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活世界是现实的人生存于其中的整体感性世界。现实的人及其生活世界是随着实践—认识活动的发展不断生成的过程。追求真理是实践-认识活动的一个环节,因而生活世界是真理辩证生成的客观基础,而实践,尤其是交往实践是真理的辩证生成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2.
洪波 《理论月刊》2006,(6):20-22
世界历史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以来人类历史发展趋向的科学概括,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终其一生所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世界历史的前途是共产主义,而共产主义正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在那里,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与历史的双重内涵达到了最后的统一。因此,世界历史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一个统一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3.
白刚  吕莲凤 《理论月刊》2004,1(2):61-63
旧哲学由于其形而上学性,把世界理解为抽象的精神或孤立的自然,只是在寻求世界的最高“统一性原理”,并对世界作出永恒的终极解释,因而只能是“解释世界”;而马克思哲学由于其实践性,把世界理解为现实的人的实际活动过程,不断地为人们提供变革和协调人与世界相互关系的“世界观理论”,因而是在“改变世界”。只有马克思哲学,才在实践的基础上完成了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的转变,并使“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之间保持了一种“必要的张力”,从而真正实现了哲学的革命。  相似文献   

4.
吴坚 《今日浙江》2012,(18):27-29
一本刊物的成长和人的成长一样,都有一个从蹒跚学步到稳步前行的过程。两者不同的是,人的生命有长短,而刊物一旦有了生命力,就能够薪火相传、永续成长。  相似文献   

5.
邹银凤 《湖湘论坛》2010,23(3):23-25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世界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各个国家处于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关系之中,人类进入全球一体化的进程。马克思在吸收前人思想成果基础上揭示了世界历史的形成与发展,提出了世界历史理论。马克思把世界历史理论同人联系起来,其中关于如何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很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褚艳红 《探索与争鸣》2024,(3):166-176+180
中外关于“中国”的解读存在差异。当前国际社会格局的转变与当代中国的崛起,日益凸显出西方中国学既往研究范式在解读中国时的效用困境。世界中国学倡导深入践行“批评的中国学”研究,以区域研究为方法路径,通过“深读”的文本分析与“躬行”的经验研究与世界共议“何为中国”。世界中国学以文明比较的视野,关注中华文明和当代中国中“人”的丰富内涵,呈现出“以人为中心”的研究理念。在此范式转变的过程中,中国从西方理论的消费者逐步转变为全球范围内中国研究的主体与中国道理的讲述者,并在此过程中期冀形成本土立场与全球眼光兼具的中国知识,助益人类文明互鉴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制度是成就中国式现代化之治的根本原因。研究中国式现代化,不能离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制度来看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之世界意义,归根结底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制度成就中国式现代化之治的世界意义。中国式现代化是物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统一。探索党的领导制度究竟是如何成就物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及其关系之治的世界意义,对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过程中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制度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人是有意义的类存在物.人关于意义的创造与追问,生发出一种哲学图景,这种图景被称作"意义世界","意义世界"的创生始于人的超越本性.当代人意义缺失的根源在于"人的需要"的异化.类本质思想凸现了发展的"类主体"视角,呼唤"类主体"的出场,开始从"类主体"高度审视人的发展问题.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本质思想展示给我们的改造世界的哲学新视野.实现类主体和个体的拓展和整合,是建构意义世界的现实选择,也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主体条件.  相似文献   

9.
唐国军  刘国普 《传承》2009,(14):64-65
人是有意义的类存在物。人关于意义的创造与追问,生发出一种哲学图景,这种图景被称作"意义世界","意义世界"的创生始于人的超越本性。当代人意义缺失的根源在于"人的需要"的异化。类本质思想凸现了发展的"类主体"视角,呼唤"类主体"的出场,开始从"类主体"高度审视人的发展问题。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本质思想展示给我们的改造世界的哲学新视野。实现类主体和个体的拓展和整合,是建构意义世界的现实选择,也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主体条件。  相似文献   

10.
摩托罗拉:共同遵守的契约。摩托罗拉倡导的是彼此尊重的文化,在员工之间、员工和企业间培养一种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关系。其用人之道是“肯定个人尊严”,这是员工和企业共同达成的契约,即双方必须共同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责任。企业对员工承担的义务是:创造真正而有意义的工作;教会员工应具备的知识与技能;提供必要的培训;制定事业发展规划;提供有关行为表现的评价及事业发展前景的建议;消除各种偏见;坚持高度诚信的原则;维护所有人的尊严。员工要履行的义务是:  相似文献   

11.
今年夏天,由上海博物馆和新西兰奥塔哥博物馆合作举办的新西兰土著毛利文化大展“毛利人的世界”在上海博物馆拉开帷幕。这是继2009年合作举办“帝王之龙:上海博物馆珍藏展”之后,为进一步促进达尼丁和上海这两座姐妹城市的友好关系,两馆再度联手,为中国观众呈上一场展现新西兰毛利人历史与文化的展览。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属于哲学范畴,阐明了关于近代以来人类社会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马克思辩证地继承和发展了维柯和黑格尔等人的世界历史理论,为唯物史观提供了世界性视野,并推动唯物史观发展为世界性哲学,从而实现了其对于世界历史理论的革命性变革。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以资本批判为现实内容,以“人的自由和发展”为理论旨归,从“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这一历史逻辑出发,全面、深入地考察和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在现代化过程中现代性的建构和矛盾,阐述了全球化的历史必然性和现代化的主要表现。马克思对世界历史的批判和建构不仅是我们当前认识“时代之变”的思想基础,也是指向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和现实路标。  相似文献   

13.
从唯物史观视角来看,实现人的现代化是人类现代化探索实践的终极目标。在民族区域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过程中,资本与理性合力揭开了人类现代化发展的历史序幕,使人类步入资本逻辑主导的现代社会。但随着世界历史的深入发展,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愈发囿于资本逻辑的内生性矛盾,并已达到其世界历史效能的极限。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作为人类现代化探索实践的最新成果,开创了人类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全新模式,在主体、动力、价值和目标方面为全球现代化实践作出了新的历史贡献。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资本逻辑主导现代化模式的垄断地位,使人的社会性、历史性和实践性等现代化属性不断向纵深延展,为实现人的解放与自由全面发展奠定新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4.
全球一体化使地球成了一个村落,在享受越来越便利的联络沟通的同时,人们也在承受"牵一发而动全身"所带来的连锁反应。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到2009年希腊债务问题引起的整个欧元区的债务危机,中国作为世界一员,毫无疑问地被波及和影响,尤其是在出口方面。  相似文献   

15.
李东海 《思想工作》2007,(11):20-20
一个绚烂如花的生命就这样如流星般地瞬间逝去.留给亲人的是无限的悲痛.留给世人的则是无限的感动……当人们再次把另类的眼光投向“这一代”大学生.这个曾被人预言是“垮掉的一代”时.去看看眼前的李莹的美丽容颜.去听听耳边的李莹的感人故事.我们会不会为自己曾经的一些卑微行为而感到良心上受到了一丝丝的谴责.也是否会以新的目光去重新审视这个群体.我们还会轻易的发出一些对这些“大学生”的微词吗? 李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大学生的靓丽风采.充分体现出了当代大学生的非凡气质.而她所在的学校——内蒙古农业大学.也正是因为有郝龙彪、李莹这样优秀的大学生变得愈加美丽.更具魅力……  相似文献   

16.
徜徉在婺源的山水之间时,深深吸引我的是那黑白两色的经典徽州民居,那些看似破旧的老房子里不知道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李贫是谁,这似乎并不重要,他的头上没有用来点缀的光环。对于他,你只需知道这些——李贫是残疾人李贫是摄影师2008年5月12日,他在北川。那时的北川县,是怎样的语言都无法描述的恐惧,那时的北川,在用人的生命浇筑建筑的裂痕。山裂了,石塌了,房倒了,几乎所有的人都被埋了。没有哭泣,没有哀嚎,死城的缝隙中,依稀存有生的呼  相似文献   

18.
谢素芳 《中国人大》2012,(16):15-16
就业对残疾人的意义绝不同于常人。首先,“政府救济只能保障基本生活,必须通过教育提高残疾人的素质,通过促进就业增加他们的收入,逐步缩小残疾人与健全人生活水平的差距。”全国人大内司委有关机构的负责同志对本刊记者表示。更为重要的是,残疾人通过平等就业才能切实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公平与尊重,进而重拾生活热情。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以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为立脚点的新唯物主义哲学,是关于人和人类世界的哲学,它是从广义人类学维度和哲学高度对于人和人类世界的把握,因而可以称之为人类学—哲学。这是一种关于每个人与一切人如何合理生存与健全发展的新哲学。它的从自然界出发的人与自然界的生态一体性原理;以社会人为本理解人和人类世界的一切问题以及人的自由解放原理;以人与自然界、人与人的合理的物质变换作为人类世界的最高生态价值的原理;以每个人与一切人的合理生存为根基的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公共人本主义价值立场等等,都是如何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界的合理关系的哲学原理,它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张艳菊 《今日民族》2014,(11):52-52
<正>上世纪8 0年代,一本叫《第三次浪潮》的书,掀起了热潮,形成了一个新的学科思想体系——未来学。它强调人们如果不能尽快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将可能被发展所淘汰。2005年,美国记者托马斯·弗里德曼出版了《世界是平的》一书,认为:科技、政治和经济革命正在消除各种壁垒,让世界变得更加平坦。平坦后的世界,竞争环境变得公平。弗里德曼指出,由于市场的全球化,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全球化,使这个世界的经济敏感得比流感来得还快,比禽流感的传播还要迅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