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豫 《党史纵横》2010,(10):51-53
接办牺盟会 组建新军1936年11月3日,薄一波受阎锡山之邀来到太原。此时的阎锡山是想借助共产党的声誉宣传抗日,所以,薄一波到山西最初一段时间与阎锡山的合作十分顺利。  相似文献   

2.
大宁县位于山西省吕梁山南麓,境内沟壑纵横,高山耸立,易守难攻。抗战初期的1938年2月,中共大宁县委成立后,积极发展党员,壮大革命力量。同时,配合县牺盟分会,建立抗日武装,组建抗日群众团体,使大宁县的抗日救亡群众运动一浪高过一浪,极大地孤立了反动顽固势力。大宁境内有两个黄河码头,马头关和平渡关是天然的渡河良港,这里水面开阔,水流缓慢;渡船平稳,波浪不惊。前方急需的兵员、军用物资从这里源源不断运过。国统区的爱国学生和进步人士也频繁从这里前往延安。1937年11月4日,太原失守前4天,阎锡山退守晋西南,计划驻军大宁。为此,阎锡山曾…  相似文献   

3.
关于晋西事变及其经验教训(一九四○年三月一日)林枫(一)晋西事变两派的形势及事变经过秋林会议给了山西形势一个逆转的方向,它继承与发挥了国民党五中全会的"反共"精神。从此,抗战进步势力与投降倒退分子,便在山西日趋激烈地斗争起来。从此,晋西南的环境,便起...  相似文献   

4.
散木 《党史博览》2012,(5):41-44
徐名鸿(1897~1934),字翱翔,广东丰顺县人.早年在家乡读书,1912年随父亲赴广州,在广东师范专科学校附中求学.此后,他又随父赴北京,在20岁时考入北京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即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1919年8月毕业.读书期间,徐名鸿不仅刻苦学习,而且思想敏锐,积极探索救亡和振兴国家的道路.他迅速接受进步思想,投入新文化运动,进而广泛阅读有关马克思主义的书刊,成为当时北高师学生爱国运动的领袖人物.他曾发起和参加了五四青年进步社团之一的工学会,并随会员一起参加了五四爱国运动.不久,又与北高师的同学匡日休、周予同、董鲁安等将以“半工半读、泛劳动主义”为宗旨的工学会改组为以“普及教育、改造社会、救国自强”为宗旨的平民教育社,并创办了《平民教育》杂志及讲演社等.毕业后,他因表现出色而留校担任国文系助教兼师大附中主任.  相似文献   

5.
正发生在1939年的"十二月事变",是阎锡山在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一次反共高潮中对山西新军和抗日民主政权发动的一系列军事进攻的统称,这次事变波及山西全省。在晋东南,晋绥军孙楚部暗中勾结日伪军,进攻抗日决死队第三纵队和抗日民主政权机关,制造了晋(城)沁(水)阳(城)事变。十二月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方针,妥善处理了这次事变,既打击了山西反共顽固派的妥协投降阴谋,  相似文献   

6.
正全面抗战初期,孝义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爱国活动。晋西事变后,孝义虽属阎管区,但在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孝义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坚持对日军和阎锡山反动政权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抗和斗争,直至抗战胜利。孝义是一方革命的热土孝义早在1926年冬就创建了地方党组织,1931年组建了山西第一支红军武装——中国工农红军晋西游击队,孝义党组织的影响逐渐扩大。1936年毛泽  相似文献   

7.
在北京西郊万安公墓,长眠着我军一位年仅37岁的高级将领。他曾在北平草岚子监狱和薄一波并肩战斗,铮铮铁骨让敌人胆寒;他曾在“晋西事变”中与阎锡山斗智斗勇,屡挫其奸谋;他曾在陈谢兵团挺进豫西中,与陈赓一道运筹帷幄,笑歼国民党武庭麟的十五军……他,就是被毛泽东亲切地称为“娃娃将军”。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等关于晋西事变的一组文电(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一九四○年三月)晋西南新旧军冲突和我们的方针(一九三九年十二月六日)朱左彭,陈林,彭罗,赵并告刘邓,聂,彭:①甲、晋西南阎部新旧两军②已发生严重武装冲突,表现着山西旧派投降日寇的表面化,其性质是对抗...  相似文献   

9.
张放 《党史文苑》2004,(5):25-27
1936年12月12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发生。面临如此重大变故,国内局势没有发生大乱,除有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积极调停,使双方达成协议外,还因为有“兰州事变”的支持响应,增强了张、杨将军的军事实力和政治淡判地位,促成了事变的和平解决。在“兰州事变”中起关键作用的是一名年轻的军人,中共地下党员,他的名字叫解方。  相似文献   

10.
《党史天地》2007,(8):35-36
项英认为“富田事变”是反革命暴动证据不足 毛泽东说:必须对其进行坚决打击 项英一上任,就遇到了“富田事变”。为了解“富田事变”的原因,项英从总前委调来了各种文件、材料。当天夜里,在一盏小油灯下,仔细地阅读着。其中,毛泽东于1930年12月20日写的《总前委答辩的一封信》引起了他的注意。毛泽东在这封信中写道:“此次红军中破获AB团4400以上,AB团已在红军中设置了AB团的总指挥、总司令、军师团长,5次定期暴动。制好了暴动旗,若不严厉捕灭,恐红军早已不存在了。”  相似文献   

11.
少华  大立  民勇 《党建文汇》2004,(6):42-42
1930年11月1日,总司令朱德、政治委员毛泽东颁布命令:“移师赣江东岸,诱敌深入,待其疲惫而歼灭之”,正式拉开第一次反“围剿”斗争的序幕。适于此时,根据地内部又掀起了一场以反AB团、改组派为主要内容的肃反运动。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内,赣西南特委仅在特区苏维埃政府机关就枪杀、逮捕了部长6人,嫌  相似文献   

12.
1939年11月11日,国民党当局河南确山县县长纠集泌阳、信阳等三县常备队以及匪徒共1800余人,突然进袭竹沟镇新四军所在地,将留守的新四军第八团和新四军后方医院团团包围,向新四军伤病人员及在这里工作的官兵与当地群众开枪扫射,有200多人当场死亡,现场惨不忍睹。新四军第八团留守处主任王国华,率领余部冲出重围,逃出竹沟镇,仍遭匪徒搜杀。这就是震惊中原的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竹沟事变”。竹沟又称沟竹,因以“簧竹茂盛”而得名。它位于河南确山县西部,坐落在伏牛山、桐柏山余脉交错处,三面环山,山上草木如盖;一面靠水,大沙河(竹沟河)由北而南穿镇而过,岸边竹林青翠欲滴。古往今来,它是中原西达宛襄的要冲,向为兵家必争之地,因而又被称为竹沟镇。在近代,这里早在大革命时期就有共产党的活动,1927年10月8日,中共驻马店特支决定以马尚德(杨靖宇)等人为指挥领导了著名的确山刘店农民暴动,从此播下了革命火种。之后,由于中共河南省委、中共鄂豫边区临时省委(前为中共鄂豫边区特委)相继遭到破坏,特别在红军主力长征后,他们又都与中共中央失去联系,遂由原中共河南省委委员王国华和已改称中共鄂豫边区工委的书记张星江取得联络,并在1935年8月...  相似文献   

13.
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在这种情形下,如何抵抗日本侵略,挽救民族危亡,成为著名爱国人士黄炎培首先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他积极揭露日寇侵华阴谋;强烈呼吁进行政治改革;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到抗战,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树立了一位杰出民主人士的光辉形象.  相似文献   

14.
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在这种情形下,如何抵抗日本侵略,挽救民族危亡,成为著名爱国人士黄炎培首先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他积极揭露日寇侵华阴谋;强烈呼吁进行政治改革;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到抗战,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树立了一位杰出民主人士的光辉形象。  相似文献   

15.
位于北京香山东麓的万安公墓.始建于1930年.是北京最早的现代公墓。由于这里安葬了李大钊、曹禺、启功等众多中国现当代名人,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当人们徜徉流连于青山绿树、在对前人的追思缅怀中.或许已很难想起一位文武双全的革命战将也长眠于此。英年早逝的他在许多人的记忆中已日渐模糊。要不是四角塔尖的墓碑上“韩钧同志之墓”、“永垂不朽”等字样.人们将无从寻觅他的踪影。即便偶有游人驻足凝望.也只能从数百字的碑文中揣测他曾经的英雄事迹。他.就是新中国成立前夜猝然倒下的韩钧。  相似文献   

16.
17.
1933年11月,蔡廷锴,陈铭枢等十九路军将领,联合国内部分反蒋势力和在野党派,发动反蒋抗日的“福建事变” (简称“闽变”),在福州成立“福建人民革命政府”。对于这次事变,中共实行“左”倾关门主义政策,犯了严重错误。但这个错误从思想理论上到组织上同共产国际都有密切联系。而迄今为止的党史教材及有关史书论及此事时,对共产国际所起的错误作用仍很少提及,本文就此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古都西安,和众多中国都城一样,也许会令人久久难忘;但如果没有发生那场惊心动魂的”西安事变”,却怎么也不至如此地名垂华夏。 1936年12月,日寇的铁蹄已踏遍了东北大地。在大敌当前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蒋介石却置民族利益不顾,疯狂围剿陕北的红军,直至亲自飞到西安督促张学良、杨虎城攻打红军、大打内战。张扬2人多次苦劝蒋介石以民族  相似文献   

19.
卢沟桥事变,是20世纪30年代震惊世界的重要历史事件.1937年7月7日夜间,日本侵略军在卢沟桥附近进行军事演习后,以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挑起事端,点燃了全面侵华的战火.为什么一个小小的事件会导致八年之久的中日战争呢?日本学者秦郁彦曾写道:“从日军一木大队,清水中队在7月7日夜所采取的行动看不出有挑衅的意图.因此,如果第二十九军方面的行动和反应,稍微慎重和适当的话,卢沟桥事变是不会发生的,就是发生了大概也会按照局部纠纷处理的”.这种说法显然是回避了事实的本  相似文献   

20.
一九三三年十一月二十日,被蒋介石调到福建“围剿”红军的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在其主要领导人蔡廷锴、陈铭枢、蒋光鼐的率领下,联合李济深、第三党等一部分反蒋势力,发动福建事变,成立抗日民主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并表示愿意同红军合作,与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中国工农红军签订抗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