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欧洲是博物馆业的鼻祖,博物馆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683年牛津大学的阿西莫林博物馆正式开放,至今已经有320多年。全世界现有的5万多座博物馆,有2万多座都在欧洲。在这漫长的3个多世纪时间里,博物馆的形式在不断发生改变,以便顺应更多普通民众的兴趣。我在欧洲旅游的最深体会就是博物馆之普遍与寻常。它们已经不是精英文化的标志,而是普通欧洲人文化生活的一个部分。与此同时,在  相似文献   

2.
环球侨讯     
《侨园》2000,(3)
缅甸华人地位改善缅甸华人作为一个种族集团,并不像在东南亚一些国家那样在政治上扮演重要角色。华人对缅甸经济的贡献是很大的,华人利用自己的海外通商网络,帮助政府促销农产品。50年代中,华人响应政府的号召,把进出口的大部分让出来给缅甸人经营,自己从商业转向工业,开辟了新型工业发展的新纪元,维护了民族团结。  相似文献   

3.
人性回归后的忏悔──记侵华日本宪兵土屋芳雄的谢罪展览魏运亨5月中旬,辽宁省近现代史博物馆办起了一个独特的有意义的展览。说它独特.是因为全部展品是一个曾参与侵华战争的原日木宪兵提供的,是一次忏悔和谢罪;说它有意义,是因为此时正逢世界人民纪念反法西斯战争...  相似文献   

4.
以前只是去过北京的故宫博物院和历史博物馆的我,一朝走进大都会美术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的大厅,直象是跨入了另一个世界。它不但使我知道,而且让我看到了另一种类型的博物馆,一种跨越了国界、种族、肤色的博物馆。有人说,博物馆是人类及其活动的反映,是人类的自然、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反映。我想还可以补充一句,特定民族的博物馆,即是这个民族历史、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反映,是这个民族心理的表征。  相似文献   

5.
巴黎专电 巴黎卢浮宫新建的地下接待大厅3月29日正式向游人开放。大厅的竣工标志着法国总统密特朗于1982年提出的大卢浮宫整修计划的主要部分已经完成。直至1993年;卢浮宫内外尚需整修,宫内展品将重新布置,玻璃金字塔以西还要修建地下停车场和商店,地面上将出现一座芳草花园。 这个位于玻璃金字塔顶下的接待大厅,面积为4.7万平方米。从玻璃金字塔入口沿旋梯而下时立足环顾,便可见大厅外蓝色的天空和褐色的宫墙;与7个溢满清波的水池相映生辉,玻璃金字塔宛如一颗浮  相似文献   

6.
英国的博物馆有着比较悠久的历史,在欧美国家中有一定影响。英国工业革命以后,近代博物馆就开始发展,到二十世纪初已经达到二百九十五所。早在一九四五年,英国议会就通过了第一个《博物馆法案》,一八八九年英国博物馆协会成立。一九二六年英国兰斯特大学建立博物馆学系,专门培养博物馆人才。所有这些,英国都是开创性的,英国的博物馆事业在西方世界居于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纪平 《瞭望》1988,(49)
起步较晚的中国科技馆事业目前初具规模,与传统博物馆不同,科技馆强调把科学技术原理和实际应用变成可供观众动手操作、表演、实验的展品,利用现代的声、光、电和计算机技术,使展品不但具备科学性、知识性,而且还有趣味性,吸引观众在实验中学习和探索知识。 在美国,大约2万多人就拥有一座科技馆。日本  相似文献   

8.
《侨园》2000,(6)
在加拿大,一些找不到工作的华人新移民开始对当兵感兴趣。前不久,在多伦多市东约一个就业洽谈会上,加拿大军队设立的一个招兵摊位吸引了不少找工作的华人。从中国来的高先生到多伦多已经快一年了。这位原先在北京搞化学的高级工程师到这儿一直没有找到工作。半年前他才改学电脑,都快学完  相似文献   

9.
1995年4月,澳大利亚南澳州中华总商会代表团一行到上海参加南澳上海经济合作项目洽谈并达成一致举行签字仪式。本刊记者专程赶赴上海对南澳中华总商会——世界上第一个不分种族的华人社团的会长、阿德雷得市政厅第一位华裔市长黄国鑫先生进行了专访。第一个不分种族的华人社团南澳中华总商会共有会员200多人,其中华人占60%,白人占40%。会员不受种族限制,不管是华人还是白人都可以入会。  相似文献   

10.
东南亚华人的身份、地位和权利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到20世纪80年代末,东南亚华人基本完成了从华侨社会向华人社会转变的过程,绝大多数都加入了当地国籍成为各国的公民.东南亚华人身份的转变过程由于受到冷战时期的一些时局因素的制约变得复杂而曲折,转变过程的完成意味着长期以来使用的"华侨"称呼已经不能反映实际情况,同时学术研究和实际工作中也应该做出一些相应的调整.华人成为东南亚国家的公民之后,在有些国家可以享有充分的社会政治权利,而在有些国家则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处于一种二等公民的地位.华人的政治社会地位如何往往并非掌握在华人自身手中,因为除新加坡之外,在各国华人都是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11.
麻卓民 《侨园》2006,(3):12-13
西班牙巴塞罗那华侨华人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927年。当时,一些青田小贩在巴塞罗那从事小商品买卖。50年代初,香港一些神职人员开始来到巴塞罗那,后来一些台湾同胞和少数从其它欧洲国家过来的侨胞也相继到来。1973年中西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之后,大陆同胞也开始陆陆续续进入巴塞罗那。90年代初,巴塞罗那华侨华人有了快速的发展,到2005年底,加泰罗尼亚华侨华人总数已经达到2.1万,占当地外国移民的2.33%。华侨华人大都集中在巴塞罗那及其周边地区。华侨华人遍及当地各行业20世纪90年代之前,巴塞罗那华侨华人基本上都从事中国餐馆业,到1995年,中国餐…  相似文献   

12.
壹·侨讯     
《侨园》2013,(6):5-5
<正>西班牙媒体抹黑中餐吃人肉引发华人自省西班牙私营电视台"电视5台"最近播出了一档恶意中伤当地中餐厅的节目,甚至暗示中餐厅用"人肉"做菜,让西班牙人不再吃"肮脏的中国饭"。该报道严重抹黑了中国人的形象,引发西班牙中餐协会和华人社团的强烈抗议。从"埃尔切烧鞋事件"到中餐馆卫生问题,近年来西班牙媒体中涉及到华人的报道大多为负面新闻。有分析称,由于语言、生活习惯截然不同以及华人比较封闭的生活方式,当地的媒体很难真正地走进中国人的生活,对华人群体有个真实而客观的了解。而华人只注重于生意上的竞争与拓展,忽视回报当地的做法,更加重了西班牙社会对华人所具有的偏见,甚至是敌意。  相似文献   

13.
华人敲诈华人,华人绑架华人,华人盗窃华人,华人谋杀华人,现在发展到了华人公开持枪抢劫华人。这是南非华人的耻辱!生活在南非的华人被同胞伤到最深处……前一段时间,南非的几家华文媒体相继登出一则消息:曾经震动整个南非侨界的福隆命案,其中一名案犯病死南非,监狱方面希望知情者联络其家人处理后事,如果逾期无人处理,狱方将按照惯例处置。在没有死刑的南非,有人说这是因果报应,也有人说这是天意,是罪有应得,是一个罪恶生命的赎罪。虽然是一个罪犯的死,可是,不可否认的是,又有一个炎黄子孙消逝在了这块远离故土的地方,尽管他是一个不肖炎黄子孙。  相似文献   

14.
从探讨博物馆的概念和社会使命入手,指出目前我国基层博物馆所存在的社会效益差、经费短缺以及社会服务工作难以开展等问题。在目前基层博物馆的物质、人才条件无法迅速得到改善的条件下,发挥基层博物馆贴近民众、植根社区的优势,发动社区参与博物馆建设,同时也让基层博物馆发挥社区服务功能,从而实现基层博物馆建设与社区发展的良性互动。而顺德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可以作为经验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西班牙华人社团概况华人社团是海外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一个时期的华人社团状况客观地反映了这一时期华人的社会、经济、文化和观念的状况。西班牙华人社会的历史已经有80多年。80多年里,西班牙华人社会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从清末民国初期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早期阶段;二是从1949年到1973年中西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之前的中期阶段;三  相似文献   

16.
《侨园》2017,(12)
正一位华人朋友在德国生活期间记录了一些细节,从其中可以一窥精细、严谨的德国人的品质和作风。他们严格规范的德国式细节管理,以及执行规范的德国式态度,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1.中国的窗户基本都是向外推开的,到德国后我注意到他们的窗户都是向内拉开的。问德国人为什么,回答是窗户向内拉开擦玻璃时很方便。想想真是这么回事,将胳膊甚至大半个身体探出窗外才能擦到玻璃外侧,不危险吗?  相似文献   

17.
章章 《党政论坛》2012,(2):49-49
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可以说是清真寺的博物馆,三步五步就是一个清真寺,每间隔几个小时就可以听到清真寺的祷告声,如同定时定点的博物馆现场直播。但这毕竟只是比喻。在土耳其的卡帕多奇亚,却真有那么个基督教堂博物馆,在小面积内集中了许许多多的教堂,这就有点难以想象了。  相似文献   

18.
解放前的上海外滩公园,曾经挂过一块“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这块牌子,业已成为当年西方殖民主义者欺凌中华民族的象征。 可是,前不久却有人在上海报刊上撰文,武断地否认历史上曾经有过“华人与狗不得入内”这一回事。 惊人和轻率的大胆否定 今年3月,由中国文史馆和上海文史馆主办的上海《世纪》杂志在“史卷拂尘”栏目中,刊出了《揭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流传之谜》的文章。文章认为“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牌子原系子虚乌有,是“博物馆在50年代为配合形势教育”而制作出来的,“以后西方殖民主义者在公园曾挂过‘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的故事广为流传,成为国人皆知的  相似文献   

19.
正新加坡作为一个华人社会不同于传统中国社会(如中国大陆和台湾)的最大特征是它的法治,这一点新加坡自身深以为傲,也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对于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华人社会而言,新加坡能建成一个法治社会确实令人兴奋。新加坡法治建设成功的例子至少表明,"华人社会无法治"并不是一种宿命,只要某些条件具备(如领导者的政治意愿和民众的参与),华人社会也可以依法而治。我们当然必须认识到,新加坡法治的成功  相似文献   

20.
程青 《瞭望》1998,(38)
博物馆怎样才能贴近民众本刊记者程青博物馆可以说是一个国家文明的风信标。中国悠久的文明令我们骄傲,众多的博物馆珍藏着难以数计的文物宝藏。到1995年底统计,全国共有博物馆1800多座,其中文化。文物系统的就有1200多座。面对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博物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