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衰退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增长速度达到8.7%。但由于世界经济还有许多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我国经济回升尚不稳固、不平衡、不全面。2010年,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仍非常复杂。这期话题,我们特别邀请国内经济专家座谈,分析2010年影响中国经济的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2.
武诗 《当代思潮》2012,(7):60-63
伴随着炎炎夏日飙升的高温,世界各大论坛如火如荼地进行。尽管世界经济保持复苏态势,增长前景有所改善,但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依然突出,一些国家主权债务问题仍然存在,主要经济体增长乏力,全球总需求依然不足,国际贸易增速明显回落,保护主义抬头,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通胀形势不容乐观。G20峰会旨在寻找一条有利有效的途径去化解欧元危机;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本届论坛以“有效的领导力”为主题,围绕后危机时代促进世界经济复苏等问题进行广泛交流、深入探讨:在寻求经济发展途径同时,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里约+20”峰会)20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开幕,共商全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2011年以来,世界经济整体保持复苏态势,但经济增长仍呈“南高北低”的双速格局。西方经济同步放缓,风险因素显著增加;美国经济增速放缓明显,欧债危机愈演愈烈,都为世界经济稳步恢复增加了新的变数。日本遭遇“3·11”特大地震,  相似文献   

4.
世界银行1月9日公布的《2008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指出,由于美国经济不景气和次贷危机直接拖累了世界经济、因此,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将放缓。去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3.6%,预计今年降至3.3%。  相似文献   

5.
九月份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向世界其他主要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不断蔓延扩散,全球主要金融市场急剧动荡,股指连续多日大幅下挫。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这场金融危机严重打击了各国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  相似文献   

6.
周谦 《群众》2009,(2):45-46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近几个月来,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外向型经济受到严峻挑战,工业经济增速回落明显,企业经营困难加剧,财政增支压力加大。面对新的挑战,无锡新区作为国家高新区,要勇于担当,以创新的思维和举措推进解决影响无锡新区长远发展的重大矛盾和课题,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世界经济大变局中实现创新崛起。  相似文献   

7.
2007年夏,美国“次贷危机”开始波及美、欧、日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至今,由其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已从发达国家传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其波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冲击强度之大,为历史罕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这场危机传到我国难以避免,也使我国不可能置身事外、独善其身。  相似文献   

8.
进入2009年,全球经济快速下滑,经济危机进入深化发展阶段,对中国经济带来明显冲击。从宏观角度看,如果我们对当前形势作一些基本的判断,了解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就可以看清当前危机中的中国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9.
从2006年开始,美国的次贷问题逐步显现,2007年8月这场危机全面爆发。危机爆发前后,其对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潜在影响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由30个发达国家组成的OECD(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曾经预言,美国经济因次贷危机难以避免下滑,但欧洲将接过美国的接力棒,推动OECD各国的经济增长。这种展望认为美国的次贷危机可以与整个世界经济的走势相分离。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政报》2009,(11):14-17
今年以来,西部地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全面落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和相关政策措施,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经济企稳向好的势头目趋明显。但西部地区经济总量小,产品处于产业链低端,生产方式比较粗放.自我调整能力弱.目前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保持西部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是坚定不移地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中后期以来的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呈现出了脱实向虚的长期发展趋势。2008年的次贷危机和当前的欧美债务危机。根子都在实体经济萎缩、虚拟经济过度膨胀。世界经济脱实向虚、虚盛实衰,会对经济健康良性发展造成诸多危害。  相似文献   

12.
观察形势有多种角度,但“变化”始终是一个重要的视角。抓住了形势变化的特征、缘由、趋向,就把握住了形势发展的新特点。这里,我主要讲三个方面:第一,世界经济调整之变。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世界经济的最大特点是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调整,中国也不例外。谁率先调整成功,谁就占领了经济发展新的制高点。第二,国际竞争方式之变。  相似文献   

13.
阳秀琼 《当代广西》2008,(22):17-19
危机袭来,共渡难关 10月22日,在“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加剧,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经济增长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的背景下,第五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以下简称“峰会”)在广西南宁召开。今年峰会的主题——“广阔的视野,积极的行动”正好契合了当下的国际形势。  相似文献   

14.
《观察与思考》2010,(1):12-16
2008年底以来,受二次大战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危机影响,中国经济明显走过了一个V字形的发展之路。2009年连续两个季度明显反弹,多项经济指标超过危机前水平,在全球经济中率先复苏。党中央、国务院采取的一系列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的政策和措施,有效地遏制了经济下滑态势。  相似文献   

15.
经济模式重选不破题,世界经济很难走出危机。共识问题不解决,博弈全球化,经济将会出现一个个的新底三年前,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给全球经济领域带来了严重的灾难,那么,时过三年,世界又处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中呢?我认为,世界仍然处在由全球金融危机而引发的经济危机之中。虽然这场危机目前有了一些转机,但这并不能改变这场危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全球各国的共同努力下,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已企稳向好,经济增长由负转正,全球经济开始复苏,已进入后危机时代。那么,后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将是一个什么样的走势?这对中国经济尤其是产业经济发展将会产生深刻影响。总的看来,后危机时代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是需求创造,而这种需求创造受制于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于是只有大量地更高层次地运用先进的科技知识去创造新产品和新产业,才能刺激消费者潜在的消费欲望,  相似文献   

17.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仍处于震荡调整期。发达国家经济目前正处于不均衡复苏状态,总体仍未摆脱衰退迹象。金融危机与债务危机相互交织,多边协调机制影响力下降同区域协作加强形成强力反差,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矛盾日益突显.全球治理充满矛盾。鉴于此.世界经济中长期的震荡和调整是不可避免的。虽然发展中国家也普遍受到金融危机蔓延的影响,但新兴经济体仍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全球经济力量对比和经济格局已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8.
石岩 《思想工作》2009,(7):24-25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已经从"止血"、"输血"进入了培育"造血功能"的阶段,世界经济最危险的时刻已经过去,需要及早研究可持续发展问题。这次危机表面上看是总量矛盾,但暴露出来的主要是结构性问题,无论世界经济还是我国经济都是如此。从以上两个方面来看,在扩内需、稳外需、保增长的同时,深入研究开放型经济的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问题,十分必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19.
邵汉生 《政策》2009,(3):45-47
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世界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对我国经济增速带来明显不利影响,部分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而影响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到千家万户。  相似文献   

20.
自2008年10月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开始向实体经济侵蚀,各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速明显下滑,失业率急剧上升,世界经济出现衰退。据世界银行最新报告预测,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将勉强维持在0.9%,相较于2008年2.5%和2006年4%的增速而言,缩水不少;而一向视为全球经济增长“发动机”的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增长速度也将明显放缓,全年平均增速为4.5%,放缓程度甚至比20世纪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和本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破裂时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