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破壶成亲、魂归壶天——彝族葫芦崇拜试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诗·大雅·绵》 何当脱屣谢时去,壶中别有日月天。——李白 壶即葫芦;瓜亦属葫芦科,也就是葫芦。中华民族葫芦文化渊源于周初《诗·绵》“绵绵瓜瓞,民之初生”反映的远古葫芦崇拜。这种葫芦崇拜,越古越浓。中国古代就曾有过“瓜祭”仪式。《论语·乡党篇》:“虽蔬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礼记·玉藻》:“瓜祭上环,食中,弃所操。”孔颖达《疏证》说:”瓜祭上环者,食瓜亦祭先也”。可见,瓜祭实际上就是祭祖先。直到今天,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属哀牢山区摩哈苴彝村,还有  相似文献   

2.
《尉缭子·将理第九》云:“凡将,理官也,万物之主也,不私于一人。夫能无私于一人,故万物至而制之,万物至而命之。”意为将帅如同法官,必须正直公正,不偏私于哪一个人,这样才能妥善合理地裁决各种事情。对于企业领导者来说,正直公正更是必须具备的优良品格。每个领导者都需要跟随者,跟随是对领导者有信心的表现,是一种信任行为。但只有当领导者本身正直公正时,这种信心才会产生。美国管理学会(AMA)曾做过一项调查,发现企业家最被员工重视的三种品质是:正直、有领导能力、有才干。而正直又是这三种品质中最为员工所推崇的。因此可以说,企业…  相似文献   

3.
虚证辨     
应证者乃正气受损也。实春乃邪气盛也。(索问·评热论)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气是指人体正气而言,气自阳。(索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阳为气。”明·张景岳日:“夫生化之道,以气为本,天地万物,莫不由之……四时万物得以生长收获.何非气之所为,人之有生,全赖此气。”(索问·生气通无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论述:人得气则生,气损刚伤,气绝则亡。正气乃享受于先天之真气,又得后天之精气滋养和补充化生而成。又(灵枢·刺书真邪篇)曰:“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正气就…  相似文献   

4.
《创造》1959,(1)
7 6 0 gn劫,l月生r-3自0 232 lb5 3. 4. 2.2.生2.产奋、才‘、才r、了.、/.、廿‘、‘‘、.4 37.1巧25i之3 1.LJr、了.、了.、.了‘、了性、、.声、,尹、.了、.产、、产网ag叮矛Ons ;J 40白 (题目后面括弧里的前一数字是期数, 后一数字是真数)发到祠“·”…”·.·一“,“·”·“…“·…“·(1 .1)有人自有土···“·“一“·…”·……蔫摧孔(1.22)向毛泽东同志学习···”·“····……袁勃(2.1)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杠旗在革命不城代化 建军的道路上跃进再跃进…秦基谭(4.1) 人民公社化运动迎接我省人民公社化运劲···……郑刚(…  相似文献   

5.
据《说苑·臣术》记载,春秋时期,齐国宰相晏子有一天突然辞退了在他手下当门客(幕僚)三年之久高缭,其他的士大夫对此深感不解,问道:“高缭在你身边做事三年,从没办错过事,你不给他奖励也就罢了,为什么还将他辞掉,这样做太不合情理吧?”晏子回答说:“我是一个不中用的人,正如一块弯弯曲曲的木头,必须用墨斗弹直,用斧头来  相似文献   

6.
“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红楼梦》中这句话,道出了“人生必老,老而必死”的自然规律。然而,人死后“后事”咋办?如何安葬?却反映出一个人、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晏子是我国历史上春秋时期卓有建树的政治家,以励精图治而闻名天下。近读《说苑·臣述》,对其中一篇《晏子逐高缭》短文颇有感触。文章大意是:有一位名叫高缭的人在晏子手下做官,晏子要辞退他。晏子左右的人为高缭鸣不平,晏子说:“我晏婴  相似文献   

8.
回顾与展望中国青年的人力资源开发···……杨宜勇(1·2)我国青少年立法的回顾”·“··一阎健(2·2)我国的“青年学”研究与学科建设·~·”······…… …’”.“”二”…“·“二“·“···……勘平(5·2) %t会透视从80年代的读书现象看90年代青年的新特点 二”·”‘·.……”·…“.,·······……张文(1·21)青年聚群现象的文化心理机制 ·““””””····……~,.’·····……戈骆(1·23)当代艺术与当代青年的早熟与晚熟·········…… ’‘’·‘’···.··········……孙家麟冯克胜(2 .…  相似文献   

9.
宾夕法尼亚州兰开斯特县沃里克镇。艾尔·奥尔森警长两眼凝视着他面前的电脑屏幕。彩色屏幕上是一个女孩,赤身裸体,年龄不过10岁。图像十分清晰,就如杂志上的照片。奥尔森看着,不禁一阵恶心。“这女孩现在哪里?”他心中纳闷:“谁在散播这种裸体图像呢?”  相似文献   

10.
赵勰 《创造》2002,(4):4-7
~~在古汉语中,信者,人言也,就是指人们说的话。《国语·周语上》:“礼所以观忠、信、仁义也……信所以守也。”《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孔子把“信”作为“仁”的重要表现之一,要求“敬事而信”,“谨而信”(《论语·学而》)。孟子认为“可欲之谓善,有诸已之谓信”(《孟子·尽心下》),即自身确实具有善德称为“信”,甚至出现了“信人”之称,即诚实的人。先哲所以对于诚信给予了特别的反复的申明,证明在中国古代哲学价值观中,信用这个东西,小而言之是维系人际正常关系的纽带,大而言之,则是社会所以为社会,文明…  相似文献   

11.
三问一望     
2004年“5·20”迄今一年。笔者对“台独”分子(包括陈水扁、李登辉之流)提出三问一望。第一问:你(们)说“孙中山是外国人”,“中国史是外国史”,“你们是台湾人,不是中国人”,“中华民国早已不存在了”。又说“中国不是本国,是敌国”。请问:水必有源,草必有根,人必有本,姓必有(家)谱。你们不论是姓陈,姓李,自家的姓是否都出自中国“百家姓”?你们说的话、写的字、吃的菜、敬的神、穿的衣服、住的房子,哪一样不是地地道道“中国制造”?你们曾说,“两岸同文同种,何必再敌对”。既是同文同种,何以不说:“我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蒋经国如此说…  相似文献   

12.
一些地方上报的经济数据不真实,有水份,这种现象不在少数,乡镇是“重灾区”。为什么乡镇的水份老挤不掉呢? 乡镇长们的普遍担忧可以概括为“四怕”:一怕犯总。后任否定前任,这是从政的大忌。谁不忌讳呢?二怕出格。水份大家都有,别人都不挤,偏偏你要去挤,你究竟想怎么着?三是怕掉队。别人踩着  相似文献   

13.
片言只语寄新年/本刊编辑部(1·5)贫富差距对公安工作的潜在影响和挑战/洪巨平(1·6)农村全面奔小康进程中社会治安问题研究/凌秋来(1·11)动态社会治安防控战略研究(上)──对绍兴县柯桥地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探索与思考/金伯中(1·17)深化公安机制改革应做好“四篇文章”/沈强,叶玉良(1·22)深化公安行政改革之思考/留红光(1·24)坚持以打开路构筑“打防控”一体化机制/施德扩(1·27)谈城市化进程中基层公安机关的应对之策/李江晖(1·30)外来人口管理要实现“五个新突破”/吴一剑(1·32)关注民情民意及时消除不稳定因素/郑建国(1·35…  相似文献   

14.
(括号内黑点前为期号,黑点后为总页 人大研究应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码。),………………………尹万邦(8·294)@人大学笔会@关于开展人大学研究的几点思考实践呼唤“人大学”……周鸽昌(1·044)……………………… 田 虎(8·295)人大学是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人大理论与人大建设@……………………… 程湘清(4·132)人大理论研究要为坚持和完善人建立人大学的几个断想 民代表大会制度服务 —,……………………吴家鳞(4·134)………………………许飞青(l·004)人大学的研究方法—……·周鸽昌(4·136)人大代表代表利益归属之管见人大学学科建设之…  相似文献   

15.
“杯汝前來,老子今朝,點檢形骸。甚長年抱渴,咽如焦釜;於今喜睡,氣似奔雷暾f‘劉伶,古今達者,醉後何妨死便埋。’渾如許,嘆汝於知己,眞少恩哉!更憑歌舞為媒,算合作人間鴆毒猜。况怨無大小,生於所愛;物無美惡,過則為災c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猶能肆汝杯!’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亦須來??宋代詞人辛棄疾的這首《沁園春》詞,用擬人筆法,通過和酒及酒杯的對話,抒發了想戒酒又怕戒不了的心情,描寫得惟妙惟肖,風趣横生。“飲,詩人之通趣矣。”清代宋大樽稱《詩經·豳風·七月》的作者為“飲之聖”,晉代詩人陶  相似文献   

16.
上之所为,民之归也。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上无骄行,下无谄德。 ——《晏子春秋·内篇问上》 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 ——《孔子家语·王言解》 上能同甘苦,下必同安危。 ——[宋]梅尧臣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 ——《墨子·兼爱中》 公生明,偏生暗。  相似文献   

17.
〔括专内数字,前为期数,后为页数〕 。杜会主义精神文明趁设,提高人的素质是我们事业成功的关键 “‘’.‘’“’‘·‘’········,·……韩狄明(3一18) ·哲学份美学·,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遏制现代科学技 术危害精神文明的倾向·“一气…谢遐龄(1一4)科学技术对精神文明作用的两重性: ’‘”‘””’””“二’……~·····……陈小明(1一9)科学和哲学的对应:·发展观的一个考察 ””.””””‘”‘二’,···········……庄国雄(1“11)略论自由观念的更新···……张华金:(i一16)社会心理及其社会功能当议‘,, ·…  相似文献   

18.
论董仲舒的生态伦理思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湘溶  任俊华 《湖湘论坛》2004,17(1):38-40,73
汉儒董仲舒 (前 179-前 10 4年 )立足于汉武帝“求天命与情性”(《汉书·董仲舒传》)的政治需要 ,通过自己三年“不观舍园”(《史记·儒林列传》)的苦心冥思 ,建立了天人感应的理论体系。天人感应理论是一套儒家政治学说 ,它通过上天发生灾异现象与人君 (皇帝 )有过失行为联系起来 ,用托天管人的手法 ,试图控制皇帝的所作所为 ,从而达到安邦治国的目的。这种天人感应理论是充分吸取和继承了先秦天人合一说 ,尤其是早期儒家借天灾“正刑与德”思想的结果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 (二 )·鲁邦大旱》) ,有明显的神学目的论色彩。显然 ,董仲…  相似文献   

19.
(括号中前一数字是期数,后一数字是页码)政治理论宣传要旗帜鲜明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一~本刊评论员(1·15)关于开展统一战线发展战略研究的一些思考·……···………………………~一一………李定(2·。)理论工作者要站在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斗争的前列 —王震同志在中央党校校委召开的教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一“··”:.“.“.“.“·…”“·(3·1)高等教育要认真解决两个根本问题···,.·,.·“····“····“·”·“···“·”·”·”·“·”····“··一‘~蒋南翔(3…  相似文献   

20.
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晏婴突然辞去手下为官三年、一贯谨慎的高缭,众人不解,晏婴却说:高缭见我的过错从来不说,这对我有何用处?所以我只好把他辞掉。在晏婴看来,高缭之错就在于不言人过。无独有偶,解放初期,担任上海市长的陈毅,每遇重大问题的决策时都想听听秘书的意见,可某秘书总是唯唯喏喏:“首长决策英明,太好啦!”久而久之,陈毅感到听不到不同意见的危险性,于是便将那位秘书调离了岗位。常言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而要改正过错,一方面当然靠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己发现并改正过错,另一很重要的方面则是要靠同志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