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4 毫秒
1.
金融风险的存在是整个社会经济矛盾的综合反映,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我国改革和发展中必须始终高度重视的一个重大课题。一、加强金融机构的自我控制1.我国的金融机构必须按照《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和《商业银行法》的规定,提高资本充足率,逐步达到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的最低标准,增强自我御险能力。财政在这方面应发挥主要作用:一是财政直接向国有商业银行注入资本金;二是发行特种国债补充资本金;三是理顺财政与银行之间的分配关系,支持银行用利润补充资本金。  相似文献   

2.
积极的财政政策,其实质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它是以扩大政府开支,增加财政赤字为主要特征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与我们过去强调的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是有着本质上的不同的,它是我们国家经过了多年经济的高增长高通胀之后进入了生产相对过剩、低通胀、低增长阶段以及国际形势变化后而采取的过渡性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目的是为了刺激投资,启动生产,带动消费。积极的财政政策是过渡性阶段的宏观经济政策。这是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了生产相对过剩后采取的一时的应对财政政策,长此扩张下去,财政受不了,经济更受不了。所以,认真而有效地把握…  相似文献   

3.
李爱英 《发展论坛》2002,(11):42-43
城市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产物,它的建立与发展不仅促进了我国银行竞争体系的形成,成为我国银行体系中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而且有力地支持了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城市商业银行更好地发挥作用。然而城市商业银行资本金不足,资本充足率较低已经成为影响其进一步发展、降低金融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补充资本金,提高资本充足率的现实意义资本金是银行最原始的资本来源,这是银行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具体说来,资本金的作用主要有以下…  相似文献   

4.
自199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开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初的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都强调要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确保国民经济的结构调整和有效增长。 一、我国提出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背景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政策,大体可分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中性的财政政策三种类型。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就是:一方面扩大政府的财政支出,另一方面减少税收,以增加企业和个人可支配资金的数量,一般在经济萧条时采用。即通过一定的财政赤字来刺激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发展。紧缩性的…  相似文献   

5.
经济学家刘国光领导的研究小组提醒中国政府在落实和实施目前已确定的各项扩张性宏观调控政策时,应注意以下五个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问题。 1、防止盲目追求速度,避免出现大幅度经济波动。在以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为核心推动经济增长速度回升的工作中,中央与地方的愿望的一致性非常明显。在扩张性财政政策落实之后,经济增长速度必将出现一定程度的回升。在这样的条件下,要注意防止盲目追求速度。造成经济波动。中国政府应有效掌握扩张性的实施力度,力争拉长这次经济增长的上升阶段,这样做既有利于防止通货膨胀的再度出现,又有利于在保证适度快速增长的同时加强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取得实实在在的高质量的经济增长效果。  相似文献   

6.
《前线》1999,(7)
刘国光在《理论前沿》第10期上指出: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要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所谓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增加开支的政策,或者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跟扩大内需的政策性质不一样。扩大内需的政策不仅仅是我们当前需要,也是我们长远的一个立足点。这是我们的国策,或者说是一个战略性的立足点;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是在特殊情况下面的特殊政策。因为社会闲置资源是有限的,赤字是不能无限地扩大的。再扩大到警戒线就不行了。占国民收人多了,没有闲置资源,那就靠发票子,发票子就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就要带来另外一个方面很坏的后果。…  相似文献   

7.
国有银行资本充足率不足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巴塞尔协议规定,所有签约国从事国际业务的银行其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应达到8%,其中核心资本至少为4%。国有银行资本充足率达不到巴赛尔协议标准在我国是个老大难问题,经营业绩较差以及资产负债规模扩展过快是其形成的主要原因,今后应采取国有银行改制、提高金融资产运营质量和发展直接融资等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8.
财政赤字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适度的财政赤字在深化政革、促进经济增长、刺激消费需求、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赤字规模、使用效益、管理原则以及与其他政策的配套使用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因此,在今后的财政赤字使用中,应控制赤字规模,减少财政赤字数量;合理确定使用方向,提高财政赤字的使用效益;调整财政政策措施,科学运用赤字财政政策;充分运用多种政策手段,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相似文献   

9.
从一般意义上说,在经济不景气时期,政府要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既包括增加财政支出,也包括减少税收。1998年以来,我国政府采取了“积极财政政策”,主要以增加财政支出,特别是以扩大财政投资为主,刺激投资需求。为了加大财政政策的作用力度,全面提高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近来有人主张政府还应采取减税政策。笔者认为,我国当前虽具有减税政策的实施环境,但不具备减税的条件,无法实施减税政策。  相似文献   

10.
1988年以来,随着银行业国际化和网络化的飞速发展,巴塞尔委员会相继颁布实施了三个版本的《巴塞尔协议》。作为全球银行监管领域中最有影响力的国际标准,《巴塞尔协议》始终坚持以资本充足率作为银行风险管理框架的主要内容,从关注跨国银行的信用风险,到进一步关注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再到从更为宽广的视角理解银行风险,关注流动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等,确立微观审慎与宏观审慎相结合的监管模式。《巴塞尔协议》在内容上不断丰富和完善,所体现的银行监管思想不断深化,并在完善金融监管和防范金融风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9年,中国正式成为巴塞尔委员会的成员。为了增强银行体系的稳健性和国际竞争力,中国金融监管部门将国际标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积极推动银行业改革与发展,加强银行监管和防范金融风险,实现了国际标准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11.
资本充足率是保证银行经营安全性和稳健性的一项制度安排,它是银行监管的重要工具。没有资本充足率的约束,商业银行几乎可以无限制地扩张。鉴于银行风险的隐蔽性、滞后性和长期性,如果任由商业银行无限制地扩张,那么就会给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风险,甚至导致银行破产,引发金融体系不稳定,爆发金融危机,导致系统性风险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如何防范与化解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范与化解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必须紧紧依靠政府和全社会的力量,坚持政府支持和标本兼治两个原则;切实提高资本充足率,增强国有商业银行抗风险能力;合理选择化解存量不良资产的实现途径;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有效防范不良资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国债是财政政策的重要实施对象,对拉动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但目前我国国债负担过重,国债风险已露端倪。因此,要积级采取措施防范和化解国债风险,如提高财政收入增加财政调控力度;调整国债的期限结构;建立科学合理的国债本息偿付机制等。  相似文献   

14.
《理论与当代》2005,(2):44-44
王擎在2004年12月14日的《中华工商时报》上撰文指出:在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年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双稳健提法广受关注,因为这标志着实施已近7年的积极财政政策调整了取向。之所以这些年来有那么多呼吁积极财政政策要淡出的声音,最主要的理由有两个:一是担心积极财政政策大规模发行国债,会使财政赤字增加。第二个担心是,长期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会使中国的经济增长形成对财政支出扩张的日益严重的依赖。  相似文献   

15.
《求是》2010,(14)
<正>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2008年以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必须建立和完善一系列防范银行风险的安全线,以夯实银行稳健运行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记者在陕西、宁夏、内蒙古、辽宁、江苏等地银行和经济部门采访了解到,不少经济界人士担忧,当前一些地方在争上项目时过度追求规模,有两种风险应引起高度警惕:一是债务率过高。有的财政配套资金与城建资金比例达到了1:10,债务率远超风险警戒线,有的政府融资平台严重资不抵债,实际早已破产;二是有的银行不要担保就向政府融资平台扔钱,贷款风险形  相似文献   

17.
国债发行规模政策研究是财政理论的重要课题,国债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债是政府调节经济,筹集建设资金,弥补财政赤字的重要手段之一。1998年以来,我国开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一方面使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整更为强有力,另一方面又增加了国家财政工作的压力,积极的财政政策势必涉及增发国债的问题。这些都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消费信贷已悄然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消费信贷在我国发展迅速,但风险日渐突出。目前,商业银行在大力发展消费信贷业务的同时,还应注意加强消费信贷的风险防范。一、我国消费信贷风险的类型分析从整体上看,我国消费信贷的风险,低于商业银  相似文献   

19.
1998年我国财政政策作如此大的动作,在建国以来的几十年间是极其罕见的。除较大幅度提高出口退税率、降低关税率和扩大财政赤字外,还较大规模的增发国债。这对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取得了明显效果。但是,从各方面的情况分析,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形势的变化,1998年以来,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应正在逐步减弱,财政投资的扩大难以弥补非国有经济投资和最终消费增量下降所减少的内需,以及净出口变化所减少的外需。如果不及时采取有力措施,矛盾可能会越来越突出,1998年下半年以来经济回升的好势头就有可能难以继续保持下去。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去年中央作出进一步加大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力度的重大决定。  相似文献   

20.
经济周期波动是经济运行的一种常态,财政政策是熨平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政策工具之一。本文从熨平经济周期波动效应的视角,考察了新中国60年我国财政政策的历史演进,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财政政策的下一步取向:继续保持扩张性财政政策,推进"两个重点"与"两项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