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公证回避制度.是指在公证活动中.公证人员遇到有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形时.避开或退出办理该公证事项的制度。公证回避制度的设立.有利于维护公证机构的尊严信誉.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助于维护公证员的中立性以实现法律正义.同时也有利于个案的解决以及公证公信力的树立。虽然我国法律对公证回避作了规定,  相似文献   

2.
公证事项都有申请受理阶段.一般来说公证事项的启动对公证处来说都是被动的.证据保全公证也是一样。根据相关程序和各级公证协会的办证指引.对于保全证据公证.申请人一般都要提交主体资格的证明、情况说明、公证申请书和保全证据有关的证明材料。基本的材料齐全后.进行受理然后审查。但在实践中.公证员一般是审查了相关材料后.与申请人进行沟通.然后再决定是否受理。把审查放在受理之前.似乎更加符合办证的思维和习惯。在面对公证申请和公证咨询时,公证员应该怎样审查?我的办证思路包括三个步骤。  相似文献   

3.
张军 《中国公证》2002,(4):40-41
1.缺乏实体法的依托,现行公证制度职能被弱化。现代公证制度是引导和监督公民、法人依法办事,维护社会生活和经济秩序的制度,是国家司法预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缺乏民法传统,尽管有了公证制度,对公证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李静 《中国公证》2013,(10):35-36
公证业务的创新.我觉得有以下具体三个点可以考虑:第一是提存业务。目前我国法律有明确规定的提存部门仅有公证机构。但公证机构在实践中往往出现提存难办.业务不断减少。并有被其他部门类似业务代替的现象.完善提存公证事务.发挥公证在提存中的作用.是需要我们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提存公证业务分为清偿类提存和保证类提存两种.保证类提存公证的业务发展十分迅猛.相比之下.清偿类提存公证的业务量则非常的少。  相似文献   

5.
林苏云 《中国公证》2012,(12):53-54
第一.慎重对待证人证言证据公证员若采纳证人证言的证据方式出具公证书时.应当慎重。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再加上有关职能部门的档案管理不完善,在实践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公证证据是来源于证人证言。笔者认为,只有在无档可查的情况下.才可采纳证人证言的证据方式.而且公证员在核实时首先要核实证人的身份.在笔录中应询问证人与申请人是否有利害关系.并告知证人若作伪证应承担法律责任。在采用证人证言时,应当收集直接证据或原始证据.并结合本案中的其他证据进行综合的审查核实形成证据链。一般情况下.不采纳传来证据或间接证据。第二.建立规范的办证程序和办证流程。公证机构办理公证事项应当实行统一受理、统一收费、统一出证的流水作业方式。由于《公证法》和《公证程序规则》未对公证机构的办证流程作统一的规定,各地公证机构在实际操作中做法不一。有的公证机构虽实行统一受理.但受理的公证员不直接承办本人受理的公证事项.即受理后统一分配给受理公证员之外的其他公证员办理.这种做法违背了公证员亲自办证原则,不利于公证员了解第一手材料:有的公证员在办证过程中自始自终未与申请人见过面.对证件的真实性没有把握:有的公证机构没有实行统一受理的办法.每位公证员都可以自行受理公证事项.  相似文献   

6.
与其说是忙碌,不如说是变得更慵懒了。自离开了公证管理处.与公证行业的人和事似乎有了些许距离之后。这个题目便始终萦绕于怀。春去春回.萧萧叶下。直到迎来了石家庄的第一场冬雪.漫天的银白.独爱雪甚至对雪有些痴迷的我午夜时分独自走在雪中。看着灯光中飞舞的雪花,不禁又想到了北方的承德。承德是多雪的,在我的书中多有对承德之雪的记述。我曾在雨雪中几次到避暑山庄赏景.承德的公证人也不知多少回顶风冒雪完成了一件件令人啧啧称赞的公证。又一年雪至.远方的老谢与姚头儿是否正在沽酒对月.小楼新灯话清凉呢?  相似文献   

7.
袁野 《中国公证》2006,(2):24-25
一、机构整合的最好选择 公证市场化容易引发忽视公证质量和社会效益问题.这不仅与公证定性相悖,也会带来过度竞争,导致公证的公信力下降.进而危及公证行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为确保公证机构的公益性和非营利性,不应允许和鼓励公证机构进行证源竞争,因此,公证机构宜在市和县设立.省及市辖区不宜设立公证机构。按照“总量控制,合理布局”的原则从体制上消除公证业务范围的重叠。目前在我国.对此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有三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中国公证》2004,(6):F002-F002
2004年5月31日.司法部召开关于规范现场监督公证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学习贯彻《开奖公证细则(试行)》(司法部5月30日颁布).明确工作思路提出工作要求.进一步规范现场监督公证活动.  相似文献   

9.
14日.记者在重庆市公证行业恢复重建30周年表彰大会上获悉.30年来.该市公证机构办理国内民事、经济、涉外、港澳台公证事项累计达240多万件.其中涉外公证事项13年间翻了近5倍。据介绍,1981年1月1日,停业22年的重庆市公证处正式挂牌恢复.  相似文献   

10.
蒲毅 《中国公证》2009,(12):26-28
早在1995年.司法部律师公证工作指导司就发布了《关于在公证活动中认真核查居民身份证的通知》,其中介绍了一代身份证的一些核查方法。中国公证协会也在2008年发布了《公证机构审查自然人身份的指导意见》,其中对身份证的识别方法作了一些补充。同时.一些地方公证协会网站上也开始公布假证警示的通告.这对防止其他公证机构遭遇欺诈有重要作用。然而.这些还不足以完全有效避免假证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当前。公证法律服务已越来越深人人心.有公证同仁形象地将公证书比作是公证行业的产品。当事人从公证处获得的是一项综合性的服务.可能包括前期阶段的咨询.也可能包括最终的产品.但无论处于哪一阶段.对方都可能根据其自身体验.在内心对公证行业有一个综合评判.其评判的依据有一项就是公证行业的礼仪。  相似文献   

12.
桌头放着两份文件.分别是2002版和2011修改后的公证职业道德基本准则。掩卷沉思,不由得想起了康德的那段话:“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深沉和持久.它在我内心引起的惊奇和敬畏就越强烈.那就是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个普通的法律工作者.我和公证有着三十多年的缘分.不仅参与了河北公证制度的恢复重建,也见证了中国公证事业的发展壮大。时光荏苒.如今.我已经由一个朝气蓬勃的热血青年变成了即将退休的老司法人员,但我对公证工作的热爱,对公证事业的拳拳之心却一直未变.而且历久弥坚。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场监督公证业务的增多,突发事件也呈上升趋势,个别突发事件给公证行业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笔者结合自身实践,就现场监督公证中突发事件的原因、应对扣预防加以阐述.以期引发业内人员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A从其母处遗嘱继承了一套房产.该遗嘱中已经明确指明该房产作为A的个人财产.其他任何人不得干涉.A向公证机构申请办理了继承权公证。拿到公证书的同时又想在办理过户登记前订立公证遗嘱,将该房产遗留给儿子B。那么对于该遗嘱公证申请该如何处理呢?  相似文献   

16.
文璟 《中国公证》2012,(7):31-34
古人云:“临渊羡鱼不如退丽结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丰富的办证经验、熟练的处理问题、良好的社会关系并非一日之功.而这一切的能力.都可归结于“方法”二字。所谓方法.就是解决问题的途径.有什么样的问题,就会有什么样的途径来解决.公证证明方法就是解决如何证明.如何得出证明结论的途径。现有公证制度将公证程序大致分为申请、受理、审查、出证、送达这几个环节,公证证明方法主要是围绕如何申请和如何审查这两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公证》2011,(7):64-64
随着群众对公证认识的不断提高.国内民事公证的数量也随之增多.一些年老体弱、有病卧床.不便亲自到公证部门办理公证的当事人也越来越多。为此,辽宁省公证处创新服务新模式,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公证服务组.  相似文献   

18.
袁支  晓春  心皎 《中国公证》2004,(6):54-55
2004年4月3日.清明节前夕.当南京市江宁区汤山镇湖山村村民准备祭奠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亲人时,江苏省公证处委派副主任徐曼和公证员潘静.驱车来到该村.为村民的16份“侵华日军湖山村暴行证词”义务作了公证.  相似文献   

19.
《公证法》第25条规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办理公证,可以向住所地、经常居住地、行为地或者事实发生地的公证机构提出。申请办理涉及不动产的公证.应当向不动产所在地的公证机构提出;申请办理涉及不动产的委托、声明、赠与、遗嘱的公证.可以适用前款规定。”该条所指的“涉及不动产的公证”是否指一切与不动产有关的公证事项?  相似文献   

20.
张浩 《中国公证》2007,(11):25-25
开拓的基础应是真正满足市场需求。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新现象、新事物对公证行业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如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落实私房政策继承权公证、九十年代的房屋买卖合同公证、近几年的房屋预售资金监管公证等.公证机构在不动产领域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现实需求。在现实的需求面前,公证机构应发挥其保障权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