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997年爆发了波及世界的东亚金融危机以后,人们对节制资本的兴趣日益浓厚.它不仅是西方资产阶级调整和改良经济的一系列理论和政策,也为社会民主主义者、共产主义者所利用.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也提出了"节制资本"的思想与主张.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更好地进行经济建设,我们要积极利用并正确节制资本.  相似文献   

2.
均势理论是国际关系理论中最古老、最持久也是最有争议的传统理论之一,它对国家的对外政策的影响也是极其深刻的。在西方,均势理论历来是现实主义政治家和外交家们所一致推崇的外交理论,成为制定国家对外政策的一种指导原则。在我国,均势理论却遭到众多的批评,被认为是为霸权主义服务的理呛。同社会主义对外政策格格不入,是应当否定的。  相似文献   

3.
国际关系理论是一门新兴的发展中的综合性学科。在西方又称国际关系学,它是一战后最先在英美形成为独立的学科,这与它们当时的国际地位有关。二战后,出现许多学派,各有自己的理论体系,从名称到研究方法也不相同,而且还在不断发展中。在苏联,六十年代还没有建立国际关系理论,对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持完全批判的态度。七十年代苏联才开始研究,并认为国际关系理论是"分析评价和预测国际形势发展、制定对外政策和战略的理论基础。"现称"这个理论正处在创立和发展的初期"。积极创建我国自己的国际关系理论,已成为实践中提出的刻不容缓的任务。因为战后,国际政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国际关系变得错综复杂,严峻多变,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与新问题,旧的理论已不能解释。再则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后,在对外政策上也有重大的调整,我国的国际地位有很大的提高,对外关系有很大的发展。这也需要从理论上论证与说  相似文献   

4.
2006年9月,安倍当选自民党总裁、出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并组成新内阁后,提出要推进"有主张的外交".日本对外政策也因此而发生了一些引人注目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53年8月斯大林去世,这一时期的苏联外交是十分复杂的,既有成功也有挫折,既有成就也有失误;它的影响也是深远的,战后几十年来,它影响着整个苏联的对外关系。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一时期的苏联外交,或者如何评价战后斯大林的对外政策呢?笔者认为,战后斯大林的对外政策呈现出双重性,它在苏联战后追求的目标、对西方的政策、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对外政策的后果上都有明显的表现。本文便是力图从"双重性"的角度,探讨战后斯大林的对外政策,提出一些粗浅的,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提出的"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的倡导,是思想战略的质的飞跃和深层次的跨越式发展.这对于我国创立自己特质的国际关系理论和对外政策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国家利益与阶级利益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是国际关系理论一个有争议的核心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决定不同制度的国家对外政策的出发点与目标,因此它是指导各个国家对外行为的根本观点,也是分析国际关系发展变化的动因与判断国际事务是非的一个关键性问题。东西方的国际关系理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西方强调国家利益是对外政策的出发点与唯一目标,它们用国家利益来掩盖阶级利益;苏联过去认为阶级利益在国际关系中起决定性作用,国家利益或民族利益必须服从阶级利益。戈尔巴乔夫提出新思维,强调全人类的共同利益高于一切。本文试图就这一争论问题,结合中、苏、美外交实践,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8.
西方学者关于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的概念与中国学者的理解是一致的。在他们看来,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有三个层次的含义,一是国际战略,指毛泽东代表的中共领导人对于当代世界形势与格局的总体把握及其制定的团结谁打击谁的政策;二是对外军事战略,指运用军事实力等手段遏制、打击敌人潜在威胁或威胁的政策;三是指毛泽东具有特色的战略思维,如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纸老虎"理论等.中国对外政策主要指在毛泽东国际战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任务的提出,研究政治体制理论的任务也提上了议事日程。对苏联东欧和西方政治体制理论的研究和探讨,是建构中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理论的必经阶段。本文试图就当代各种政治体制理论作一简单评介。一、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体制理论政治体制(political system)或称政治系统、政治体系,实际上是政治学的"政治"和系统科学的"体制"两个概念的合成物。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资产阶级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提出来的。在1953年,他出版了一本名为《政治体制》(p01iticalsystem)的专著,后来阿尔蒙德和亨廷顿等人使用过这一概念。由于伊斯顿、阿尔蒙德都是擅长系统分析的名家,因此政治体制概念的提出与系统论在政治学中的运用密不可分。他们主张用系统功能方法研究政治体制内部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以及政治体制与环境的关系。但是,西方学者对政治体制含义的理解是五花八门的。某些美国学者主张采用马克斯·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崛起及其世界政治影响,需要进一步总结和概括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与外交理论。为此,需要探究中国外交与国际关系理论的历史和文化根源,分析和总结新中国的外交历程和实践,对世界主要大国的外交思想和外交理论进行比较研究,梳理并借鉴现有国际关系理论,形成一整套有“中国视角”的知识体系和解释系统,以此为新兴大国中国的对外政策和主张提供理论支持,表达中国的国家利益和战略诉求,从而实现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与外交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11.
主要受拉美社会民主党影响的美洲区域工人组织在2005年4月召开的代表大会上提出用"劳动社会"替代"市场社会"的主张,并阐明了与劳动社会相对应的具体的政治、经济等政策.  相似文献   

12.
作为最早确立对外文化政策的西方国家,法国通过持续对外输出其民族文化的代表性成果来巩固和拓展其软实力影响.在以"文化影响力"为核心的目标体系下,法国对其文化外交实践投射了重要的价值导向,比如坚持"文化例外"与保护"文化多样性"并举,强调文化外交与经济外交同构等.法国文化外交秉承"大文化"理念,建立了内容丰富多彩的供给体系,包括对外法语传播、文化艺术交流、文化产品出口、高等教育推广、视听资讯输出等,并搭建了相应的对外文化行动网络.法国在文化外交机制建设及治理方面的突出特点是,强调外交部作为主导的组织机制,鼓励官方主导下的多元主体参与,注意借重商业行动的带动作用以及施行多元互动的统筹运转机制.法国文化外交实践对中国的启示与借鉴 主要体现在对外文化行动中坚持维护本民族文化价值、持续拓展多元化的内容供给、推进文化产业创新、革新行动主体的参与机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不同形态的国际关系理论群通常滋生于不同的哲学土壤。长期以来,西方国际关系研究和国际关系理论的创生主要是建立在"二元分立"哲学和牛顿世界观的基础之上。与之相对照,作为古老东方哲学的重要思维特征,"二元互补"理念和"过程演化"思维却一直没有受到国际关系学者应有的重视,以致在此基础上也没有产生相应的国际关系理论群。有鉴于此,文章认为,古老的中式互补思维有其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价值,需要在国际关系研究领域内重新被审视;如果"二元分立"哲学和牛顿世界观可滋生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群,那么,在"二元互补"哲学与"过程演化"世界观的指导下,中国本土哲学同样可产生出具有本土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构建,乃至对中国的对外政策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冷战后拉美共产党的理论和政策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拉美共产党在理论探索上表现出从教条地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向马克思列宁主义本国化和"拉美化"转变,从崇尚苏联传统模式向模式多样化和走本国特色社会主义转变,从建设工人阶级的政党向建设"群众性政党"的趋向转变;政策调整上表现出由主张暴力转向合法化和民主化,由关注国家政权转向关注民生、由"唯我独革"和单打独斗转向左翼联盟的走势.由于拉美共产党的情况非常复杂,分为不同的类型,其理论和政策的调整也存在着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一现代西方国际政治学的一大特点,就是它的"行为主义化"过程。这首先是由于传统的西方国际政治学理论上的重大缺陷和方法上的严重不足;其次也是由于现代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的迅猛发展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科际组合。这一过程大致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而鼎盛于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如今盛期虽已过去,势头略有收缩,但这一过程仍在继续之中,其影响更不可忽视。所谓"行为主义化",亦即运用行为科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精神病理学、生物学等)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国际关系和对外政策的一种方式。因此,可以说,行为主义国际政治学是一个纷繁庞杂的多学科的、跨学科的"科际综合体"。在这一行为主义"科际综合体"之中,首先要提到的,是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正因  相似文献   

16.
近十年来,西方一些左翼学者开始"重读"、"反思"列宁主义,甚至主张"回到"列宁.他们对列宁主义的思想来源、理论实质以及精神遗产等方面的研究,不仅使列宁呈现出不同于冷战时期"西方列宁学"所描述的独裁形象和原苏联教科书所宣扬的神圣形象,而且也使革命、战略、策略等社会主义运动史上一些重要的概念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并被赋予新的...  相似文献   

17.
2007年10月15—17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系贝尔福讲座教授杰克.斯奈德(Jack Snyder)应邀访问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并以"帝国的迷思"、"当代美国国际关系理论"和"民主化、民族主义与战争"为题做了三次学术讲座。本文根据斯奈德教授10月17日讲座的录音整理而成,原稿未经本人审阅。斯奈德教授在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安全、民主化与民族主义、美国对外政策、俄罗斯(苏联)对外政策等多个研究领域都卓有建树,荣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并担任《美国政治学评论》和《国际安全》杂志编委。  相似文献   

18.
布什接手克林顿的美国车后,迅即调整方向驶上"新现实主义"道路,一意孤行地追逐"美国国际主义"目标,不顾障碍,不看左右,横冲直撞,颇似酒醉的失智莽汉驾车,更像蛮横的西部牛仔驭骑.美新政府甚至耐不住对外政策转换的惯性,不讲究对前届政府政策调整的艺术性,其霸道的强硬架式使世人瞠目.然而,现在毕竟是新的世纪,那种指手画脚、损人利己、独霸天下的刁蛮行为已不得人心.美国新政府对外政策调整并非偶然,有其深刻的政治和经济背景.从美对外政策走向及其初步影响看,我们有理由相信山姆大叔已经并将继续遇到更多障碍.布什如此驾驭美国车绝难畅通无阻.  相似文献   

19.
西方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阶级在言论自由、舆论民主的表象下掌控着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实施着主流意识形态的强势灌输;主流意识形态固化着资本主义的"本性",维护着资本主义的正统秩序,导致西方国家对外政策的基调是敌视社会主义,分化瓦解社会主义国家。要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不仅要认识其经济基础,也要认识其上层建筑,不仅要认识其变的一面,更要认识其没有变的一面,不仅要认识资本主义各国的"内政",还要认识其对外政策。  相似文献   

20.
巴西劳工党是拉美最有影响的左派党之一,它所主张的"劳工社会主义"可以说是具有巴西特色的社会主义.尽管劳工党目前处于执政地位,但它并不认为巴西现在是社会主义国家,而认为巴西仍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也不认为卢拉政府所执行的政策是社会主义政策.但巴西劳工党认为,应该提出一个新自由主义的替代方案,建立一个超越资本主义秩序的新社会,而建立一个主权和民主的巴西,则是为建立社会主义而斗争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