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岳君 《奋斗》2005,(2):33-34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肩负着重要使命。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林业工作指导思想的历史性转变,明确林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对林业生产力布局进行优化重组.深化林业体制改革,推动林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7月27日下午,全省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总结表彰暨林业产业发展大会在昆明召开。会议提出,要总结经验,完善政策,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大力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全力推进林业资源大省向林业经济强省跨越,走出一条大地增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政府增税的现代林业产业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正四川地处长江及黄河上游,是以高原、山地和丘陵为主的林业大省。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创新集体林业经营的体制机制,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促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使农村特别是贫困山区的农民脱贫致富是我省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自2007年全面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明晰产权、承包到户为主要内容的主体改革于2010年完成。截至当年11月底,  相似文献   

4.
《机构与行政》2014,(2):20-21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健全国有林区经营管理体制,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东营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推进林业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制度创新,确立了"产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到位、责权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规范有序、服务监管有效"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基本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林业要素市场,促进了东营市现代林业体系的全面发展。主要做法有:  相似文献   

5.
林业有“两篇文章”,一叫“造林绿化篇”,二叫“林产工业篇”。一般地说,林业“绿起来”做的是“造林绿化篇”,而“富起来”则主要靠“林产工业篇”。第一篇文章做了大半,现在全省有林地面积3904万亩,森林覆盖度(含灌木林)为18.3%。1990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十年基本绿化贵州,几年来每年以造林400万亩、封山育林500万亩、四旁植树5000万株的速度向前推进。目前全省尚有可用于发展林业的宜林荒山2000万亩,造林绿化任务还很艰巨。发展林产工业更是任重而道远。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作为民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林业,应当随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继续做好林业的“两篇文章”,是发展林业生产力的  相似文献   

6.
“林业是延边经济的支柱、特色和优势,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是潜力最大的产业之一。”这是延边林管局局长、延边林业集团董事长、总裁柏广新对延边林业的最新定位。与记者一见面,他就如数家珍般地说起了延边林业的发展历史。他说:10万产业大军,40万人口,企业数占全省林业企业总数的一半,这是延边林业的基本概况。延边林业人口约占全州的五分之一,经济总量占全州的六分之一。可以说,延边林业的兴衰对整个延边州的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如此,国  相似文献   

7.
《理论导报》2010,(8):2-2
<正>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江西省林业厅是全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承担着建设和保护"三个系统、一个多样性"的重要职能,即:建设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管理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改善和治理荒漠生态系统、维护和发展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支部生活》2009,(12):4-4
11月15日,中共云南省委林业工作会议在普洱市召开。会议强调,要在我省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继续保持思想不动摇、改革不停止、措施不松劲,加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力度,坚定不移地推进中低产林改造,用更有力的措施,推动我省从林业大省向林业强省转变。  相似文献   

9.
林业产业是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各个历史时期,林业产业都发挥着十分重要而又不可代替的作用。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在新的历史时期,林业是生态建设不可替代的主体,生态建设是林业不可推卸的根本任  相似文献   

1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中国林业跨越式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现人与自然、经济和生态的和谐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呼唤林业的大发展,要求加速推进林业的历史性转变。同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为林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和历史机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林业建设的新起点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林业建设走过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这个历程,是一个森林资源经受破坏、恢复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以木材生产为中心的林业建设指导思想从不断强化到逐步弱…  相似文献   

11.
完善森林立法推进依法治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有完备的林业法律体系为依托.然而,我国现有的森林法律在立法原则,法律关系主体、客体和内容以及立法技术上却存在缺陷.因此,必须对森林法进行修改完善,即确立先进的林业立法原则,制定完善的综合性的森林法典,并在森林法体系上、森林法律关系要素上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2.
林轩 《支部生活》2010,(10):41-42
7月27日,云南省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表彰暨林业产业发展大会在昆明召开。会议宣布,云南省在我国西部地区率先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  相似文献   

13.
林业分类经营是涉及林业长远发展的一项基础性、根本性改革。实施分类经营就是根据社会对生态和经济的要求,按照对森林多种功能和主导利用的不同,将林业划分为以发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的公益林业和以发挥经济效益为主的商品林业,并按照各自的特点和规律,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投入机制和发展模式。一、森林的重要性和林业分类经营的必要性森林作为地球三大资源(土地、矿产、森林)之一,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它除了为人类提供木材、能源、林副产品外,还能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固持土壤、改良土壤,调节气候、增加降水…  相似文献   

14.
曹爱平 《学习月刊》2013,(2):104-104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状况支持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综合,是人与自然交流融通的状态。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承担者:林业职工群体作为我国现代林业建设的主要力量,自然地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林业系统各级工会作为我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广大林业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促进林区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建设,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作用缺一不可。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是前提,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是保证。实践中,存在政府主导失当、农民主体缺位的矛盾和冲突。笔者认为,二者发生矛盾并不是坏事。新农村建设应该是一个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的博弈过程,需要建立起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的博弈机制,通过增加财政投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培养新型农民,使农民接纳、应承政府的主导作用,让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的着力点一致起来、融合起来,形成良性互动。这将是化解政府主导失当、农民主体缺位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6.
《福建理论学习》2014,(5):50-50,F0003
正长汀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关于长汀水土流失治理"进则全胜、不进则退"的要求,围绕省委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和市委走出一条"绿色经济·生态家园"科学发展之路的决策部署,把植树造林、发展林业作为新一轮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县建设的基础工作、主体内容和首要任务加以推进,在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上寻求新突破,展现新作为,被评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现代林业建设示范县",成功创建龙岩市首家"省级森林县城",汀江国家湿地公园获批开展试点工作、汀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评审,为打造生态强县夯实了绿色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从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到十八大对其作出全面部署,列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写入执政党党章,无疑具有深远意义。作为以提供绿色产品、生态服务和文化功能为主的林业来说,它在绿色发展中担当着主体角色。要实现林业的绿色发展,加快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孙庆传 《发展论坛》2003,(1):38-38,69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林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六大为林业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山东是东部沿海省份,林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三年来,我省林业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呈现出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到2000年底,全省有林地面…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社会各行各业对木材等林产品的需求骤增。“建设比较完备的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产业体系”便成为这一时期林业建设和发展的总体思路。1994年,原林业部提出要“深化林业改革”、“外拓空间,内建机制”,活跃林区经济,使林业经济发展壮大起来,以减轻森林资源的压力。与此同时,顺应世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潮流,原林业部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国2l世纪议程林业行动计划》,为21世纪中国林业的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在建设“两大体系”的总体思路下,林业在向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方向发展。林川林场产业发展道路的问题,是我这个党支部书记兼场长必须回答的一道考题。  相似文献   

20.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变迁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动因包括资源稀缺、利益诱导、经济激励以及人们偏好和其他因素的变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遵循制度变迁的一般路径,变迁过程由政府第一行动集团为主导,以农户第二行动集团为主体,通过确权到户、配套改革和规范流转等重要环节,共同实现改革与变迁目标。深化林权改革的主要路径是构建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完善林权改革的配套政策、优化林业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