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9年在河南郸城县丝绸厂工作了2哆年的薛显云,因厂子 破产倒闭,成了一名下岗职工。她怀着对兵团的热爱,不顾家人的 反对,义无返顾地来到了农十师一八四团,成了五连的一名正式 职工。1999年,夫妇俩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当年收入达1万余元, 2000年连队领导给她分了一套房子,并让她承包了30亩棉田。由 于管理有方,籽棉单产335公斤,当年就实现纯利润176万元。夫妻  相似文献   

2.
2月28日,笔者在农八师一五○团十二连采访曾多年被评为三学三比女能手的共产党员伏士芳。她对笔者说:她今年承包110亩棉花,籽棉总产43.5吨,籽棉单产396公斤,收入达8万多元,是一五○团十二连棉花单产最高的承包户。多年来,伏士芳在棉田辛勤耕作,不断地总结和积累经  相似文献   

3.
郎宝,今年40岁,是2000年来农二师三十三团五连落户的河南尉氏籍劳务工。2002年,郎宝在农行贷款3万元,两费自理承包了连队50亩棉花。当年,郎宝卯足劲干了一年,年底棉花每亩单产籽棉380公斤,还清贷款,交够团场后,获纯利1.5万元。第一次尝到承包的甜头,郎宝的胆子更大了。2003年,他又到农行贷款5万元,两费自理承包了连队102亩棉花。科学种田,郎宝  相似文献   

4.
1992年,周圣洁看准了西部这块热土的发展潜力,和丈夫不远千里来到了农十师一八四团五连当了一名农工。1998年,一八四团党委号召农工"依靠科技植棉、开辟致富之路",在连队召开的动员大会上,她看见部分职工持观望态度,犹豫不决,就第一个站起来说:"团党委鼓励我们职工致富,我就想大干一场,我给大家带个头,先承包35亩地。"当年35亩棉花单产籽棉303公斤,纯收入2.8万元。2008年周圣洁扩大了种  相似文献   

5.
正肖兵1991年从四川来到农一师八团八连参加工作,刚来时不懂植棉技术,初次承包40亩棉花当年就亏损5000余元。但他不服输,肯吃苦好琢磨。他依靠团里的富民政策,承包了190亩棉田,科学种田,精耕细作,总产、单产年年创全连之最,近两年收入突破15万元。  相似文献   

6.
今年36岁的涂小珍是农一师七团九连的一个普通女性,近几年,她和丈夫印志华承包了80亩棉花地,经营着一台轮式铁牛55和720轮式车,年经济收入超过9万元,是单位的"科技示范户"。1999年,七团实行"两费自理",涂小珍凭着自己以往的棉田管理经验,承包了80亩棉花地,这一年,她自己挣回了3.4万元。2000年,七团实行机务改制,全团的大中小型轮式  相似文献   

7.
<正>曹修华是农一师七团五连的普通职工,2009年他承包的138亩棉花在遭受了低温、大风、干旱自然灾害的影响下,依靠科学管理和踏实苦干,年终籽棉单产达465.9公斤,获利15.8万元,成为团场远近闻  相似文献   

8.
正2018年12月4日,八师石河子总场泉水地五连职工郭玉霞看着自己手机刚刚收到的短信高兴地说:"太好了,2.6万元棉花补贴款到账了!今年收成不错,94亩棉花兑现近30万元。明年更要好好干,用实际行动支持团场改革。"据了解,石河子总场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补贴款5796万元这几天开始陆续发放,凡交售的籽棉八师党委每公斤预补贴0.7元,这让广大植棉户又实实在在获得了一份改革红利。2018年,石河子总场种植棉花22.6万亩,面积较去年增加5.75万亩;银力集团银北棉业两个轧花厂累计收花8.44万吨,总产量较去年增加2.18万吨,平均单产  相似文献   

9.
<正>曹修华是农一师七团五连的普通职工,2009年他承包的138亩棉花在遭受了低温、大风、干旱自然灾害的影响下,依靠科学管理和踏实苦干,年终籽棉单产达465.9公斤,获利15.8万元,成为团场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今年30岁的曹修华是陕西紫阳人,2003年从老家  相似文献   

10.
46岁的王书阁,来到农三师四十六团二连已有10个年头,他凭自己倔强的性格,勤劳的双手,实现着自己的梦。2006年,他承包的34亩棉田,籽棉单产380公斤,收入8900元,新植枣园95亩,套种经济作物收入5.8万元,畜牧业和农用机车收入2.8万元,全年收入近10万元,连续多年被团评为致富能手、先进生产者。  相似文献   

11.
周琼珍是八十六团的一名女职工。2001年,她种植170亩棉花收入2.5万元;发展3.5亩大棚蔬菜,收入1.2万元;饲养5头母猪,收入3500元;栽培花卉收入2000元。她靠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走上了一条致富路。 1996年,她随丈夫从甘肃来到八十六团,团场两费自理、租赁承包深深吸引了她。当年,她承包了30亩棉花,从备耕一开始,她就像个陀螺一样飞速地旋转起来。她勤学好问,吃苦耐劳,从播种、放苗、田管到病虫害的防治,项项措施落实到位。通过  相似文献   

12.
敢拼才会赢     
农八师石总场四分场五连承包大户郭俊志承包了182亩土地并开荒地200亩,共种植棉花382亩,平均单产籽棉290公斤,总产112.7吨。2005年和2006年连续两年丰收,每年都领到了48万元兑现款,成为连队拿到兑现款最多的人。  相似文献   

13.
农二师三十六团五连新职工张干中,承包71亩棉田,2004年纯收入3.2 万元,2005年纯收入5.8万元。 2003年,张干中带领拾花季节工 50余人,第五次来到三十六团五连拾花。几年的拾花工作中,张干中看到该  相似文献   

14.
<正>她怀着对农场的一片热爱之情,勤奋学习科技知识,辛勤耕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4年至2008年,她5年累计承包棉花面积394亩,总产籽棉21.683万公斤,平均单产550公斤,共创产值125.76万元,利润54.84万元。尤其是2008年她管理的83亩棉花,总产籽棉5.23万公斤,单产630公斤,创产值29.3万元,年利润达到14.36万元。她就是兵团劳动模范、二团十八连职工郭继红。勤奋学习为她插上了知识的翅膀  相似文献   

15.
<正>"今年我在自己承包的40亩棉花田中套种小茴香获得丰收,额外增加了1.25万元人民币的收入;作为职工,要进行种植多样化、合理化,才能掏出"金元宝"。1月13日,成为连队种植作物收入13万元承包户之一的一团五连职工张军,在连队办公室门口,兴奋的向围拢过来的职工述说自  相似文献   

16.
<正>农九师一六三团南区农五连女职工黄春花,自通过"绿色证书"培训以来,今年用所学到的农业科技知识,经过科学投入,精心管理,在承包土地和大棚种植上都喜获丰收,她种植的20亩红小片打瓜,单产120公斤,纯收入1.4万元,20亩饲料玉米单产达1000公斤,纯收入1.5元,庭院大棚纯收入达7000元,累计收入达3.6万元。  相似文献   

17.
致富之路     
科技助我上富路 白新安 今年36岁的罗华碧是农八师一四一团四连的一名职工。1986年,她带着对未来的憧憬,也带着对致富的希冀,离开家乡,随夫来到新疆。1994年,她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单独承包了连里的80亩棉花。当年,她收获籽棉14吨,获纯利1.2万元。尝到了承包甜头的她,更坚定了种地致富的信心。 为了尽快提高科学种田的本领,她除积极参加团场举办的各种技术培训外,又自费订阅了农垦科技杂志。同时,她还虚心向技术员和有经验的承包户请教,认真总结每年  相似文献   

18.
刘应堂敢想敢干敢为人先,6年时间挣了20万元,受到农三师四十五团党委的表彰和奖励。 1997年,刘应堂携家带口从河南来到四十五团七连安家落户,当年,他承包了340亩棉花地。刘应堂坚持多学习多请教,勤劳苦干加巧干,很快就掌握了一套植棉技术。1997年至1998年,他承包的40亩棉花,单产籽棉都在350公斤以上,2年收入2.8万元。 尝到种地甜头的刘应堂,1999年承包了100亩棉花地。他拿出积蓄2万元购回一台小四轮拖拉机、两头母  相似文献   

19.
1999年,初到农三师四十二团的齐典兵承包了40亩棉田,由于是头一年种植棉花,不懂栽培技术,缺乏管理经验,尽管夫妻俩勤勤恳恳埋头苦干,早出晚归,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只赢利了几百元。妻子埋  相似文献   

20.
正"我太幸运了,赶上了团里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种了枣树,光2011年我就盈利了37万元。"近日,笔者在地头和李维莲聊起去年的收入时,她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李维莲是农二师三十三团十八连职工,她自1995年从四川宜宾市来团承包土地。17年来累计承包种植过1958亩土地,其中4年承包50亩红枣园,共向国家交售了2150吨优质棉花,50余吨特级商品果,向国家、集体上缴了34.3万元税金利费,她多次荣获团"致富带头人"和"先进生产者"称号,2011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