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851年,洪秀全结合洪门兄弟力量,取得起义初步成功,于永安登位称帝,国号“太平天国”。后来,太平天国兵败,协助洪秀全与清朝对抗的洪门人士受到清兵追捕,分逃海外,如南洋、澳洲、美洲及世界各地。从此,洪门人士便遍布五洲,从秘密活动到公开活动。 相似文献
2.
在辛亥革命前后,越南华侨不仅积极宣传革命思想、建立革命组织,而且还出资出力,甚至亲身参加国内革命斗争,积极为中国的革命运动贡献自己的力量,作出了重要贡献和牺牲。 相似文献
3.
4.
孙中山在越南华侨中宣传和践行的革命理念主要有四个方面:政治思想方面爱国民主、反封建、反殖民、推翻清廷;组织方面坚持舆论宣传、建立革命团体、积聚力量、培育骨干;军事方面开展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统战谋略方面广泛团结、争取多数。 相似文献
5.
1924年,孙中山在与宋庆龄合著的《建国大纲》中说:“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设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80年前,中山先生正式提出“京唐大港”、“泛亚铁路”、“三峡大坝”、“重修运河”四大主张,气吞山河,石破天惊。1925年,中山先生北上议和,因肝癌不治不幸逝世,抱撼终身。80年后,先生宏大的经济主张与政治抱负,正由中国共产党人一步一步实现着。 相似文献
6.
7.
8.
许多台湾人都误认为孙中山是国民党带到台湾的,其实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就同台湾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曾只身三次到台湾,在那里留下了革命的踪影,现在的“逸仙公园”即“孙中山台湾史迹纪念馆”,就是由孙中山先生第二次赴台时居住过的“梅屋敷”旅馆改建而成的。孙中山先生对台湾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十分重视海南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发挥。在早期的革命斗争中,孙中山同琼籍华人华侨之间联系紧密,诸多琼籍人士投身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事业,为海南辛亥革命作出积极贡献。同时,孙中山积极推动琼崖设省,并为开发建设海南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和留下了遗训,为后人开发建设海南打下了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11.
12.
以洪门致公堂为主体的海外华侨是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孙中山的重要依靠对象,为辛亥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以洪门致公堂为主体的海外华侨的援助是辛亥革命的主要经济来源,为辛亥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历史价值集中体现在引领现代社会科学理论新时尚、引导理性救国新思路和深入国际社会新观念三个方面。从而使得包括"民主"在内的许多现代观念深入人心。孙中山的革命思想不仅具有较大的历史价值,而且对于当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民族振兴具有深远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第一个红十字会组织——“粤东赤十字会”,后改称粤东红十字会,红十字会番禺分会、广州市分会,是在孙中山的影响下创办的人道主义救援组织,粤东赤十字会的创始人群体、后继机构,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事业有着密切联系。2021年正值辛亥革命110周年,为缅怀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开创性贡献,推动中国红十字事业发展,笔者希望借助新的史料,进一步完善中国红十字会的历史书写。 相似文献
15.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为了谋求国家的统一与富强而奋斗一生。在长期的奋斗生涯中,形成了他的国家统一思想。这一思想是一较为完整的体系,包括中国必然统一的社会历史原因、思想文化原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陈嘉庚是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两人都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风云人物。在孙中山先生从事推翻满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的革命历程中,曾受到海外侨胞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孙中山先生曾高度评价:“华侨是革命之母”,这里就包括当时侨居在新加坡的陈嘉庚。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护法运动后短短三年,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发生了历史性的嬗变与升华.主要表现在:首次从认识论的高度总结了革命失败的根源;重构了自己的经济思想体系;构建了“五权分立”宪政学说.更可贵的是,他对帝国主义、苏俄革命、工人运动、知识青年等都有了新的认识,“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正在其脑海里孕育.所以能够如此,离不开他本人对... 相似文献
18.
最早接触马克思主义努力将其运用于中国革命 通常人们都认为,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其实早在十月革命20余年前,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孙中山,在旅欧期间便在大英博物馆中读到过马克思的著作,初步了解了马克思主义。与此同时,他还曾直接与恩格斯创立的第二国际发生过接触。这一切对他制定革命理论——三民主义发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孙中山先生一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遗产,永远值得我们继承和弘扬.他一生曾三次莅临北京,并逝世于此,与北京结下了不解情缘.虽然他一生仅来过北京三次,但其莅临北京的时机,却反映了他一生的三个特殊阶段. 相似文献
20.
在黄琪翔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深切缅怀他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建立的历史功勋,追思他为革命事业不懈奋斗的崇高风范,激励农工党同志继承黄琪翔先生遗志,弘扬黄琪翔先生的爱国革命精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振兴中华不断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