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谢汝平 《中国保安》2013,(11):76-76
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被里面的各式美食所吸引,钦佩中国美食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不由得想起童年时,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我们在家乡的土地上,在广阔的大自然里寻找各种吃食的情景。  相似文献   

2.
《北京观察》2011,(1):26-27
内心充满和谐、自由、爱和美的金纳,以她对大自然细腻入微的观察和独特审美体验创作出令人心醉的作品。她富有诗意的创作,给人一种朦胧、浪漫的气息,呼唤人们去欣赏大自然、珍爱大自然。  相似文献   

3.
《今日海南》2007,(4):I0002-I0002
兴隆热带花园位于海南省兴隆华侨农场境内,占地面积近6000亩。该地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其独特的地形地貌,为各种动、植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其中鸟类有60多种,兔、狐、猴、蛇类等野生动物达几十种之多;数干种热带珍稀植物置身于此,如龙船花、狐尾椰、红槟榔、霸王榈、长叶暗椤等。千姿百态的奇花异草、繁茂的热带雨林植被、幽深的热带雨林沟谷和追逐嬉戏的野生动物,不仅使游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还让人感悟到人类与大自然息息相依的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4.
大自然不是一件商品,她不是一个可以不计任何后果,任您榨取却不尝试着去了解的东西;相反的,在共同的生命网络中,我们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们的生命由她而来,珍惜大自然就是珍惜我们自己,当我们真正感恩,并关怀大自然时,我们的生命才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人不仅不懂得“敬畏”大自然,甚至敢藐视它。大自然算老几?我们就是要“改天换地”、“改造大自然”!当代中国人“不怕鬼”、“不信邪”已经到了近乎“傻帽”的地步了。一个民族,一旦到了天不怕地不怕地步,它也就什么事情都敢干了。  相似文献   

6.
管方方 《小康》2010,(8):77-79
“海上孤身一人与大自然对抗,一半可以靠智慧、技术、反应能力,调整船的某些细节,另一半就是听天由命了。但长久地与海洋、与大自然厮混,人很容易回到简单通透的状态。”  相似文献   

7.
春游﹃五龙口﹄徐金波春光明媚的四月,省民建会组织旅游团,驱车来到太行山脚下的“五龙口”旅游风景区。“五龙口”风景区位于黄河小浪底北岸济源市东北约20公里处,站在半山腰,远远望去,叠伏的群山郁郁葱葱,大自然的神笔,把山峰刻画成各种神奇的造型,越看越像你...  相似文献   

8.
和茂卓 《创造》2002,(7):21-21
一、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丽江旅游业发展中的生态环境与旅游资源的关系 1、旅游业的发展有赖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自然生态环境是由各种自然景观构成的,为了增加旅游资源对旅游者的吸引力,首先必须保护生态环境。大自然原始的、优美的环境对旅游者有特别的吸引力,特别是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们,他们为了暂避开城市的喧嚣,更希望在大自然中领略新鲜的空气、宁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各种天灾人祸仿佛多了起来。这些灾难性事件不仅使我们深刻体会到大自然的可怕威力,而且也让我们认识了各种谣言的制造和传播所带来的大众恐慌。特别是当灾难性事件发生时,  相似文献   

10.
《时事报告》2012,(10):80-81
科学家发现,对于儿童来说,他们需要和大自然有足够多的接触,就像需要营养和充足的睡眠一样。一个和大自然缺少接触的孩子,甚至会有“大自然缺失症”——“大地母亲”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比喻。“大自然缺失症”,这也许是很多令人担忧的儿童行为异常的原因。这一代孩子已经离大自然太远,这种远离自然的结果是更多的儿童肥胖症和更多的儿童心理疾病。当孩子在自然环境中的时间越来越少,他们肢体的以及心理的感官都会受到限制。美国西雅图儿童医院及地区医疗中心研究表明:学龄前儿童每天多看1小时的电视,在他们7岁时无法集中注意力的可能性会增加10%。  相似文献   

11.
大自然不仅给予了文山丰富的物产,而且赐给了文山众多美丽的风景。使这块红土地更加璀璨夺目。经过大自然千百年来的精雕细琢,形成了普者黑自然山水田园、高原喀斯特湿地、八宝乡村风光、驮娘江及谷拉河峡谷、坝美世外桃源、  相似文献   

12.
闲话阳台     
何时何人发明了阳台,没有考证。只知道泰山有瞻鲁台、九华山有天台。登台放眼,山水田畴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难怪诗圣杜甫“百年多病独登台”,用登台去领受大自然的妙趣,去抚慰潦倒心境。   人们亲和大自然,源于回归大自然的心理倾向。在都市里生活,以楼为家,这个家,六面围合、上下左右都是人,像鸟笼兽牢。在这个封闭的、有限的、混浊的空间生活,使人孤独,使人烦燥。回归大自然既无可能。于是,人们发明了阳台。阳台与瞻鲁台、天台有异曲同工之妙。   阳台是室内有限空间向室外无限空间延伸的过渡空间,这个弹丸之地饱含…  相似文献   

13.
乌格 《中国减灾》2008,(1):50-51
那是一个“向大自然宣战”、“征服大自然”的口号响遍世界的时代。正当人们为20世纪上半叶美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和“杀虫效果”取得胜利而欢欣鼓舞的时候,美国作家、海洋学家蕾切尔·卡逊,却独自站出来向世人挑战……  相似文献   

14.
一年一度的旅游旺季如期而至。万里河山、风光无限,我们无法抵挡大自然的诱惑。我们怀着兴奋的心情走出家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全情投入她的怀抱。  相似文献   

15.
旅行的意义     
大自然是那样一种地方,你越是了解她,越会发现自己的渺小,越会懂得做人的谦卑;一次次走进大自然里面去.是杀灭一个城市动物”人类自大狂综合征”的最佳疗法.  相似文献   

16.
海拉尔市树、市花、市鸟之我见郭庚寅海拉尔市做为沿边开放中心城市,其战略和经济地位愈来愈突出,和国际往来亦将愈来愈频繁,做为呼盟首府的海拉尔人,首先必需具有首府意识,要有海拉尔人的行为准则,其中之一就是要爱树、爱花、爱鸟、爱护大自然,维持大自然的生态平...  相似文献   

17.
鄢陵盆景     
鄢陵盆景鄢陵县侨办盆景是我国传统的园林艺术珍品。盆景艺术是大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有机结合,是大自然风光的缩影。它取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富有诗情画意。鄢陵盆景,均以花木为本,按树势精心雕刻、曲折、盘扎、扭捏、嫁接、培植而成。其选材自然,品种优良,技术精湛,造...  相似文献   

18.
学而时习之     
在人的一生当中,有一个字贯穿始终,那就是———学。不是吗?自人一出生,就面对着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要想活下去,首先学会了吃饭、说话、走路、唱歌、绘画,学会了识别相貌,学会了大自然中各种物体的名称;上学后,“学”字更是时刻不离左右;工作后,利用所学知识处理各种事务和人际关系,学开车,学电脑,学外语,学着谈恋爱,然后尝试着适应新的家庭生活。再后来,学会了如何哺育后代、如何抵抗病魔、如何合理安排晚年生活以及怎样弄懂层出不穷的新名词、新事物……把原先不懂的东西弄懂,这就叫学习。弄懂了当然也不能固步自封,…  相似文献   

19.
姹紫嫣红、莺歌燕舞,可以形容大自然之美景,更可以形容浙江文化大省建设之盛况。  相似文献   

20.
李业才 《前沿》2009,(8):119-124
“大自然-社会-心理”可视为一个巨型的广义生态系统,平衡时各自充满生机活力,一切皆自然;失谐时,则反之:表现为环境恶化(生存危机、大自然生态危机),世态疏离(生活失衡、社会生态问题)和心态迷失(生命迷失、心理生态问题)。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地省思这种广义生态及其危机,教育成为关键。复归自然,教育救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