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老孙师傅,小孙孙又想你了。"看见老孙对着手机屏幕傻笑,一边的同事打趣道。老孙名叫孙松建,是个再普通不过的电厂检修工,以电力人这个身份一路走来,从风华正茂的小孙变成了现在大家口中的老孙。不过,老孙在八师天富发电产业化学分场同事们的心里,那可是"万能的",是个超人一样的"战士"。因为,无论设备出现什么异常召唤老  相似文献   

2.
老孙是个私营企业厂长,这几年企业办得挺红火,村里人都说老孙有财运,发财的事都让他遇上了。听到这话,老孙总是嘿嘿一笑。几个月前,又有一件大好事让老孙遇到了,可这次他却摊上了一场官司。2002年9月3日,一头惊牛连窜带蹦闯进了老孙的厂子里,几名工人见了连忙关厂门,周旋几次才抓住牛,拴了起来。工人随即通知了老孙。老孙出来一看,是头奶牛,肚子还挺大,像是怀着小牛呢。他可乐了;心想好事又让我给碰上了,连牛带犊子,值不少钱呐……老孙一声吩咐,把牛拴在了厂门口的树上。没承想,不大工夫,放牛人找进了厂子。他对老孙一再感谢,把惊牛走失的来龙去脉讲了一遍,然后就要把牛拉走。老孙不干了,他说,这牛是厂里工人费了老大的劲才逮着的,怎能说声谢谢就牵走呢?老孙向放牛人提出得意思意思,可他提出的好处费数儿太大,而且不容回嘴,放牛人无奈,回去找牛的主家去了。这家的男主人老李当时不在家,两个钟头以后才急匆匆到老孙厂里去领奶牛。等他们赶到时,连老孙在内的人都傻眼了:拴在门口树上的奶牛不见了。两拨人一起急着四处去找,也没找到。老孙觉得自己尽心了,只是为  相似文献   

3.
采访焊工劳模老孙,谈及坚守缘由,老孙说因为两个人,一位是父亲,一位是师傅.当年父亲听说他要转行,给了他一巴掌,"别给我耍心眼儿,焊工都干不好,你还琢磨啥?"老孙当年嫌焊工环境差、穿着脏,一心想往办公室奔.这一巴掌虽不疼,却打到了老孙的心里,自此他收起杂念,专攻焊工技术.  相似文献   

4.
赶饭局     
吕清明 《党课》2013,(10):128-128
我的朋友老孙是某单位主任,找他办事的人很多,加之老孙交际广,朋友多,饭局接二连三,有时候一天得赶好几个“场子”。有饭局就要喝酒,老孙酒量再大,几个饭局下来,也喝得醉醺醺的。  相似文献   

5.
在中共沈阳市委机关大院内,人们常可以看到一位年过半百,满头华发的老秘书,手里捧着文件承办单,在楼上楼下各位领导的办公室间匆匆地奔走。他就是沈阳市委办公厅常委秘书室值班秘书孙洪成。 老孙的经历简单而又平凡。他1964年高中毕业后,响应党的号召下乡成为一名知识青年。在农村,他做过小队长、会计、大队党支部书书记,后来又担任了新城子区清水台镇镇长。 1994年6月,老孙被调到市委值班室工作。对于不了解这项工作的人来讲,值班不过是接接电话,发发通知,甚至同打更老头差不多。可事实上远非如此。市委值班室作为市委  相似文献   

6.
催债妙招     
一年前,朋友老孙开了一家饭店。老孙性格豪爽,为人仗义,捧场的朋友很多,饭店生意十分红火。  相似文献   

7.
正孙悟空上天当了弼马温,工作上兢兢业业,夙夜在公,"日间舞弄犹可,夜间看管殷勤,但是马睡的,赶起来吃草;走的捉将来靠槽。那些天马见了他,泯耳攒蹄,倒养得肉膘肥满"。可见,他很勤政,也很有干事能力,工作上也很快打开了局面、干出了效果。但是,他后来听说自己官职"不入流",就大发雷霆,以为玉皇大帝大材小用,说什么"这般藐视老孙,老孙在花果山,称王称祖,怎么哄我来替他养马?不做他,不做他,我将去也"。于是辞官不  相似文献   

8.
正2月4日,大年三十。早上8点,从六盘水市区一路向西行驶半小时,小车在梅花山拐了几个弯后,稳稳地停在了102省道275千米处,"六盘水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梅花山大队"蓝底白字的牌匾映入眼帘。一下车,记者就遇上梅花山大队中队长殷盛平。他一边伸出冻得冰凉的手欢迎记者一边说:"刚刚和同事去山上走了一遍,路况还不错,山腰有雾不过影响不大,山顶还有太阳,天气好得很。"梅花山公路海拔最高2680多米,是贵州海拔最高的公路,也是贵州西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湖南长沙市残疾人联合会原党组书记、理事长熊慈明因严重违纪被"双开",涉嫌违法问题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2011年以前,熊慈明收红包有个"规矩":不超过4000元。不过他的一名亲戚戴某打破了这条"规矩",一次性送出1万元,戴某也在市残联改造项目中中标。此后,戴某先后送出74.3万元。熊慈明还通过入公司干股的形式,从其他工程商处获利20余万元。在同事和下属眼中,熊慈明作风  相似文献   

10.
<正>"这两年,大家忙完地里的活儿,总爱往合作社跑。去年冬天,我在合作社里干活,领到了1.6万元的工资,一家人半年的生活费有着落啦!"9月6日,二师二十九团六连职工卢勇笑着说,"跟着老孙干,这钱袋子鼓起来了,思路也更开阔了。"卢勇所说的老孙,名叫孙军超,是连队的一名共产党员,也是大伙儿心中的致富带头人。2014年,头脑活、路子广的孙军超萌生了成立合作社的想法,得到了连队干部的大力支持。随后,孙军  相似文献   

11.
正"谈不上什么大爱,我只是有意无意地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小事情。"见到贵州电网六盘水供电局系统部抢修及客户服务调度员张宏霞时,已经是晚上8点,中午才下夜班的她没休息多久就接了一通电话开导同事,一聊就是小半天。张宏霞是个热心肠,很多同事、朋友遇到困难都愿意找她倾诉,她也乐意帮助周围的同事、朋友。  相似文献   

12.
在江苏省阜宁县人民检察院,有一位朴实、随和、忠厚的检察官,他叫孙体春。他多次被各级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2001年还被江苏省检察院授予“人民满意的检察干警”。领导肯定他,同事们赞许他,这是因为,他有与众不同的“老三篇”。第一篇:实了解孙体春的人都说老孙是个实在人,是个厚道人。对荣誉,他总是那么谦逊;对同志,他总是那么坦诚。他倡导“互补互学型”的科风,建议科里的老同志既要对年轻人予以关心照顾,积极搞好“传帮带”,又要向年轻人学习,多进行交流与沟通。他为人实在,办事实在,他的热情与友善就像一堆熊熊燃烧的…  相似文献   

13.
王巧捧 《廉政瞭望》2012,(24):18-20
早上9点多,一个电话把李昭吵醒。“游行了,一起去吧。”朋友在电话里说。挂了电话.李昭没动,“睡起来再说吧”。不过按照习惯,他刷了微博,看到同事上传了一张照片,就在公司门口,几个同事拉着游行用的横幅合影。李昭一下子从困意中清醒过来:好家伙,越来越有形式规模了。这必须得参加。  相似文献   

14.
正每年的全国人大会议筹备期间,发言人都要请上全国人大的同事、部委相关负责人、国内主流媒体记者等,分别召开座谈会,从中了解一年工作情况,倾听民生民意。不过,这些"发布会"的主角不再是发言人,而是人大机关和部委工作人员,以及各类媒体记者。他们在会上的积极踊跃,各具特色的关注点颇有参考价值,也促进了人大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党政机关与媒体和社会公众的沟通,强化了监督。  相似文献   

15.
前两天与同事谈起当下的南方洪灾。笔者说,经济损失1300亿。一个同事说,这相当于吉林市十年的财政收入。同事的说法引起了我对新闻报道的一点思考。"用事实说话"是新闻报道的公认原则,但发生的新闻事实在很多情况下是平面的,  相似文献   

16.
<正>案例1明知是酒驾依然乘坐出事故需担责刘祥与几个同事小聚后,喝得东倒西歪从酒馆出来。由于顺路,刘祥搭了同样喝得醉醺醺的同事小苑的顺风车。车行至某高速路口时,小轿车和前方行驶的一辆大货车"亲密接触"了一下,刘祥撞在了挡风玻璃上,造成多根肋骨骨折。看病养伤,刘祥两个月没上班,还花了几万元的医药费。为此,他把同事小苑、货车司机徐某、保险公司一起诉至法院,要求三方承担赔偿责任。在审理过程中,货车司机徐某辩称,刘祥受伤的主要原因是其自愿  相似文献   

17.
正"管"的着力点在于改变人,改变人的态度,改变人的能力;"理"的着力点在于改变事,改变流程,改变不合理的做法。一个老板给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他有一个业务部门,由一个业务经理主管。这个部门有十几个人,其中有两个人业务做得最好,但是和其他同事关系不太好。关系不好的原因在其他同事看来,是这两个人不合群,而且老抢他们的生意,致使他们的业绩不好。而在这两个人看来,是别人不像他们那样努  相似文献   

18.
正老孙患有高血压多年,平时没什么症状,所以没太重视,降压药吃吃停停。但无论是身边的朋友还是医生,都一直告诫他要控制好血压。老孙就不明白,不就是一个血压高,为啥要这么重视?  相似文献   

19.
阿沉 《廉政瞭望》2014,(21):76-76
我的一个朋友,在县城里当公务员,不过也只是最小的那个职位。然而她小时候却是个多才多艺的主。如今,她在这小小办公室坐着,身体是孕育子女后发福的形态。偶尔和同事七嘴八舌地扯些八卦日常.平日里也总要仰人鼻息。但她心里却有个艺术梦并没有泯灭。当初我去她家做客,她兴冲冲地把我拉到一旁卧室。从床底拖出一个纸箱子给我瞧,里面是她从报纸上剪下的图片。水墨画、油画、水粉画、剪纸……各色都有。说到底,她是一名收发室的职员,整天在办公室也不过就是与所有单位里的同事订的报纸打交道.把报纸像邮递员投信箱一样投进一个个小格子里,偶尔多出一些,就进了她的报纸扎里。她捆扎报纸的技术也是一流。  相似文献   

20.
正过去的成绩不过是前进道路上的基石,锲而不舍的教学和研究才可能不断有新的发现和新的超越。我是一名喜欢研究的教书匠,教书育人、潜心治学就是我的"初心"。——张广胜"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有28年党龄的共产党员,辽宁大学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张广胜教授对教育事业二十几年如一日始终坚守初心。对学生来说,他是严厉的师长,是学术道路上的引路人;对同事来说,他是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