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讯     
《英国的宗教与法律》作者:马克·希尔(英国)拉塞尔·桑德伯格(英国)诺曼·多伊(英国)译者:隋嘉滨定价:48元出版:2014年12月本书在全面介绍英国社会和历史背景的基础上,详述了英国宗教活动的法律框架,包括宗教自由原则,宗教组织的权利和义务,国际法、跨国协议和宗教法的影响,还介绍了宗教在劳工、资助、婚姻家庭等特殊领域中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2.
何勤华 《中外法学》1992,(4):76-80,75
<正> 一在日本,对法律文化的内涵有多种理解,其中,占主导地位的观点是将法律文化的核心归之于法律意识。这种以法律意识为核心的法律文化研究,勃兴于60年代。1967年出版了川岛武宜的《日本人的法律意识》(岩波书店),1968年和1970年,出版了小林直树的《日本人的宪法意识》(东京大学出版社)和上野裕久的《国民的宪法意识》(劲草书房),1971年,发表了千叶正士的《法律意识的比较研究》(载《法律时报》)。进入80年代后,又先后推出了村上淳一的"读[耶林的]〈为权利而斗争〉》(岩波书店1983年)、大木  相似文献   

3.
对《比较法的力量与弱点》一书的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比较法的力量与弱点》(The Strength and Weakness of Comparative Law)一书的作者是德国蒙斯特大学教授伯恩哈特·格罗斯费尔德(Bernhard Grossfeld),译者是英国剑桥特里尼蒂学院特别研究员托尼·韦尔(Tony Weir),1990年由英国牛津克拉登出版社出版,全书共123页。 作者在序言中指出,该书最初计划向德国法学家提供比较法的实用知识。自1979年起,他在英国剑桥和美国德克萨斯州作学术研究。从而使他进一步认识到:“法律是一个民族的整个文化的组成部分”以及“欧美法律文化之间的差别”。因而他在该书中也探讨了比较法学科的某些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韦乐斯·约翰逊(Wallace Johnsoa),生于1932年。他曾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东亚法律研究班随德克·卜德(Derk Bodde)等人学习中国古代法律。后来,他把《唐律疏议》全部译成英文,这在西方语言世界还是第一次。1979年,译者的第一卷《唐律名例律》出版。译著前的介绍由译者的哲学博士论文改写而成,《唐律中的法哲学》就是从中摘译的。这个介绍共分三章,第一章简述了唐代的立法概况和《唐律》中的法哲学;第二章详细论述了《名例律》中的一些内容;第三章叙述了唐律版本的历史,中日学者和西方学者研究《唐律》的概况及他的译著所采用的版本。此外,论文所引用的和书末所列的中日学者和西方学者研究《唐律》的论著,也有助于我们了解世界各国研究《唐律》的概况。  相似文献   

5.
随着被称为人类知识基础学科之一的逻辑学在我国学坛上的正名、复位作为形式逻辑学的应用逻辑的一个新的分支——法律逻辑学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规范模态判断以其与法律特有的紧密联系的特点,作为法律逻辑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则更加引起学术界的极大兴趣,并在短短的几年内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就笔者所知,目前供高等学校文科使用的逻辑教材之一《普通逻辑》(《普通逻辑》编写组编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在1986年5月出版的第三版(修订本)中新增加了规范判断的内容。作为法律逻辑学早期专著之一的《法律专业逻辑学》(石子坚、阳作洲、杜辛可、郭虹、雍琦编著,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在1985年8月第二版(修订本)中联系法律条文对规范判断这一判断形式  相似文献   

6.
一、范式与方法的转变:从《中国法制通史》(10卷本)到《中华法制文明史》(2卷本)再到《中国古代司法文明史》(4卷本)众所周知,张晋藩先生是新中国法史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主编的《中国法制通史》(10卷本)是法史学领域的扛鼎之作。近年来,张先生的学术思考呈现出一个理论范式的转换,即将思考的重心由具体法律制度转移到法制文明、司法文明上来,代表作是2012年张先生独著的《中华法制文明史》2卷本以及最近出版的张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司法文明史》4卷本。  相似文献   

7.
(一)生平与著述 1897年8月16日,劳特派特出生于奥匈帝国加里西亚省的左基夫.1927年,劳特派特任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国际法讲师,1938年任剑桥大学国际法讲座主任教授,1951年任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委员.1955年,他离开剑桥大学就任联合国国际法院法官,1960年患病,同年5月8日逝世.劳特派特一生的著述甚丰.他出版的专著有:《国际法的私法渊源和类比》,《法律在国际社会中的职能》,《常设国际法院对国际法的发展》,《国际人权法案》,《国际法上的承认》,《与国际法委员会编纂工作有关的国际法概论》,《国际法与人权》,《国际法院对国际法的发展》;编辑的文献资料有:《国际公法案例年度摘要和报告》,《国际法报告》,《英国国际法年刊》等.他还修订了《奥本海国际法》(第5-8版).另外,他还撰写了近70篇论文和随笔,并就国际法院的一些案件,发表了自己的个别意见和反对意见.[1]  相似文献   

8.
一、法人刑事责任的历史与现状新西兰在历史上是英国的殖民地,因此,新西兰的刑法来源于英国普通法。它的法人犯罪刑事责任的历史发展,与英国普通法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最初,法院认为法人不能作为犯罪主体。因为,“许多人组成的集合法人是无形的,……它只存在于法律的含义和思考之中……它们不可能犯叛逆罪,既不可能被宣布为褫夺公民权者,也不可能被逐出教会,因为它们没有灵魂。”(1612年《萨顿斯医院案》)。  相似文献   

9.
英国金雀花王朝国王爱德华一世(Ed ward I1272—1307),一度被称为英国的“查士丁尼”。史学界对他一生的评价,褒贬不一。有的认为“他兼有享利二世的治世之才和狮心王理查的勇敢宽容”。《丘吉尔:《英语国家史略》,上册,中译本第259页)有的认为“他狂妄自大,无法无天,生性残暴”。(《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第1卷第253页)但是,他对英国法律制度获得发展的贡献,则是一致公认的。爱德华一世即位后,即以国内外大法学家为辅佐,将威廉一世以来的一些法律制度,根据调查结果加以改革和固定,使英国的法律制度获得了发展。在他执政的头十八年中,曾颁布了一批法令,被认为是英国制定法的起点,为数虽  相似文献   

10.
<正> 1981年英国出了第七十一版的《人人法律顾问》(由诉状律师编)。其中有一章节介绍了英国有关青少年的立法(现行的《1933年青少年法》)。《1933年青少年法》有条文109条和附表6个。1938、1952、1956、1958、1963和1969年又通过了它的修正法。兹联系有关法律,将该法简述如下(除另有说明者外,"少年"系指未满14岁者、"青年"系指满  相似文献   

11.
<正> 一、对法律体系传统概念的质疑“法律体系”一词,见于《法学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该词典1980年6月第1版与1984年12月增订版对“法律体系”的解释有所不同,本文引用时一律以增订版为据。《法学词典》增订版对“法律体系”概念界定为“全部现行法律规范分类组合为法律部门而形成的一国法律有机联系的统一体。”《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未列“法律体系”词条,但它所列的“法的体系”词条在概念表述上却与《法学词典》对  相似文献   

12.
贺卫方,1960年7月生,山东省牟平县人。西南政法学院法学学士(1982),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1985),哈佛法学院访问学者(1996)。1985年起在中国政法大学从事研究、教学及编辑工作。1995年调至北京大学法律学系任教。研究范围包括比较法学、法律理论、法律史学以及司法制度。著作包括《走向权利的时代》(合著)、《司法的理念与制度》、《中国法律教育之路》(编)及译著三五种等。  相似文献   

13.
《易经》与我国古代法制(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易》是西周晚期卜史之官从大量筮辞中抽选出来并按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模式编辑整理而成的一部书。春秋以后,卜史用它占筮,使《易》成了占筮之书。尔后儒家作《十翼》(即《易传》),用自己的宇宙观和道德观加以附会。西汉以降,《易》成了正宗儒学的经典之一,故称《易经》。《易经》原文系经过整理的筮辞。它们有的是独立的,彼此无干;有的有联系,或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表现出后人连缀的痕迹。它们是西周社会生活和人们思维活动的真实记录,其中许多涉及当时的法律制度,为我们研究古代法制提供宝贵的材料。  相似文献   

14.
传统中国经济法律的现代透视──读《法律与经济》艾永明《法律与经济--传统中国经济的法律分析》(第1卷)①是南京大学法学院张中秋先生新近推出的一部力作。迄今为止,国内外有关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史的著作数不胜数;近几年,国内研究中国古代经济立法的著作也出版了...  相似文献   

15.
大木雅夫(1931~?),日本当代比较法学家,现为上智大学法学部教授,日本比较法学会理事长。主要著作有:《关于法系论的批判的考察》(1980年)、《日本人的法律观念——与西洋人的比较》(1983年)、《关于远东法观念的误解》(1986年),《萨菜伊与达维德——现代比较法学的歧路》(1987年)等。大木雅夫是目前日本从事东西方法律文化比较研究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16.
<正> 理查德·波斯那法官,一向是以法律的经济学分析闻名的,然而他的兴趣也实在广泛,除了《法律的经济学分析》(1972年初版,1992年第四版)这部宏大的奠基性著作以外,尚有《正义之经济学》(1981)、《联邦法院》(1985)、《法律与文学》(1988)、《性与理性》(1992)等专著和散见于法学、经济学刊物上的数不清的论文。他1990年的新著《法理学问题》在视野上更为宏伟,法律的认识论(第一编)、本体论(第二编)、解释  相似文献   

17.
二次大战以后,随着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贯彻,与其他社会科学一样,日本的民事诉讼法学也获得了新的发展。1959年出版了三月章的《民事诉讼法》(法律学全集第35卷,有斐阁版);1968年出版了小山升的《民事诉讼法》(现代法律学全集第22卷,青林书院新社1979年三订版);1974年出版了新堂幸司的《民事诉讼法》(现代法学全集第30卷,筑摩书房1987年改订版);1987年出版了石川明与小岛武司主编的《民事诉讼法》(青林系列教科书,青林书院版)。这些作品,基本上层示了战后40年各个时期日本民事诉讼法学发展的轨迹。因此,对它们进行介绍、分析,可以使我们对战后日本民事诉讼法学的发展与现状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相似文献   

18.
潘攀 《中外法学》1997,(2):104-111
<正> 英国证券法是一个由若干单行法规组成的,以《1986年金融服务法》(Financial Services Act,1986)为统率的证券法规体系。该体系中的若干法律,如《1974年友谊 会社法)(Friendly Societies Act,1974),《1982年保险公司法》(Insurance CompaniesAct,1982),《1987年银行业法》(Banking Act 1987)等,均对证券投资从业者有各自的规定,但是对此问题进行最为全面规范的当属《1986年金融服务法)。这部法律中,涉及投资从业者的规定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条文上,均占据了相当的部分。证券投资从业者的资格问题,包括什么人以什么方式获得这种资格,以及在什么情况下根据什么理由失去这种资格,对任何国家的证券市场均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性。考虑到英国证券业的悠久历史和发达程度,以及管理证券市场的丰富经验,本文就以英国证券法对这些方面的规定为主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稿约     
1《金陵法律评论》是由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法制现代化研究中心编辑,《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出版的法学学术刊物。2《金陵法律评论》坚持自主、自律的编辑理念,以规范、创新为编辑的基本追求;编辑部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稿件原则在12000字左右,是否刊用以学术价值为唯一尺度。3《金陵法律评论》欢迎海内外学者惠赐作品,稿件类别包括论文、译文、评论以及学术随笔。译文敬请译者自行解决版权问题。4《金陵法律评论》采用国际学术刊物通行的注释体例,具体办法参见《〈金陵法律评论〉注释规范》。来稿一式两份并附英文标题,如属“论文”类别,另请附中英文摘要(Abstract)与关键词(Keywords),如有可能,打印稿件请同时提供软盘(存为Word或TXT文件)。本卷截稿时间:2009年6月20日出版时间:2009年6月30日5《金陵法律评论》每年分春季卷和秋季卷出版两卷。文章一经采用即通知作者。投稿之后,三个月未接到录用通知者,作者可将稿件改投他刊。因条件限制,一般情况下未录用稿件不予退还,祈作者谅解。6本刊已加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7来稿请寄:江苏省南京市文苑路1号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金...  相似文献   

20.
《中国律师》2006,(1):48-48
《赵黎明律师答疑(选)》已于近期由中国人事出版社出版。该书是陕西海普律师事务所主任、知名律师赵黎明于1995年8月至2004年4月在《中国青年报》、《上海证券报》、《社会保障报》、《消费者导报》、《三秦都市报》、《西安晚报》、《西部法制报》等报纸上答复各界人士法律咨询的总结性成果,内容分民事商事法律实务、其他法律问题两部分,涉及公民社会生活及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方面诸多法律问题,对普法宣传、指导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赵黎明律师答疑(选)》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