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2 毫秒
1.
宋江这个人     
快乐大叔 《党课》2009,(5):100-101
宋江这个人,其实是很值得研究一下的。对宋江的评价,近几十年来说连篇累牍是夸张,但的确不少。从“文革”时期的“反面教材”,到改革开放后各种文艺作品中礼贤下士、“替天行道”的起义军领袖,宋江的形象可以说有点儿“冰火两重天”的意味。不过在快乐大叔看来,宋江这个人其实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他既谈不上多反动,也谈不上多“正义”,至于“忠”和“义”嘛,至少在快乐大叔眼里也是马马虎虎的。  相似文献   

2.
秦庄  亦文  青荷 《党风建设》2003,(10):35-36
2001年10月11日。对江苏省淮安市财政局原办公室主任涂彰来说,是个永远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涂彰带着复杂的心情,迈着沉重的脚步,被纪检部门的同志请到了一个“双规”的地方,从此开始了他人生中不曾有的另一种生活。  相似文献   

3.
夏昕  唐高旭 《学习导报》2013,(13):53-54
他在零陵区委宣传部工作了整整16年,是永州市宣传系统有名的“笔杆子”;他曾在报社从记者干到了副总编辑,数十件作品获奖。但是,他一直只是名工人。 很多人替他抱屈,觉得他不值,但他却很坦然,认为组织和生活都不曾亏欠过自己。听见别人替他抱怨多了,他就皱起眉头,非常认真地说:“我做每件事,只求做到三个对得起.对得起良心,对得起这份工资,对得起共产党员这个称号。”  相似文献   

4.
在施耐庵笔下,宋江是“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之首,替天行道,“两赢童贯”“三败高俅”。然而,真实的宋江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5.
他,平凡而又特殊。说他平凡,因为他是众多村干部中的普通一员;说他特殊,因为他是门头沟区小有名气的“明星书记”。连续多年被评为区、镇优秀党支部书记。  相似文献   

6.
说他是“车头”,是因为他是单位的“头儿”;说他是“车头”,还因为他是管车的“头儿”,更因为他是省市劳模、企业的劳模标兵。他,就是松江河林业有限公司汽车运输管理处主任兼党支部书记王福成。 见年代初,松江河林业局森铁处解体后与汽运处合并,合并后的汽运处被人们戏称为“大杂院”,拥有1600多名职工不说,两家的管理人员就近200人,谁来当这个家?局领导经过反复研究,选中了局总调度长王福成,于是他成了“大杂院”的当家人。 上任伊始,王福成便给自己定下了三条规矩:一是不吃请,二是不收礼,三是不搞“一言堂”。他…  相似文献   

7.
他是令人憎恨的“林彪”,也是让人们崇敬的“焦裕禄”;他是老实憨厚的“宋大成”,也是令人扼腕的“宋江”。他,就是从贵州凯里走出来的影视艺术家李雪健!  相似文献   

8.
有一个人当上了官。他高兴得好几天没睡着觉。几天以后,他的心情才平静了下来,才睡着了。可是,他却做了一个梦,一个他认为是个不吉利的梦。因为他在梦中梦到了一个棺材。他认为棺材和死人是连在一起的。他想莫非是这几天要有灾难?想到这,他那由当官带来的喜悦没有了。这天,他看到了一个算命的。于是,他就叫那人给算一下。他刚把那个梦说完,那个算命的就笑了,连声说:“这是一个好梦。这是一个好梦。”他不解,反问道:“梦见棺材怎么是一个好梦呢?”那个算命的不紧不慢地说:“你肯定是当官了。”他听了,没说是,也没说不是。那…  相似文献   

9.
《先锋队》2003,(1)
周礼龙为什么腐化堕落?他回答办案人员问话的那番话,颇耐人寻味。办案人员问他参加市里召开的警示教育大会没有,他答:“不曾去参加。”办案人员又问他在单位上党课时是否专门开展过廉政教育,他答:“那是说着玩玩的,哪个能当真?”此番言语活脱脱刻画出了一个信念丧失、无德无才的腐败分子形象。作为一个党员领导干部,作为一个单位的“一把手”,他既不参加市委召开的警示教育大会,更不在自己管辖的范围内认真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相反他把一切都当成“说着玩玩的”。必须当真的反而不当真,这样的人做出收受贿赂、贪赃枉法的…  相似文献   

10.
节制的智慧     
一天,梁实秋和朋友们一起吃饭。甜熏鱼端上来了,梁先生没有动筷子,他说他的血糖高,不能吃太甜的东西;冰糖肘子端上来,梁实秋也没有吃一口,他说,这道菜里面加了冰糖,他更不能碰;什锦炒饭端上来,他还是说不能吃,因为淀粉会转化成糖。最后,八宝饭端上来了,朋友们都猜他一定不会吃,就没有放到他面前,没想到梁先生居然急不可耐地说:“这个我要。”朋友提醒他:“里面既有糖又有淀粉呢!”“我当然知道,就是因为知道有自己最爱吃的‘八宝饭’,所以吃前面的菜时我才特别节制。”梁先生笑着说,“我前面不吃,是为了后面能吃啊!因为我血糖高,得忌!z/,所以必须计划着吃含糖的东西,把最大的‘余额’留给最爱的食物……”  相似文献   

11.
宋志坚 《唯实》2013,(4):95-95
一 有一个叫“知道分子”的称谓开始时髦,连不少著名的文化人也跟着这样说。例如,一位很有影响的作家日前做客央视《小崔说事》时就说,“现在有的知识分子是‘知道分子”’,因为“别人和他说的事,他全知道。但他缺的是见识”。  相似文献   

12.
他身无分文,别人却称他“千万富翁”,因为他一个人收藏着一座城的历史。他说:“这是我一辈子的追求,一生最后的奔波。”  相似文献   

13.
在话剧界素有“一人手面”之称的项交,因为在电影《南征北战》、《在烈火中永生》中成功地刻画了“张军长”和“徐鹏飞”两个国民党的少将.从而名声大振。“文革”中,无知的造反派为打倒他,竟说“他演国民党这么像,因为他是国民党”。究学生投笔学鲁迅,一篇杂文招来囚禁之若,他从此走上一条革命道路。项堃是山东德州人,四五岁时失去双亲成了孤儿,跟舅舅生活在一起。北伐军打到济南时,门岁的地考入济南师范学校。在这里,他阅读了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莫泊桑、叶善秦树、鲁迅等人的作品。这些大师的思想对他人生观、价值观、文艺观…  相似文献   

14.
他,是一个平凡而又特殊的医生。说他平凡,因为他就是一个普通的内科医师;说他特殊,因为他是北京劳教系统的一名医生。面对社会上一些医院高收入的医生,他坚守着自己作为一名公职人员的职责:“这里的患者需要我”。  相似文献   

15.
秦洪 《廉政瞭望》2012,(18):53-53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孝文帝执政时期,边关定州经常发生骚乱,急需一位得力千将去镇守。孝文帝思量再三,认为赵黑是最佳人选。于是,他找来赵黑一起用餐.说了自己的心思。赵黑是个聪明人,知道这是个苦差事,因为平定骚乱.绝非易事。于是,他推辞说:“我的才能有限,出身又不好,恐怕难以胜任!”  相似文献   

16.
一部水浒,最惹人争议的是宋江。自从伟人钦点“一部水浒好就好在投降”之后,宋江便被钉在了耻辱柱上,永世难以翻身。  相似文献   

17.
周柳莺 《党课》2013,(16):116-117
老爸是个退休教师,今年75岁高龄,除了爱看书看报外,就是爱抽烟,老妈经常因为吸烟和他拌嘴,他还总是半开玩笑地说:“我的娴龄50年,你也和我生活了50年,你们都是我的老伴儿。”  相似文献   

18.
他与胡锦涛总书记有过“十面之缘”,虽然他看不到总书记的样子。但他说:“我能感觉到他是一个让人温暖的人,因为他的手很暖。”  相似文献   

19.
梁衡 《新湘评论》2007,(12):57-57
最近我去拜访96岁高龄的季羡林先生,我知道他是研究佛教的,便问先生:“你信不信佛?”他说“不信。”我又问:“宗教为什么还会存在?”他说:“因为科学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剩下的只好求助宗教。”又问“宗教到底何时能消亡?”他说:“恐怕到共产主义社会也消亡不了。人的心理问题没有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20.
袁方 《党史纵览》2013,(12):53-53
作为一位职业军人与坚定的革命者,张爱萍既是极富理想、敢作敢当的热血男儿,又是桀骜不驯、擅长吟诗作赋的性情中人。正因为他刚烈的性格与锋芒毕露、坚持己见的个性,从青年时代开始,即被视为是“共产党里的另类”。毛泽东说他:“好犯上!”叶剑英说他:“浑身是刺!”邓小平说他:“军队中有几个人惹不起,你张爱萍.就是一个!”而他本人的座右铭则是:“勿逐名利自蒙耻,要辨真伪羞奴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