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就像树干再高、树叶再密、树影再长都离不开树根一样,我们这些从事公安宣传工作的民警的成长也离不开《公安月刊》的帮助和扶持。我是1995年调入公安机关从事宣传工作的。其实,早在《公安月刊》杂志创刊之初(那时还不叫《公安月刊》),我便在村支书家中读到了她。那时,我还是一名高中生。从事公安宣传工作以后,我始终把《公安月刊》上的文章当做范文来研读,以此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扩大自己的报道范围。此后几年间,我有幸参加了两期公安厅宣传处及《公安月刊》杂志社举办的全省公安系统通讯员培训班。这两次培训,我记忆最深刻的一…  相似文献   

2.
《公安月刊》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我是嵩县丰村派出所负责法制宣传报道的通讯员,在这个偏僻山区里,《公安月刊》是我宣传的主要依据,她使我增长了知识,开拓了视野。我经常照着《公安月刊》给当地山民们以案讲法,既教育了群众也丰富了自己《公安月刊》在我们这里深受欢迎...  相似文献   

3.
《公安月刊》创刊十年了。十年来,《公安月刊》立足公安、面向社会,立足中原、面向全国,在办刊思路上不断创新,在办刊质量上精益求精,连续多年被评为河南省优秀期刊、一级期刊,荣获公安部金盾报刊奖。《公安月刊》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荣誉,也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读者,她已成为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警察类期刊。从零起步,屡创佳绩,风风雨雨,春华秋实,她从奋斗的昨天走向了辉煌的今天,也必将走向灿烂的明天。回顾《公安月刊》走过的历程,我们可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正确的办刊方向,是她成长、发展的基础。十年来,她坚定不移地贯彻了党…  相似文献   

4.
1989年的金秋十月,散发着第一缕油墨芳香的《河南公安·社会版》在郑州创刊了。这是《公安月刊》最初的名字,是她蹒跚学步的童年。而且从她诞生的那一天起,命运就已经注定了她的脉搏将与一个伟大的心脏一起跳动,她的生日将与一个伟大的诞辰同庆。在全国各族人民满怀喜悦迎接共和国五十华诞的日子里,我们又迎来了《公安月刊》创刊十周年。1999年的金秋十月,共和国盛大的庆典上将有我们献礼的花朵,共和国吉祥的天空将有我们放飞的信鸽。我们不会忘记十年前,《公安月刊》艰苦创业的日子。在摆着两张木桌、三四张床的郑州郊区民…  相似文献   

5.
记者:你好,戴军!我是《公安月刊》的记者,请你先给《公安月刊》的读者说几句话好吗?戴军:好的。我平时就很喜欢看法制类的报纸、杂志,原来在上海时,经常看《民主与法制》,经常从那里学到很多东西。希望以后《公安月刊》刊登的是一些好的消息,不要因为一些不雅的...  相似文献   

6.
叶淑华的信     
《公安月刊》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你们好我是福建省长泰县公安局的一名普通职工,也是一个失去心爱丈夫的妻子,我的丈夫生前是长泰县公安局武安分局局长,儿子是长泰实二小学四年级的学生。首先我代表我的丈夫林惠德、儿子林立君向公安机关表示感谢,感谢给了我丈夫这么高的荣誉和对我们的关心和支持。说实在的,我还是很难从这阴影里走到现实生活中来,但这次夏令营给了我许多启发和信心,我再次向公安部、河南省公安厅、《公安月刊》表示我最诚挚的感谢感谢《公安月刊》对这一次夏令营细心周到的安排和对我们的帮助。还有夏令营的孩…  相似文献   

7.
《公安月刊》创刊10年了。10年来,她走过冬夏,走过春秋,走过幻稚,走向成熟,走进千家万户,走进人们的心中。每当捧读这本杂志,感激之情油然而生,总想说声:“谢谢你!”结识《公安月刊》,是10年前一个紧张工作的不眠之夜。当我的战友把这本杂志送给我的时候,我只是漫不经心地往文件袋里随手一塞。工作之宗,细细拜读,受益匪浅。从那时起,和她就结下了不解之缘。正是因为她的存在,才使平淡的生活留下了无穷的回味。记得8年前的一个晚上,地痞流氓闯入校园寻衅滋事,打伤了一个学生。学生家长义愤填膺,要找那个坏蛋拼个你死我活…  相似文献   

8.
同志们、朋友们:我很高兴参加《公安月刊》创刊10周年座谈会。值此之际,我代表省委政法委向《公安月刊》创刊10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公安月刊》是我经常看的刊物之一。在我省的社科类期刊中,我感觉到《公安月刊》办得不错,比较有特色。像“安全试验场”、“晨钟暮鼓”、“观察与思考”、“名人话安全”、“通缉令”等栏目,既有鲜明的个性,又有治安忧患意识。《公安月刊》确实是一本弘扬正气、张扬法制、鞭挞邪恶,对群众进行法律、安全防范教育的好刊物。《公安月刊》创刊以来,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宣传,服务公安政法工作,…  相似文献   

9.
相识恨晚     
我与《公安月刊》结缘自1997年始 ,时值我应聘为一名公安报刊审读员 ,与《公安月刊》(以下简称《月刊》)有了联系。在以后的交往中 ,大有相识恨晚之感。我这个老兵从《月刊》和其他几家姐妹刊物中 ,认识了很多未谋面的老师 ,学了很多知识 ,使我老有所学 ,亦是人生一大幸事。弹指三年 ,忆及初读《月刊》 ,我印象最深的是《月刊》为纪念“三八”节 ,编辑部策划了女作者专栏 :“橄榄泪”、“超越生命”、“流连橄榄林”、“三十根未燃的蜡烛” ,读后让人心碎 ,这些警察的妻子儿女在倾诉、追思、无声饮泣 ;然而他们都无怨无悔。这些散文或豪…  相似文献   

10.
脚踏实地走向辉煌写在《公安月刊》创刊五周年之际本刊编辑部11989-1994,弹指一挥,《公安月刊》已经走过5年的风雨历程。五年来,《公安月刊》伴随着改革开放和民主法制建设前进的步伐,与时、与势俱进,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普及...  相似文献   

11.
在我家的书柜中,1995年至今的《公安月刊》一本不少地珍藏着。在报刊林立的今天,我和妻对她情有独钟。忘不了在我们最苦恼的时候,她循循善诱,为我们指点迷津,使我们最终战胜自我,营造了一个温馨的家。在我和妻的心目中,《公安月刊》是我们的恩人!那是5年前的事了。当时我和妻已相恋4年有余,每当我提出结婚的要求,妻总说等一等,却又不说为什么。一天黄昏,我和妻漫步在校园外的林阴小道上,微风轻拂她的秀发。望着妻巧目盈盈,阵阵暖流飘荡在我的心田。突然,妻沉默起来,继而挣脱我的手,低声说:“天泉,曾经拥有的日子,…  相似文献   

12.
走过悲伤     
一20年来,父亲35岁的生命像一面旌旗飘扬在我们的上空……这是1990年,我回老家时,为父亲的墓碑重新撰写的铭文。在这以前的20年里,我清楚地知道,我,我的兄弟,我的妹妹,以及我的不幸的母亲是怎么走过来的,父亲的去世是怎样改变了我们全家人的命运。我那时才11岁,而我最小的妹妹还在襁褓之中。20年岁月沧桑,为父亲重新立碑的时候,我已经在远离家乡的郑州──河南省公安厅《公安月刊》杂志社供职。公安记者的职业又使我一次次地面对年轻战友的牺牲,严东方,姚次会,马喜国,郑榜义,季立新,王立新……他们的牺牲将…  相似文献   

13.
同志们、朋友们:《公安月刊》创刊10年了。10年来,《公安月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公安法律、法规,鞭挞犯罪,弘扬法制,为社会的安定团结服务,为改革开放和法治建设服务,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连续三届被评为我省的优秀期刊,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已成为佼佼者,这是十分可喜的。在《公安月刊》创刊10周年之际,我代表省委宣传部表示衷心的祝贺,向公安月刊杂志社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慰问。刊物同报纸、广播、电视等传媒一样,是重要的舆论工具,她既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又是传播信息的园…  相似文献   

14.
衔着橄榄枝的鸿雁编者的话:这是广西小读者柳亚小同学通过本刊转给《警服的给予》的天津作者谢沁立同志的信。她在信中提出了许多小读者关心的怎样才能当警察的问题。我们转请谢沁立写了回信,以此答谢关心信任《公安月刊》的广大小读者。谢沁立姐姐:您好!从卷首絮语上...  相似文献   

15.
解救贵州女     
解救贵州女本刊记者一刚进入夏天,一封求救信飞到了编辑部。字里行间流露出受害人焦急的等待和对《公安月刊》的信任。编辑同志:我从邻居家借来《公安月刊》一书,知道你们救了几个被拐骗的姑娘,我怀着求助的心情向你们写这封信。我,布依族,家住贵州省都习市摆忙乡摆...  相似文献   

16.
每个月初,我都在企盼,就像企盼春天绵绵的雨,夏天凉凉的风,秋天红红的果,冬天皑皑的雪,而她——《公安月刊》,总是在这殷殷企盼中如约而至。生活中她像一份好的调味剂,我常拿她与家人和朋友分享,让她给善良的人以防范,给步入歧途的人以警示,给愚昧的人以启迪。一位同学在一家公司做会计,惟一的经济来源是仅有的400元钱月薪,可平日里衣、食、住、行却甚为奢侈,娱乐进舞厅,吃饭下馆子,高档时髦衣服、金首饰隔三差五换一套。在无意的交谈中,我发现,她常常在账目上做手脚,为了让她及时、彻底醒悟,我便拿出《公安月刊》给…  相似文献   

17.
名人话安全     
高明骏黄格选高林生祝全国公安民警及《公安月刊》广大读者近日偶遇高明骏、黄格选、高林生,听说笔者是《公安月刊》记者,黄格选、高林生兴致盎然,说他们都在警察家庭中长大,他们的父亲都是人民警察,他们对人民警察的牺牲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充满敬意,值此新春佳节之...  相似文献   

18.
值此《公安教育》第100期出版发行之际,我作为一个曾在《公安教育》编辑部工作过的老编辑,为她的发展成长,取得现在如此良好的成绩感到由衷的高兴,特寄语编辑部数语,表示热烈的祝贺!《公安教育》诞生在公安教育大发展的初期。她作为公安部指导全国公安教育工作的惟一的一个综合性刊物,努力贯彻公安部党委关于公安民警教育训练的指示精神,实践着为公安队伍建设服务,为公安教学、科研服务的宗旨,不断从公安教育发展的实践中汲取营养,打造自己的精品意识,从当初的面向中专教育,到现在的面向整个公安教育训练和队伍建设,从双月刊到月刊,作者群不…  相似文献   

19.
光阴似箭,转瞬间,《人民公安》杂志从创刊、停刊再复刊到现在已经过了整整半个世纪,步入了“知天命”之年。我作为一名上世纪70年代后期参加公安工作、警龄与她复刊号“同岁”的忠实读者,那种特有的兴奋与喜悦之情同它一样,难于言表。虽说二十几年过去了,可初次与《人民公安》打照面儿时的情景,至今还记忆犹新。那是1979年五六月间,当时,我作为一名身着上白下蓝“五九”式老警服的新民警,偶然的机会,在我们吉林省吉林市公安局刑警大队队长的办公桌上见到了一本刚刚出版还散发着一股淡淡油墨香味的《人民公安》杂志。信手翻…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名年轻的人民警察,《人民公安》已伴随我走过了五年从警道路上的风风雨雨。五年来,她既是我闲暇时刻慢慢品味的一杯清茶,更是我工作中受益无穷的良师益友,说起来你也许不会相信,她还曾助过我智擒劫匪立了一大功呢。事情还得从五年前的一天说起。那时,我还刚从省警校毕业,分配在一家离县城较远的农村派出所工作。那天下午,我在县局开完内勤例会后搭上了回所的客车。车上,伴着录音机里传出的欢快音乐,我掏出一本刚刚在县局领到的《人民公安》杂志认真阅读起来。正看得入神时,车门口处突然传来一阵激烈的争吵声,随即便是死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