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最近,有媒体进行了一次网上调查,主题是关于“中国现在是否已经是世界强国”,有80%的网友认为中国还够不上一个世界强国。而此前有欧洲媒体的调查显示,欧洲不少公众认为中国已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强国。  相似文献   

2.
二凤 《中国减灾》2009,(7):41-41
美国--科技挂帅 据统计,每4个美国人当中,就有1个人会购买有机产品,即使有机食品比普通食品要贵得多.为了研究出新的、科学的有机种养方法,有机农场主们投人了大量的金钱、资源和时间.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完整阐述了我国“海洋强国”战略,指出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这是我国战略理念、战略思路、战略举措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世界历史充分表明,实现同家富强和民族振兴,必须要建设海洋强国,掌握世界一流的海洋开发、控制和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既然,距离世界一流大学还有很大距离,那么必须走出自己的改革步伐才能紧跟上世界的潮流和趋势,尤其是应该步入现代大学制度的行列中。  相似文献   

5.
尹文嘉 《传承》2010,(15):76-77
针对当前我国高校管理学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运用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提出管理学教育应该回归到生活世界的观点和回归的路径: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创设互动和谐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我国高校管理学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运用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提出管理学教育应该回归到生活世界的观点和回归的路径: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创设互动和谐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7.
柯羽 《中国青年研究》2012,(7):104-106,67
本文从回归生活世界的视角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不尽人意的原因,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为何要回归生活世界、回归怎样的生活世界及如何回归生活世界三个层面的问题进行了探源和梳理,并以回归生活世界为视角对如何合理调整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内容、方式和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朱孝远 《人民论坛》2012,(24):76-77
要和平,不要战争;要秩序,不要紊乱;要丰裕,不要饥饿;要文化,不要愚昧;要美德,不要腐败,成为当时先进知识分子的共识和振兴欧洲的纲领在世界历史上,文艺复兴(1350-1650)是欧洲由衰及兴的转折点。完成这一转折的重要前提是文化转型和提倡创新。正因为抓住了文化强国这一重  相似文献   

9.
阿墨 《民主与法制》2011,(10):24-25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法律的关怀与政策的关注,让其帮助矫正对象的重生路走得顺坦,让“从头再来”的梦想照进现实,既体现了党和政府“宽严相济”和“给出路”刑事政策的优越性,也最大限度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0.
回归幸福感     
新中国成立65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么长时间的高速增长,不仅中国历史上没有过,世界范围内也没有在任何一个国家出现过。但是回过头看看,如果将这些年的发展方式比作赛跑,会发现过去我们跑得太快,基本上是在用跑短跑的方法甚至用百米冲刺的速度去跑长跑。  相似文献   

11.
1905强国的狂飙年,是值得认真纪念和反思的一年。当时的中国,在与西方强国冲突和碰撞惨遭重创以后,只能在现代世界体系中处于边缘化的地位。不对称的国际地位与不平衡的民族心理让中国社会产生剧烈的震荡,因而在1905年出现的罹难、衰变以及殉难,使得20世纪初年的中国历史显得尤其厚重与悲悯。大国并不一定是强国,强国要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在100年前的世界文明跑道上,强国把中国甩开了很大的距离。当强国纷纷巩固进步的资产阶级政权时,中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封建专制政权,由一个老妇统治了44年;当强国不断向“电气时代”巅峰挺进时,中国举国上…  相似文献   

12.
莫言 《传承》2012,(21):88-89
作家是有国籍的,这毫无疑问,但优秀的文学是没有国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属于人的文学,是描写人的感情,描写人的命运的。它应该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应该具有普世的价值。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开了两天会,终于谈到了文学。上个月,我因为胃出血住进了医院,出院以后身体虚弱,本来想跟有关方面打个招呼,在家养病,不来参加这个会议。但我妻子说:既然已经答应了别人,就应该信守承诺,尽管你一爬楼梯就冒虚汗,但我建  相似文献   

13.
魏晓波  苗建萍 《新东方》2005,(11):73-76
现代化在最一般的意义上讲是指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是一场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整体性社会变迁。从18世纪后期的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世界现代化已经经历了两个多世纪的历程,其间经历了三次现代化的浪潮。“在这两个多世纪中,现代化以惊人的扩展速度将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挟括在内。形成为一股不可阻遏的世界性潮流和趋势。”  相似文献   

14.
对于某些把世博会看成是“前全球化时代的过时的遗留物”的西方人来说,很难理解中国人对于世博会的兴奋与期待。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昭示出人类解放的可能性道路,对现代德育目标具有启示意义:一是在世界历史的宽广视域中把握现代德育目标,包括现代德育目标需要有世界历史向度、德育研究者要在世界范围内借鉴德育研究成果;二是从唯物史观高度把握现代德育目标,包括构建以生产力为基础的多层次德育目标体系、确立德育目标不可跨越人的发展形态;三是德育目标要兼顾民族主体与人类主体双重身份,培养走向世界历史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是以世界眼光谋发展的发展观。在现代社会,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可能离开外部世界求得发展。科学发展观在强调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的同时,还特别注重发展的开放性,要求以开放的思维方式来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把经济社会发展置于一个开放性的视域来考察;要求处理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把我国的发展和对外开放放在全球视野中去思考。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现代化转型的历史过程中,以市场经济的发展为背景,以传统文化的阻滞与现代文化的超越为机制,产生了深刻的文化矛盾,构成了当代中国价值体系构建的逻辑起点.世界历史的深入发展使中国价值体系的构建表现出方法原则的可行性,价值目标的世界性,发展道路的合规律性和发展动力的多元性.当代中国价值体系的构建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以实现生活的现代化为基础,以促进观念的现代化为牵引,以完善制度的现代化为保障,促进价值体系的更新.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报告一个非常突出的亮点,就是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预示着一个民生政治时代已经到来,意味着中国人民将在社会历史发展的新起点上获得前所未有的福祉。  相似文献   

19.
尹北直 《前沿》2014,(7):22-25
“以人为本”思想,以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发展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理论特色;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也是让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的生动例证,在理论创新中蕴含了文化创新,生动体现了建设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党的理论自信与全民族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宋效峰 《岭南学刊》2011,(4):22-25,35
“三个世界”划分理论与和谐世界构建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不同,彼此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与联系。它们是不同时期中国领导人立足于维护国家利益,并结合国际政治的阶段性特点而提出的国际战略思想。前者包含突出的国际统一战线思想,斗争思维相对突出,主要关注传统的国家安全与国际安全问题。后者则着眼于全球化时代国际关系的新特点,强调合作共赢,涵盖领域更为广泛。它们反映了不同时期中国的内在逻辑以及相应的国际角色变迁,对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