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声》2016,(11)
正当前,台海局势趋于复杂严峻。两岸同胞高度关注两岸关系发展前景。2008年以来,两岸双方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开辟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台海局势摆脱紧张动荡,呈现安定祥和。维护这一良好局面是两岸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社会的共同期盼。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在于坚持"九二共识"政治基础。"九二共识"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  相似文献   

2.
自2008年5月以来,台海局势发生了重大、深刻变化,两岸关系实现了历史性转折,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和重要成果,呈现和平发展的良好势头。两岸双方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上建立互信,保持良性互动,为两岸交流合作、协商谈判营造了必要环境,确保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局稳定。两会崔九二共识”  相似文献   

3.
<正>"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擘划两岸关系发展方向"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郑重宣示了国共两党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决心和诚意,确立了国共两党交往的共同政治基础——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指明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两党共同体认到:——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同胞利益,是两党的共同主张。  相似文献   

4.
自2008年5月国民党重新执政以来,两岸双方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上,开创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6年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效显著,已进入巩固深化的关键时期。然而,因两岸政治互信不足、政治歧见难解而导致的两岸政治关系的相对滞后,已影响到两岸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的进程,更明显妨碍阻碍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一步巩固与深化。  相似文献   

5.
正备受瞩目的"习洪会"与两岸和平发展论坛11月初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时发表重要讲话,并就发展两岸关系提出六点意见。大陆专家学者认为,在蔡英文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及其核心意涵,两岸往来互动政治基础遭到严重破坏的新形势下,国共两党以两岸同胞保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强化两岸民间交流的强烈诉求为依归,克难前行,这对两岸关系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夯实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九二共识"核心是一个中国原则,  相似文献   

6.
一、建立政治共同体,凸显两岸统一性习近平指出":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在一个中国原则下,"九二共识"成为两岸探索尝试构建政治共同体的前提基础,离开了这个"定海神针",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石就不复存在,这是两岸双方展开政治交流磋商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7.
《黄埔》2016,(1)
正在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节点上,"习马会"、"张夏会"的举行,进一步夯实了两岸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政治基础,为未来两岸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张夏会"助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2015年10月14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张志军在广州与台湾方面陆委会主委夏立言会面,达成多项积极共识。双方一致认为,2008年以来,两岸在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上,推动两岸关系走上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6,(8)
正当下两岸关系处于重要节点,两岸关系未来走向再次成为国台办例行记者会的焦点。对于两岸媒体关注若"5·20"后台湾当局新领导人蔡英文仍不承认"九二共识",两岸制度化协商和各领域交流合作是否会受到影响,国台办发言人安峰山表示,"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只有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其两岸同属一中的核心意涵,两岸关系才能和平稳定发展;如果这个政治基础受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方方面面的成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6,(19)
正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北京会见8位台湾县市长参访团时指出,今年5月以来,由于台湾新执政当局拒绝承认"九二共识"、不认同两岸同属一中,破坏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致使两岸双方政治互信丧失,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遭损毁,制度化交往机制停摆,持续8年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良好势头受到严重冲击,两岸同胞尤其是台湾同胞的切身利益受到损害。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6,(11)
正台湾当局新领导人的"5·20讲话",虽然提及要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但对"九二共识"的核心意涵刻意回避,对两岸关系根本性质态度模糊。在必须明确接受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这道必答题面前,她交出了一份没有完成的答卷。过去8年来,两岸关系实现和平发展,关键在于两岸双方坚持体现两岸同属一中核心意涵的"九二共识"。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5,(3)
<正>1月17日,新北市市长朱立伦当选中国国民党新任主席,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即刻发出贺电。"冀望两党秉持民族大义,巩固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加强交流,增进互信,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继续前行,造福两岸民众,共成民族复兴的伟业。"朱立伦的复电也明确表达了中国国民党对"九二共识"的坚持。  相似文献   

12.
“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擘划两岸关系发展方向 “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郑重宣示了国共两党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决心和诚意,确立了国共两党交往的共同政治基础——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指明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 两党共同体认到: ——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同胞利益,是两党的共同主张.  相似文献   

13.
2008年国民党重新执政以来,两岸执政党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政治互信的基础上,恢复两岸"两会"协商,先后共签署了十五项协议,达成一项共识,两岸制度化协商不断深入;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定签署和实施以及两岸经合会成立,标志着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率先在经济领域获得突破,两岸经济合作关系的机制化和制度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4.
正"我们对台大政方针不会因台湾政局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同政治基础的立场也没有改变。坚持‘九二共识’是保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台海和平稳定的共同政治基础,希望台湾方面多做有利于促进两岸同胞亲情、有利于促进两岸同胞福祉的事情。"7月6日,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张志军在第九届天津台湾投资合作洽谈会开幕式后接受采访时做出上述表态。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7,(8)
<正>4月12日,国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台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安峰山就两岸关系有关问题答记者问。"九二共识"是两岸联系沟通机制正常运作必要条件台湾陆委会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两岸热线停摆,是因为大陆没有意愿,片面不沟通。对此,安峰山评论称,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共同政治基础,坚持"九二共识"是双方两岸事务主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16,(7)
正3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致电洪秀柱,祝贺她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希望国共两党以民族大义和同胞福祉为念,继续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巩固互信基础,加强交流互动,共同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台海和平稳定,同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同日,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复电习近平表示感谢,指出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期盼两党继续秉持"九二共识",进一步强化互信,深化合作,共同为两岸同胞创造更多利基与福祉。  相似文献   

17.
刘红 《两岸关系》2015,(2):24-26
<正>1月17日,朱立伦补选为中国国民党主席。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致电祝贺,冀望两党秉持民族大义,巩固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之共同政治基础,加强交流,增进互信,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继续前行,造福两岸民众,共成民族复兴之伟业。朱立伦复电感谢,期盼贵我两党在两岸关系未来的发展上,继续扩大交流,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6,(19)
正9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台湾县市长参访团。俞正声首先向参访团一行表示欢迎,对台湾县市长参访团在台海局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下,一如既往坚持"九二共识"政治基础,积极推动两岸县市交流,努力维护和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表示赞赏。俞正声指出,今年5月以来,由于台湾新执政当局拒绝承认"九二共识"、不认同两岸同属一中,破坏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致使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4,(6)
<正>5月7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一行。俞正声表示,珍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是两岸同胞最朴素、最强烈的共同心愿。我们有责任、有信心把两岸关系维护好、发展好。要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巩固增进两岸政治互信。两岸同胞要多往来,多交流,多沟通,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只要两岸同胞都从一家人的理  相似文献   

20.
<正>2013年是两岸关系稳步推进、全面发展、成果丰硕的一年。两岸双方秉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思路,着力提高交流合作的质量效益和机制化进程,巩固深化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持续创造了两岸互利双赢的新局面。两岸双方在巩固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上,增进了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夯实了两岸政治互信(一)两岸高层持续良性互动,进一步聚同化异,就一个中国框架形成了更清晰的认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