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课》2014,(18):47-48
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出通知,决定开展儿童食品和校园及其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通知要求,各地以今年9月至10月为重点时段,以校园及其周边200米范围为重点区域,以主要面向学生经营食品的食品(杂)店、餐饮服务单位等儿童食品经营单位为重点场所,加大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集中部署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其中将开展儿童食品经营主体资格大检查。  相似文献   

2.
面对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和百姓日益提高的食品安全意识,今年辽宁省工商系统将从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稳定大局出发,在食品安全监管上做好7件事,确保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今年,全省工商系统将以农村食品、乳制品等为重点,强化监管执法,集中开展对食品交易市场特别是农村食品市场、城乡接合部、中小学校园及周边等重点区域和场所的治理整顿,严厉打击非法添加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记者从2015年贵州省食品药品生产监管工作会上了解到,今年该局将对肉制品、白酒、饮料、食用植物油等重点食品加强监管和综合治理,促进全省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为百姓食品安全保驾护航。完善台账制度确保有据可查"我这里卖的猪肉都是从定点屠宰场进来的,都有‘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和‘动物检验合格证’,这样我卖着放心,顾客买着也安心。"蟠桃宫农贸市场肉摊摊主张和平对前来检查的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  相似文献   

4.
<正>食品监管工作责任重大,各级食品监管部门应立足重点问题,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创新监管机制,确保食品安全。今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人的生命最为宝贵,要采取更坚决措施,全方位强化安全生产,全过程保障食品药品安全。"食品监管工作事关民生福祉、社会稳定、事业发展,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面对食品监管新常态,怎么适应?怎么引领?这是食品监管工作者要深入思考,并认真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通过组织食品企业法人接受警示教育,加大对生产商、销售商的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教育,使他们真正从内心深处警醒自己,培育经营良知,共同维护食品安全。8月11日下午,安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全市600余名食品生产流通企业的法人代表及主要负责人到宁谷监狱听取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生产有毒有害食品的服刑人员"现身说法",开展食品从业者食品安全法制警示教育。让广大食品从业者提高敬畏法律、尚德守法的意识,承担起保障食品安全的社会责任,为群众把好生产经营的食品安全关,筑起健康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政府日前印发《2013年辽宁省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计划通知》,要求各地区4月底前务必全力消除食品安全责任空白特别是监管空白。同时,全省将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5类"违禁超限"违法行为,全力保障十二运食品安全。按照要求,4月底前各地出台具体实施方案,各市实现两家以上食品企业通过国家诚信体系评价;选择1至2个市在1至2个重点食品行业中大力创建食品企业责任强制险试点工作,并逐步推广;6月底前,各市、县(市、区)政府及  相似文献   

7.
蒲丽娟  王伟 《求实》2016,(12):26-32
食品安全伦理是食品安全领域中利益相关者(主要指食品生产经营者、监管者、消费者和媒体)行为事实如何的规律和行为应当如何的规范,是关于食品安全问题及人的生活本身不可或缺的价值维度。食品安全伦理之所以必要,在于食品安全既表达个体价值诉求,又承载社会公共利益,以及食品本性异化的呼唤。保证食品安全,需要食品利益相关者对食品安全伦理的共知共守。  相似文献   

8.
"食品安全"问题由来已久且日益凸现,以往理论界有关"食品安全"概念的界定仅从技术层面出发,存在着严重的道德缺失。伦理角度的"食品安全"概念是指在人类赖以存活和发展的食品领域内围绕人类的生命权和健康权,伴随食品的供应、生产、流通以及质量等问题而产生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道德关系和行为规范。从"食品安全"的伦理概念出发,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方面所存在的伦理问题具体则表现为转基因食品、食品添加剂和有毒食品背后的社会道德现象,其伦理困境主要是生命健康权与经济利益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9.
<正>全省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认真组织学习新《食品安全法》,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更好地为全省食品安全保驾护航,切实维护食品公共安全,为贵州同步小康提供强有力的食品安全保障。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新《食品安全法》)已于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堪称"史上最严"食品法典。全省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认真组织学习新《食品安全法》,依法  相似文献   

10.
正什么是食品安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文件,食品安全(food safety)指"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食品安全要求食品对人体健康造成急性或慢性损害的所有危险都不存在,是一个绝对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十章附则第九十九条规定: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哪些因素影响了食品安全目前的食品生产和加工的技术日益复杂,食品品种  相似文献   

11.
食品检验不合格?立即封存《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2月1日起施行。办法要求,食品生产经营者收到不合格检验结论后,应当立即采取封存库存问题食品,暂停生产、销售和使用问题食品等措施控制食品安全风险。办法规定了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的原则、计划、抽样、检验、处理、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内容,强化了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要求食品  相似文献   

12.
历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制定了相关食品安全法律。虽然食品安全法的立法制度在不断地完善,但食品安全问题仍然频发。对此,应对我国食品安全相关制度予以完善,可从加大食品监管部门执法力度,建立完善的食品管理系统,建立完整的食品召回应急机制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一、贵州省公众食品安全整体认知状况分析(一)对食品安全标准整体的认知贵州省公众对于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标准的认知整体偏低。不少公众认为,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要向欧盟及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标准看齐。公众普遍认为食品安全形势严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食品标准低于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二)对食品安全事件责任的认知贵州省公众普遍认为出现食品安全事件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政府监管不力,层层监管机构形同虚设;二是食品生产者唯利是图。(三)普遍认为贵州省食品监管应该采用欧盟式的追溯管理一旦食品出现安全问题可以从零售端追溯到原产地,  相似文献   

14.
对绿色壁垒与我国食品安全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而愈演愈烈的绿色壁垒对我国食品出口贸易的影响日益明显,使我国食品出口严重受阻,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我国食品走出国门的最大障碍。有关食品安全问题既是设置绿色壁垒的最好作用点,也是抵御绿色壁垒的有效工具。在借鉴国外食品安全立法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我国食品安全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完善我国食品安全体系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5.
岳振 《当代贵州》2013,(19):28-29
贵州省"我用良心做食品"活动近日在全省深入展开。省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与省文明办下发通知要求,要通过不懈努力,使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和诚信意识普遍增强、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食品安全工作格局基本形成、食品安全总体水平的较大幅度提高。食品安全无小事,这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普遍关注。需要强调的是,在推进食品安全工作的实践中,法治手段与诚信教育必须协调使用。治理食品生产销售乱象与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并进行大力度的道德宣传与文明  相似文献   

16.
孙涉  张文睿 《唯实》2013,(12):71-74
<正>食品安全管理的核心就是保证食品生产供应链在没有非安全因素作用下形成,让每一个食品生产供应链在层层传递食品的同时,也层层传导经营责任。只有有效地消除问题食品源,才能获得食品安全。从全国看,食品生产供应链长,涉及的范围广,很难短时间内在国家层面实现全面管控。因此,从现实需要看,奠定国家食品安全监管的基础应该从食品的区域性市场准入入手,构建全面有效的工作机制,进行严格有效的食品安全监管。  相似文献   

17.
孙鹏 《奋斗》2013,(7):54-55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6月1日已开始实施,《食品安全法》涵盖了"从农田到餐桌"食品安全监管的全过程,对涉及食品安全的相关问题作出了全面规定,从机制体制上全方位构筑食品安全法律屏障。但是各地监管部门依旧周期性地曝光问题食品黑名单,在流通领域进行的食品例行检查中,不合格的食品仍源源不断地进入流通市场。  相似文献   

18.
周应恒  卓佳 《唯实》2008,(10):84-88
介绍农产品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情况,针对我国一村一品食品安全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建立食品安全可追踪系统的建议,强调政府在一村一品食品安全中应重点抓好信息系统的建设,强化农产品监督检查。  相似文献   

19.
刘学文 《求贤》2011,(5):16-16
2011年以来,中国反腐工作瞄准几个新的重点目标。一是全国检查系统要求加大对涉及民生腐败案的查办力度.把依法查办国家下作人员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和查处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中的依法贿赂、失职渎职犯罪作为当前办理职务犯罪的一个重点。二是整治公车乱用和小金库开支。  相似文献   

20.
早在1957年,德国就制定了面包制作标准。德国各个面包厂都驻有食品评定机构派出的技术人员,对面包的整个制作过程进行跟踪检查。德国的食品安全保障有官方的和非官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