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后记     
为了研究和探讨再就业工程的理论、实践和对策问题,进一步推动我省再就业工程发展,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省劳动学会、省工会学会、省政策研究会、省妇女理论研究会、省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省企业家协会、省民营经济研究会、省社会学学会、黄石市社科联等单位联合主办了“湖北省再就业工程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会议于1998年4月23日在省总工会惠苑大厦召开。来自全省的专家学者、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厂矿企事业单位代表共100多人参加了会议。这次研讨会着重探讨再就业工程的理论,讨论我省实施再就业工程的态势,分…  相似文献   

2.
同志们:我省社会科学有关学会联合举办的再就业工程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再就业工程已成为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党和政府要采取积极措施,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关心和安排好下岗职工的生活,搞好职业培训,拓宽就业门路推进再就业工程。”朱基总理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四省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座谈会上强调:“企业下岗职工安置和实施再就业工程,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要采取有力措施,千方百计做好这项工作。”我省各级党委和政…  相似文献   

3.
实施再就业工程,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尤其是政策性强。因此,结合我省实际,研究下岗再就业的有关政策问题,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下面拟从四个方面对实施再就业工程中的政策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一、关于经济发展和安置就业的政策问题解决就业和再就业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发展。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才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再就业工作搞好了,反过来又可以促进经济发展,这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因此,不能把再就业当成“专业课”,而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发展,一手抓再就业。目前,我省下岗待业人员增…  相似文献   

4.
武汉市委统战部围绕再就业工程,充分发挥联系广泛的优势,尤其注重发挥工商联的桥梁、助手作用,积极动员和组织非公有制企业、工商联会员参与再就业工程。一年来,共安置下岗职工3.2万人。这一成效得到了上级组织的充分肯定,也受到社会各方的好评。市工商联被市委、...  相似文献   

5.
《前进》1998,(4)
切实搞好再就业工程本刊特约评论员下岗职工分流安置,是当前困扰企业改革的突出问题,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切实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在实施“再就业工程”上取得重大突破。一要继续指导和推动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要建立从下而上的再就业中心组织体系,基层...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再就业工程的实践一、下岗人员基本状况分析据省统计部门提供的数据,1997年底全省职工人数为735.41万人,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在如此之低的失业率背后,同期全省共有下岗职工99.38万人,占全部企业职工人数的18.38%。失业与下岗在于劳动者未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区别在于后者仍与用人单位保留劳动关系。从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着,下岗行为持续下去无异于失业。湖北省地处内陆腹地,建国以来,是各个五年计划期内国家投资的重点,形成武汉。黄石、十堰等多个老工业基地和大批三线厂矿。目前下岗人员比重在各省市中居于前列。按…  相似文献   

7.
推进再就业工程的实践与思考江苏省总工会杨星云我国全面实行再就业工程已有两年多时间,随着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女职工再就业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试就工会女职工组织推进再就业工作的实践,对女职工再就业的具体对策作进一...  相似文献   

8.
实施再就业工程安置下岗职工的分析与对策●叶琳随着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以及企业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国有企业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富余人员加入到下岗职工的行列。因此,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在一个时期内是社会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它关系到下岗职工的家庭生活、社会...  相似文献   

9.
自实施再就业工程以来,莱阳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制订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各种途径分流安置失业、下岗职工,到目前为止,共分流安置失业、下岗职工7908名。同时还积极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牵动着千万人的心。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决定,要对再就业工程的实施情况开展一次视察……1997年11月20日至25日,由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林金铭带队,委员乔荣启、黄友松、副秘书长周冶陶等参加的视察团,依据《中华人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下岗职工再就业已成为当前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保定市工商联在引导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同时,响应党和政府号召,努力参与再就业工程,做出了积极贡献。据不完全统计,累计吸纳下岗职工12万多人,其中去年安置5000余人,促进...  相似文献   

12.
一近年来,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工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立足自我,依法办事,不等、不靠、不推、不要,积极采取措施实施再就业工程。(一)积极研究制定企业再就业政策与措施,推进再就业工程。葛洲坝集团公司制订的《努力开创再就业工作新局面,保障下岗职工基本生活的通知》等政策性文件中吸纳了工会的意见和建议,出台了7条相应的扶持政策和5项配套措施。从而推进了再就业工程的顺利实施。(二)加强思想教育,引导下岗职工转变观念。观念上的落后与差异,往往是职工就业、择业以及企业生存、发展的阻力和障碍。葛洲坝集团公司加大宣传…  相似文献   

13.
如何把下岗职工引向市场、把再就业工程落到实处?这是一个事关改革成败和大局稳定的重大问题。带着这个问题、省社科院调查组到武汉市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的大量事实说明,武汉市已经走出了一条用市场化办法实施再就业工程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4.
省政协举行再就业工程实施情况通报座谈会,省劳动厅厅长刘瑞田、省总工会副主席戈雪芬作了通报,委员们进行了座谈讨论。省政协副主席胡福明参加座谈会并讲话。他指出,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省政协八届一次会议期间,委员们就再就业工程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收到了不少  相似文献   

15.
再就业工程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近几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由于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和共同努力,再就业工程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先后组织500多万下岗职工参加了再就业工程,使300多万人实现了再就业。但是,相对于目前全国1150多万下岗职工而言,尤其是相对于国有企业3000多万富余职工来说,再就业工程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再就业工程实施的结果之所以还很不理想,其原因主要是存在以下5个方面的困难和障碍。本文试图对这些困难和障碍做些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便有关部门实施再就业工程时参考。一、提供再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16.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十五大召开后,随着所有制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市场机制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企业减员增效,下岗分流,使大批富余人员进入再就业行列。做好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工作,消除他们思想中的错误观念,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使他们在新的岗位上努力工作,建功立业,对企业改革攻坚任务的顺利完成,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至关重要。目前,实施再就业工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得到安置,重新就业的还只是少数,仍有大批下岗人员没有得到妥善安置、就业。同时,隐形待业的公开化,还将有大批人员进入这一行列…  相似文献   

17.
再就业工程是各级党委、政府乃至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参与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和重大的政治任务。青年再就业工程,是开发青年人力资源的一种重要形式和渠道。1995年以来,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明确要求和统一部署,全国各地大力实施和积极推进再就业工程,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用人力资源开发理论分析和研究青年再就业工程,既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青年再就业工程的积极意义和作用,又有助于我们推进青年再就业工程更广泛、更深入、更有效地实施。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实施再就业工程的任务十分艰巨。据国家统计局、劳动部公布:1996年登记失业人数上升到552.8万,失业率达3%。全国有814.8方企业下岗人员尚待安置。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为妥善解决因深化企业改革而产生的再就业问题,一些地方和部门采取了“清岗腾位”的特别办  相似文献   

19.
黄石市是一个以原材料工业为主体、以大中型企业为骨架的老工业城市。近几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改革深化,出现了大量的失业、下岗职工。到1997年底,失业、下岗职工累计占职工总数的23%。为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近年来,我市以用好用活失业保险基金为杠杆,积极推进实施再就业工程,已累计分流安置失业、下岗职工54万人,转业转岗培训2.8万人,使大部分下岗职工从再就业走向再创业,促进了全市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一、变“输血”为“造血”,为企业深化改革提供服务(一)借款扶持,进行自救型安置为解决企业职工失业、下…  相似文献   

20.
再就业问题是我国转型时期特有的一种经济社会现象。为了更好地解决再就业问题我们必须对再就业的工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或定位,本文准备从三个方面探讨一下我国再就业工程中的问题。一、再就业工程是否能解决所有下岗人员的问题在市场经济国家,一般把失业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自愿性失业,二是摩擦性失业,三是非自愿性失业。政府要管的主要是第三类,也就是在现有工资水平上想就业而不能就业的非自愿性失业。在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市场经济国家这些类型的失业在我国都存在,但是在我国就业问题中矛盾最突出的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