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群众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核心。邓小平的群众观源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毛泽东的群众观一脉相承。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党的思想路线、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改革开放的实践、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紧密结合,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新境界。面向新世纪,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握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对邓小平的群众观进行了多方面的重申和发展,不仅从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展示着党的群众观的时代特征,而且从党对人民群众的从属地位、服务作用进一步揭示了党与群众的关系。在新的历史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把落实党的群众观与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和人才观有机地统一起来,把全党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认识和实践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2.
不少人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所包含的群众范畴、群众观概念、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内涵有误解,需要通过马克思主义文本考证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解读以澄清误解。马克思主义界定劳动阶级为群众,与西方群众概念、我国日常用语中的群众概念含义不同。群众观是对群众的总看法和根本观点,不同的人对群众的看法和观点不同。除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之外,还有多种群众观,但只有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辩证、全面、科学的群众观。马克思主义从历史整体上肯定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肯定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从现实角度指出个体的群众也有先进、中间、落后的区别,把个体的智慧和力量汇聚成整体无穷的智慧和力量需要现实的方法并受现实条件的制约。  相似文献   

3.
论毛泽东的群众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同志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并确立了全面系统的群众观,包括: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一切为了人民和一切依靠人民的思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这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今天学习和研究毛泽东的群众观,对于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回顾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在中国运用和发展的历史,揭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的新贡献,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新的理论成果,并对其理论起点、历史起点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而进一步阐明推动科学发展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群众观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5.
论求真务实群众观的理论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求真务实的群众观 ,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新发展 ,它体现了思想路线与群众观点的统一、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权情利的统一、真理与价值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在中国的继承、运用、创新和发展.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居于最基础和最核心的地位。新时期、新形势下,灵活掌握和善于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群众观,及时发现和高度重视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群众观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科学、合理、流畅的中圆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群众观的实现路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树立正确群众观是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保障。树立正确群众观就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需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就要用科学决策实现群众的愿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满足群众需要。  相似文献   

8.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共领导集体始终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根据历史时期的不同,中共领导集体发展了“人民群众”的范畴、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内容,探索了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共产党人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石。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为指导,密切联系人民群众,走群众路线,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这一学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我国具体情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新实践、新尝试。我们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践行群众观点、执行群众路线、维护群众利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中国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也将对党员干部群众意识的升华、"中国梦"的实现、党风党纪的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健全产生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具有丰富的内涵,充分承认人民群众的伟大作用,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坚持的基本观点。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始终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作为指导思想,经过几代领导集体的不懈努力,使其在中国得到了丰富、发展与创新。在新时代继续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有助于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有助于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1.
人民群众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动展现了群众工作的基本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历年发表的新年贺词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民群众观点和思想,是展现习近平人民群众观的一个重要窗口。习近平群众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和强大的思想保障、理论指导。对历年新年贺词中有关人民群众的观点和思想进行梳理,可以深化对习近平人民群众观的认识,深刻把握习近平人民群众观的理论价值与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红旗渠精神的时代内涵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内在统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借鉴红旗渠精神,坚持和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在理想信念上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作风建设上密切党员干部同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廉政建设上彰显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群众观是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核心价值观,强调人民群众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动力,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团结群众、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然而,当前邓小平群众观的理论在社会实践应用中遭遇困境,包括党员干部及官员们在理论与认识上的距离、理念与行动的不一致和工作目标与工作实际脱节等问题,而亟需采取合理可行、积极有效的对策,培养领导干部有更深的理论认识,有更多的实际行动,实行更严厉的党风党纪和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等,以深入推动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改革,而确保党的群众观理论切实有效地指导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现代化发展的实践。  相似文献   

14.
对于人民群众的概念,学界有着不同的解读.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是无产阶级政党关于人民群众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在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的创新与发展,并形成了践行和传承这一群众观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神圣家族》是第一部阐述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经典著作,研读《神圣家族》,可以梳理总结出共享发展理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体现于以下三个方面:共建是共享的前提:历史由人民群众创造;共享是群众现实利益的必然要求;群众观理顺了共享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群众观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复杂的历史过程,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结合中国实际而形成,它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观的理论核心。今天,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重温学习毛泽东群众观,对解决新时期影响党群关系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坚持我们党的群众观,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群众路线。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进行了坚持不懈地探索与创新,他们在不同时期为中国共产党群众观的传承、创新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8.
要兴磊 《工会论坛》2001,7(4):54-56
江泽民总书记的“三个代表”思想 ,作为新时期我党建设和指导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 ,其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都是为了人民群众。要深刻领会和贯彻江泽民“三个代表”的思想 ,就非常有必要研究和了解我党群众观的基本内容及其发展 ,特别是了解和研究毛泽东社会主义时期群众观的基本观点。本文试就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群众观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下称“三为民”)。“三为民”的群众观是新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继承和发展。它道出了人民群众的心声,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时代特征,反映了共产党人的宗旨。各级领导干部要带领人民全面  相似文献   

20.
作为党的三大作风之一,密切联系群众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重要的执政理念,十六大以来党对群众观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发展。根据政党的制度实践过程,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度思维演进的过程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制度批判和自我意识觉醒阶段,制度探索和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制度完善和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阶段。从制度思维的视角分析,群众观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关系主要体现在: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是党制度评价的基本动力。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党制度建设的基本价值追求。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是党制度创新的基本途径。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三大作风在新时期制度发展中的基本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