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毒品危害的严重,从公安部门最近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2003年我国内地累计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达到103万人(其中74%吸用海洛因),同比上升了11%.在吸毒人员总数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到72.2%以上.有的学校已经提出:"严禁毒品进校园、严禁学生染毒品."近些年来,全国因吸毒过量导致死亡人数累计达2.5万.因吸毒而造成的各类案件层出不穷,同时,吸毒也为艾滋病的传播提供了温床.  相似文献   

2.
海南省的毒品问题呈现出吸毒人数增多、由城市向农村蔓延等六个特点。根据以往经验,文章对海南毒品犯罪趋势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五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我国吸毒问题的现状及人员构成 据北京市禁毒教育基地的同志介绍,1980年以前,我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无毒国家(无种、无制、无贩、无吸).但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毒品开始以各种方式和渠道渗入到我国境内,毒品蔓延增长的势头触目惊心,吸毒现象已从西南边境省份波及到全国1920多个县市,受毒品侵害的县市占全国县市总数的70%.现在,我国在毒品方面已经走过了由无毒国家一毒品过境国-毒品消费国的过程,有的国家已经把中国列为毒品的生产国.  相似文献   

4.
药物乱用在我国尚未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但是吸毒现象在一些城市已有蔓延的趋势。毒品与兴奋剂有着天然的联系,与药物乱用作斗争实际上也意味着与吸毒现象作斗争,特别是在消除吸毒现象的过程中,借鉴日本的经验,防止作为毒品替代物的药物被乱用,是有所裨益的。本文摘译自《保安与外勤》(日文)杂志1989年增刊,标题是译者加的。  相似文献   

5.
国内有关青少年吸毒问题的研究较少,且多从原因分析着手,强调宏观教育预防工作。就陕西省而言,基于相关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可以发现吸毒青少年呈现出受社会环境影响较大、经济状况较差、初始吸毒低龄化以及强制隔离戒毒青少年中农村户籍的比例较高、使用新型毒品的比例相对较高、复吸率高、戒治难度较大等特点。青少年吸毒的主要原因是对毒品缺乏判断力、自控力以及交友不慎。预防青少年吸毒,做好毒品预防教育工作至关重要。要提高毒品预防教育的针对性,需要完善四级毒品预防体系。  相似文献   

6.
南京秦淮区进行了专职禁毒社工队伍建设的试点工作,目的在于降低毒品复吸率、提升毒品戒断率,加强吸毒人群的后续监管帮教工作.一年多的试点工作成效表明,禁毒社工体现了政府对吸毒人员的关心,能够有效监控管理吸毒人员,吸毒人员复吸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吸毒队伍日益庞大,吸毒人员成份多样化、低龄化,犯罪分子贩卖、走私毒品智能化、团伙化与武装化,吸毒诱发的社会问题日益扩大化,已使打击毒品犯罪成为燃眉之急。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医学与戒毒文/尉中民毒品泛滥全球。吸毒,已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目前全世界至少有五千万人吸毒,吸毒费用每年超过三千亿美元,全球每年非法毒品交易额高达五千亿美元,仅次于国际军火交易,每年死于毒品依赖的约10万多人。吸毒不仅自身组织器官全...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国内有关毒品及吸毒的文献资料、报道越来越多,这主要是因为现代社会毒品问题已成为一个令国人瞩目的危害性极强的大问题,而且青少年在吸毒队伍中的比例呈递增的趋势,而年龄却呈递减的趋势。目前全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接近70万人,其中青少年吸毒者占80%以上。这无疑给人类社会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青少年吸毒的心理诱因是多方面的,诸如好奇、盲从、侥幸、无知、空虚、炫耀等心理因素,都可能使他们陷入毒魔的纠缠。本文试图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去探索青少年吸毒的生理社会原因,为解决此社会问题提供一种思维途径。  相似文献   

10.
毒品犯罪案件办理过程中,对毒品犯罪嫌疑人大多需要推定其主观上具有明知的故意,此时需注意其能否作出合理解释;对有吸毒情节的贩毒人员贩毒数量的认定以购买数量为基本原则,在量刑时应酌情考虑其吸食毒品情节,当有证据证明其购买的部分毒品并非用于贩卖应不计入其贩卖毒品数量中;代购毒品者只要从中牟利,获取利益,可认定其构成贩卖毒品罪;居间介绍买卖毒品者与交易一方构成共同犯罪,一般认定其为从犯;对吸毒人员相约吸毒、容留未成年人吸毒、国家工作人员容留吸毒等容留吸毒的特殊情形的法律适用应具体分析,具体处理。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永川市毒品犯罪活动的特点、主体特征、吸毒问题现状和毒品泛滥的原因,提出了遏制毒品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王天 《公安教育》2015,(4):44-47
<正>近年来,我国各地的毒品犯罪问题不断蔓延,势头呈现显著上升趋势,给公众健康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伴随着毒品犯罪数量的上升,吸毒人员的数量也出现了显著提升的状态,而在其中,社会各界对于毒品犯罪中的容留他人吸毒行为有着广泛关注和相关报道,尤其是一些演艺明星涉嫌容留他人吸毒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负面效应,同时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此罪名。《刑法》中规定的容留他人吸毒罪这一罪名,旨在惩处容留他人吸毒的行为。  相似文献   

13.
《民主与法制》第16期刊登了《明星与吸毒为何如此亲密?》一文,列举了国际上众多涉毒的明星。其实,明星吸毒、滥用毒品的现象不只在美洲、欧洲,亚洲也是如此,甚至我国国内的一些知名艺人涉毒的丑闻也时常见诸报端。明星吸毒并不是什么新闻,近年来,被公开曝光与毒品有染的明星前赴后继。民众对明星吸毒事件也从最初的震惊、感叹到如今的麻木。从这些越来越趋于常态的明星吸毒事件中,可看出演艺圈已经成为传播毒品的重灾区。  相似文献   

14.
我国政府采取的综合治理的禁毒办法和有关戒毒方面的法律对于禁除毒品的吸食或者注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现在仍然有大量人员吸食、注射毒品,而且吸毒的人数逐年上升。这说明,我国目前禁毒的效果不容乐观。笔者认为,吸毒人数的不断增加,与我国对吸毒者的处罚力度不够不无关联。其中刑法没有把吸毒行为规定为犯罪行为是原因之一。(一)刑法分则第六章第七节规定的各种毒品犯罪发案率居高不下。由于刑法并未把吸毒行为规定为犯罪而加以处罚,从而给第六章第七节的各种毒品犯罪提供了犯罪的诱因。由于我国吸毒人数逐年增多,毒品的需求量…  相似文献   

15.
新闻集萃     
1.中国提出今后五年遏制毒品蔓延的五项基本目标 最近,国家禁毒委员会公布了2004年至2008年禁毒工作规划,提出了今后五年遏制毒品蔓延的五项基本目标。一、全民禁毒意识进一步增强,新吸毒人员滋生速度明显减缓,吸毒人员戎断巩固率显著提高,毒品的社会危害程度逐步减轻。二、境外毒品  相似文献   

16.
吸毒初级预防作为三级预防的第一环节,立足于遏制新吸毒人员滋生,是解决毒品问题的根本措施。近年来我国开展了一系列吸毒初级预防工作,吸毒初级预防工作机制逐步建立,但仍在工作理念、运行机制、工作方法上存在诸多不足,需通过将吸毒初级预防放在国家级战略层面认识,转变吸毒初级预防工作理念,完善吸毒初级预防的领导负责、组织协调、经费保障、调研评估和法律保障机制等途径来逐渐完善,最终实现解决毒品问题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7.
点击要闻     
◆2月26日,国家禁毒委员会在 北京召开了部署2004年全国禁毒工作 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 员、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国家禁 毒委员会主任、公安部部长周永康同 志在这次会议上做了重要讲话。强调 指出,中国各级禁毒部门要坚持打击 毒品犯罪和减少吸毒危害相结合、建 立国内缉毒协作机制和国际禁毒合作 机制相结合、解决当前突出问题和推 动长远发展相结合的工作思路,以遏 制毒品来源、遏制毒品危害、遏制新 吸毒人员的滋生为重点,全面加强各 项禁毒工作。 ◆3月5日,福建省上杭县公安局 …  相似文献   

18.
毒品问题是当今世界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受国际毒潮的影响,我国毒品问题卷土重来。在较短的时间内,我国毒品犯罪不断加剧,吸毒人数持续上升。截止2003年底,全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超过105万人。如此严峻的毒品形势已对我国社会的治安稳定和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为消除毒品的危害,我国采取多种措施厉行禁毒。但是,禁毒斗争是长期、复杂和艰巨的,随着国内外禁毒斗争的不断深入发展,其特殊性已经凸显。因而,将禁毒纳入一门学科既从理论上,也从实践方面进行探索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禁毒学的诞生和研究将对我国乃至世…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进行毒品严打整治以来,一股浩然正气正渐渐树立。过去,老百姓是谈毒色变,不敢去管吸毒人员,现在老百姓发现有吸毒的都会主动抓了送到派出所。从"毒品重灾区"到"民族团结示范区"  相似文献   

20.
八十年代后期,受国际、国内毒品犯罪活动的影响和毒品暴利的诱惑,加之历史、地理等原因,包头市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又沉渣泛起,吸毒人数直线上升,涉毒犯罪逐渐增多。1992年,市区已掌握吸毒人员1894名,比1990年增加27.4倍。毒品违法犯罪不仅极大地损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影响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