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念念梦兮故人还,徐徐来兮又复还;品性能受千秋屈,芳名可供万代传。”这是黄国璋同志生前缅怀徐品芳的一首诗。我读到此诗,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不禁回忆起她与我在“锡流”共同战斗的日日夜夜。她的音容笑貌总在我眼前闪现,她献身革命的高风亮节,永存在我心中。 徐品芳1914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自幼敏而好学,以全县小学会考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宜兴县立女子中学,3年后又以优异成绩考入闻名遐迩的苏州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在无锡县教书。徐品芳从学生时代起就积极参加校内外的进步活动,曾因带领学生闹学潮被捕坐牢。  相似文献   

2.
“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这“三问”,问出了一个共产党人一生的全部思考。我不由想起我的姥姥张文秋,她用一生的实践做出了正确回答。 姥姥今年98岁了。她是一位世纪老人,更是一位革命老人。她1903年出生于湖北省京山县。1919年考入湖北省立女子师范学校,在学校里,有两位老师把她引上革命道路。一位是董必武,一位是陈潭秋,他们都是党的“一大”代表,是党的创始人之一。姥姥参加了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1924年3月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1月转为中共正式党…  相似文献   

3.
1939年3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办了我国教育史上唯一的一所冠以“中国”名称的“中国女子大学”(以下简称“女大”)。它历时两年多,至1941年8月结束,培养了一千多名妇女干部,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缪伯英1899年10月21日生于湖南省长沙县。先就读平江县启民女子学校,后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1919年7月,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学校。 这时,正值五四运动爆发不久,中国社会激烈动荡。一批怀有远大抱负的仁人志士都在努力探索救国途径。1919年底,缪伯英参加了由李大钊、蔡元培、陈独秀等人发起成立的“北京工读互助团”。 1920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  相似文献   

5.
在山西省左权县麻田镇清漳河畔,耸立着太行新闻烈士纪念碑,碑上镌刻着一位在1942年5月反“扫荡”中与敌枪战后跳崖殉国女战士的名字,她就是华北《新华日报》经理部秘书主任黄君江。黄君五,原名黄维枯,1912年出生在湖南省湘潭县一个旧官僚家庭。她从小天资聪颖,勇敢刚烈。1927年,年仅15岁的黄君这在长沙投身于妇女革命运动,并参加了青年团。长沙“马日事变”后,她迅速离开长沙,夜渡洞庭湖,只身来到上海,进入启秀女中学习。她一边从事革命工作,一边学习。中学毕业后,考入复旦大学经济系,并于1930年前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1…  相似文献   

6.
蒋祖智 《湘潮》2014,(5):50-50
王悦贞.1907年出生,塞住常德东门外二铺街。少时在常德育德女子小学读书,成绩优异。毕业后赴长沙考入稻田女子师范(后改为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在校时加入中国共产党。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与同乡同学积极参加反日宣传。毕业时,正值大革命的风暴席卷长沙,她奉组织派遣,到湘阴从事农民运动。不久,成立湘阴县农民协会,她被选为宣传委员。当时,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声势浩大,把国民党湘阴县长吓跑了。农民协会组织新的苏维埃湘阴县政府,推选王悦贞任常务委员兼主席。她领导农民镇压了罪大恶极的土豪劣绅钟恒生等8人,当地群众拍手称快。  相似文献   

7.
李海文 《党史文汇》2002,(10):19-21
问:您是什么时候参加革命的?怎样认识彭真的? 答:我认识彭真比我二姐张洁清早.姑姑张秀岩是李大钊的学生,在大革命时就参加共产党,投身革命.我们兄妹都受姑姑的影响参加革命,所以毛主席说,她改造了一个家庭.我是1 934年开始接触革命的人和书,1 935年参加"社联",那时我上高一,16周岁.1936年暑假后,学校把我和另外参加革命活动最积极的同学,以旷课等"罪名"开除了.我就到天津找我的姑姑张秀岩、姑父李铁夫.他们是天津党组织的领导人.我那时候最佩服的是我的姑父李铁夫.李铁夫是朝鲜人,因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在朝鲜被通缉,站不住脚了,才到中国来,并参加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国际主义者,那真是完全彻底,他把中国革命事业看成自己国家的革命事业.他对我的教育和他的为人,我这一辈子都忘不了.  相似文献   

8.
转兵通道     
杨少波 《新湘评论》2006,(10):36-37
在湖南省西南边陲有一个美丽的小城——通道。通道虽是一个不很起眼的地方,但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她却曾经流逝过多少峥嵘岁月,蕴藏着多少历史烟云……因为有了她,中国工农红军才开始出现转机,中国革命也开始逐渐走出困境。刘伯承元帅曾在《回顾长征》中描述:“部队在12月占领湖南西南边境之通道城后,立即向贵州前进,一举攻克了黎平。当时,如果不是毛主席坚决主张改变方针,所剩3万多红军的前途只有毁灭。”这一论述精辟地道出了“通道转兵”的重大历史意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年了,让我们拂去岁月的尘埃,穿越时空隧道,再次去感受一下当年烽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战场.去探寻永载史册的“通道转兵”的辉煌篇章。  相似文献   

9.
著名女作家丁玲以我党卓越的政治活动家宣传家溜秋白和王剑虹为原型,创作了中篇小说《韦护》。作家以她特有的细腻的笔触、优美的语言、充沛的感情描绘了溜秋白与王剑虹短促而灿烂、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表达了作家对挚友王剑虹深深的怀念之情,真实地再现了早期共产党人往秋白的形象。桃源初识丁玲与王剑虹不同寻常的友谊可追溯到五四时期。1918年夏,丁玲考入湖南胡匕源县第二女子师范学校预科学习,而王剑虹已是师范二年级学生了。1919年5月4日,那场预示中国革命新时代的运动爆发了。“五四”的风暴也涉及到小小的湖南桃源县城。在桃源…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与丁玲的交往,影响了丁玲的后半生。第一次见到毛泽东1904年10月12日,丁玲出生在湖南省临澧县胡子冲。原名蒋伟,字冰之,丁玲这个名字是她从事文学创作后用的笔名。1918年夏,14岁的丁玲小学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入桃源省立女子第二师范学校。在她一年级学期结束时,爆发了“五四”运动。丁玲积极投身这场革命,主动担任了贫民夜校的小老师,热情宣传反帝反封建的道理,由于她年龄小,学生们都风趣地叫她“崽崽先生”。1922年,丁玲到上海入陈独秀、李达创办的平民女校读书;1923年,入中国共产党创办的上海大学中文系学习。1927年12月发表处女作…  相似文献   

11.
1930午4月,一位叱咤风云的回族女杰,在济南被反动军阀杀害了。她就是郭隆真。 郭隆真英勇就义的消息传到上海,周恩来、邓颖超深为悲痛。周恩来感慨地说:“郭隆真同志真乃巾帼之英雄,我党之优秀干部!”邓颖超也感慨地说:“隆真同志是我辈之英杰,我辈之骄傲和光荣!” 郭隆真,河北省大名县金滩镇人,回族,1913年考入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后又考入完全师范第八学级。在校期间,经常和邓颖超、刘清扬在一起学习,成为亲密的同学。当时周恩来在天津南开中学读书。他们都是学生中的活跃人物,在反帝反封建、打倒军阀、  相似文献   

12.
陈修良系宁波封建大家庭的名门闺秀 ,从小受封建礼教熏陶 ,但她从不为之屈服 ,受其束缚。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思想影响下 ,一些大家闺秀一般都不出外读书 ,但陈修良是个性格坚强又活跃的姑娘 ,执著追求真理 ,在母亲陈馥的支持下 ,她冲破封建大家庭的重重阻碍 ,于1922年考入宁波女子师范。当时的宁波女师 ,封建压迫十分严重。女学生非但没有结社、集会、言论、出版的权利 ,甚至连通信自由也没有。对这一切 ,陈修良的思想极为反感 ,她心中有一种强烈改变现状的要求和愿望 ,因此 ,她对领导人民推翻满清封建王朝的孙中山先生十分敬仰…  相似文献   

13.
《党史文苑》2014,(7):30-30
1924年至1927年,在中国的大地上爆发了一场席卷全国的革命运动。这场革命运动声势之浩大,发动群众之广泛,在中国现代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人们通常把它称为中国的“大革命”。这场革命的宗旨是“打倒列强,除军阀”。打倒列强,就是打倒帝国主义。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宰割中国,使中国从帝国主义统治下解放出来,获得独立。帝国主义是通过中国的封建军阀来间接地统治中国的。中国的军阀,当时以北洋军阀为主,因此,以推翻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为目标的大革命是一场民族民主的大革命。  相似文献   

14.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柔道52公斤级决赛中,卫冕冠军、中国选手冼东妹击败了朝鲜“黑马”选手安琴爱,成为奥运会冠军,为中国代表团获得第五块金牌。 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冼东妹获得了女子柔道52公斤级冠军。2005年,功成名就的她选择了退役。然而在去年年初,刚刚育有一女、已经32岁“高龄”的冼东妹却作出一个令人吃惊的决定——复出,目标要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重新摘金。  相似文献   

15.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对他的学生刘和珍的高度评价。刘和珍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进步学生的优秀代表,是站在反帝反封建最前列的英勇女战士,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是“真的猛士”。 刘和珍,祖籍河南,1904年12月生于江西南昌,1918年考入南昌女子师范学校,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后,刘和珍开始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被誉为“江西妇女运动的火车头”。  相似文献   

16.
“爱情之火,需要不断增添燃料,才能愈燃愈旺永不熄灭。而最好的燃料,则是革命的共同理想、共同事业、共同斗争” 这是我国革命老前辈朱端绶同志的一句饱含哲理的名言,也是她和熊瑾玎同志40多年夫妻生活的最好总结。 (一) 熊瑾玎是湖南长沙人,生于1886年。早在1918年他就参加了毛泽东同志在长沙组织的“新民学会”,后在湖南担任过多种职务,并兼任长沙女子师范学校校委常委。当时,16岁的朱端绶正在该校读书,她与熊瑾玎认识以后,虽接触不多。但双方已产生了好感。  相似文献   

17.
张扬  曹凯 《党课》2012,(20):96-98
我们都知道,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因为“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殊不知,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进程中,其实还出现过另外十几个“共产党”组织。  相似文献   

18.
1998年,我到广州采访了我们家乡的革命人物袁溥之。虽然当代很少有人知道袁溥之,但她曾是最早和董必武一起开展革命活动的女性,还曾是出席国民党“二大”的中共女代表之一。她的一生和中国革命的许多重大事件联系在一起,和许多中国革命的著名人物有过交往。  相似文献   

19.
严妍 《世纪风采》2007,(2):45-45
1916年7月19日杨瑞年出生在镇江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杨效颜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镇江最早的国民党党员之一,也是一位爱国人士。杨瑞年从小就受到父亲的影响,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九·一八”事变发生时,杨瑞年正在扬州中学读书。她和许许多多热血青年一样,上街游行示威,参加学生纠察队,带头宣传抗日。1932年,杨瑞年考入苏州女子师范学校。她学习勤奋,门门功课都很优秀。  相似文献   

20.
王超 《党史纵横》2004,(3):35-36
1903年,在大阪举行的日本“第五回内国博览会”的大会上,出现了一位中国女子。这在当时的日本是极为少见的,因为即便是在西学兴起数十年之后的中国,能够有机会走出闺房,跨出国门,游览世界的女子也是屈指可数的。这位奇女子便是深受新文化影响、中国最早走向世界的知识女性——单士厘。走出国门1856年,单士厘出生在浙江省萧山县一个文化教养很高的家庭。她的外祖父家,先人官至礼部尚书,舅父一生著述也多达十余种。单士厘幼年丧母,舅父于是担当起对她教育的责任,正是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她得以在闺中阅读大量书籍,在诗词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