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疫情防控工作以来,七师一二九团连队、社区"两委"和志愿者对返疆居家隔离人员,通过电话、微信或随同医务人员量体温一天一回访,密切掌握被隔离观察人员的身体状况。同时,充分发扬居家隔离不隔情的人道主义精神,把疫情工作者的真心和关爱践行于每次的回访中。  相似文献   

2.
徐斌  蒋明镏 《当代贵州》2020,(12):50-51
在贵州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的战场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卸下戎装志不改,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主动请缨,再一次披甲上阵,奋斗在抗击疫情一线。他们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退役军人。  相似文献   

3.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在湖北战"疫"一线,始终有一群冲锋在最前线的战士,他们是前方的医生、护士,建设者、支援者,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共产党员!抗击疫情的各条战线上,哪里最危险、哪里最紧张、哪里最艰巨,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  相似文献   

4.
今年春节前后,一些地方以加强疫情防控为名,出现了对返乡人员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等方面"层层加码",甚至"一刀切"的情况。比如,黑龙江省肇州县在域内没有疫情的情况下,对国内返回肇州人员采取"21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隔离,费用自理"的管控措施;肇东市在域内没有疫情的情况下,限制人员乘火车和经陆路卡口进入肇东,在群众中造成了恐慌情绪。  相似文献   

5.
正在中国,有这样一个群体,过去曾被贴上"特立独行"的标签。当疫情来袭、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突然打响,这个群体再度进入大众视野。人们突然发现,这群曾经的"孩子们"早已发生华丽蜕变。他们冲劲十足、冲锋陷阵、敢于担当、不惧生死,为抗疫贡献了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他们虽然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身份不同、经历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称呼——"90后"。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考察时曾用"抗疫一线的主力军"来形容他们,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中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  相似文献   

6.
《奋斗》2020,(5):48-48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兰西县兰河乡党委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充分运用"一防、二排、三保障"工作机制,强化联防联控,严防严守、不留死角,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源头预防"筑牢疫情防控交通防线为确保有效隔离疫情,兰河乡坚定不移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坚持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第一时间组织300多人,成立了防控监管队伍。  相似文献   

7.
正"社区有多少户居家隔离观察人员?联系片区市级部门是哪个单位?""包片部门人员在岗情况如何?……"2月21日,万源市纪委监委疫情防控督查组来到银铁社区,就该社区疫情网格化摸排管控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突击检查。把握职能定位,做好防控"宣传员"据了解,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万源市纪委监委把准职能定位,既全力配合各部门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又稳妥处理好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关系。及时跟进市委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落实专班管控机制,做好市民不戴口  相似文献   

8.
肖知潞 《当代贵州》2020,(11):70-71
在贵州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的战场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脱下戎装斗志不改,面对疫情主动请缨,再一次披甲上阵,奋斗在抗击疫情一线。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1月27日,贵州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向全省广大退役军人和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者发出一封《关于联防联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倡议书》,倡议广大退役军人在联防联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积极参与,勇于担当,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9.
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牵动着山东人民的心。无论男女老少,无论身在何处,许多人积极投身到支援疫情防控之中。一个个动人的身影、一帧帧感人的画面,成为疫情防控最难忘的"温情时刻"。医生"父子兵",请缨上一线。有这样一对医生"父子兵":他们一个在日照,一个在北京,却不约而同冲到抗击疫情一线,演绎着感人的"逆行"故事。他们就是赵龙廷、赵晟父子。日照市中心医院是日照6家·  相似文献   

10.
正"以后做任何事都不能用原则来做人情。"面对南江县纪委监委开出的疫情防控工作官僚主义、形式主义问题"罚单",该县云顶镇景坪村村主任张宽虎悔不当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时,为保障辖区群众人身安全,南江县实行临时交通管制,进出车辆和群众一律要到村(居)委会开具疫情防控临时通行证,从而阻隔疫情传播渠道。连续多日战"疫",云顶镇景坪村群众自觉居家隔离,且无重点监测人员,这让张宽虎逐渐放松了防线。  相似文献   

11.
《天津支部生活》2020,(7):57-57
近期,和平区新兴街道香槟小镇隔离点境外来津人员日渐增多,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因为海外疫情发展态势日趋严峻,经历千辛万苦、辗转多地回到祖国的。其中以留学生居多,年龄最小的不到14周岁,每个人平均花费的旅途时间大约30个小时,途中基本上是不吃不喝,还要克服倒时差等困难。疫情面前,他们不远万里,就是为了早日安全到家,感受到“家”的温暖。  相似文献   

12.
正人物档案张瀚文,省传染病防治院ICU室(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他担任新冠一病区总协调员、第一临时党支部书记,连续奋战在隔离一线,成功救治多例确诊病例。农历大年三十,本是万家团圆的日子,张瀚文却不能和家人一起看春晚、吃团圆饭了,因为他被"隔离"了。与新冠肺炎患者被动隔离不同的是,他是主动"隔离"——从腊月二十九那天起,他就作为第一批进驻隔离病房的医护工作者,坚守在抢救一线。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20,(4)
正2月1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吉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车管所所长徐宝珊居家隔离期间私自返回县城,受到该县纪委监委调查。大年三十(1月24日),徐宝珊带着家人回到红耀乡小庄村的父母家过年。1月26日,村委会摸排外地返乡人员时,得知徐宝珊的儿子不久前刚从武汉回来,便按照自治区疫情防控有关规定,安排他们进行居家隔离。  相似文献   

14.
正《环球时报》5月12日刊登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的文章说,疫情以来,关于财政政策如何发挥作用的讨论很多。4月1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要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其背后其实就是疫情冲击导致的几大风险,政府通过"六保"来管理和隔离风险,从  相似文献   

15.
丹青  姜岭 《前线》2020,(3):53-57
千万万默默奉献的社区工作者:他们是不穿防护服没有隔离衣的战疫勇士他们是劝别人在家自己却往前冲的逆行人他们是为居民把牢疫情防控大门的守门人他们是受累多受委屈更多的平凡英雄他们来自基层的基层,是每时每刻守护我们的人……“对不起,我先去参加一个社区疫情防控短会,失陪一会儿。开完会再回来介绍详情。”丰台区卢沟桥街道党工委书记高文娟从会议室中途离去;“抱歉,我在社区一线应急,现在无法接受你们的采访。”街道办事处主任李岩电话中说;“情况就是这样。我马上还要去社区处理一个紧急情况,先走了。”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刘际飞介绍完疫情防控工作,连一口水也顾不上喝就起身离开;“我现在社区疫情防控一线值守,赶不过来接受你们采访了。”  相似文献   

16.
正"疫情过后,我们就去离婚吧!"小周淡然地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熊晁和小周夫妻两人已在家"被隔离"一月有余。少了日常奔波和外界喧嚣,整日面对淡漠的丈夫,小周更多的是厌烦。她将熊晁评价为"人前人后两副模样",人前西装革履、温文尔雅,人后不修边幅、性格暴戾乖张。当生活突然被一场疫情按下暂停键,屋外考验着疫情防控,屋内考验着亲密关系。像放大镜一般,家庭生活的种种细节因疫情被不断放大:夫妻间偶发的口角冲突乃至家庭暴力,独居者需要直  相似文献   

17.
正2020年新年伊始,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指挥,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果。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不仅阻挡了人们出行的脚步,也打乱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新冠病毒是什么?""为什么要严格实施隔离防控?""如何战胜病毒……"很多人都对此充满疑惑。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冠病毒防控科普书  相似文献   

18.
正一个"敌人",突如其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汹涌,暂无特效药。一个声音,让人踏实。"病毒人传人,要隔离""可防可治,不必恐慌""情况会慢慢好起来,必须要有坚强的斗志"。说这些话的人是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曾为非典型肺炎(以下简称"非典")防治作出突出贡献。非常时期,他以84岁高龄临危受命,出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高级别专家组组长,奔走于疫情防控一线,在高规格发布会上直言病毒会人传人。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春节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以来,在四师六十二团,随着春节期间外出返乡人流量的不断增加,疫情防控筛查工作中的隔离和阻断成了重中之重。在六十二团两处集中医学观察点,20多名医护人员分组轮流值班。他们从早晨一上班穿上防护服,到晚上换班为止,基本上没有一刻休息时间。消毒,是每天必须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20.
正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惧生死、逆向而行;他们放弃假期,盯靠在一线;他们走街串巷,只为守护群众安康;他们用行动筑起了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仙河镇东苑社区居委会主任王辉,正是这群人中的一员。"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一定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