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关系着构建服务型政府、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能否实现,关系着法治国家的目标能否实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简政放权",通过梳理行政审批制度的现状,即行政审批权限设置不够明确、行政审批程序运行不够科学、行政审批缺乏有力监督,提出了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几项措施:完善立法、严格执行法律规定,规范行政审批程序、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督机制等。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当前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其重要意义体现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需要,是适应进一步对外开放的现实需要,是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廉洁政府的必然要求。经过十几年的改革探索,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初步形成了两种改革路径:"权力清单"模式和"负面清单"模式。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必须建立健全以下保障制度:建立行政审批公开制度,健全行政审批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完善行政审批权利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3.
行政审批效率关乎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形象的改善和地方投资环境的优化,提升行政审批效率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通过对广东省J市提升行政审批效率已有实践的调查发现,该市目前仍存在审批事项清理工作有待加强、审改工作缺乏统筹、部门衔接不够顺畅、信息化水平滞后等突出问题。需从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打造"一网式"信息化服务平台、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和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等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4.
2014年以来,陕西省委、省政府把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放在贯彻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谋划和推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简政放权同步性、系统性不强,行政审批规范化、信息化水平不高,监管机制、责任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建议加强改革的统筹规划和协调推进,以法治思维和方式加大改革力度,大力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信息化和基层政府承接能力建设,强化中介组织的规范与管理,制定规范、高效的监管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5.
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供了新动力和新路径。大数据的储存与处理、查询与分析、执行与应用等方法,广泛运用于审批事项的申请、审批流程的优化、审批的全过程监督、审批后监管方式的革新等,预示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由侧重于探索决策的艺术性管理,即将演变成为更强调顶层设计的技术性操作。但在实践中,大数据技术与大数据技术应用之间尚存在差距,多数地方政府仍处于"期望膨胀期",应用大数据技术的意向性特征明显,实质性探索不足,存在概念滥用和过度炒作等问题;理论中,对于大数据技术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如何运用的具体分析还有待破题。本研究基于申请、审批和监管三个制度环节的探讨,认为大数据驱动行政审批制度创新是可能的,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政务公开、信息共享、财政保障、人员培训、隐私保护等多方政策的支持和呼应。  相似文献   

6.
2011年,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道路上稳健发展,法治政府建设不断追求新的突破。在这一年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宣告形成,《行政强制法》、《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等法律法规颁布施行;社会管理格局初步形成,民生问题得到高度重视,演绎法治政府的新向度;在保障性住房建设、食品安全监管、社会保障体系等建设中,政府也愈加使用法律手段;中央部委"三公"消费支出趋向更多公开;行政审批改革和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构建继续推进,行政复议的制度改革正在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7.
峨眉山市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内在动力,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群众需求等外部动力,精简审批、规范运行、探索创新,不断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引向深入。但同时还存在行政效能较低,服务水平不高,审批标准模糊,中介管理缺位,监管流于形式的问题。峨眉山市将通过继续精简,集中权力,强化监管,管好中介来进一步提升县域经济发展速度、质量及区域综合竞争力,保障群众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8.
顺德区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简政放权和行政流程改革两个方面同时推动,推行一年来在提升政府服务效能上取得了初步成效,在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推动协同治理,完善社会参与机制、建立以"公众为中心"的协同审批流程,全面清理行政审批事项、整合优化行政审批流程、配置行政审批权"三集中三到位",优化审批机制及职能体系、提出标准化审批概念,规范政府行政放权行为等方面均取得突破。顺德的改革探索对推动广东服务型政府建设及改革的启示是:政府要积极培育经济和民生领域的社会组织;政府应建立相应的承接审批职能操作机制、绩效考评机制和监督机制;政府简政放权的改革需要制度设计和法律保障予以规范以确保改革的成效;加强广东行政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事权划分工作。  相似文献   

9.
行政诉讼的发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法治道路发展的缩影,见证了我国"人治—法制"、"法制—法治"、"法治国家—法治政府"的历史性跨越。行政诉讼是公民表达自己诉求和寻求救济的有效方式,有利于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我国的行政诉讼法律制度不断回应人民群众对公权力的新要求,在行政司法实践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强化行政诉讼解决纠纷的功能、完善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行政审批制度作为联系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纽带,对于完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及发挥两者的职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有利于保障和促进市场主体参与权的实现,加强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工作的监督,以及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从而推动社会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