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政府裁员     
为了减轻纳税人的负担、提高政府的效率,打造公众满意的政府,政府裁员势在必行。本文认为职能转变是政府裁员的前提,机构改革是政府裁员的基础,高效统一是政府裁员的目标,管理创新是政府裁员的保障,有情操作是政府裁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经济性裁员是《劳动合同法》赋予用人单位在经济发生严重困难时行使的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用人单位应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裁员,我国《劳动合同法》对经济性裁员规定了较为细致的条件,但仍存在不完善之处。本文以金融危机为背景在分析经济性裁员的理论现状的基础上探讨我国经济性裁员制度的法律完善。  相似文献   

3.
邹杨  乔丽冉 《行政与法》2010,(12):98-101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企业常常以经济性裁员来减少企业的人力成本支出,这是企业经营自主权的体现。但这种经济性裁员涉及人数多,稍有不慎就会产生严重的法律后果和社会影响。所以,在劳动合同法规范下,经济性裁员必须符合法定条件,履行法定程序。本文从法律适用的角度出发,在论述金融危机下企业经济性裁员的法律后果与影响的基础上,对我国现行经济性裁员的法律规定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对金融危机下完善我国企业经济性裁员制度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马丽 《法人》2011,(12):70-71
在各大团购网站经历席卷而来的裁员风潮之后,人们惊讶地发现,没有一家团购网站是通过正常的经济性裁员这个程序来实现“瘦身”的。这些急于缩减员工人数的团购网站为什么要绕着裁员制度走?  相似文献   

5.
钱叶芳 《法商研究》2012,(2):143-153
裁员保护制度由诸多实体要素和程序要素所构成。比较80余个国家裁员保护制度要素的结果表明,我国裁员保护立法的规制强度不仅低于国际平均水平,甚至不及单个解雇保护立法。为稳定劳动关系,我国裁员保护立法应当在现有基础上逐步提高规制强度,在增加裁员成本与降低解雇行为灵活性之间进行选择,并完善相应的程序要素。  相似文献   

6.
我国经济性裁员中的劳动者保护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性裁员作为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制度之一,其制度设计的最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保护用人单位的利益,但为了防止该制度被用人单位滥用,保护劳动者在经济性裁员过程中的合法权益,法律为劳动者规定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在现今世界金融危机这个大的背景之下,强调对经济裁员中劳动者的保护就更为必要了。本文在对我国《劳动合同法》中关于经济性裁员的劳动者保护方面的规定加以解读的基础之上,分析其中的不足之处,并通过对其他国家相关立法的比较,寻求我国经济性裁员中劳动者保护的可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7.
太月 《法制与经济》2009,(22):56-58,61
经济性裁员作为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制度之一,其制度设计的最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保护用人单位的利益,但为了防止该制度被用人单位滥用,保护劳动者在经济性裁员过程中的合法权益,法律为劳动者规定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在现今世界金融危机这个大的背景之下,强调对经济裁员中劳动者的保护就更为必要了。本文在对我国《劳动合同法》中关于经济性裁员的劳动者保护方面的规定加以解读的基础之上,分析其中的不足之处,并通过对其他国家相关立法的比较,寻求我国经济性裁员中劳动者保护的可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8.
经济性裁员制度是我国一项特殊的合同解除制度,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有重要影响.本文以酷6网裁员案为中心,在分析我国经济性裁员法律要件的基础上,探究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寻求完善之法.  相似文献   

9.
辉子 《政府法制》2010,(7):46-48
近一两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各大公司不得不采取裁员等措施来紧缩银根,保证公司正常运转。裁员是一个非常得罪人的工作,因此,一个新的职业——专门被一些大公司雇来帮公司裁员的“职业丑人”在危机中兴起。这些“职业丑人”的任务是:被公司高薪聘请突然“空降”到公司,出面操刀裁员,事成之后,再被公司“开”掉以平“民愤”,领一笔不菲的报酬走人。因此,他们也被称为“职场杀手”。  相似文献   

10.
理想市场经济状态下 ,政府只是致力于比较好地解决失业保险和就业促进问题 ,裁员由工会与雇主进行谈判。企业的裁员环境比较宽松 ,裁员自主权较大。从长期看来 ,政府应该致力于充分就业 ,增强失业承受能力。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 ,国有企业裁员具有相当的特殊性 ,政府应该采取特别措施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一两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各大公司不得不采取裁员等措施来紧缩银根,保证公司正常运转.裁员是一个非常得罪人的工作,因此,一个新的职业--专门被一些大公司雇来帮公司裁员的"职业丑人"在危机中兴起.这些"职业丑人"的任务是:被公司高薪聘请突然"空降"到公司,出面操刀裁员,事成之后,再被公司"开"掉以平"民愤",领一笔不菲的报酬走人.因此,他们也被称为"职场杀手".  相似文献   

12.
邓峰 《法制与社会》2010,(27):104-105
金融风暴引发裁员风潮,现行立法从实质条件、禁止条件、程序条件对经济性裁员加以规范,但裁员条件仍较模糊、裁减留用标准不明、优先录用标准不清、工会的干预不强、行政监管不力。本文指出基于平衡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合法权益,立法应明确裁减条件和留用标准,增加可操作性,加强工会和劳动行政部门对经济性裁员制度的干预力度,防止用人单位规避法律,加强对被裁人员的保护,优化企业内部裁员制度、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3.
姜恩青 《法人》2011,(10):52-53
经过了短暂的红火行情后,团购网站的日子从热辣的夏季,逐渐走入萧索的寒冬。 9月27日,号称投入数亿元人民币做广告、首个邀请明星代言的团购网站“团宝网”被曝裁员逾50%,其裁员幅度堪称近期团购企业最大规模。这是继今年高朋网、开心团购网被曝大规模裁员后,团购网站带给人们的又一个猛料。  相似文献   

14.
由于金融危机,企业生存压力加大,裁员更让员工忧心忡忡。那么.遭遇裁员要注意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
顺应环境裁员"过冬"为顺应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美的裁员应对.但据透露,裁员的并非只有美的一家,其他企业也在悄悄瘦身.去年12月初,网友"美的大裁员,新员工几乎全做炮灰"的声音,引起业界关注.美的集团从去年11月开始大裁员,制冷集团60多家各地销售公司裁员幅度在40%以上,部分销售公司超过60%,总部约50%;日用家电集团2012年大规模校园招聘的新员工几乎全裁.日电集团的60多家合资销售分公司只保留了11家.  相似文献   

16.
正《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近6年来,劳动者的合法权利受到的保护程度日益增加。慑于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威力,大多数企业都不会采用直接裁员的办法,而是利用一些手段让员工自己辞职,以达到降低人员成本的目的,这也是企业采用"软裁员"手段的实质目的。某知名人力资源网站相关调查显示,受访的2173位被裁人员中,40%的员工定义自己被变相裁员;有39%的员工工作经验不足3年,其中21%的人被迫主动辞职;有57人工作资历超过15年,其中三分之一认为自己是被雇主逼走的。被列为最具杀伤力"软裁员"手段前3位的为降薪、换岗和换工作地点。其他手段包括提高业绩指标、部门撤并、无薪长假等等。面对企业"软裁员"的杀手锏,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劳动者该怎样维权?在此,笔者将为你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7.
在2008年底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之下,中国企业面临着严峻挑战,大量企业收入和销售利润明显减少,众多行业亏损严重,纷纷采取裁员措施以应对经营困境,一时间经济性裁员浪潮愈演愈烈。然而实践做法亟待法律进一步规范和制约。本文从法律适用的角度,从经济性裁员的条件和标准、程序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劳动保障体系立法完善提出了参考性的建议和设想,以期对企业经济性裁员的制度起到有价值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尚丽君 《法人》2011,(6):55-57
企业因经营需要招聘与裁员,本是正常的事,但要依法行事  相似文献   

19.
经济性裁员制度是劳动法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但是,目前由于我国法律的诸多缺陷,使得该制度的重要性难以体现。只有借鉴境外较为成熟的立法例,并认真联系我国的实际和可能,才能构建适合于我国的裁员制度,这样既能保证企业活力,又不以牺牲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代价。  相似文献   

20.
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大规模降薪裁员危机到越来越多的人,财源广进、招财进宝、财源滚滚等许多善意词汇,因为和“裁员”存在谐音部分,也被打入了冷宫,甚至一度成了禁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