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传承》2014,(4):150-151
1956年1月10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宣布17963户私营工商企业实行公私合营,其中包括同仁堂、东来顺、全聚德等老字号。有些老字号成为公私合营或国营企业后,不仅产品品种减少,而且质量下降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2.
2007年3月2日下午,由中国妇女外文期刊社诚邀20多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夫人及女外交官,联手北京老字号协会共同举办的"文化传承友谊,携手共迎奥运——中外妇女庆三八相聚老字号"联谊活动,在北京著名的张一元天桥茶馆隆重举行。全国妇联副主席赵少华、北京市商务局领导、北京老字号协会会长姜俊贤,以及三十多家北京著名老字号企业领导、女性掌门人和代表共同参加了这次联谊活动。联谊会气氛活跃,中外宾客相互介绍、相互交流,老字号品牌除了展示自己的特色传统文化,还纷纷亮出自己的看家绝活:张一元的迎奥运双语茶艺表演;全聚德、便宜坊、晋阳饭庄的烹饪技艺展示;荣宝斋的木版水印表演等。现场除了表演,还进行了红  相似文献   

3.
周红霞 《前进》2022,(3):31-33
<正>山西有句俗语“杏花村里老白汾,太原城内六味斋”。如同北京人信得过全聚德、天津人离不开狗不理一样,太原人对六味斋情有独钟。六味斋的酱肉一直是太原人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因为太原人吃的是这个老字号的品牌,吃的是这个老字号的手艺,吃的是这个老字号的传统风味。  相似文献   

4.
中华著名老字号“全聚德”,始建于1864年(清同治三年)。141年来,历经几次重大的历史变革,“全聚德”获得了长足的发展。1993年全聚德集团成立后,确立了充分发挥全聚德的品牌优势,走规模化、现代化和连锁化经营道路的发展战略,以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塑造名牌形象;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快特许连锁经营的发展,使“全聚德”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和新的骄人业绩,现已形成拥有50余家成员企业,年营业额7亿多元,销售烤鸭300余万只,接待宾客500多万人次,资产总量近7亿元,无形资产价值84.58亿元的全国最大的餐饮集团之一。在百余年里,全聚德菜品经过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形成了以独具特色的全聚德烤鸭为龙头,集“全聚德全鸭席”和400多道特色菜品于一体的全聚德菜系,被外国元首、政府官员、社会各界人士及国内外游客所钟爱,成为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精品和杰出代表。“全聚德”商标已连续三届被评为“北京市著名商标”;1999年1月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全聚德在中国乃至世界树立起了质量上乘、品位卓越、文化内涵深厚的驰名民族品牌。  相似文献   

5.
乔宇 《北京观察》2008,(1):20-22
时值届末年终,几位年逾花甲的老委员仍在奔波劳碌。他们去全聚德、便宜坊,去内联升、戴月轩,然而,他们既不是去吃烤鸭享口福,也不是买鞋买毛笔准备出游或寄情丹青。这是北京市政协经科委即将离任的委员们正在考察北京老字号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国门洞开,肯德基、麦当劳、皮尔卡丹、XO、人头马等国外“老字号”纷纷抢滩中国。与此同时,当我们瞩目“同仁堂”、“东来顺”、“全聚德”时,又不得不为国内众多“老字号”的衰落而痛心疾首。法盲:痛失“老字号”“正阳楼”——一个多世纪以来经过几代人的苦心经营和潜心努力铸就的“金字招牌”。然而今天,作为它的创始人——哈尔滨正阳楼肉制品厂不得不拱手让出“正阳楼”。原因很简单,“正阳楼”已被他人抢先注册。“金华火腿”的原产地在浙江金华地区,产于唐,盛于宋。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开始销往国外,是…  相似文献   

7.
回顾国企改革20年的历史脉络,从放权让利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选择的企业制度的认识深化。“全聚德”作为有着135年悠久历史的国有老字号企业,93年成立集团,96年被列为北京市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单位。几年来,解放思想,勇于实践,锐意改革,不断探索,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践中发展壮大,百年老店发生了巨大变化。全聚德集团公司成立6年,营业收入、利润、利税等几项主要经济指标分别增长了230.8%、376.4%、341.8%,平均每年增长达到30%左右,净资产也比集团公司成立之初翻了两番,以平均…  相似文献   

8.
《小康》2017,(15)
<正>当年慈禧太后提笔写下"聴鸝館"三个大字,已经由听鹂馆于1998年正式注册商标并拥有了独享的使用权;2009年,《颐和园听鹂馆寿膳制作技艺》又被列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说到老北京宫廷菜馆,仿膳、全聚德等更被如今的年轻人所熟知。而在中国餐饮圈内,资历最老的宫廷菜餐厅——听鹂馆,却极少被提及了。听鹂馆饭庄是商务部重新审定的中华老字号"单位、国家特级餐馆、北京市五星级餐馆、中国风味特色餐厅和中国药膳名店,以经营正宗的宫廷风味菜肴、满汉全席、宫廷御膳、宫廷寿膳、宫廷小吃和宫廷滋补药膳闻名。  相似文献   

9.
<正>青政办[2015]123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青海老字号"认定管理办法(暂行)》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2015年6月28日"青海老字号"认定管理办法(暂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青海老字号"认定管理工作,是"中华老字号"认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10.
面对激烈的全球化市场竞争,我国部分"老字号"企业的生存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老字号"企业要想赢得竞争优势,必须注重品牌、技术、经营模式等方面的创新,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品牌体系,吸收借鉴民族传统文化,积极推动"老字号"企业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创造》2012,(3):56-57
每一个老字号背后,都代表着一大古老的产业,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记载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也是城市的一张名片。2月29日,云南省商务厅在昆明召开"云南老字号"授牌大会暨新闻发布会。会议公布了第一批51家"云南老字号"名单,云南白药、昆明虹山面等榜上有名。昆明市共有22个品牌跻身其中,数量在云南省各州市中遥遥领先。这批云南老字号涵盖食品加工、工艺品加工、茶叶、珠宝等行业,企业、  相似文献   

12.
王焯 《人民论坛》2012,(23):70-71
我国"老字号"企业发展存在着品牌濒危;经营管理滞后、市场营销或缺;与现代城市规划相矛盾;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等问题。需要采取遵循市场规律,丰富产品形式;鼓励创新;加大"老字号"商业品牌挖掘和培育力度;积极推进法律法规建设等措施,振兴"老字号"商业品牌,进而增强中国经济综合竞争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老字号是指具有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历史、在民间享有较高的声誉、在一定区域内获得大众的认可和信赖的品牌。沈阳老字号历经沧桑巨变,有的沿续至今仍生意兴隆,有的已销声匿迹,更多的受政策困扰发展受阻,经营者信心不足。老字号保护亟待政策"破冰",部分经营者呼吁老字号需要"二次改制"。日前,我们围绕如何让沈阳市老字号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这一问题深入沈阳市不同行业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14.
马一德 《北京观察》2016,(11):46-49
正在全球化市场的今天,在"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支撑下,推动老字号品牌走出去成为大势所趋,也是复兴老字号品牌的应有之义。但是,由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能力的缺乏,老字号品牌走出去遭遇到了巨大的知识产权阻力。老字号品牌是我国商业和手工业竞争中历经百年留下的极品,其拥有时代传承  相似文献   

15.
人说,北京有“全聚德”,上海有“老饭店”。坐落于上海豫园,创建于1 875年的上海老饭店,如今落户京城,这家金牌“老字号”,可让北京八方来客尽享正宗上海菜的美味。北京的“老饭店”,在三里河商业区。进大楼扶摇直上顶端18层,老饭店就设在“独领风骚”处。老饭店张总说,这是除宾馆饭店外,北京餐饮饭店的高度之最了。对客人来说,一边吃饭一边观景.饱了口福又饱眼福,真是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6.
"老字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北京3000多年的建城史、800多年的建都史中,孕育和保留了大量老字号。"老字号"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文化现象,它们分布在餐饮、零售、食品、酿造、医药、文化、服务等众多行业。是"历史悠久,拥有世代传承  相似文献   

17.
祁建 《北京观察》2008,(1):28-30
地方文化的复现,凸显出它的价值,有利于保护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使整个社会充满活力。"老字号"面临的最大难题是体制束缚。新中国成立后,老字号先后经历公私合营并实现国有化,几十年计划经济体制的管理弊端  相似文献   

18.
正老字号历来与牌匾有着天然的不解之缘,匾额是商家的门脸儿。由于大多商号店铺多请名人、书法家题写牌匾,也不知道是老字号提升了牌匾书写者的名气还是牌匾抬高了老字号的身价,总之这些悠久深厚的牌匾文化促进了京城商业的繁荣与发展。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在几百年的发展中出现了一批商家的"老字号"。这些店铺以"诚信为本、质量上乘"为准则,数年来深受广大顾客的喜爱。如今,当你漫步徜徉于大栅栏、琉璃厂、菜市口、西四、新街口等商业文化繁华之地的时候,看到老  相似文献   

19.
北京现在有好几家烤鸭店,可最出名的还是前门的"全聚德".它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最早的主人是河北冀县人杨全仁,他于一八六四年买下了北京市中心正阳门外肉市胡同内的一座铺面房,开了个烤鸭店."全聚德"有来历当年杨全仁买下的铺面房,本是一家山西人开的名叫"德聚全"的小干果铺,因经营不善而倒闭.为给新开张的烤鸭店起个好名号,杨全仁请来一位风水先生.风水先生围着店铺转了几圈之后,便煞有介事地说:"此处形似  相似文献   

20.
时敏 《思想战线》2011,(Z1):74-75
中华老字号在造福百姓,传承中华文明,发展旅游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赢得了人们的广泛尊重。然而,时至今日,"中华老字号"企业仅存一千几百家;就这一千多家老字号企业,还有70%经营困难,步履维艰;仅有不到10%处于盈利状态。其中,盈利状态良好,适应现代市场需求的老字号企业屈指可数。研究对这一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