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读往来     
《台声》2013,(4):112-112
【读者来信】 你好!《台声》的老师,我是来自台湾台中的锺恺原,前段时间在台湾的一家书店里看到了《台声》杂志,很高兴能看到一本专门报道两岸新闻的杂志,我想你们的杂志在大陆也是很有影响力的。  相似文献   

2.
信箱     
“一扇敞开的大门”很希望有一天能再次来到中国。我喜欢你们的古老历史、文化及烹调。你们的杂志真是一扇敞开的大门,展现了一个我不十分了解的大陆。它满足了我想知道一切、了解一切和认识一切的这种好奇心!  相似文献   

3.
我想学汉语     
我是捷克人。我觉得你们的杂志不错。我正在学汉语。希望从你们的杂志受益,请你们写信给我。谢谢你们。我想学汉语  相似文献   

4.
出色的工作     
《人权》杂志的朋友们: 能够在中国驻瑞士苏黎世总领事馆看到你们的《人权》杂志,我非常高兴。这是我头一次看到这份杂志。我觉得你们的杂志清新并富有信息。我是一名美国人,我的妻子是瑞士人。我们夫妻,还有我们7岁的儿子近3年一直居住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国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发展大趋势,我相信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关注的事。我常常跟大陆的朋友们,尤其是年轻的朋友说,你们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一群人:第一,你们亲眼目睹了人类历史上最快速最巨大的而且是史无前例的崛起;第二,你们不但亲眼目睹了,还基本上都亲身参与到这个崛起的过程中来;第三,最重要的就是你们基本上都分享了这个巨大崛起所带来的利益。但是我想...  相似文献   

6.
邓永慧 《政策》2004,(3):57-57
《政策》杂志编辑部诸位老师: 在过去的一年里,你们为党的理论建设做了许许多多的、很有质量的、默默无闻的工作,正因为你们的勤奋工作和劳动,使我们从《政策》杂志上学到了许多新知识。我和我的同仁对你们取得的成绩表示衷心的祝贺,对你们付出的不懈努力表示诚挚的感谢!  相似文献   

7.
讀者來信     
《women of china》中文海外版的编辑们: 你们好! 我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你们的杂志,读后有了一种与读其他女性杂志不同的感觉。一是这本杂志不同于那些侧重生活、消费的时尚类的杂志,这类杂志现在已经太多了。你们杂志栏目的设立有深度,探讨的问题具既贴近现实生活感,又发人深思。二是你们的杂志可读性强,内容新颖。目前,杂志内容雷同的现象是十分严重,我曾经在几本不同的杂志上看到完全相同的内容,这样即浪费金钱又浪费了时间,而你们的杂  相似文献   

8.
编读往来     
编读往来我是班格鲁(Bangalore)大学历史系讲师,订阅贵刊已有5年。我热切地想了解中国的历史和传统文化,但是你们杂志却对此介绍得不够,使我很难从中获取足够的相关知识。希望你们能在这方面加以改进。我在教“世界建筑名胜──历史里程牌”这一课程,你们...  相似文献   

9.
编读往来     
编读往来我保存着256本你们的杂志当我在贵刊看到我的名字也列在“历史与旅游知识竞赛”的50名获奖人名单中的时候,我感到非常愉快。中国一直是有强大吸引力的国家。我有幸能阅读这本杂志,是从1974年(当时是《中国建设》)开始的。我把每月的杂志一本本保存起...  相似文献   

10.
说起我与《前进论坛》的情和缘,那是发生在1997年的一个遇然巧合。那天我去了医院门诊耳鼻喉科找李大夫就诊,就诊完后刚好看到李大夫的桌子上有一本杂志,经允许后我便翻阅了杂志,我被杂志里的内容所吸引,我问了李大夫:“这是你们党的刊物,你是农工党员?”李大夫点了一下头。  相似文献   

11.
国际横穿南极大陆考察队的队员们: 在你们胜利到达此次横穿南极大陆的终点站——苏联和平站时,我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在过去七个月中,你们不畏艰难险阻,翻越雪岭冰隙,横穿南极大陆6300公里,揭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6,(14)
正7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全国政协礼堂会见了台湾青年参访团并合影留念。俞正声说,青年人朝气蓬勃,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他引用毛泽东主席"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名言,和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望故乡》"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的诗句,鼓励青年人爱国家爱民族。  相似文献   

13.
回忆的力量     
1983年的夏天,我成了这本杂志编辑部的一员。杂志创始人沈其荣主编热情的关怀和大度作风,让我一走上工作岗位就心气十足地大胆而前。在陆萍的带领下第一次进行采访,报道的是云南省首届民族团结表彰大会。“告诉下边的苦处,不是想要你们解决问题,而是让你们年轻人知道边疆少数民族有许多事情不是城里想得到的,希望多下来走走看看,以后用得着”这是鲁德忠带我第一次去孟连采访时,当地一位老边疆对我们讲的话,我记住了,并努力实践着。从那时起至现在,我走遍云南120多个县,收获最大的是学习到许多省情民意和乡间智慧,眼中心里装…  相似文献   

14.
麦成坤 《黄埔》2008,(1):59-59
新年伊始,新一期《黄埔》杂志又和读者见面了。我作为黄埔同学和《黄埔》杂志的忠实读者,由衷地感谢辛勤工作的编辑们和作者们,向你们道一声:新年好!  相似文献   

15.
咨询台     
编辑同志:我是一名保安员,春节回家时在其他同乡(在别的地方当保安)家看到了你们杂志(我们公司没有)。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现有一问题向你们咨询:一年前,我从农村刚来当保安时,保安公司与我签合同,要求我交1000元押金,并扣押了我的身份证,现在我觉得公司可能做的不对,但我又不知道怎么不对,请你们告诉我。保安员小勇小勇同志:在签订劳动合同的过程中,为保持劳动关系的稳定,不仅劳动者希望能够签订长期劳动合同,一般用人单位也希望劳动关系稳定,甚至有些用人单位担心劳动者不愿。不能签订长期的劳动合同,有的采取提高相…  相似文献   

16.
读者俱乐部     
[读者来信]《中国女性》编辑们:你们好!我订阅你们的杂志已经好几年了,很喜欢你们的文章。近几年来,杂志的封面风格似乎总在寻求突破,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07年的杂志封面,清新淡雅,每次打开信封看见她。总让我觉得很开心。这次我收到了第3期蔡琴封面的杂志,我本人就非常喜欢听蔡琴的歌,封面很漂亮,蔡琴的故事也很感人。谢谢你们给我们读者提供这么好的精神食粮,你们辛苦了!  相似文献   

17.
"即将到来的新的一年,希望有更多的你们走进我们,也希望我们走近更多的你们。"这一年,时光飞逝如电。今年年初,也是在这台电脑前,我写下《惟愿你我共享平安》的情景,仿佛如昨日。转眼间,即将走向你们的这本杂志,已经是今年的最后一期。一年来,我们记录着你们的付出、努力  相似文献   

18.
我是贵刊多年的老读者,看着贵刊从《中国建设》走到《现代中国》,再走到《今日中国》,港澳台侨的内容一向占有相当大的篇幅。看了今年的杂志,我感觉贵刊在转向,经济报道明显增多,港澳台侨的内容明显减少。不知道这是好还是不好,可能你们做这样的改变有你们自己的道理。现在实行市场经济,媒体要为中心工作服务,又要靠创收养杂志,增加经济报道的分量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国内外有很多提供经济信息、经济服务的媒体,时效也比你们快得多,在这里竞争恐怕讨不到便宜。倒是港澳台侨方面的期刊不多,像你们这样老资格的,又是孙夫人亲自…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 《台声》2005,(5):12-13
尊敬的连战主席和夫人,尊敬的吴伯雄副主席、林澄枝副主席、江丙坤副主席、尊敬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的全体成员,大家好。四月的北京春意盎然,在这美好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率领的国民党大陆访问团。今天的会见是我们两党主要领导人历史性的会见,我为此感到非常高兴!首先,我代表中共中央向连主席和夫人,向各位副主席,向访问团的全体成员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致以良好的祝愿。“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你们的来访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当前两岸关系当中的一件大事。从你们踏上大陆的那一刻…  相似文献   

20.
编读往来     
编读往来要发展私人汽车吗?我为学校图书馆订阅了《今日中国》杂志。我们有一些学生正在学习中文,而且还经常去中国旅游,他们对你们的杂志很有兴趣。然而,当我读完1994年第4期的《中国人的轿车梦》一文时,我感到有些疑惑。这篇文章的观点是,私人汽车的存在,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