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近年来利益变动频繁、纠纷多发的农村,农民群体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在应对这些突发事件时,由于机构设置、援助途径、处理范围、资金筹集等方面的原因,法律援助还是没能充分发挥应有作用。本文将对目前农村法律援助制度的缺陷进行分析,在合理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针对农民群体突发事件的法律援助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2.
上千万走南闯北的四川民工终于有了寻求温暖和救急的“家”。近日,专职为遍布于全国各地四川民工提供风险救助、法律援助、技能培训和岗位中介等服  相似文献   

3.
姜婷婷  谭丽 《法制博览》2024,(9):145-147
农村法律援助是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法律援助是由农村律师或者其他基层农村法律援助机构工作者为家庭困难的农民提供法律援助服务,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但我国农村法律援助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说经费紧张,法律援助案件的办案质量总体不高,机构设置存在问题,群众对法律援助的认知不足等问题。本文从农村法律援助的特点和现状入手,分析农村法律援助案件办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农村法律援助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刘瑾 《法制博览》2024,(2):121-123
法律援助起源于英国,在我国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政府通过设立法律援助机构的方式,为相应群体提供免费的法律帮助,在维护这些群体的权益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相比较于城市地区发展而言,农村地区不仅经济薄弱,在权益保护方面也存在一定不足。而从我国法律援助制度构建与运行角度来看,并没有针对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有所倾斜,从而导致在农村基层地区法律援助的运行中存在一定不足,主要体现在法律援助程序规定不合理,法律援助的方式传统、单一,法律援助经费法律保障不完善三个方面。为了更好地保障农村基层地区群众的法律权益,本文对法律援助运行机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解决之策。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而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二。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在农村土地、养老、婚姻等方面出现了很多新问题,农民对法律援助的需求不断增加。然而,我国现存的法律援助模式,不能够完全适应和满足这种变化。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现有法律援助模式的分析,试图构建"一体两翼"的农村法律援助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周小春 《法制博览》2023,(33):79-8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乡村振兴战略逐步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对于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着眼“三农”问题,对未来农村发展的科学谋划,为实现这一目标,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在于为农村提供法律援助,帮助农民增强法律意识,使农民能平等享受到国家法律资源。但是目前农村地区的法律援助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本文也将进一步结合乡村振兴的发展要求,针对农村法律援助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并且结合我国农村法律制度的建设,提出更加科学的法律援助问题解决策略,更好地推动农村法律援助有效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我院未检科对本市在押未成年犯诉讼权利的保障状况进行调查后发现,当前未进入审判阶段的在押未成年犯在获得法律援助过程中存在不足。据统计,今年1至6月,本市未检部门共受理未成年犯罪嫌疑人769人,除大部分自行聘请律师提供律帮助外,其余有25人由本市5家区、县检察院分别提供了法律援助,但仍有小部分在押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侦查和审查起诉阶段未得到法律援助。经分析,存在以几种情况: 一、公安机关在侦查阶段,对没有自行聘请律师的在押未成年犯的法律援助情况不容乐观。在部分区、县的公安机关,这些人员在第一次被讯问或…  相似文献   

8.
程惠钰 《法制博览》2023,(7):124-126
我国农村在发展过程中,各种纠纷不时出现,农民的权利因此受到损害,但由于纠纷是随着农村的不断发展而出现的,造成这些纠纷往往无法通过陈旧的方式解决。农村法律援助制度的出现和实施,为农村法律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方法和指引,据此而言,农村法律援助对农村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南关前 《南风窗》2012,(4):50-52
过去农村义务教育的状况是,农民集资办学,再掏钱让子女接受教育。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开始扭转这种局面,其核心是由农民集资掏钱转变为政府投入。  相似文献   

10.
陈统奎 《南风窗》2008,(11):48-51
4年前,"劣质奶粉事件"的受害者是婴儿,4年后的今天,"EV71病毒感染事件"的受害者又是婴儿。两次公共卫生事件都指向这个农业大市、民工大市的软肋——农村的公共管理和服务供给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11.
刘超 《法制博览》2024,(8):106-108
法律援助是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法律援助律师是提供法律援助服务的重要力量。《法律援助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法律援助律师可以承办法律援助案件,2023年8月司法部公布新修订的《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程序规定》,进一步将法律援助律师纳入服务承办人员范围进行管理。然而,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法律援助律师在职业发展中面临着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其提供法律援助的效能。本文旨在探讨法律援助律师的发展困境,从基层实践的视角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政策法规     
北京出台多项新规帮扶低收入家庭今年,北京市出台了多项新规定,其中一些条款加大了对低收入家庭的帮扶力度——低收入家庭可获免费法律援助《北京市法律援助条例》日  相似文献   

13.
住总集团百分百兑付民工工资近日,住总集团全体员工齐心协力,克服资金紧张等诸多困难,百分百兑付了2005年民工工资4.94亿元,242支共30800名外施民工揣上工资,带上年货高高兴兴地返乡过年。同时,该集团所属7家困难企业拖欠职工工资3000多万元,也百分百支付。据了解,面对结算金额大、拖欠严重、资金高度紧张等情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由于基建工程大量压缩,数以百万计的民工重新返回田野,然而,在广州市海珠区高楼林立的一个角落里,却长期居住着几百名民工,形成都市里的“村庄”——江南民工村。安居乐业与周围的建筑群相比,江南民工村的房舍显得矮小、简陋。然而这个占地7000多平方米、拥有8幢单层砖瓦结构房的村落,  相似文献   

15.
高校工会在教职员工维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法律援助是高校工会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以下简称《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以下简称《法律援助法》)的颁布,高校工会的法律援助有了新的变化,也被赋予了新的使命。探寻依法治校背景下高校工会法律援助机制的实践与完善,既有利于落实依法治校工作要求,也能实现教职员工合法权益的精准保护。  相似文献   

16.
未成年人犯罪构成的特殊性、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法定化、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的专业化与独立化,以及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律师辩护的有效性,要求未成年人律师辩护应具备专业化水准。我国未成年人律师辩护的专业化建设日益受到重视,但整体上辩护效果不佳,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律师辩护质量更是不容乐观。未成年人律师辩护专业化的实现既需要国家为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又需要开展未成年人专业辩护律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7.
田超 《工会博览》2009,(11):46-46
“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实施意义极其重大。但是,在“税费改革”背景下开始实施这一管理体制却遭遇了很多问题;深入研究这些问题,积极探讨解决问题的出路和对策,有望对这一体制的有效实施起到抛砖引玉之功。  相似文献   

18.
她创建了中国第一家专门从事妇女法律援助和研究的公益性民间组织——北京大学法学院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她免费为妇女提供法律援助;在公益律师的路上,心怀理想10年走来,她和她的团体一步步推动和完善着中国妇女权益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在长宁区法律援助中心的倡议下,上海市长宁区司法局、教育局、团委、妇联在五月份联合成立了“长宁区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律师志愿团”。律师志愿团由31名志愿律师组成,其主要职责包括:办理由区法律援助中心指派的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对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进行庭前调查并适时对违法未成年人进行帮教;义务担任长宁区中小学青少年维权法律顾问,适时到被聘任的学校、对口街道(镇)为师生和家长进行法律讲座、法律咨询。上海市长宁区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颇有建树,中国大陆第一个少年法庭、第一个未成年人刑事检察机构均是在该区创建,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律师志愿团的成立使该区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李文华 《法制博览》2015,(2):223-224
法律援助制度是指政府设立专门的法律援助机构负责组织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及其工作人员,为经济困难而请不起律师符合援助对象的当事人提供无偿的法律服务。但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发展较晚,存在不少问题,例如经费严重不足、供需矛盾突出、从事法律援助的专业人员严重不足、法律援助立法体系不完善、法律援助宣传力度不够等。本人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争取政府财政拨款、吸纳社会资金投入;提高从事法律援助专职律师人数,提升整个法律援助队伍素质;制定一部统一的法律援助法;深入宣传,扩大法律援助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