湖北省汉阳县(今武汉市蔡甸区)人。他究竟四军出生,观音的材料有多种说法:地的少年同啬好友刘爱秀说,陈昌活生于1903氏;另两位同窗好友王少清\立航某则说,陈昌浩生于19O4年。他的堂弟陈昌盛说,陈昌活的元配夫人刘秀珍生于1905牙(乙己,属蛇),三日法同龄。他的胞弟陈俊(陈昌港,原词更省军区副参谋长)说,“自己生于1917年,昌活大地13乡。”他的元配夫人刘秀修说,“皇法手我同年,农历九日十八日生”。陈昌浩在自唐和…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关于中国工人阶级领导农民革命的光辉思想,我认为大体可分为两个发展阶段:以1927年7月中国大革命的失败划线,在其以前,主要是1925——1927年,为早期思想形成阶段;在其以后,主要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为思想逐渐成熟阶段。本文仅就毛泽东早期关于中国工人阶级领导农民革命的伟大思想作些粗浅探讨。毛泽东早期关于中国工人阶级领导农民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又可分为两个小阶段:1925年“五卅”运动以前,毛泽东早就注意联系中国实际研究一些农民问题,对农民运动开始关注;“五卅”运动以后,毛泽东开始以主要精力领导农民运动,并认真深入研究中国农民问题的理论,逐渐形成了中国工人阶级领导农民革命的光辉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