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阐述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内容入手,分析了“民本”思想的实质及其与现代行政文化所倡导的“以民为本”理念的区别,反对单纯继承、发扬传统行政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相似文献   

2.
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是中国共产党人根本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工作路线。溯本穷源,它发轫于马克思主义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批判性整合。 “民本”思想宝藏于华夏故有文化的精萃之中,在漫长的封建时代,它作为专制政治的反弹曲,一再奏出“为民请命”的千古绝唱,留下了历久不衰的至理名言。 然而,“民本”思想本质上仍是一种立足于“君本位”的调节理论,其鹄的只在于:借助对庶民地  相似文献   

3.
民本思想是中国政治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它具有民主性的精华,“民本”的“民”指的是劳动者。民本思想的进步性在于重视民众的历史作用,肯定“得民心者昌,失民心者亡”的现实,要求执政者与民同忧乐,要求统治者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因而它对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是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4.
谢怀建  邵旭平 《探索》2005,23(1):174-176
不同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的人本思想,内涵是不一样的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与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人本主义有根本的区别:从经济层面讲,它更侧重于重视解决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从政治层面讲它强调的是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即集体本位的“人本”;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讲,它虽与儒家的民本思想有着本质的不同,但也存在某种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5.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核心部分,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为人民服务”是对“民本”思想质的飞跃;“以人为本”的提出,标志中华民族政治理性的进一步升华。应该全面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含义,明确“以人为本”与相关概念的关系,在实践中正确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思想。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理念对儒家民本思想的新超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善平  王家芬 《求实》2007,4(12):31-33
儒家民本思想经历了一个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它在个人与国家关系上侧重于民、在民与君的关系上由君转向于民、在德与法的关系上注重于德。我党"以人为本"理念继承了儒家民本思想传统同时又实现了对民本思想的新超越,这个新超越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民惟邦本     
梁齐勇 《前线》2014,(4):110-115
在我国光辉绚烂的传统文化中,“民惟邦本”的民本思想始终如一支干流汩汩有声。它原本是儒家治国的基本主张,却又超出儒家的苑囿,经常出现在后世的治国方略中。历史充分证明,民本思想与民族存亡、王朝兴败、社会治乱、民众苦乐紧密相连、息息相关。这一思想也确实为历史上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百姓安乐局面的出现提供了重要保证。本刊节选的是孟子、柳宗元、黄宗羲等几位古代思想家关于民本思想的主要代表观点。  相似文献   

8.
宋萌荣 《新视野》2003,(5):8-10
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展和创新,是全面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前提。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创新与理论指导的特殊价值,应当首先解决认识路径问题,最重要的是要从整体上认清它所回答的问题、所形成的新的概括同邓小平理论所回答所解决的问题的联系、区别,特别是邓小平理论面对的环境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和形成的环境的区别。“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邓小平理论的发展和创新,集中体现在对执政的共产党的本质和执政规律、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认识及对当今世界和人类社会发展最新趋势的认识的创新上。  相似文献   

9.
儒家文化是2000多年来我国的正统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之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与其民本思想是分不开的。儒家的民本思想具有三个主要特征,一是重人轻神、以人为本,二是重道轻器、以德为先,三是重民爱民、民为邦本。儒家民本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现代民主思想、人权思想、人道主义的渊源,也是构筑当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0.
杨世义 《探索》2007,(1):23-25
中国传统文化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思想渊源。邓小平同志对中国古代典籍情有独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非常深入的了解,其思想当然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邓小平民本思想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指导下,结合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和建设实践,对传统民本思想继承与发展结出的理论硕果。民本思想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整个体系,“人民性”是邓小平理论的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11.
实践唯物主义构成党的群众路线的本体论基础.唯物史观是人民史观和群众史观.群众路线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之间具有同构关系.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的本质要求,而群众路线是民主的新的历史形式,是社会主义民主赖以实现的一种可能的方式.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资源.群众路线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古代民本思想加以扬弃的产物.毛泽东思想的“人民本位”观念,既同民本思想一脉相承,又在更高的基础上超越了它.民粹主义承认民众的智慧和德性的优越性,但群众路线所体现的唯物史观,对于一切问题的分析,从来都是持历史主义态度的,因此,它同民粹主义及其特有的道德感伤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相似文献   

12.
周敬青 《探索》2004,(4):28-30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 ,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新理念 ,其中包含着浓厚的理论底蕴。文章认为 :从“革命为民”到“执政为民”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新发展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 ,它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符合现代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 ,是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 ;立党为公、执政为汲取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的精华 ,是中国共产党的新民本主义的高度概括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和理论界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惠勤 《探索》2005,23(1):168-170
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虽然包含中国儒家传统的“亲民”、“德政”的某些合理成分,但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政治理念却完全突破了传统的“民本”思想;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也包含西方人本主义对于个体生命及其价值的尊重,但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人类解放”的政治信念,无疑是马克思主义对于西方人学思潮的革命性突破。科学发展观内在规定了各要素(即全面、协调、可持续和以人为本)间的相互关系。“以人为本”的理念主要是对执政党和政府行为的约束,它目前所要确立的主要观念就是:其一,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理性发展意识。首先是针对市场经济下由利益驱动所催生的经济人倾向。其二,以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为突破口的公平意识。其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以工人阶级为内核的“大多数”观念。其四,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改革取向的社会服务意识。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法哲学与中国古代法律思想的文化融合是社会主义法律文化转型的新指向.在“民本法治”、“德法合治”、“权利义务关系”、“和谐诉讼”以及“生态保护”等法的内容构成、运行方式和价值取向上,马克思、恩格斯法哲学与中国古代法律思想的文化理念有着一定的相通性和互补性,二者的有机融合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源远流长,影响深远。民惟邦平、民贵君轻、君舟民水等六个方面是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民本思想对中国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作用。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起着协调社会矛盾,限制和软化专制暴政,培育“贤臣”和“明君”;为近代中国人民接受西方民主思想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和衔接点;锻造了中华民族御侮图强的爱国主义;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建设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民本貌似民主,使许多人混淆民主思想与民本思想中重民、仁政之类的思想界限,误把民本当民主,妨碍人们树立正确的民主观念,妨碍国家政治的民主化。  相似文献   

16.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思想资源,内容十分丰富,在历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当代,“以人为本”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国理念,是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指导原则。本文分别论述了“民本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内涵,进而揭示出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而为我们更好的把握和坚持“以人为本”这一理念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执政理念是十六大以来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局势、新的执政环境、新的党情和国情,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的人本观基础上,吸收借鉴前人,吸取世界文化合理因素的基础上所提出的重要治国理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西方人本主义思想、马克思关于人的论述和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为民”思想是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理论基础和渊源。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思想源于中华文明的“以民为本”思想。和历史上的民本思想根本不同,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既吸取和借鉴了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的合理成分,又与古代民本思想有着实质上的区别。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坚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相信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9.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江泽民民本思想的核心与灵魂;执政为民是江泽民民本思想的现实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民本思想的集中反映。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的群众观与中国传统重民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它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党必须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对人民负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深入研究毛泽东群众观中的“民本”思想,对于我们进一步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乃至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