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寂静之音     
从前,人的耳朵里住过一位伟大的房客:寂静。无论"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还是"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在我眼里,古诗中最好的句子,所言之物皆为"静"。读它时,你会觉得全世界清寂,心境安谧至极,连发丝坠地都听得见。  相似文献   

2.
正在《说文解字》中,"留"是"止"的意思,"余"是"丰饶"的意思,"留余"的本义是"止于丰饶处",其引申义就是凡事都要有度,留有余地,适可而止。它最早出自南宋士人王伯大的《四留铭》:"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因镌刻在河南巩义康百万庄园留余匾上而广为人知。在元明清各界尤其是官宦、士人、商贾中,被奉为施政、修身、教子、营商的圭臬,由此足见"留余"思想对世人的影响之深。  相似文献   

3.
支部园地     
正支书自述我的驻村心路我是织金县财政局驻少普镇龙井村第一书记但黎。说实话,刚接到驻村通知时我非常抵触,尤其是走进龙井村的第一天,我更是心灰意冷:这里没有连户路,整个村被泥泞烂路包围;村里没有其他资源,村民只能靠"一亩三分地"养活。我没有村务工作经验,所以一连几天都在村委会待着。一个寂静的  相似文献   

4.
<正>上个世纪90年代有一部曾经热播的家庭情景喜剧叫《我爱我家》,讲述了北京一个六口之家以及他们的邻里、亲朋各色人等的故事。"我爱我家"与弗洛斯特之墙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其实不然。弗洛斯特之墙说的就是著名的弗洛斯特法则,大意是说,要筑一堵墙,明确筑墙的范围,把那些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圈进来,  相似文献   

5.
在一个春暖花开、柳绿垂金的季节,我来到了魂牵梦绕的八角楼。八角楼座落在江西省宁冈县的茅坪村。它是江南极为普通的一家农舍。之所以称之为八角楼,是因为这农舍的一间楼房内有一个用于采光的斗拱式的八角形的天窗。一踏进这寂静又幽雅的庭院,便令人肃然起敬。我把脚...  相似文献   

6.
新加坡国立大学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上坚持"人才不设墙、观念不设墙、思维不设墙和知识不设墙"的"无墙文化"理念,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的国际化人才。新加坡国立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无墙文化"理念对我国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具有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卢中原 《求是》2014,(20):43-44
<正>我读完《摆脱贫困》一书后有三点最深刻的体会。"紧抓中心"。这本书从开篇到最后一篇再到它的跋,一以贯之的主旨是"把经济建设当作最大的政治"。习近平同志下乡调研,看到一个乡里满墙锦旗,这个优秀那个第一,就是没有经济建设方面的,他说这"不风光"。那时他就指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各项工作的主旋律,大家都要围绕这个主旋律齐声合唱。  相似文献   

8.
爱在深秋     
那年深秋的分别,在我的心里生成了根。每天,凝视落日的余晖,倾听无边的寂静,勾起我对你无尽的思念。怎能忘记,你一身深绿色新军装出现在我面前,在众目睽睽之下,淘气地向我敬了一个礼,对我深情地一笑,然后跑步归队……在锣鼓声里,我目送你远去。从此,这一幕便深深烙在我的脑海里。  相似文献   

9.
思念     
蔡其娇 《党课》2012,(12):1-1
我对你的思念充满春意 前面是 波纹鲜明的流水。 背后 展开一片绿色的原野, 寂静的云影下面 你的微笑有如鸟群翩飞。  相似文献   

10.
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编写了一本科普书,名叫《寂静的春天》。卡逊在书中表示,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将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地球最终可能不再鸟语花香,春天变得静悄悄。现在,一些环境科学家把目光从陆地转向海洋,结果发现海洋鱼类正在逐年减少,曾经十分热闹的海洋也可能会越来越寂静,有些地区的人们将陷入"食无鱼"的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11.
寂静之音     
王开岭 《廉政瞭望》2011,(17):51-51
从前,人的耳朵里住过一位伟大的房客:寂静。无论“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还是“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在我眼里,古诗中最好的句子,所言之物皆为“静”。读它时,你会觉得全世界清寂,心境安谧至极,连发丝坠地都听得见。  相似文献   

12.
秋日,一抹夕阳洒在办公桌上,给人暖暖的感觉.忙完一天的公务,我看了眼手表,好快呀,已是下班的时间.略显空旷的办公室一片寂静,不知不觉中我的思绪飞到从前.  相似文献   

13.
1951年2月初,朝鲜大地炮火连天,硝烟滚滚,没膝深的大雪开始融化,露出堵堵残墙、片片断壁.一群群美帝飞机不时地掠过空中,拉下一堆"粪蛋子".我站在阵地上,心中充满了对美国鬼子的仇恨和战斗的冲动.  相似文献   

14.
一“人类已经失去了预见和自制的能力,它将随着毁灭地球而完结。”“因为人类太精明于自己的利益,因此我对人类是悲观的。我们对待自然的办法是打击它,使它屈服。如果我们不是这样的多疑和专横,如果我们能调整好与这颗行星的关系,并深怀感激之心地对待它,我们本可有更好的机会存活下去。”……这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的海洋学家蕾切尔·卡逊写的《寂静的春  相似文献   

15.
正1948年,我在四川省潼南县(今重庆市潼南区)双江镇宏毅中学读书,训育主任兼音乐教员叫何明阳,他是我认识的第一个共产党员。最初接近何明阳老师,完全是出于我对文艺的喜爱。何老师的音乐课别开生面,和那些风花雪月的靡靡之音差别很大。一曲《古怪歌》:"往年古怪少哟,今年古怪多,板凳爬上墙哟,灯草打破了锅。"亦庄亦谐的词调唱得人啼笑  相似文献   

16.
母亲的手     
《党建》2017,(5)
<正>又是一个寂静的夜晚,窗外的风儿轻轻吹,拨乱了我的思绪,想起日渐衰老的母亲,想起母亲上个月被开水烫伤的手。"姐,快点回来吧,咱娘烫着手了。"我接到妹妹打来的电话,慌忙赶回家。一进门就看到母亲的手臂缠着厚厚的纱布。我轻轻地拉起母亲的手,这一双手又粗又硬,手掌间满布着老茧,掌纹也变成了密密麻麻、纵横交错的沟槽,粗糙的皮肤还渗了一层总也洗不去的泥色。记忆  相似文献   

17.
正"冰妹:从此永别,望妹努力前进,兄谢你的爱!万望保重,余言不尽。你爱的湃"——这是彭湃烈士就义前给妻子许玉罄写的一封言简意赅却饱含深情的遗书。"亲爱的弟弟妹妹:我今与你们永诀了。我的死是为着社会、国家和人类,是光荣的,是必要的。我死后有我千万同志,他们能踏着我的血迹奋斗前进,我们的革命事业必底于成,故我虽死犹存……你们的大哥砚  相似文献   

18.
《北京支部生活》2013,(14):20-31
第13集世纪曙光1887年12月,俄国喀山大学一位入学不久的17岁学生因带头闹学潮被捕。在被送往监狱的途中,押解他的警察局长讥讽这位青年:"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起来造反?要知道你的面前是一堵墙,你不是在用脑袋往墙上撞吗?"青年用冷冷的语言反击道:"是一堵墙,不过是一堵朽墙,只要一推就倒的,我们要从上面跨越过去!"这位大学生就是弗拉基米尔·乌里扬诺夫,他后来使用的笔名叫列宁。他无忧无虑的少年时代在16岁戛然而止。1886年,列宁的父亲因劳累过度突发疾病去世。他的哥哥因参与刺杀沙皇,被捕后被绞死。17岁的列宁在悲愤中开始审视沙  相似文献   

19.
修身养德     
《新长征》2007,(4)
报载,甘肃某市党委做出一条规定:不孝敬父母的干部不能提拔。消息传出颇有争议,有人认为是多此一举,有人认为过于具体。但老百姓叫好,俚俗议论说:"缺德,不尽孝道,还有什么资格当干部?"我想,做出这条规定的地方党委,不会不明白考评干部的政治思想表现包含了"孝敬父母",之所以"多此一  相似文献   

20.
正"意义重构"说来有些费解,用一个常被提起的故事说明就好理解了。几个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玩闹,拿石头砸墙,老人难以忍受。怎么制止孩子的恶作剧?老人的办法别出心裁:孩子们闹得热火朝天时,他从屋中走出来给每个孩子25芬尼,对他们说:"你们在这儿扔石头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