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辆辆满载新鲜番茄的农用车开进了香坊供销社果菜交易服务中心院内,卸车、检测、过秤、装箱、领钱……农民们个个喜笑颜开,“我们的好日子都是专业合作社带来的,真得感谢香坊供销社给我们办了这么多好事、实事。”  相似文献   

2.
以合作社为代表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形式最能体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本质,合作社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社会化生产的组织者。乌苏市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加快了农民组织化发展进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农民进入市场,向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已逐步显现出积极的作用。本文就乌苏市如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正松桃苗族自治县积极探索供销社、股金社、合作社"三社"融合促"三变"改革的新型合作体系建设,以"供销社负责统筹协调、股金社负责资金调剂、合作社负责产业发展"的模式破发展坚冰,较好地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走出了一条有效脱贫的农村发展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张文明 《奋斗》2008,(11):12-13
供销社作为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对促进自身科学发展、服务全省“三农”大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站在服务全省“三农”大局的高度.坚持走服务立社、产业兴社、经营强社的路子。做大做强供销社经济,努力把供销社建设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  相似文献   

5.
《当代贵州》2008,(13):8-8
5月20日,中国第一个娃娃鱼养殖专业合作社在黔南自治州贵定县岩下乡成立。2006年以来,该县以帮扶贫困户为目的,对贫困养殖户在购买鱼苗、修缮基础设施方面给予补助,鼓励当地农民大胆尝试养殖娃娃鱼,组织农户走产业化发展之路.在农户自愿的基础上组建了这个专业生产合作社。图为县委书记刘建民在合作社成立会上向村民发放鱼苗。  相似文献   

6.
供销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者.一要发展农民合作经济,助农增产增收;二要加快网络改造,构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三要提升服务水平,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此外,供销社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还必须从内部深化改革,从外部环境呼吁尽快制定合作社法、积极争取政府支持.  相似文献   

7.
《党史博采》2014,(6):F0003-F0003
河北藁城市汇银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3月,是该县唯一一家农民自发组织并出资建立的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860万元,合作社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常年组织采购、供应成员种植所需的生产资料、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开展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8.
民生民事     
《党的建设》2009,(10):52-52
前不久,高台县农村的产销大户、种养能手又联手相继成立了绿鑫辣椒专业合作社、葡萄协会、裕兴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目前,全县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发展到了136个,入社会员达213万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成立,有力地带动了全县农村经  相似文献   

9.
深化供销社改革,发展供销社合作事业必须以农为本,供销社是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农业发展我发展,我与农业共振兴”是几代供销人通过无数实践的科学结晶。供销社生存、发展的沃土和基础是农业、农村和农民。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供销社工作有许多专门的指示和论述,关心和指导其更好地为“三农”服务。历史与实践使供销社和“三农”形成了休戚与共,水乳交融的密切关系。又是“三农”稳定发展,康富昌盛的重要力量。要把供销社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办成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就必须抓住机遇,不断深化改革,强化服务功…  相似文献   

10.
“办好一个合作社、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批农民、振兴一方经济。”秉承这一宗旨,2007年7月,岳池县三安蔬菜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在乔家镇正式挂牌成立。如今两年过去了,合作社固定资产达615万元、工厂化育苗基地年育苗达1000万株,其所属的大棚蔬菜生产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园等成了各地游客参观学习的“样板”。  相似文献   

11.
五十年代初,农村曾有过一场将农民“组织起来”的运动,农民毫无例外地加入了各种合作社。在生产上叫农业生产合作社,在农产品购销上叫供销合作社,在金融上叫信用合作社。后来,农业生产合作社演变成高级合作社、人民公社和现在的集体经济组织,供销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几十年后的今天,农民又开始自发地组织起来,生产环节家庭经营不变,主要是在运销、加工、储存、保鲜等环节进行合作。这种农业产业中某些环节的合作,与过去的以行政乡、村为单位人财物归大堆的社区合作比较,人们通常称它为专业合作。目前,各种农…  相似文献   

12.
2006年冬,长汀河田镇农民傅木清回到家乡,他联合5位乡亲于2007年注册成立长汀县远丰优质稻专业合作社。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合作社在河田镇流转900多户农户的1000余亩耕地,注册资金1000万元。经过多年努力,合作社不断扩大规模,在三洲、四都、红山等乡镇规模流转土地6000多亩,土地抚管2.6万亩,发展社员1000余人,年产优质稻4800吨,产值1200万元,成为全省规模最大的水稻专业合作社之一,累计向国家交售粮食3.84万吨,为农民增加500多万元收入。  相似文献   

13.
瓮安县供销社曾是一个举步维艰的亏损企业。然而,在短短两年间,这个供销社却发生了令人振奋的变化:1995年商品销售总额达到7020万元,创历史最高水平,扭转连续三年亏损的局面,实现盈利。仅1996年1—8月.就完成商品销售总额5850万元,整个供销社是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局面。他们是怎样在困境中崛起的呢?社主任王光明说:“关键是找准了供销社的位置。”1993年初,瓮安县供销社新领导班子上任后,决心要改变落后的面貌。通过深入调研,领导班子成员深刻认识到,供销社要生存发展,离不开农民群众,而农民群众要发展生产脱贫奔小康,同样…  相似文献   

14.
张达伟 《当代贵州》2010,(17):52-53
我省供销社通过几年的努力,已经建立了400多个专业合作组织,从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方面,把群众组织起来,建立了生产、管理、利益分配机制,让利于民,得到了农民的认可与赞同,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笔者认为,"十二五"期间,这项工作还需要继续扩大和发展,争取全省一半的乡镇建立农民合作组织,使供销社真正成为农民合作组织的带动力量。  相似文献   

15.
灯塔市在新农村建设中,由政府部门和村级组织积极引导、农民广泛参与,建立起多种模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发展起到显著作用。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参加之外,各级政府特别是涉农部门、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当初看到村里的人都加入陇塬农牧产业专业合作社,我没入,没想到,人家人社后,不仅定期有农业专家指导,买农药、化肥、种子价格便宜,还能够分红。2010年,我加入了陇塬农牧产业合作社,一入社就分了5100元红利,去年分了5400元……”正宁县榆林子镇中巷二组农民师永录感慨地说。中巷村600多农户正是依靠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走出了一条自我保护、自我发展的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17.
农民家庭小规模经营要走向农业产业化面临着一系列市场进入壁垒。在土地家庭承包制和农产品市场流通体制不变前提下,台州农民通过自发建立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市场壁垒,并创造性地构建了以"股权 合作"的新合作社模式。合作社的新型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提高了合作经济组织的稳定性和市场绩效,提高了农户在市场中的谈判力,也推进了专业合作模式向农村经济新兴产业领域延伸。同时,浙江台州地方政府在引导合作社完善运行机制、确立合作规范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8.
3月15日,浙江农民俞得苗从浙江省工商局领到了“德苗农作物专业合作社”的营业执照,与以往出资不同的是,俞得苗是用自家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出资入股。  相似文献   

19.
胡晓刚 《新长征》2010,(6):51-52
安图县在贯彻落实省委“三项工程”进程中,牢固树立城乡“一盘棋”理念,坚持从农业县的实际出发,从构建城乡统筹党建格局入手,积极探索推行了“局包合作社”的党建联建新模式,组织包保局“搭台”,支持合作社“唱戏”,有力推进了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建设,加快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20.
供销社作为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天然地与农业、农村、农民相联系,在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经国务院批准,由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组织实施“新网工程”,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这是供销社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着力点,也是供销社重铸辉煌一个历史性机遇。一“、新网工程”为供销社提供了一个得以重铸辉煌的历史性机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供销社承担着组织农村商品流通的主要职能,在为“三农”乃至国民经济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也积累了沉重的包袱。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供销社一度步履维艰。近年来,供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