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覃红艳 《工会博览》2009,(1):116-117
根据壮族地区的具体情况和壮语学生学习英语的困难,很有必要通过教改实验,探索适合壮族地区英语课堂的教学模式,构建中国壮族地区这一特殊条件的英语教学法,促进壮族地区三语(壮语、汉语、外语)教育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混杂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混杂性或杂糅性一词从词源上来讲指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指的是生物或物种意义上的杂交,特别是人种方面的混杂;另一方面指的是语言,尤其是不同语系、语种或方言之间的混杂,典型的例子有西印度群岛流行的法语或西班牙语与其他当地语言混杂的克里奥语(Creole)以及在东南亚一带流行使用的英、汉混杂的洋泾浜英语等等。在当今的跨文化研究和后殖民研究中,混杂性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词汇,这不仅仅是因为混杂性可以消除各种等级制严格的界限与桎梏,而且可以在混杂相交的地带生成多力抗衡的空间。追根寻源,混杂性这个概念在后一个意义上的发展得…  相似文献   

3.
符号的意义吴士宏。吴士宏是谁? 一个人名。一个符号。一个因为在报刊上不断亮相而显得很特别的符号。特别在哪里呢? 因为她是满清皇族的后裔、才财貌三全的单身女贵族?还是因为她一边点上万宝路香烟一边喝着喜力啤酒的那份潇洒?亦或,是因为她有过四年在死亡边缘与疾病抗争的经历,而最后,这位仅有初中文凭与成人教育英语专科同等学历  相似文献   

4.
早安,开发区     
人们把经济特区看作是改革开放的“第一个热点”,把开区看作是“第二热点”,正当海南建省——“第三个热点”出现时候,人们问:“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怎样了?”遵照读者嘱托,我们重访了三年前《南风窗》报道过的那块《争回来的宝地》。  相似文献   

5.
越来越多的人发现,文化正成为一种很赚钱的超级商品,文化本身就是一座财富金矿。“传媒大亨”默多克认为,世界上有5种最有前途的工业:电脑、通信、娱乐电子产品、娱乐用品和新闻传播,这正是文化人大显身手之地。中国有3亿人学英语,这构成了一个庞大的英语学习的文化市场。近两年,一种名叫“疯狂英语”的学习方法在市场上日渐流  相似文献   

6.
《漂移的证据法》一书是蜚声国际的比较法学大师达马斯卡的巅峰之作,全书主要讨论了英美证据法的特征、支撑英美证据法事实认定特殊性的三大支柱、三大支柱的制度性转变以及英美证据法的未来四个问题。达马斯卡将证据法学和程序法学加以观照和认识,通过与近现代大陆法系证据制度和审判制度的比较,高屋建瓴地拆解英美证据法。而这种比较研究对我国证据制度的建构和完善不乏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模式"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为了避免陷入术语之争的陷阱,有必要对"中国模式"一词进行逻辑分析,借以廓清理论探讨的界限。从哲学角度考量,"中国模式"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本体论的"中国模式";第二层次是认识论的"中国模式";第三层次是价值论的"中国模式"。三者都可以通过其先行概念——"中国崛起"予以界定。相应地,研究"中国模式"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确证本体论的"中国模式"客观存在;第二阶段,为认识论的"中国模式"正名;第三阶段,阐发价值论的"中国模式"的世界意义。从本体论来看,作为一个事实,"中国模式"是客观存在的。从认识论来看,建构"中国模式"就是要搭建中国崛起的解释学框架,提出与自身综合国力相符的中国思想,可以将其理解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从价值论来看,"中国模式"为苦于发展滞后的第三世界国家提供了思索的源泉,也为国际社会提供了新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王骁 《法制博览》2013,(9):94-96
思想表达二分法是英美版权法中判断作品保护范围的重要标准,通过多年来的司法实践,英美法官针对这一二分法提出了概念抽象法、合并原则以及场景原则,使得这一理论愈加完善,但这些用来解释和说明这一理论的方法和原则仍是不完整的,这是因为思想表达二分法本身所具有的抽象性和不确定性。因此,我们在运用这一理论的时候,要避免机械、教条地使用。  相似文献   

9.
日前,丰润工务段工会采取三个结合的方法学习贯彻《安全生产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三个结合”是:一、学法与“推行《人身安全检查表》”结合;二、重点与普通结合;三、指导与提速施工结合。在学习宣传  相似文献   

10.
杨玉立 《南风窗》2007,(10):84-85
通过大张旗鼓地筹办纪录片节,半岛台可以利用政策、专业和本土化三种优势吸纳外界足够广泛的新闻和记录片资源,为旗下的阿拉伯语、英语和纪录片三大频道提供良多裨益。  相似文献   

11.
我受公司指派,去洛杉矶的总公司接受几项特别培训.布莱恩是我的同组学员,他来自总公司的行政部,因为曾经在中国留过学,所以与我特别聊得来. 几天后的一个周末,我跟着布莱恩一起逛街时,路过一家书店.我喜欢看书,特别喜欢看杂文,因为杂文针砭时弊,给人阅读的快感.凭我的英语底子,看看千把字的英语原版文章,还是不成问题的.没想到,我走进书店后却根本找不到杂文类的书籍报刊,一问管理员,他却向我推荐了一些随笔小品类的书刊,这可与我的心目中的杂文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12.
南方朔 《南风窗》2012,(22):95-95
借着打击中国的科技企业来削弱中国的经济实力,已成了美国"整中国"的主战场。对于美国的这一波经济攻势,中国已必须有自己的对策!近年来,有两个关键词非常流行:一个是归咎(blame),另一个是围殴(bash)。这两个词已成了美国国际关系的主轴。只要美国一感觉到受了某国的挑战,它的媒体知识界就会自动或被组织地动员起来,最先是一阵指责归咎,然后是一阵围殴,等到整个气氛形成,它的政府就会通过国安体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关于稳定周边的战略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首先是维持一个稳定的周边安全环境,这是邓小平对外战略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邓小平关于稳定周边的思想进行一些分析,以求教于各位专家、学者。邓小平关于稳定周边的论述很多,本文主要就如下几个层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美国总统奥巴马中国之行,英美报刊劣评如潮。面对中国的崛起,奥巴马来到中国,要求人民币升值,无功而还,无助于减少美中贸易的逆差和失业率。中国是美国的债权国,欠债的人,在债主面前,腰板硬不起来。难怪西方舆论惊呼:奥巴马当总统,是美国走向永久衰落的开始。  相似文献   

15.
英语当然大大地有用,有人专门跑去问梁实秋,怎么才能把英语学好?老梁毫不谦虚:"起码要翻破我编的三本字典."这招确实可行,我一同学当年就字典不离身,学习时当字典,打架当板砖,边打边喊:"知识就是力量,就是力量."老梁编字典是上世纪60年代的事情,那么,更早的时候人们怎么学英语?  相似文献   

16.
饮早茶     
《南风窗》1992,(8)
5月份的《南风窗》杂志特别好卖,据说创下了新的零售纪录。秘诀何在?一些零售点档把内文35页复印下来,贴在广告栏上作宣传。35页上有“邓小平同志纵论国家大事”的五张连续照片,表情手势各有不同,细心人观察到奇妙之处:第一张伸出一个指头,第二张两个指头,第三张三个,第四张四个,第五张五指齐伸。一二三四五?是巧合,这是别有深义?围观者议论纷纷,详说不一。卖报刊的个体户摊主过来了:大家别争了,我来破这个谜。不是邓小平纵论国家大事吗?这国家大事就在这一、二、三、四、五个手指头上。  相似文献   

17.
相伟 《南风窗》2013,(9):70-71
从一些先行研究看,世界城市分为三个等级,北京当前只处于第三层级,建设一个真正的世界城市是"北京梦"。建设一个真正的世界城市是"北京梦"。从一些先行研究看,世界城市分为三个等级:伦敦、纽约和东京是最高层级的世界城市,也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城市,第二层级的世界城市具有洲际性,第三等级的世界城市具有区域性;北京当前正处于第三层级,这基本符合北京发展实际和人们的普遍认识。北京要迈向世界城市,显然是指"3  相似文献   

18.
正秦亚青教授在其发表的《国际政治的关系理论》一文中,将他关于国际关系的新观点命名为国际政治的"关系理论",可看作是秦教授常年研究成果的最新的正式表述。(1)关系理论可简述如下:目前,三大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即结构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都忽视了"关系"的重要性,需要"借鉴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一些基本假设和一些社会性因素为主的分析构架,吸收社会学关于社会型关系的论述",采用"关系性"(relationality)这个"中国元素"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立论方式相结合,设计一种"过程建构主义"的国际  相似文献   

19.
本次访谈主要交流和探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英国左翼和马克思主义发展状况.塞耶斯教授对《马克思与哲学书评》《激进哲学》和"社会主义工人党"等英国较有影响力的左翼期刊和组织及其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第二,英美和欧洲大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关系.塞耶斯教授提出英美哲学和欧洲大陆哲学在历史传统和学术方法上存在区别,这导致英美和欧洲大陆马克思主义研究路径的不同.第三,英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与未来.塞耶斯教授从英国的历史和思想传统出发分析英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并对右翼民粹主义势力的兴起及其对传统左翼政治造成的挑战表示担忧.第四,当代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多元化发展.塞耶斯教授强调要客观看待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在当代的多元化发展状态,并高度评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成就.  相似文献   

20.
苏格兰人与英格兰人虽然同属于联合王国,但是这两个民族的差异实在是太大了.一是语言的差异,苏格兰人讲的是苏格兰语(Scottish English),拼法和读音与英格兰人讲的标准英语完全不同.二是性格的差异,苏格兰人性格豪爽而开朗,讲话富有幽默感,喜欢开怀大笑.而英格兰人则沉默寡言,与陌生人很少有言谈,正像俗话所说:"英格兰人的家就是他的堡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